“嗯,所以……”顾同志低声应了一声,抬手整了整陶湘被风吹乱的鬓发,“怎么就要突然回去了?”
听闻问话,陶湘一时怔愣住,不知道怎么回答好,二来也是诧异原来男人的注意力根本不在王毅军身上。
“怎么了?是出了什么事吗?”敏锐察觉到陶湘的迟疑,顾同志垂下眸子开始正视她的双眼。
面对与男人的视线交汇,陶湘下意识移开目光,不敢碰触。
原身的身世真相还没有解开,她究竟是烈士父母的亲生子女,还是陶家叔婶狸猫换太子的产物,这些都要回到南方去才能调查清楚。
陶湘很清楚未来即将有一场硬仗要打,万一是后者,则很大可能会对她未来的生活不利,这个时候不该再牵扯到顾同志,让他为自己担心了,左右还得等结果出来以后再说。
想到这里,陶湘将头重重埋进顾同志的胸膛,话题避开了属于自己的重点:“其实是家里面叔叔婶婶他们好像身体不大好,我不太放心,想回去看看……”
“长辈们生病了?”顾同志的声音透过胸腔震动传递出来。
陶湘被震得酥酥麻麻,更是紧贴着舍不得离开:“得回去了才能知道……信里又什么都不跟我说……”
“他们也是为你好,报喜不报忧,不想你担忧,你不也这样?”顾同志亲了亲陶湘的头顶,继而牵着手拉开两人的距离。
男人很少有主动的亲密举止,陶湘还来不及为此欣喜,面前便一空。
她有些疑惑:“干什么去?”
顾同志领着陶湘,径直往牛棚另一边新搭的空茅屋走:“等我一会就好,也没什么能帮你的,给你做些常用的内服外敷药带回去。”
牛棚实在太小,除了祖孙两人住,一些越渐增加的草药晒笾实在摆不下,顾同志便又重搭了间棚子专门摆放晾晒阴干好的半成草药。
男人的语气看似正常,但陶湘还是从中听出了一丝醋味。
她心口一甜,上前了两步勾住顾同志的臂弯:“那我就替我家叔叔婶婶谢谢我们顾同志了!”
许是那声“我们”取悦了顾景恩,男人的明天唇角微微翘起,目光宛若盛载着和煦的日光:“明天就不送你了,我等你回来……”
——————
第二天,拖着一个铁皮箱的陶湘跟着屯里的知青们一道等在屯口,准备坐王岗屯的拖拉机去往火车站。
她有文艺团另外开具的介绍信,不用走旮沓屯的名额,这使得其他知青们知道后都大为惊叹了一番,可偏偏陶湘又不好解释个中缘由,只好尴尬勉强地应着。
更为尴尬的是,许是陶湘这段时间在旮沓屯太过出彩,赢得了社员们的尊敬,许多屯民都自发拿着自家准备好的便利食物前来送别,如同欢送什么了不起的“领导人”。
“陶知青,这是俺家腌的蛋,您带点回去……”
“这是特地给做的玉米发糕,还热乎着呢,您带着火车上吃……”
“还有还有,俺们家也准备了……”
与此相比,其他知青们就显得寒酸了,除了行李外仅随身携带了自己做的咸菜和一些地里新采的雪里蕻等冬菜,谁道乡下物资贫瘠,叫他们想带什么土特产也没有,只能了了胜于无。
额头冒汗的陶湘好不容易拒绝了大部分屯民们的好意,但临上车前怀里手上还是被热情地塞了不少,沉甸甸的……
陶湘的心情也由此变得愈发沉重,这叫她以后可怎么还。
第五十二章
新社会的钢铁疙瘩可比慢吞吞的牛车快得多, 两个屯的知青们仿佛仅谈笑说话间,转眼就到了地方。
陶湘跟在一车知青后头慢慢排着队下拖拉机车斗,贴身的除了一个行李箱, 还多出了个鼓囊囊的挎布包。
屯民们赠与的菜饼咸蛋等物都在路上被她临时用箱子里的蓝碎花布一齐兜了起来,挎在手肘处倒也不费什么事, 起码比起初下乡时跟着牛车一路走要松快得多。
送他们来的王毅军站在底下接过一个又一个人的行李,轮到最后陶湘的时候, 他笑抹了把额角的汗:“把箱子给我……”
不过搭把手的事, 陶湘没跟他客气,依言将行李和挎包给他, 继而从高高的车斗上爬了下来。
爬的过程背后始终有一只大手撑扶着,这让陶湘内心多少感到不太自在。
“王同志,那咱们下个月再见了。”陶湘弯眼整整衣角,随其他知青们一起同王毅军感谢道别。
但走前她像想起来什么,急急忙忙又从兜里掏出了一块手帕包裹的小包塞进王毅军的手里:“差点忘了给你, 谢谢你昨天帮忙换粮票!”
恰巧前头已经走出老远的同屯知青们回头催她进火车站:“陶湘,快点啊……”
“这就来。”落后众人的陶湘朝王毅军笑笑, 一把拎起行李, 再顾不得说什么,加快了步子往站里赶。
细嫩纤软的触感一触而过, 王毅军看着手里留下的帕子,忍不住傻笑两声。
可等他在众人走后倚着车斗,像打开宝箱似的揭开帕子后,笑容一瞬间凝固了, 里面整整齐齐包着的不是任何臆想中的东西,而是几张大团结,把关系撇得干干净净……
此时火车站里人头攒攒,挤满了集合回城的各屯知青,其间还夹杂有其他往来的老百姓,比肩接踵,嘈杂得很。
比起说定的百来余名知青数量,陶湘看到的明显要多得多,且大多数病容满满由人搀扶,如同重伤初愈被旮沓屯知青护送着的黄自如一样,俨然都是做了病退回城的。
知青下乡初期受到的管理松散,有些吃不了苦的便会耍小聪明装病,看着病重其实只是假象,这样就好唬得生产队安排插队回城。
即便偷懒,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一旦户口再转回去就尘埃落定了。
陶湘还看见了远离人群的苏梅,脸颈用麻布围巾包得死紧,露出来的眼神闪闪躲躲,不太正常的模样,再不见当初火车上的朝气。
周围几个像是同伴的女知青也避得远,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流,显然都是知道内情的。
真是遭了个大罪,陶湘内心叹息,没有讨嫌地上前去打招呼,而是转身同屯里其他知青告别分开后,迈步去找自己的检票月台。
她的火车票是文艺团给买的,与大批统一回城的知青们列车号与上车时间都不一样,要更远点晚些。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文艺团派出的跟随她回陶家弄清楚真相的文艺团团员,口信上说是让两人在月台上碰面,坐同一列火车回去,因此陶湘此时还不知道对方是谁。
在跨过数条铁轨后的月台廊上,光鲜亮丽的青年知青已经很少见了,更多的则是背着麻皮口袋忙碌奔波的北地乡下人。
这些人中男性众多,年岁正值三四十,特意趁开春农耕不忙时去外头厂子里找活干,充当临时工养家糊口。
因为没受过什么教育,个个素质极差,有的蹲在月台边吞云吐雾乱丢烟头,有的嗓子痒痒直往地上大吐浓痰。
就连带着孩子的妇女们乡语说话声也大得像是在吵架,剥下来的纸壳果皮随手就往轨路里扔,还有当众哄娃尿溺的,叫人不忍直视,与原来知青们待的月台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陶湘最怕吵闹脏污,感觉自己像是忽然进了一个畜圈,踩脚不下,连眼神都不敢望过去,生怕看到什么。
想到等下在火车上或许还要跟这些人同一个车厢待两天,她就有些忧郁踌躇,提不起劲来。
真是要老命了。
“哎,哎……哎!”
人越来越拥挤,细微尖利的女声混在其中几不可辨。
“喂!”
直到有人穿过挤堵的人群,气急败坏地拍了拍陶湘的肩,她这才回过神来。
陶湘抬起头正视过去,只见正是她第一次去大剧院找苏尚香时被人无礼拦住的那个女团员,秦丽。
对方横眉冷对,看起来不对付极了。
“我喊你,你怎么不理我啊!”秦丽拽了拽肩上滑落的大包背带,口气咄咄逼人。
心情本就不怎么好的陶湘闻言也懒得缓和气氛,有一说一道:“第一我没听见,第二你又没叫我名字,我怎么知道是你在喊我?”
话说回来,她其实是真的没听见。
但秦丽可不这么想:“我喊得那么大声,聋子也该听见了,你听不见?别是故意当没听见……”
陶湘敛下眼睫,一时没有开口,对方对她有意见的观念先入为主难以改变,解释再多也是白搭。
她顿时觉得回家的这些天里,在秦丽的伴随下自己的日子应该不太会好过。
见陶湘不说话,秦丽气恼之余忽而又转念一想,神情竟开始有丝得意起来,好似带着高高在上的悯意:“你心情不好我不怪你,反正底细咱们都清楚,这回团里派我下来就是为了跟进这件事……”
“什么底细?”陶湘忽然开口打断道。
“自然是你冒充烈士子女的事!”秦丽加大了嗓门,“劝你还是安分点,这样我还能考虑回来以后帮你说说话……”
她的声音太大了,引来了许多陌生人的围观,偏偏秦丽还愈发自得。
相似小说推荐
-
被前任看见一个人吃火锅 (胡柚) 2020-06-17完结24896 26763【叶阳版】叶阳想象过与前任偶遇的戏码。在咖啡馆,在电影院,在书店。在一切文艺的...
-
难哄 (竹已) 2020-06-13完结 163741200675机缘巧合之下,温以凡跟曾被她拒绝过的高中同学桑延过上了合租的生活。两人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