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这医生太懂我了 (转角吻猪)


  其实随着在系统课程内的学习,元嘉本身的专业技能已经越来越强,现在反而不像以前那样急于向别人证明什么、或者表现什么了。
  就像是走在马路上,他也能通过表情看出来一些人的情绪状态不太对劲,但绝不会赖着脸上去告诉他‘你有病,得治’,他其实更信奉另一种做法,那就是假如你愿意求助我帮忙,那么我很乐意帮忙,假如你本身不愿意改变,那么我也不会去做无谓的事。
  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除非对方愿意接受,不然绝对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元嘉开始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开始讲起。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迅速且不平衡,往往会出现心理上的困顿或危机。”
  “生理的迅速发育,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导致心理的成长跟不上,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偏差,比如厌学、躁狂、持续性地心情低落等等。”
  “这点要注意,心理成长跟不上并非单指心理幼稚,相反,大部分学生会在心理上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成熟度,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他们会基于这个心理,要求给与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在心理走向成熟的这个阶段里,他们一方面将内心封闭起来不向成人敞开,另一方面在遇到挫折时,有希望在精神上能得到成人的帮助,这个阶段没有处理好的话,会使他们产生对父母老师的不满,认为他们不理解他们,进而增加了封闭程度。”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烦恼也随之增多,比如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形象烦恼等,对孤独和压抑的情绪也变得更加敏感。”
  ……
  元嘉的PPT做的很好,而且讲课的水平也很不错,并非是照着PPT念的,PPT上展示的是一些图片及概念,然后他在台上做一些详细的补充和举例说明。
  一开始只是打算来这里打个卡、就准备打瞌睡的老师们渐渐被元嘉的课吸引了,打开笔帽,翻开笔记本开始做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记录。
  听得最认真的就数赵诗茵和王主任两人了,因为和元嘉相熟,也知道他的业务水平很高,加上一番分析总结都很到位,而且讲课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对,就是舒服的感觉。
  不像很多知名大咖那样,讲课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高,一言一语之间充斥着‘我说的都是对的’那种味道,而且特别喜欢用手指点着人说话,眼珠子是向下看的,听着课就觉得不舒服。
  元嘉的讲课更像是学术交流,把他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做分享,他在台上的神情动作非常沉稳自信,又不会给人那种咄咄逼人的感觉,听课起来就十分舒服了。
  分析完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应问题、厌学问题、青春期问题之后,元嘉又进入了下一个环节,那就是老师该如何与学生做到高效的沟通,以及如何安排设置学习计划来科学地提高成绩。
  上次跟王主任沟通时也说过,盲目地、无差别地给学生压力,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会牺牲掉很多无法应对压力的学生。
  沟通是一门艺术,嘴巴是用来说话的,但沟通得用心。
  讲完沟通的基本法之后,元嘉也延伸了一个小话题。
  “刚刚我跟赵老师聊天时也说到过一个问题,就是咱们当老师的意义在哪里,是咱们,过段时间我可能也会去当老师了。”
  台下老师笑了笑,对这位‘同行’认同起来,便认真听着。
  “意义是什么呢,是我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崇拜地看着我,还是我找一个坏学生谈话,他被我感动到发誓痛改前非,亦或是我努力研究教学,学生们个个成绩优异……是这些吗,我觉得不是的。”
  “这些不是教育工作的全部,也不是幸福感的本源。”
  借着赵诗茵的事例,台下老师对元嘉的这番话能够感同身受了,其实绝大部分的老师刚进入教育行业时想法都很单纯,教书育人、善良有责任心,像园丁、牺牲者、蜡烛等等书里比喻老师的话那样。
  只是教育现状给他们狠狠地打了脸,工作开始变得枯燥,日子一天重复一天,初心不复,像是流水线一样,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
  “我觉得当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智慧。”
  “很多热情的老师会大包大揽学生的一切,哪怕对学生失望也依旧报以真心,但智慧不足的情况下,这些真心都是徒劳的,反倒会让你对老师的工作感到疲惫。”
  这点也是击中了台下一些老师的心,神色都有些复杂,特别是赵诗茵,作为‘新老师’,她感触颇深,很多时候真心并没有用。
  “持之以恒的学习和成长,以及在教育工作中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也具有现实意义。”
  言尽于此,元嘉进入下一个自由问答环节。
  .
  .


第六十六章 用力点头
  这次的培训主题是关于学生心理方面的,主要目的也是以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为主。
  问答自然围绕着这个中心。
  一名语文老师起身提问道:“元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请讲。”
  “经常有学生会问我,说老师我已经很努力了,但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我该怎么办,其实纵观学生的整个学习状况来说,他确实已经很努力了,我没法把这个原因归结到他的智力问题上,那么元老师,他有没有可能是心理方面需要什么帮助呢?”
  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非常的典型,常见的说法是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学习,有些人就不是那块料。
  但元嘉认为这种现象并非是绝对的。
  “确实我们不否认有天赋的学生存在,在学习上他们可以事半功倍,但更多的学生只是普通人,对于普通人来讲,往往他能把一件感兴趣的事情坚持到底,那么也能成为别人口中的有天赋的人,这种事也包括学习。”
  元嘉继续道:“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他很努力地在学了,但效果却并不大呢?我觉得问题在于,他本身对学习这件事是不感兴趣的,他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高分,或者换句话讲,他感兴趣的只是高分而已,他只想得分。”
  “其实目前的教学环境也是以这个为目的,过于强调了分数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分数也成为了学生的唯一目标。”
  “当一个人目标十分清晰的时候,他难免就会急功近利,比如数学,他可能会对长期的、复杂的、基础的知识理论理解不屑一顾,而是埋头去疯狂刷题,靠通过做大量的相似题来快速提高得分能力,表面上看来,他是努力的,但实际上学习的效果却很差,尤其是遇到考试题型变化比较大时,这类学生的成绩会出现断崖式下跌,也就是考砸了,这时候他就会怀疑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这些题还是不会做?”
  “所以我才说要合理地给与压力,不然会使得学习的重心产生偏差,因为压力过大,学生过于注重‘得分’和‘效率’,哪怕老师上课把知识点揉碎了喂给他,他也一样吸收不了。”
  ……
  在这位老师之后,也有几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元嘉能看出来其他老师有些欲言又止的神情,他们或许想问一些关于老师这个职业本身的心理问题,比如教学倦怠怎么办之类的,但碍于同事和王主任都在场,问得问题也都是围绕学生上面的居多。
  问答环节中,元嘉回答了六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最后进入到了心锚教学的环节。
  上次他也有跟王主任说过了,对于愿意去认真做这件事情的学生来说,是能起到一定的帮助的。
  在场的大部分都是班主任,元嘉便详细地将心锚原理、以及如何在日常中设置心锚的步骤教给他们,最好能在每天午会的时间专门一起来做这个事情。
  见效当然不是立竿见影,有些班主任不屑一顾,有些认真记下,众人的表情元嘉都看在眼里,也没去过多强调这件事。
  整个培训时间一个半钟,元嘉掐的刚刚好,两点半时准时结束了所有要讲的内容。
  因为里面提到的很多解决办法,都是要学校本身去改变教学环境的,这一块元嘉没办法控制,很多老师也没办法去控制,那么这场培训最有意义的部分便是最开始时的学生心理分析了。
  各个教师按照这些心理分析,自己去调整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
  当然了,虽然有些东西没办法去改变,但对来听课的这些老师们来说,收获还是挺大的。
  老师这个群体是看资历的,越是年纪大的,往往越看不起这些毛头小子,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早已成为他固定的职业模式本身。
  一开始没怎么看好元嘉的老教师,也不由地按他的话思考了一番,元嘉看起来年纪不大,对问题却看得很是透彻。
  散会之后,元嘉跟王主任到办公室签了个字,王主任亲自送他出来。
  “元老师今天的课讲得很好,我们都感觉收获挺大的。”
  王主任的表情也是有些无奈,想说什么的,欲言又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