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零之掌心娇 完结+番外 (堰桥)


  “是吧?”
  “对啊!”巧珍说道:“走了,快进去!”
  成绩报告单下来,林巧珍搜肠刮肚,也没想到自己的分数居然是这样的,英语考了二十多分。她捂住了自己的脸,好吧!还真是没有文化。
  边上的刘美娟说:“外国鬼子的话,这么难学,还要加进考试里,这不是害人吗?我才考了三十多分,怎么办?你说?”好吧,大家都差不多,英语刚刚被列入考试范围,他们的老师几乎是现学现卖的。老一辈,大多读的是俄语,会英语的都是解放前的富家子弟,经过这么多年的时代混乱,剩下的又有几个?
  班主任进来,本就很深刻的法令纹,这时候更深了:“同学们,安静一下,按照大家现在情形,还有一年时间要考上大学非常困难……”
  不管班主任怎么说,大家都已经丧气了,这个分数出来,还有什么戏?这个意思就是各回各家,城里的孩子进工厂,农村的孩子挖烂泥。
  “县教育局为了统一调配资源,决定抽调县里最好的老师,给两个学校里最具有潜力的80位同学在暑假补课,等下念到名单的留下来。”
  自然巧珍不可能在这里,而刘美娟的名字在里面,让巧珍有点意外,她的其他几门比巧珍要好。巧珍想了一下,美娟前世还是考上的,她考了师范学院,后来在市区初中老师,找了一个公务员,在那个时候夫妻俩都是吃公家饭的,那很了不起。
  自己前几年过得不如意两人感情也就淡了下来,后来渐渐就很少联系了,现在回忆起来,高中这一段的岁月,刘美娟和她也是情真意切的。
  美娟要留下来,林巧珍一个人走出校门,她有些失落,昨天晚上她考虑了一个晚上。
  经过这几天的劳动教育,她不认为自己真能胜任吃苦耐劳农民的角色,而且这个时候虽然改革开放了,但是对于土地上的农民来说真正地感受到开放带来的好处,要等各种镇办企业起来。如今家里会有一个顶替的名额,如果林伟去了,那么以后她就得待在农村,至少短期内离不开土地。
  所以她想要靠高考,至少考一个大专,这样才能户口出去,而且以后的社会上,即便是专科在这个年代还是很吃香的。可自己现在的水平……


第5章
  林伟见巧珍出来,快步走过来,见她耷拉着脑袋,揉了揉她的头发:“怎么?没考好?没关系的,妈的下放工人顶替的名额马上就要下来了,到时候你也拿了毕业证书,刚好可以去顶替。而且你有高中文凭,指不定没多久就能进科室的。”
  进科室,可没那么容易。纺织厂是个大社会,里面有人爷爷奶奶和爸妈都是里面干的,有那么一个两个进科室的机会,早就给这些人了。更何况还有外头有门路的人。她一个农村的姑娘,要么肯放弃点什么,否则想要进科室,太难了。
  不过巧珍不打算跟林伟说这些,她笑了笑说:“哥,咱们回去吧!”
  来时兴匆匆,回去的时候,巧珍躲在林伟背后,思考自己的出路在哪里?遵循上辈子的路,去纺织厂,然后去做保姆认识那位德国太太,跟她一起开一家经营家用玻璃制品的外贸公司,这个时间节点都是在90年以后了。前面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在做低效的工作,比如三班倒的挡车工。
  而且,纺织厂对女工不友好,但是对于男员工来说,很友好。女多男少,男的进去,很快就会被提拔成机修,班组长,车间主任什么的。所以她没有必要去浪费这个名额,还是先想想高考这条路。
  到了家门口,林伟把巧珍送进去说:“等下我去地里,今天你不要去了,傍晚也别出来了!”
  “哥,我没事!”巧珍笑了笑推着他一起去做饭,张来娣也没巴望她能考得多好,一个姑娘家能读到高中已经很好了。
  烧饭是真烧饭,就是煮了饭,炒一把红薯叶就行了。一家三口吃过饭,林伟下地去,让她在家,巧珍也需要时间,这几天跟着林伟下地,实在太累了倒头就睡。昨晚光顾着想未来,却她没有去好好想过,高一学了什么,她进去翻找出了高中的书。
  里面很多的书,都是老师自己用蜡纸刻写,油墨印刷之后,自己装订的,她翻开一本数学书,字迹工整一如印刷体,里面的题目,她非常熟悉。
  她一下子没有想出怎么解答,不过可以确定不难,一点都不难。前世,自己的儿子很顽皮,小学初中的读书作业都是她来辅导的。孩子小学的时候侯建新在外地,初中他回来了,研究生毕业,也没有给儿子看过一道题。
  一旦儿子考得不好,他就用高屋建瓴的语气,说几句话。接下去,还是她帮着儿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侯嘉泽读到哪里她就学到哪里,辅导他外区自荐,成功签约了市区的八大金刚之一,才松懈了下来。
  她一松懈,侯嘉泽就松懈,高中成绩下来,眼看连211都不保,幸亏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手里有钱,靠着钱铺路,出了国,上了个还算不错的学校。
  能自荐成功,学生就需要有很好的底子,很宽的知识面,而且高一高二的知识必须掌握很大一部分。侯嘉泽学过,她肯定比他学地更深。
  再翻看英语,就不用说了,高一才学英语,学了一年的英语水平,放在她这里,根本就不用看了。她是应试教育和实用都有的。
  语数外三门捡起来不难。文科,还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这三门,除了政治里的时政以外,其他两门花时间背就行了。
  时事政治这个事情,她是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人,是属于抓住机遇的弄潮儿。而且房地产行业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国家政策。她又是具有天然的优势。谁能帮她点拨一下,让她快速地把这些知识恢复起来?
  找刘美娟,跟她借笔记,既然县里把这些孩子放一起,打算攻坚,那些老师肯定很强,她的笔记,把知识点批发给自己就行了。
  打定了主意,出房门的时候已经是三点多,她拿了墙上的草帽,继续去地里。
  十多天的农忙结束,队里抽调青壮年,去市区工厂做临时工,林伟轮上。巧珍却是心里老大不乐意,大家都盼望着,万一要是被那些大厂子的领导看上,就能干长。虽然没有正式工的工资,可比在家也要好很多。
  不过巧珍却是明白,这种活都不好做,他是去铸造厂做翻砂工,又累又脏。而且林伟还舍不得那几个钱,工厂给的饭票还要省下来,到了周六,那工厂里自制的点心味道好,当然乡下这个时候真没什么的吃的,就是白面馒头扎实细密的口感都能让人流口水。他总是会周六赶公交车晚上回来,两个个小时的车程,还要走一个小时回家,然后周日晚上末班车回去。长此以往,干得多,吃得少胃就坏了,三十岁的时候,发过胃出血,身体也就在那个时候埋下的隐患,这辈子可不能这样了。
  巧珍送他出门的时候叮嘱:“哥,你记得,该吃的吃,千万不能省着。省着这点钱,熬坏了身体,不值当。实在太忙,也不要想着每个礼拜天都回来。路上六七个钟头没意思,知道了吗?还有你有空去新华书店里看看书,多听听广播,多跟市区里的那些人聊聊天,开阔一下眼界也好。”
  听着巧珍这么说,林伟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那我不去了?”这个傻丫头想的简单,他之前就去过市区做临时工,拿的衣服被褥放在蛇皮袋里,被人一脚踢了,叫一声:“乡下人!”跟他们说话?只要一开口就嘲笑他一口的乡下口音。不过是为了一个月多一块两块钱而已。
  “也行!”巧珍说道:“最好把名额让给别人!”
  “瞎说什么呢?别人想去还轮不上呢!别乱想,在家好好的。”林伟捏了捏巧珍的脸颊,巧珍带着娇嗔瞪了他一眼,林伟心里一个悸动。还真是不想离开了!
  送了林伟出去,巧珍骑了林伟的二十八寸自行车,去找刘美娟,刘美娟和她是同一个乡的,但不在同一个大队。她家更靠近城里,问了讯才找到刘美娟家,美娟刚刚补习回来。
  她家底板好,已经建起了两层的小楼,美娟是姐姐,下面还有个弟弟。美娟带着巧珍上楼,她的房间宽敞明亮,墙壁也是新的石灰粉刷地干干净净。
  房间还有一个梳妆台,上面有一块大圆镜子。美娟搂着巧珍问:“你的头发真好看,你告诉我怎么梳的,行不?”
  巧珍笑了开来,现在天热,她简单地扎了一个丸子头。就这个她就说好看了?
  巧珍给美娟打散了头发,丸子头不能梳地一板一眼否则就成了古代小脚女人的发髻了。必须挑地略有些蓬松,显得有些慵懒才行,巧珍帮着美娟盘好,两人凑在一起照镜子,美娟叫道:“好看是好看,就是没你的那个味道。”
  林巧珍知道,那是自己占了前世的便宜,有些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慢慢琢磨琢磨就好了,我再教你一个发型。”林巧珍把刘美娟的丸子头拆了,编起了蝎子辫。这些两人不同的发型,这个样式又新巧。刘美娟一看开心地叫起来:“你怎么会那么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