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还没见过你后奶吧?”
鲁盼儿不解地问:
“她不是在监狱里吗?”
“前些时候回来了,听说是因为生病办理保外就医,如今就在家里住着。”
“噢,我竟然一次也没看到呢。”
“她现在不大敢出门,更不敢惹是生非,只怕被重新抓进去。”
陈婶儿就叹道:
“挣的钱都被没收了,地也没分到,什么都没有了,又可气又可怜。”
“你二婶儿和大龙没法子,只得容她在家里住下。
只是可惜大龙了,已经说好的对象黄了——也不怪人家姑娘,谁能愿意跟犯罪分子住在一起过日子?”
陈婶儿年纪越大越喜欢唠叨,如今建党在省城上大学,建设和建立也都上学,建国又外出挣钱,春妮上课,鲁盼儿回来后她正好有了说话的伴儿,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把生产队里,生产队外,只要知道的事都讲了一遍。
吴红在娘家住了一年多,最后还是回了襄平县,婚也没离;吴革复习了两年也没考上大学,现在到了小学当老师,正说着对象,所以吴寿山再顾不上给大儿子吴强找媳妇了,只能让他一直打光棍;王大娘娘家的侄女,就是当初看上跃进的那个,已经结婚了,嫁得还不错……
鲁盼儿笑眯眯地听着,老家的琐事让她觉得很亲切。
第187章 套得住狼
七月初, 鲁盼儿陪着丰收丰美参加高考后带着双胞胎回红旗九队住了几天, 然后姐弟几人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北京了。
社员们都来送她, 鲁盼儿十分不舍,“真是没住够呢。”
小春婶儿就笑,“这是你的老家, 什么时候想回就回!”
再想回来恐怕又要过几年才行,鲁盼儿热情地邀请大家, “你们有空儿去北京玩吧, 我带你们去看天安门、故宫、长城……”
北京实在太远了, 火车票又很贵的,谁能随便去玩?
大家都笑着摇头,“吃过你带来的外国饼干, 看过你带回来的照片, 就已经挺好了。”
来接鲁盼儿的田翠翠就说:
“以后我一定要去的!”
“你家是万元户,我们可比不了。”
“有啥比不了的?”
田翠翠就说:
“过去谁比我家穷?”
小春婶儿笑着说:
“翠翠说得对,过去红旗九队一直比别的生产队富裕, 现在可不能被拉下来——我们也得想办法早些致富!”
小春婶儿也上了车, 她顺路去化工厂送抹布。
拖拉机突突地离开了红旗九队,社员们招呼着, “有空儿就回家呀!”
“哎,有空儿就回!”
鲁盼儿一一答应。
小春婶儿还想着刚刚的事, “翠翠, 你做生意早, 攒下本钱, 现在又买拖拉机又开商店挣钱,成了万元户,大家都羡慕。
我们九队又不一样,分田之后家家日子是比过去好,可也没好太多,我想着带大家一起凑些本钱也做点儿什么。”
前边的田翠翠赶紧扭过头,“大家凑本钱做事儿肯定不能成。
小春婶儿你可不要张罗,事情办不成赔了钱反倒落埋怨。”
“你怎么知道不能成呢?”
“商量的人一多,事儿就难办。
为什么要包产到户,就是这个道理。”
田翠翠说:
“我们家生意上的事都听我的,我爹、我娘、我哥、我嫂子、还有郑峰说了都不算。”
“要是听他们的,拖拉机到现在还买不成呢,更别说其它的事了。”
“一家人都这样呢,更别提一个生产队的社员了。
自从包产到户之后,我们八队一次社员大会都没开成。”
“你说的是有道理,”自从包产到户后,种田、交公粮都由社员们自己安排,生产队的责任少多了,也就很少召开社员大会,但是小春婶儿想了想,“不过九队与八队又不一样。”
“八队过去整天弄些没用的不好好搞生产,包产到户各家给自已干活儿,粮食产量增加的就多。
不过,大家日子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也只有像你这样有本事的才成为万元户。”
“我们九队过去工分就高,包产到户后粮食产量变化没有八队大,更没冒出万元户,所以我得带着大家一起想办法。”
鲁盼儿听了一会儿,还是支持小春婶儿,“最重要的是,九队社员们大部分都很团结,也都信任队长。”
田翠翠想想也承认,“小春婶儿张罗着做事,大家还能听的。”
“就是不知道做什么好,”小春婶皱起了眉,“买拖拉机、开商店田翠翠已经做到了前头,我们总得另想一样。”
“要么你们也开一个粉条作坊?”
田翠翠就说了自己的打算,又马上给小春婶儿算出一本帐,“大家一起做粉条,做好了我还可以帮你们运到襄平县,联系卖货。”
“九队水田多,旱地多半种玉米,土豆种的不多,做粉条不如八队方便。
若是从别的地方买土豆运回来做,就要投本钱,赔了可怎么办?
我还是要想一个最适合我们生产队的法子。”
小春婶儿摇摇头,若有所思。
虽然搬到了北京,可鲁盼儿的户口在九队,心也还在九队,也用心帮着想,九队有什么与别处不同的地方呢?
突然想了起来,“我们生产队靠着五龙山,满山都是野山杏。”
小春婶儿一摆手,“除了小孩子,谁吃野山杏呀,酸得不行。”
“可以把野山杏改成家杏,不就有人爱吃了?”
“好主意!”
小春婶儿用力一拍鲁盼儿,“除了家杏,还可以种桃、种梨、种苹果……”
鲁盼儿哎哟一声,“小春婶儿,你手劲儿可真大。”
“我这不是高兴嘛,种果树花不了多少钱,只要肯出力气就行,偏巧我们九队靠着山,那么多山地,想种多少果树都行!”
小春婶儿笑了,“鲁盼儿,你有文化,脑瓜儿好使,要是留在生产队,一定能最先发家致富。”
田翠翠也赞成,“过去鲁盼儿就把日子过得挺好的,要是她还在红旗九队,没准儿也成万元户了呢。”
“不只在红旗九队有机会,别处也一样。”
鲁盼儿笑了,“这两年北京的变化也特别大,盖了许多楼房,开铺子做生意的人也多了。”
“先前我也有一些想法,不过梓嫣太小,家里又有许多事,”鲁盼儿便也将心里酝酿的事情说了出来,“今年丰收丰美考大学,梓嫣也要上幼儿园了,我正想着把裁缝铺子扩大呢。”
“在家里开一间小裁缝铺子,日常吃用肯定够,但要多挣钱就不行了。”
“我就想着把铺子开到街面上,这样就能收到更多的活了。”
而且,鲁盼儿还有一个想法,“我还想买一台裁剪机——那机器一下子就能裁一百块布,比我一件件地量尺裁剪快多了……”
将在赵老板那里看到的情形讲给她们听,“我估计着,赵老板每月能挣几百元钱。”
“原来还有这种机器呀!”
小春婶感慨一声,“你也赶紧买裁剪机做衣服,争取早日成为万元户!”
田翠翠当然赞成,“就是,再有劲儿的人耕地也比不了拖拉机,我支持你买裁剪机。”
最初看到裁剪机时,鲁盼儿不过好奇,后来越发注意,也打听了些情况。
“虽然裁剪机裁起衣服特别快,但也很贵,而且,买了裁剪机,就要买许多布,再找许多人做衣服,还得雇人卖衣服,需要很多本钱。”
“万一衣服卖不出去怎么办?”
小春婶儿便为鲁盼儿担心。
鲁盼儿也一直在犹豫,“用裁剪机风险是很大,如果颜色、样式、面料有哪里不合适,衣服卖不出去,就会赔很多钱。”
“对,做种果树就没什么风险,顶多白费些力气。”
小春婶儿告诫鲁盼儿,“你可小心些。”
“舍得了孩子,才能套得住狼,”前面的田翠翠却豪爽地说:
“当初买拖拉机还是在信用社贷的款呢,才一年我就都还清了。
没有魄力,怎么能成万元户!”
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但三个人还是热热闹闹地聊到了化工厂,小春婶儿下车送抹布,田翠翠一直把鲁盼儿送到火车站。
回家一次不容易,鲁盼儿顺路带着弟弟妹妹和两个孩子去省城看舅舅。
舅舅一向最疼自家姐弟,这次双胞胎考完大学,有了时间,正要陪舅舅几天。
舅舅早把土地租了出去,全家搬到省城开铺子了。
鲁盼儿按着信中地址找了过去,“解放西路45号——应该就在前面不远了。”
突然间,大大的“王家皮草”招牌出现在十字路口,黑金色的大字将弧形楼房二层占得满满的,鲁盼儿吃了一惊,“舅舅的生意做这么大了!”
七八年前,舅舅还背着尺子、剪刀悄悄来省城做衣服;两三年前他们在红星一队的家中开个简陋的小铺子,眼下竟然在省城最繁华的街道上开了店,一楼的橱窗里挂了数件衣服,有华贵的皮衣、典雅的春秋装、当然,更少不了正当季的清凉夏装,过往的行人有意无意间便被吸引着看过去。
相似小说推荐
-
谋妻入局:总裁深夜来 (辣椒炒肉) 阅庭书院VIP2018-04-03完结继母逼嫁,男友劈腿,还被陌生男人拖上床!方小鱼不禁掩面:“我怎么这么惨!”...
-
偏执狂暗恋我十年 (藏弓半步) 2020-05-20完结2062上一世,云卿暗恋了段南川十年,对方却连她的名字都不知。后来云卿家道中落,彼时,对方已经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