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金波滟滟)


  丰收丰美都是懂事的孩子,果然沉下心认真学习,累的时候跟着哥哥打一套军体拳,再陪着梓恒和梓嫣玩一会儿,连院门都很少出。
  这天,赵新月过来了,笑盈盈地说:
  “以前都在你家聚会吃饭,今年改到我家吧,就定在这周日,到时候你们一家都过去,再带着梓恒、梓嫣和跃进、丰收、丰美,人多热闹!”
  顾铁山的伤痊愈后,部队将他调回北京,又分配了住房,如今他和赵新月在部队大院里安了家。
  鲁盼儿点头笑了,“既然已经定好了,我们都听你的吩咐。”
  赵新月新婚不久,还是第一次张罗这么多人吃饭,便又向鲁盼儿请教,只恐招待不好同学们。
  鲁盼儿早有经验,一一告诉了她,又笑着说:
  “不必担心,我们过去都会帮忙的,何况男生们从来都主动上灶。”
  聊了半晌,赵新月站起身,“钱进、陈大为、蔡颖还有徐菲几个都通知过了,只差章丽雯了,我就过去说一声。”
  上一次鲁盼儿主动陪着赵新月去章丽雯家,是担心她尴尬。
  但也是从那次起,鲁盼儿认识到赵新月果然已经不再把过去的事情放在心上了,对章丽雯平淡而客气,举止非常得体。
  “也好,我就不陪你过去了。”
  鲁盼儿一笑,自己倒是宁愿与章丽雯少些来往。
  赵新月看了出来,“铁山不想请她,可是我想毕竟都是同学,只漏下她一个人倒显得小气。
  现在回想起来,过去的事情不算什么,她其实并没有坏心,就是被惯坏了。”
  “你真是成熟了。”
  “我上了大学,又已经结婚,再不能像不懂事的女孩了。”
  赵新月含笑摆了摆手,“周末见。”
  鲁盼儿送走赵新月,才重新坐在缝纫机前,章丽雯推门走了进来,“能不能早点儿把我的新衣服做出来,我周日想穿呢。”
  “活太多了,只能按顺序做,”鲁盼儿看看本子,“你的衣服要周二才能做好。”
  “我原本想着过了年再回去上班,所以不着急穿新衣服,可是周日我们同学聚会,我总得打扮得漂亮些呀。”
  “真赶不及了。”
  鲁盼儿摇摇头,她并非故意推脱,而是活儿实在太多,而周末同学聚会又要占用大半天的时间,从今晚起自己就要赶着多做些呢。
  “你把别人的往后推一推,不就有时间了?”
  “那怎么行?
  都是约好的。”
  章丽雯没办法了,撇了撇嘴说:
  “你没注意吧?
  赵新月浑身上下都是新衣服,还住进了部队大院儿——顾铁山升团长了,部队的工资又高,以后我们都比不了她了。”
  “都是朋友,有什么可比的?”
  鲁盼儿低头扎衣服。
  “难道你不想成为北京户口?
  不想找到正式的工作?”
  章丽雯还想再举几个例子,可是却举不出来了,鲁盼儿除了没有北京户口,没有正式工作,别的还都不错,但只这两样,自己就永远胜过她。
  “我当然想把户口落在北京,但那只是为了我们一家人生活更方便,不是跟别人比。
  至于正式工作,倒是没什么,做衣服挺好的。”
  挣的钱还多呢。
  “你就是不肯承认吧。”
  鲁盼儿笑笑,章丽雯既然不信,自己也没有办法。
  这次聚会,鲁盼儿和杨瑾早早就出了门,而且骑了自行车,他们不想与章丽雯和周华同行。
  赵新月见了二人便埋怨,“你怎么没有把孩子们带来呢?
  还有跃进和丰收丰美,我可是都邀请了的。”
  自家人太多,何况今天又是同学聚会,鲁盼儿一笑,将带来了一兜桔子放在桌上,“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睡着呢,就没叫他们起来,跃进几个就留下带孩子了——有什么活儿,我们先准备出来。”
  虽然男生们会主动上灶,但菜还是要事先预备好。
  不料厨房里早整整齐齐地摆好了一溜儿盆碗,鸡鸭鱼肉收拾得干干净净,蔬菜切得长短大小一模一样,在盘子上排成队,鲁盼儿和杨瑾一同笑了,“这一定是顾铁山准备的!”
  “是他做的,”赵新月笑了,“在七队插队的时候,我就宁肯参加劳动也不爱做饭,考上大学更是不进厨房了,原以为结婚总要学着做,结果我上学离家远,他就包下了所有的家务。”
  杨瑾不由感慨,“真是没想到顾铁山这样能干——我也要向他学习了呢。”
  又笑问:
  “铁山呢?”
  “他去参加早操了。”
  赵新月笑着说:
  “部队特别重视他们这些有些实战经验的干部,而他亲历了战争,也意识到如何在训练中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每天都会亲自带队训练,”正说着话,顾铁山回来了,看看他们,便猜了出来,“你们一定以为我和新月不会做饭特别来帮忙的吧?”
  “告诉你们吧,我在部队可是到炊事班帮过厨的,做饭做菜难不住我!”
  顾铁山说着一挽袖子,“今天谁也不用,我一个人做菜,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你自己做?”
  钱进、蔡颖两人一同到了,听了顾铁山的豪言壮语并不大相信。
  这一次鲁盼儿站在顾铁山一边,“你们去厨房看一看就知道了。”
  钱进和蔡颖经常下厨,可见了顾铁山的准备,个个咋舌,“啧,啧,真是士别三日需刮目相看啊!”
  徐菲、陈大为也陆续来了,章丽雯最后到,进了门说:
  “部队大院的房子太整齐了,一排排的完全一样,要不是看门牌,怎么也找不到你们家。”
  大家也同样的感觉,“每家一样的红砖房,一样的大门,一样的园子,一样的仓房,一样的压水井,幸亏院门上挂着门牌号。
  不过部队的房子可真好,又宽敞又明亮,家里还有电话——你们住着一定很舒服吧?”
  赵新月笑笑,“还不错了,北京很少有这么大的房子了。”
  章丽雯又评论,“家里的电话其实没什么用,谁家有那么多的急事?
  还有这房子虽然很大,又有院子,可毕竟是平房,比不了楼房住着舒服——我们家今年就能分上新楼房了。”
  “能分到新楼房可是好消息,恭喜你们。”
  赵新月平和地笑着,递过来两瓶汽水,“大家坐吧。”


第183章 偶露峥嵘
  中午时分, 顾铁山把同学们都赶到屋里, 自己做了一桌子的菜。
  味道嘛, 还真不错!
  他又拿出两坛子酒,“本来准备茅台了,可新月不让我喝——这是南方的加饭酒, 像甜水一样,为了照顾你们女生才买的。”
  不容分说给大家都倒上了。
  加饭酒果然鲜甜甘美, 大家边吃边喝边聊, 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顾铁山开了门把客人让进来, “还真巧——你今天过来了。”
  又向大家笑着介绍,“红旗九队的陈建军和他的爱人,都认识吧。”
  鲁盼儿还真没想到, 自己会在顾铁山家里再见到陈建军和万红英, 冷笑一声,“岂止认识,我们还是一个生产队的呢。”
  钱进、陈大为和赵新月虽然是七队的, 但当年万红英第一次去陈家时闹得太难堪, 整个公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都神情怪异地说:
  “自然是听过的。”
  倒是顾铁山下乡没多久便参军了, 反而不清楚陈建军与万红英之间的纠葛,他又一向看不出别人的脸色, 依旧笑着告诉大家, “我和建军风一年参军, 只是分到了两个部队, 没想到这次我调回北京,倒在一个军分区了。”
  说着就去厨房拿碗筷,“既然赶上了,就一起吃点儿饭。”
  陈建军将手里的黑提包放在地上,赶紧拦住,“我们是吃过午饭来的,就不吃了。”
  万红英也陪着笑说:
  “打扰你们了。”
  大家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一点,都笑着说:
  “只顾着说话,一顿饭竟吃了两个多小时,也应该撤了。”
  说着七手八脚地收拾了饭桌。
  赵新月与鲁盼儿在厨房洗碗,“前几天铁山说遇到老乡了,原来是他。”
  又问:
  “陈建军家里不是不同意他和万家的姑娘结婚吗?
  怎么他们终究还是在一起了?”
  当年红旗公社的知青,就没有不知道万家的,也没有人不讨厌万书记的,是以大家多半同情陈婶儿。
  “陈婶儿最后让了步,给他们办了婚礼,不过他们结婚后不再给陈家邮钱,也很少回去。
  我离开红旗九队的时候,听说万红英怀孕了,陈婶儿张罗着多养了十只鸡给她坐月子吃。”
  “父母都是扭不过儿女的。”
  赵新月深有同感,“我要嫁顾铁山时,我父母坚决反对,可是最后还是答应了。”
  当初顾铁山的情况,就是自己都为赵新月担心的,不过,“当初谁能想到顾铁山完全恢复了呢。”
  过去的伤心,现在想起来就是甜蜜的,赵新月就笑了,“大家都说我命好。”
  “这可不是命好,而是你信念坚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