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吧,薄胎瓷有啥好看的,要我说,还是我们工作室的手艺一绝,金缮知道吗,我们有好多个在日本都拿过奖的金缮师父。”
大家开始纷纷吹嘘自己工作的地方,听得靳木桐简直一脸懵逼,这……啥情况?
“行了行了你们静一静。”高思澄也受不了了,高声说道。
大家都安静下来,高思澄笑着对靳木桐说道:“大家也没别的意思,就是闲的,听说来了个对景德镇感兴趣的人,一个个吹牛逼呢。不过有些东西还真是要亲眼看才好,靳姑娘明天没事的话,跟我们一起到处看看如何?”
靳木桐原本没兴趣的,不过听说有微雕和金缮,便也觉得好奇,点头答应了。
她上楼以后,楼下的十多号人压低声音讨论。
“你说她刚才的反应会不会已经觉察出什么来了?”
“哪有觉察出来什么,我看她表情还挺乐意的。”
“咱别说这些没用的了,还是好好讨论一下明天该如何接待。”
“对对对,不仅要带她玩好玩的,还要带她吃好吃的,一定要让人觉得宾至如归才行。”
众人临走前又开始各种嘱咐邹清骅夫妻俩接待事宜。
“记住啊!千万千万不要让她提前接触拍卖行的人,好好带她玩。”
第34章
第二天靳木桐醒来下楼以后,桌上摆着各式中西餐早点, 分量都不多, 不过种类琳琅满目。
高思澄见她下来, 笑道:“靳小姐你起来了?先吃个早餐吧。”
靳木桐有些惊讶:“可我房费里没有含早餐啊。”
“没事没事,我今天心情好, 就给你包了。”高思澄一副不在意的模样。
靳木桐:“……”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顿丰富的早餐是能给人幸福感的,靳木桐坐在窗前, 享受着清晨的阳光,一边吃着早餐。
接手“品古斋”以后, 一直都很忙碌, 还难得有这样停下来的时光。
早餐之后, 邹清骅当司机,高思澄充当向导,带着靳木桐逛了好些当地非常有特色的工坊, 当然也逛了陶瓷修复的工坊,看到那些师傅们娴熟的手艺,靳木桐也学到了不少小技巧。
工匠们跟邹清骅夫妻都很熟, 似乎大家都是一家人一般。
靳木桐好奇问道:“你们怎么认识那么多人?”
邹清骅笑道:“我是本地人,我父亲是这里有名的柴窑老师傅了, 当初就是他带着徒弟们挽救了即将失传的柴窑,主持了葫芦窑复烧点火, 所有的陶瓷工匠最终的作品都要经过火炼这一关, 我父亲被誉为火眼金睛, 经他看的火, 烧出了不少难得的精品。”
靳木桐恍然:“难怪了。”
入窑是陶瓷的最后一关,如果这个环节火候没有把控好,便会前功尽弃了,虽然如今已经有电窑、气窑,可还是有不少匠人选择用最传统的柴窑。柴窑师傅有多金贵可想而知。
她突然想到一个细节:“我听说当年明朝宣德年间祭红烧制成功以后,有不少窑工自发纪念,这传闻是真的么?”
邹清骅和妻子高思澄对视一眼,两人似乎都有些疑惑。
难道靳木桐已经猜到他们的用意了么?
他们是什么时候露陷的?
应该不会吧?
靳木桐见两人没有回应:“我只是对祭红的历史感到好奇。”
高思澄对老公轻轻点点头。
邹清骅说道:“既然你好奇,那我带你去个地方吧。”
车子一路行驶,驶出了镇上,朝郊外驶去。
下了车,靳木桐发现这应该是一个传统的柴窑。
“爸。”邹清骅叫道。
“哎。”一个老人正带着学徒在窑里干活,听到儿子叫唤,头也不回一下。
“靳小姐,我们进去看看吧,这个窑正在砌窑门,你的问题这里就有答案。”
靳木桐有些好奇,走了进去。
柴窑的挛窑、满窑、铺炉之后便是砌窑门,这是点火之前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邹宗森年纪大了,可依旧不放心,还是亲力亲为。
邹老爷子带着学徒们一点点的把窑门砌了起来。
“你看看这窑门,像不像一个少女的形状?”邹清骅问道。
靳木桐一怔,他不说还看不出来,这一说还真有几分像,只是靳木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难道那个纪念翠兰的传说是真的,而且流传到了今天?
邹老爷子走了出来,最后一点他已经爬不上去,要让自己的徒弟继续完成。
“你们在聊什么呀?”老爷子看向自己的儿子。
“爸,这是我的一位贵客,她对祭红的来历有兴趣,你能跟她讲讲么?”
邹老爷子看了看靳木桐,打量了一番,点点头:“当年为了烧祭红,逼的我们景德镇的窑工送命的送命,被关的被关,如果不是卓老爹的女儿翠兰舍身跳窑,只怕咱们景德镇御窑厂的窑工怕是要被赶尽杀绝咯。”
“那不是传说么?”靳木桐虽知道这故事是真的,却也忍不住问道。
邹老爷子眉毛竖起:“传说?那是外人已经遗忘了,我们景德镇的窑工不会忘记她的!”
说着,他走到一旁端起搪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喉:“有件事情,连我儿子都不知道。当年我带着队伍复烧柴窑,屡试屡败,无奈之下,我只能去找散落在村里各处的老窑工,跟他们取经。其中有一位教了我很多,帮助我最终复烧成功,这门手艺才这么经由我传下去了。当时他教我的时候便嘱咐道,翠兰虽然早就不在了,古法祭红也失传,可窑工不能忘记自己的救命恩人,想要烧好柴窑,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砌窑门,必须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砌成少女的模样。”
靳木桐听得呆了,她没想到,当年窑工竟用这样的方法,一代代的将传说流传了下来,人们用这样的方式纪念和感谢翠兰。
背包里的翠兰非常安静,她没有走出来,但靳木桐知道,她一定也听见了。
邹老爷子又跟靳木桐介绍了不少关于烧窑的故事,看着老爷子在柴窑内外忙碌的身影,她很是感慨,正是这一代代普普通通的烧窑工匠的努力和坚持,才让柴窑得以薪火传承。
临走之时,邹清骅跟父亲小声说了两句,邹老爷子沉默片刻:“买!一定得买!我那还有点积蓄,回头你忙完回家一趟。另外,我也有些老朋友,我都给你问一圈。”
邹清骅赶紧说道:“爸,还不至于动用你的钱。”
邹老爷子气得想揍人:“钱没了还可以赚,可是这东西必须给我留在景德镇!”
这时候,在没人看得见的地方,翠兰走了出来,眼睛里满含泪水,她仿佛看见了自己的阿爹。
接下来两天,邹清骅夫妻又带着靳木桐玩了不少地方,第三天博物馆方终于联系她,说专家组已经回景德镇,通知她带上瓷瓶前往博物馆鉴定。
靳木桐没想到事情那么顺利,便带上祭红再度前往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邹清骅依旧开车送她,靳木桐本想要推辞的,可想着稳妥起见,还是没拒绝。
博物馆门口,靳木桐却意外碰见了中天拍卖行的销售经理赖涛。
“靳小姐,这些天你都去哪儿了,可真是让我好找啊!”赖涛在博物馆门口等了两小时了,终于等来了靳木桐。
他一路从锦城来到景德镇,却跟丢了。这几天时间,他将景德镇转了个遍都没找到靳木桐,托人在博物馆打听才听说靳木桐今天会带祭红来做鉴定,于是采取了守株待兔的策略。
果然还是在博物馆门口堵住了靳木桐。
靳木桐淡淡道:“你找我有事吗?”
“你看,靳小姐,咱们能不能找个地方好好聊聊。”赖涛拦着靳木桐。
靳木桐微微挑眉:“赖先生,我之前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这只祭红瓷瓶,我并没有要交给你们拍卖行的意思。”
赖涛急了:“交给博物馆有什么好的?我之前已经了解过了,景德镇博物馆今年购藏计划已经执行完毕,如果想要让博物馆买下瓷瓶,只怕等审批拨款都要等一两年,你如今不是缺钱么,交给我们拍卖行是你最好的选择。”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邹清骅走了过来,拦在了赖涛面前:“你没听人家说吗并没意愿交给你们拍卖行。再说,你们在还没有征集到这件祭红的时候,就将这个消息放出去了,相当于也在变相给靳小姐施压,她为什么要跟你们合作?”
“放消息……我们哪有!”赖涛还想抵赖。
说到这,邹清骅拿出了手机:“这是我的朋友在国外看到的传单,他也是古玩行的人,你们竟然在拍品名册上加上了祭红!你自己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赖涛没想到,在这小镇上还有人能关注到国外的事情,他急着跟靳木桐解释:“靳小姐,你可别听他胡说啊,这都是误会。”
靳木桐却愣住,看向邹清骅:“邹先生,你怎么知道祭红的事情?”
邹清骅转身看向靳木桐:“很抱歉之前对你有所隐瞒,不过祭红的消息,不仅是我,整个景德镇几乎都知道了,我们都非常希望祭红迎回它的出生地,景德镇。”
相似小说推荐
-
引狼入室:邪性老公太狂野 (佛九) 红薯网VIP2018-12-31完结江都传闻,隐先生权倾世界,神秘莫测却诡异凶残,和个魔鬼一般无二。却不知,此刻他像个无...
-
过分偏爱 (今烛) 2020-05-12完结2211 7202京州圈人人皆知,季家二少,薄情淡漠,不近女色。年初刚过24岁生日,却是个实打实的母胎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