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能说实话吗?
不能,说了之后指不定徐大勇就要让她分一半钱出来。
江桂花给自己挖了个坑,这下是有苦难言。
“爸,我知道了,大嫂没回来之前,我先把饭做了。”
徐大勇这才满意,还不忘说上两句:“以后别和老二吵架,村里人看见了像什么样子?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江桂花跟吃了黄莲一样,一肚子的苦水。
她巴心巴肺为了这个家,到头来呢……
……
徐家闹了一场的事陈楚楚当然知道。
但她一点都不愧疚,不给江桂花找点麻烦,她空下来就一肚子坏水算计她,眼下她自己水深火热,还有什么空管她的事?
再说了!
徐家的矛盾早晚也是要爆发的,大家都喜欢生儿子,觉得儿子多在村子上硬气,可儿子多了烦恼也多,各家都分开过了还好。
像徐家那样两个儿子跟着老人过的。
哪能没有矛盾?
江桂花也自私,自己一门心思卖豆浆,挣的钱自己藏起来,却把家里的活都丢给钱珍,钱珍又不是她家的佣人,凭啥帮她干那些。
长此以往,没有矛盾才怪。
王怜花隐约觉得徐家的这场闹事来的突然,好像就是女儿跟钱珍说了那些话之后,徐家就闹开了。
她怀疑楚楚是不是故意说那些话刺激钱珍。
陈楚楚看着王怜花的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但她不会承认啊,她说什么了?她对钱珍说的可都是大实话!
徐家吵了架之后的第二天,江桂花去镇子上就迟了,她到的时候陈楚楚的豆浆都卖的差不多了。
江桂花匆匆忙忙把摊子支开,不热的天,跑的额头都是汗,以往她早上起来只要磨豆浆煮豆浆,今天还烧了早饭,伺候一家人吃了,还得把碗洗了。
卖了豆浆回去呢?还得洗衣服做饭。
江桂花一根筋绷的紧紧的,压根没空和陈楚楚吵嘴。
陈楚楚觉得耳根子那叫一个清静。
世界真美好!
连着好几天,江桂花都来的迟了,到第四天时,江桂花干脆就没来,陈楚楚回到家里听王怜花说了才知道。
江桂花病了。
累的!
一天天做那么多事,家里没人搭把手,不累病才怪了。
起初是觉得身上没力气,在家躺了半天,后来身上开始发热,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吊了几瓶水,烧也不见退,就办了住院。
前前后后在医院住了三天。
结账时江桂花的心在滴血,二十多块钱。
她卖豆浆两天也才挣这么多。
等她出院回家,大嫂钱珍也从娘家回来了,妯娌见面跟仇人一样,江桂花红着脸冲上去,钱珍阴着脸。
“爸说了,既然卖豆浆也挣不了几个钱,那就别卖了,回头再折腾进医院去,你挣来的钱还不够付药钱!”
“你,你故意的!你就是见不得我好!”
钱珍笑笑,“我听不懂你说啥!”
折身进了屋里,钱珍把门一摔,阴沉的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哼!
她江桂花想撇下他们自己挣钱,想得美!
凭啥江桂花出去卖豆浆一天挣好几十,她就要在家里伺候她?
要么钱分一半,不肯拿出来也行,大家都别挣!
……
江桂花的豆浆生意坚持了不到半个月就黄了。
对此就连陈楚楚也觉得意外。
她只是想让江桂花没心思嚼舌根子,没想到钱珍不是个好惹的,平日里不声不响,却有这样的手段,愣是把江桂花的营生给搅黄了。
其实如果她们妯娌两个能商量好,互帮互助,也是能把这生意做起来,哪怕一天二十,一家也能分十块。
一个月三百,那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自然,别人家的事陈楚楚可没傻到去插一脚。
过了十月,马上就是农忙秋收的时候,田里的稻子成熟,黄橙橙的一片,机器不发达的年代,需要人力先把稻子割下来,扎成一捆一捆运回去,再脱粒晒干,装进麻袋里。
这是一项大工程,事关家家户户第二年一年的口粮,谁家都不敢怠慢了,陈家今年没有男劳力,王怜花更是绷紧了弦。
“欢欢,你学校要上课,你就尽管去上课,别担心家里,至于楚楚,妈这几天要收稻子,就不能帮你磨豆浆,你自己辛苦一点,中午回来把饭烧了。”
“妈,家里那么多稻子,你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我可以跟学校请两天假。”陈欢又对陈楚楚说:“你照常去卖豆浆,收稻子的事交给我和妈。”
陈楚楚手一摊:“我不答应!”
第61章 一家人该有的样子
王怜花和陈欢愣住,同时抬头看陈楚楚。
陈楚楚板着脸:“你们问过我的意见了?难道我不是这家的人?你们两个去田里收稻谷,让我一个人在家,我怎么好意思?”
“楚楚,”陈欢道:“收稻子很累的,一天到晚弯着腰,你还要卖豆浆,别把自己累着了。”
王怜花则说:“你们姐妹两个也不用争,欢欢你就去学校,楚楚还卖豆浆,田里的活我自己就能干,虽然慢了点,总能把稻子都收回来的。”
王怜花下定了决定,两个女儿说什么都不肯松口,扭身回房睡了。
陈欢拉着陈楚楚:“别担心了,我向学校请两天假没事的。”
其实也不是非要自己收稻子,就比如后来一样,可以花钱雇别人来收,陈楚楚一开始想的也是这个主意。
但就在刚刚她改变了想法。
这是她们母女三人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应该团结在一块合力解决这个困难,虽然家里没有男人,但别人家能做到的事,她们也能完成。
“姐,那你就请两天假,我照样卖豆浆,余下来的时间就去田里帮忙。”
“楚楚,”
“姐,你别劝我了,我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你不让我帮忙也行,那我从明天开始就不吃家里的大米了。”
陈欢只能妥协,“好,好,姐不说了,你说的对,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应该计较那么多。”
真要计较了,不就和徐家一样了!
人心不齐,能做得了什么大事?
十一月初的天气秋高气爽。
大片大片的农田里金黄的稻穗长势喜人,种了半年的稻子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收回来的稻子除了一部分上交公粮,余下一家人的口粮,多出来的就能卖掉换钱。
这是一年之中农民最开心的时候。
头上戴着草帽,手里挎着竹篮,篮子里放着两把镰刀,还有两个瓷缸,再拎上一瓶热水,穿上粗布衣裳,来到各自的农田,弯着腰就开始割稻。
这个活是不分男女的,只要会干能干的都要来干。
稻子割下来还不算,还得脱了粒晒干装进麻袋运回自己家里,才算是把稻谷收回家,若不然赶上下雨,稻谷被水泡了,很容易就发芽,那就全浪费了。
所以秋收秋收,也是赶着收。
谁知道老天啥时候会下雨呢!
王怜花起了大早,吃了早饭就赶紧出门了。
陈欢晚一步,塞了五十块钱给陈楚楚:“你回来的时候多买些肉菜,这几天要干不少活,吃的好有力气,再买些肉包子回来,蒸热了带到田里去,饿的时候当点心吃。”
陈楚楚没拿钱,“姐,我都晓得,你去吧!”
陈欢想了想,也没强求,“那我先去了,你回来把饭烧好。”
“嗯。”
陈楚楚照样去镇子上,卖完豆浆,她折身去菜市场割了两斤五花肉,又买了一副大骨头,干活的时候人容易累,需要肚子里有油水,有油水才有力气。
肉就是最好的选择,一大碗红烧肉,再来一大锅骨头汤,看着就有食欲,其他菜她也没多买,烧多了费时间,有那时间不如早点去田里帮忙多收点稻子。
从菜场出来,在余琴那买了十个肉包子。
“家里收稻子了?”余琴也是乡下出来的,对农村的那点事知道的清楚。
“是啊,得忙好一阵。”
余琴又问:“那我的豆浆不影响吧?”
她这边的豆浆卖的不错,一天能挣不到二十块,还不用费什么功夫,余琴可舍不得丢了这么好的营生。
“放心,不会耽误你做生意。”
余琴怪不好意思的,“我就是担心你们忙不过来。”
陈楚楚接过包子放在后面的篮子里,随口说:“还行吧,一家人齐心,没什么事办不了。”
余琴也笑笑,“那你别太累着。”
买好了东西,陈楚楚准备回去,这时却瞧见徐凌远远走来。
徐凌这次在镇子上逗留的时间格外长,案子没查清,他也走不了,索性近段时间没有出现新的案子,所以压力还不算太大。
他停在陈楚楚身边,上下将她打量了一遍:“家里在收稻子了?”
陈楚楚答:“是啊,我还要赶着回去帮忙,你要没其他事,我就先走了。”
徐凌点了点头,翻出一包东西递给她,“这个拿着。”
“是什么?”
东西装在一个红色的小布袋里,陈楚楚也看不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