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开制药厂的优势很明显,落到她手里的利润比之前更厚了,除去付给工人的工资以及付给严成、杜生与李胥的基本薪酬和分红外,最后到她手里的钱都翻了一番。
谢书尧一边让杜生负责扩大制药厂的规模,一边敦促医药高等研究院附属医院的建设,还不忘分出心神来推进课题组的研究任务。
万事开头难,医药高等研究院新招进来的研究员们对这句话都深有感触,他们刚来到医药高等研究院的时候,每天都活得战战兢兢,就如同鸡立鹤群一般,身边都是大佬,唯独自己是个菜鸡,可在医药高等研究院工作到半年之后,他们的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哪怕是独立负责一个小项目,也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不再需要谢书尧时时盯着了。
而且谢书尧是当初怼学术不端的主力军,来医药高等研究院的人哪里敢搞什么学术不端……他们怕谢书尧‘大义灭亲’。
不缺经费、不缺实验设备、不缺指点,三者齐备,要是再做不出科研成果来,那只能怪自己的实力太菜了。
医药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俨然已经从普通科研狗飞升成了科研领域的哮天犬,这么多厉害的科研人员心甘情愿地冲淡医药高等研究院这个‘科研重器’上的‘螺丝钉’,搞科研的速度可想而知。
医药高等研究院附属医院建成,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
谢书尧担任了附属医院的院长,她亲自剪彩,同她关系好的那些医药学界的同行都来捧场了。
李勤校长和徐康院士也来了,二人见附属医院才开业就涌来了很多的病人,有些心惊,问谢书尧,“谢教授,你这是还请托儿了?”
谢书尧脸上的笑容僵住,“请什么托儿啊,这些人都是早就打算要来的。”
她看了一眼已经挂号的名单,调出一张AI自动合成的柱状图来给李勤校长和徐康院士看,“你们看,挂号的七百多个人里,有三百来个是和肺癌相关的,剩下人里,还有不少人是得了癌症,想到我这儿碰碰运气的。你们信不信,如果我限制了制药厂的药物供应,今天来看病的人数还能再翻个几倍?”
李勤校长和徐康院士自然相信。
当初靠计算药学在世界医药学界展露头角的谢书尧早已经脱去了稚嫩,她已经变成了国际抗癌领域的专家,她在哈佛大学生物医学系读博期间写的博士论文已经成为了现代癌症理论的一大重要研究方向,她发表在各大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也成为了医药领域的必读书目。
而这一切,只是冰山一角。
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站
医药高等研究院设置了附属医院和附属制药厂之后,最大的益处就是所有的临床试验都可以在自家做了,如果要合成什么药物,直接去附属制药厂插队就可以,无须四处找药厂委托。
谢书尧出资建设附属医院和附属制药厂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盈利,她只是想给自己、给医药高等研究院的所有研究员以及她招收到的研究生提供一个更方便的科研环境,万万没想到,附属医院里聘用来的医生每天都忙到飞起,制药厂内的生产线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甚至还扩大了好几次规模。
从未想过利用附属医院和附属制药厂赚钱的谢书尧一不小心就又赚了个盆钵满溢。
如今的医药高等研究院已经不在金陵药科大学了,就算李勤校长和徐康院士一再挽留,谢书尧都没有动摇,倒不是她和金陵药科大学有了什么矛盾或冲突,仅仅是因为她不好意思一直都借用金陵药科大学的那么一栋顶好的楼,不然谁知道会被有心之人拿来怎么做文章。
金陵药科大学周边有大块的地,为了方便她在金陵药科大学招收的硕士、博士来回往返,医药高等研究院就设置在金陵药科大学的旁边。
医药高等研究院是对外半开放性质的,因为医药高等研究院已经基本上凑齐了医药学研究领域的所有设备,并且还投入了的大笔的资金来研发更高精尖的设备,故而每天都有人来医药高等研究院预约实验。
那些金陵药科大学的课题组原本就与医药高等研究院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哪怕医药高等研究院这会儿已经搬离了金陵药科大学,他们依旧可以优先借用医药高等研究院的设备。
随着医药高等研究院一起搬离金陵药科大学的,还有与医药高等研究院相关的一整套研究项目以及财政资金。
三百多亿的项目一下子划走,金陵药科大学财务处的工作人员都感觉有些不适应了,也就是在这时候,她们才意识到,金陵药科大学依旧是那个穷穷的金陵药科大学,为她们提供底气的几百亿大项目只是医药高等研究院的,和金陵药科大学的绝大多数课题组都没有关系。
为了做一个实验,直接砸几十万进去的课题组,估计也只会在医药高等研究院了。
想想当初啪啪啪盖章的爽快,随便经手一份测试合同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级别的测试,再看看现如今,又回到了那种抠抠索索做实验的时候,他们虽然不是研究人员,但都跟着憋屈。
这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还有一些人体验到了这种‘天壤之别’,这些人就是去医药高等研究院做实验的那些学生和老师。
医药高等研究院当初还在金陵药科大学内的时候,因为李勤校长和徐康院士是将金陵药科大学校内最新的一栋楼给了谢书尧,所有研究生就都相当羡慕谢书尧的研究团队,有些人还眼馋得在背地里说,谢书尧的面子实在是太大了,那么好的楼都是想借就能借到,还有人说一些诸如‘那楼明明是给学生做创新创业活动中心的,凭什么谢书尧一借这么多年’之类的酸话。
这会儿看到谢书尧出资新建的医药高等研究院,他们越发酸了,现在的医药高等研究院比之前还要好很多,在那样的环境里搞科研,不作出成果来都会内疚的。
————————————————
时隔多年,谢书尧总算确定了许多事情。
当初她一腔热血地去参评院士,结果却被刷掉,是因为有人从中作梗。
当初她一心想着研发能够治愈肺癌的药,仅仅是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就被全网黑,也是因为有人从中作梗。
她得罪的人太多了。
她怼了学术不端,便与国内医药学界的大半学者都结下了仇,她怼了护肤美妆行业的乱象,还与小百灵集团达成了合作,几乎将除了小百灵之外的护肤美妆行业给得罪了个遍……
如今的她少了些盲目,多了些理智,不愿意再去做那些站在风口浪尖的事情了,更愿意去脚踏实地的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多在医药高等研究院待着搞搞研究,多带几个能继承计算药学衣钵的人出来,或者是去医药高等研究院附属医院坐诊。
为了让病人能够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找到她,谢书尧还特意调整了自己的时间安排。
早晨头脑清楚的时候,她会到医药高等研究院来处理研究上的问题,吃过午饭后,她就会去附属医院坐诊半天,将那些在其它医生那儿没有得到很好救治的病人再重新诊治一遍,与原先的主治医生探讨一下病情,算是为附属医院培育医师力量了。
她的一部分精力放到了诊治病人上,落在研究上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一些,不过医药高等研究院的研究进度并没有因为她的部分性退出而搁置,结果恰恰相反,因为医药高等研究院一直都抱着广纳天下英才的宗旨,陆陆续续招收了不少海内外英才,能够搞研究做项目的人越来越多,科研进度永远都是被提前执行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群人做科研,哪怕这群人里面研究速度最快的人都无法达到谢书尧的二分之一,可这些人凑在一起搞研究,那研究速度也是相当可怕的,更别提谢书尧并不是真的离开了学术圈,她还在钻研计算药学,还会去给那些研究人员解决问题,还一直都在亲自上手培养人才。
谢书尧当初培育出来的杜岳、包萌、秦海等人都已经变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业内大牛了,这些人都已经评上了教授,比较佛系的包萌还在三级教授的职称上按部就班地蹲着,杜岳与秦海身上的拼劲儿比较大,二人已经评上了二级教授,打算再研究出一些成果来,就去冲击一下院士了。
人生不觉,已入暮春。
李蔓枝倒是同谢书尧提过好几次谈段恋爱,找一个知心人一起步入婚姻殿堂的事情,可谢书尧一直都找理由搪塞逃避,渐渐的,李蔓枝也就懂了。
倒是陈杭,在跨过三十五岁的门槛时,与智学教育旗下一个十分出色的雅思教师结婚了,结婚是在春季,到冬天的时候,家里便添了一宝,算是了却了陈润的一桩心头大事。
李蔓枝没有催谢书尧结婚,但她并非对谢书尧的事情不上心,她只是换了一个方式——改让谢书尧多帮她带孩子了,她想的是,让谢书尧同陈远的关系好一点,姐弟俩隔了二十岁,等谢书尧年纪大了之后,陈远就能帮衬得上谢书尧了,谢书尧就算一直都不嫁,那晚年也不会太难过。
相似小说推荐
-
他太难撩 (小掌纹) 2020-03-07完结139 813[这世界全部的漂亮,都不及你美丽模样。]林丹漫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他不仅长得好看,学习还...
-
反派团子今天爱上作者了吗 (酥小酒) 2020-03-09完结233 1068林觅觅是娱乐圈里公认的花瓶,除了一张脸以外,一无是处。低谷期的林觅觅从垃圾桶里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