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分手吧,我要考哈佛! [金推] (词酒)


  徐康院士走了个神儿,突然灵光一闪,想明白谢书尧为什么要加‘可塑性’这个听起来比较怪异的要求了。
  因为谢书尧在培养自己的研究团队。
  她要的是一个能够与她在同一个频率、同一个维度上搞科研的人,而不是要一个东拼西凑出来的科研团队。
  事实上,一个想要顺利发展下去、发展壮大的科研团队里,确实不能存在太多种不同的声音。
  杜岳和包萌是谢书尧亲手带出来的,两人听谢书尧说半句话,差不多就能明白谢书尧接下来一段话要表达什么意思,这点他就做不到。
  杜岳和包萌就是那种可塑性很强的人,跟着谢书尧做了几年的研究,已经变成了两把锋利的剑,谢书尧指一个课题给这两位,这两位都能差不离地做下来。
  可如果带一个可塑性一般的人,那完犊子了,谢书尧同那个人的沟通极有可能会变成鸡同鸭讲的车祸现场,到时候还要公事一个项目,真是想想就糟心。
  就比如说,万一谢书尧留下了那个李凤银教授的学生,到时候谢书尧让那博士干个什么,只要谢书尧的观点与李凤银教授的观点存在点儿差池,那个博士就很有可能会同谢书尧辩解,而谢书尧又是徐康院士所见的科研人员中,学术自信相当强的那一个,让她带一个整天都和她唱反调的人……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站
  在培养新人这件事情上,谢书尧算是学术圈里少有的尽职尽责。
  哪怕这些新加入医药高等研究院的人都已经是相当优秀的博士毕业生,甚至有些人已经是青年教师,她都挨个儿给了详细的指导。
  根据这些人的研究方向,谢书尧劈分出将近二十个课题组来,分别负责不同的研究方向。
  她给每个课题组都单独开了会,并针对课题组内不同研究员各自擅长的方向进行了探讨,还从自己看过的论文中打包了足够这些科研人员重塑科研逻辑的论文,当成任务分配了下去。
  招聘人才需要耗费时间,分配任务同样需要耗费时间,可站在长远的角度去看,招聘进来的这三百余名科研人员都会变成医药高等研究院的中流砥柱。
  谢书尧的原则一贯都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将新招聘进来的这么多人都培养成为合格的‘渔夫’,还愁捕不到鱼儿吗?
  这些新招聘进来的人原本就接受过科研教育与培养,只是接受的科研教育与培养不够系统,他们的导师没有给予系统的指导,但好歹是拿到博士学位的人,算是踉踉跄跄地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基本培养要求。
  这些人在接受谢书尧的指导时,接受速度自然要更快一些,有些人原本就有做项目的经验,这会儿上手时虽然有些生疏,但也不会生疏得太明显,经过一阵子的适应时间就好了。
  谢书尧的布局真正奏效,已经是半年之后了。
  这些招聘进来的人都顺利上了手,哪怕没达到独当一面的水平,但也能完整地将谢书尧分配下来的科研任务完成了,做出来的学术成果也日益丰硕,压在医药高等研究院之前那些草台班子研究员身上的压力顺利减轻,紧绷了半年的神经终于舒缓了下来。
  ————————————————
  六月份,秦海以及与他同时入学的这批人顺利毕业,除了秦海选择留在医药高等研究院继续工作之外,其他人都没有选择留下。
  科研本就是向着金子塔顶端攀升的过程,越向上走,难度越高。
  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高强度的科研工作,谢书尧对这点表示完全理解,她给那些想去一些一般高校的学生写了介绍信,衷心祝福这些人都能奔向好的前程。
  人各有志嘛!
  甲之蜜糖,乙之□□。
  有人觉得科研工作轻松体面,可有人就会觉得科研工作会让人心累,不如找一些平淡但是琐碎的工作,安安稳稳地度过人生的后半场。
  不管是跟着她读硕士还是读博士的人,都已经系统地接受过了科研逻辑与科研思维的培养,就算去了别的高校,应付一般的项目研究,那也应当不成问题。笔趣阁TV手机端biqugetv/
  只是走了的这些人原先从事的研究工作总得找人接上,谢书尧暂时找了研究领域相近的人暂代,将医药高等研究院的招聘网页改成了长期招聘网页。
  跟着她做研究的学生终归是学生,不确定性比较大,让这些学生从事一些周期较短的小项目还可以,但要是让这些学生从事周期较长的大项目,就很难从一而终。
  人多力量大,宁可把项目轻轻松松地提前做完,也绝对不能让火烧到眉毛上。
  ————————————————
  秦海办理完入职手续之后,徐康院士来了医药高等研究院一趟,他让谢书尧准备了一份材料,说是他打算举荐谢书尧进入科学院或是工程院,冲一下院士。
  院士就算是站在国内科学界顶端的‘巨牛’了,能冲上去的话,谢书尧自然不会白白放过这样的机会。
  将个人材料详细整理好,交由徐康院士亲自带去京城科学院那边,谢书尧一边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一边等消息。
  医药高等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得知谢书尧打算参评院士之后,都挺兴奋的。
  他们现在在医药高等研究院工作,身上贴的标签是‘诺奖学者科研团队’,如果谢书尧能够评上院士,那他们身上就能贴一个‘院士团队’的标签,虽说国内的院士不少,但诺奖学者并不多,从数量上来看,诺奖学者比院士更要稀少,但有些事情并不能单纯地看‘稀有程度’,在国内,一个院士身上所具有的能量,是超乎一般人想象的。
  很多诺奖学者办不成的事情,院士说句话、打声招呼就办成了。
  医药高等研究院的人都对谢书尧参评院士的事情报以极高的期待,谢书尧倒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她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她创立的计算药学理论虽然已经相对成熟,但依旧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她正好借助给国家研发那些特效药的机会,将计算药学再完善一遍。
  谢书尧不知道的是,她提交的申请参评材料居然在科学院掀起了一阵狂风大雨。
  ————————————————
  关于谢书尧的能力,这点其实是毋庸置疑的。
  单单凭借‘胃癌克’与‘肝癌克’这两种药,谢书尧就能坐稳院士的位置,为什么?这两项研究成果实在是太突出了!
  ‘胃癌克’与‘肝癌克’对华国的作用,远非是救治了多少病人,在外交领域,同样制造了不少惊喜。
  再加上谢书尧头顶上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光环,谢书尧评上院士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徐康院士就是这么想的。
  可真正参评的时候,谢书尧得到的票数却并不理想。
  用‘并不理想’这四个字来形容参评票数,实际上不够准确,准确的描述是——谢书尧得到的票数少到可怜。
  票数公布的时候,负责唱票的那位院士一说谢书尧的票数,徐康院士的脸色就冷了下来。
  医药工程领域的圈子就这么大,徐康院士提名谢书尧这个并不是秘密,那些参与投票的院士不管是与徐康院士走得比较近的,还是有一些过节的,这会儿都扭过头来看徐康院士。
  徐康院士短暂的错愕之后,就开始苦笑着摇头,他说道:“我以为大家坐到这个位置上,心里都已经公允了,没想到还是一个德行。别的不说,就凭谢书尧拿下诺贝尔医学奖这个荣誉,她参评院士就应该是一路绿灯的,我到底还是高估了人心和人性,你们觉得谢书尧缺院士这么一个头衔么?”
  “让她来科学院,不是科学院给她增色,而是她给科学院增色。”
  “行吧,唱票结果已经出来了,说再多的也没什么意义,谢书尧可是进入二轮候选人名单的,在投票这一关被卡了下来,我倒是想看看,有谁有那么大的脸,谢书尧都被刷了,他能评上院士。”
  徐康院士抬头看了一眼大屏幕上公布的结果,这三位新增院士成绩确实不错,都是在领域中扎根多年的老人了,可院士评选这种事情,和资历、和年龄有关系吗?
  如果谁的资历老,谁的年龄大,谁就能评上院士,那当科学院是什么?
  大龄学者养老中心?
  “协和医学院,京大医学部,西南医科大……呵呵,除了协和医学院的老任有点成果之外,另外两位,说句难听的话,你们做出来的学术成果都是什么东西!干货少的可怜,全都是假大空的东西!三个人的学术成果累加起来,能和谢书尧的成果掰手腕儿?”
  “丢人现眼!”
  徐康院士用手撑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来就往外走,与他关系好的张民建院士连忙劝道:“老徐,我知道谢书尧是你们金陵药科大的人,但这票数是大家公投出来的……哎,小谢还年轻,再等一届两届也没问题,先让这些成果不错的老同志上,不然他们就再也没机会了。”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B\iq\u\g\eTv.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