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算她和刘长顺离了婚,以后也很难再找了,一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谁会想娶?除非给别人当后妈去。
想到这些,赵兰就心烦意乱。走出好远,心情才平复下来。她有些怪刘长顺,又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左思右想,始终没有头绪。
家里的刘长顺则是心绪难平。
父母是出去串门了吗?不是。前几天,相好的小寡妇巩春艳告诉他,她肚子里有了他的骨肉。
得知这个消息,刘长顺兴奋得好几晚没有睡好。
他和赵兰从小就认识,一个村里住着,两人岁数也相当,从懂得男女朦胧感情的年纪开始,就互相有好感。
赵家和刘家是村里的大户,人口多,劳动力也多,都是过日子的人家,两家人也算是门当户对。
所以到了结婚的年龄,经过媒人从中说和,两家人几乎没犹豫,就同意了这门婚事,他们俩也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
说起来,刘长顺心里头,还是很喜欢妻子的,两个人没有红过脸,相敬如宾。就算有了口角,他也让着媳妇,他也不是怕媳妇,主要是媳妇性格温柔又懂事,而且他怕那几个大舅哥。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堪称美满的婚姻变了呢?现在回忆起来,刘长顺大概记得,是婚后的第三年。
到了三年头上,媳妇赵兰的肚子还是瘪着,外面说什么的都有,说赵兰不能生育的,说他那方面不行的。
一开始,他也没多想,寻思两人还年轻,过几年也就有了。父母当着儿媳妇的面没说什么,背地里也没少叨念他。
刘长顺不厌其烦,奈何又过了两年,还是没动静,这下就连他都不得不多想了。他喜欢孩子,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最好是儿子。
这两年赵兰也在吃药,都是跟别人捣腾的一些偏方,天天喝中药,药渣子都倒了一堆。
天长日久,刘长顺的心里越来越凉,已经是不抱希望了。结婚四年多,这都没有孩子,以后也不可能有了。
第157章 臭味相投
心里绝望之后,刘长顺就和父母站在了一个阵营。三个人经常趁赵兰不在家的时候开小会,研究该怎么办。
刘长顺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最小的妹妹也嫁出去了,弟弟则是结婚的时候,在村东头给盖了三间房,和老人分了家另过。
两个老人最疼大儿子,表面上和大儿子是分家了,但是还住在一个院里,就是上下屋,吃饭还在一起。
刘家二小子结婚后,生了个姑娘,也不得老人喜欢,他们就指着老大这房能得个儿子了,可天不从人愿,落了这么个结果,谁能甘心呢!
在一次偶然下,刘长顺和同村的小寡妇巩春艳有了接触。巩春艳是从外乡嫁过来的,家里面女孩多,她等于是被卖过来的,也是个可怜人。
买巩春艳的是村里的一个老光棍,无父无母,两人结婚后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儿,没几年那男人就病死了,留下母女俩相依为命。
外乡女人无依无靠,又有几分姿色,村里的人虽说没做什么过分的事,但是被人口头上占便宜总少不了,偶尔也会有胆大的去大门口转悠。
辛亏巩春艳也不是个善茬,天生一张利嘴,发现有人趴墙头,插着腰站在大道上骂了半天,骂得队长追到那男人家里去,狠狠教训了一顿,说他给全村老爷们丢脸。
打那以后,爬墙的人没有了,不过也没人帮着她,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刘长顺偶然间和巩春艳混熟了,一来二去,就有了歪心思。他是想找个女人给自己生儿子,可离了婚名声不好,再找也不一定就是好的。
再加上巩春艳已经生过孩子,肯定没毛病,人年轻也算漂亮,外乡的口音听起来还有几分俏皮,泼辣的性子倒是比自己媳妇那温吞的强了不少。
巩春艳考虑得也很多,刘家是当地的大户,刘长顺人精明能干,总比她们娘俩过日子好的多。她还年轻,不可能一个人守着一辈子,刘长顺是最好的选择。
两人几乎是一拍即合,原本是没机会熟络,现在有了机会,就一发不可收拾。都抱着自己的目的,倒也没发生过争吵。
一开始只有他们俩知道,两个人偷偷摸摸的,不是钻小树林,就是钻玉米地。有时候刘长顺也会仗着胆子去巩春艳的家里待一会。
巩春艳的女儿才两岁多,还不太懂事,自然没人发现他们的事情。
直到,巩春艳告诉他,怀了他的孩子,刘长顺终于忍不住了。在和巩春艳打成一片之后,他也经常想这件事该怎么办。
只要孩子?那巩春艳肯定不干,到时候这件事会弄得人尽皆知,他就没办法在这个村待了。
一开始,他舍不得抛弃赵兰,所以一直没有什么行动,直到巩春艳怀孕,他才下定决心,他想要孩子,而不是一个什么都生不出来的女人。
所以,刘长顺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父母,两个老人知道以后,对他很是埋怨,怪他不应该瞒着他们,万一被人发现怎么办?
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办法,看着别人家的媳妇一个一个都生了孩子,他们早就羡慕加嫉妒了。
第158章 合适人选
哪怕赵兰这个媳妇再好,生不出孩子,就是刘家的罪人!
老两口决定帮忙隐瞒这件事,并和儿子商量着,怎么才能解决。赵家的人不好惹,就算因为赵兰不能生,赵家平时态度好,也不代表赵家就会同意离婚。
就算最后能离婚,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办到的,巩春艳的肚子可不等人啊!
事情迫在眉睫,三口人几乎一有机会就商量这件事。最后,还是刘长顺自己想到了一个办法。
既然不能让家里人丢脸,那就让赵兰丢脸。虽然赵兰嘴上说了分,但事情败露了就不是那么好收场的了。
不如把赵兰的名声搞臭,到时候,就算他和巩春艳的事情被发现,大家也是半斤八两,至少赵家人是没理的,至于村里人,大不了议论几句,也就完了。
想要搞臭一个女人的名声,无非也就那点事。让刘长顺发愁的是人选。找人强迫赵兰肯定不行,那样就算离婚,他也变成了心胸狭隘的小人。
要做就彻底一点,让人误会背叛的人是赵兰才行。这种事已婚的男人肯定办不了,那就得从光棍身上下手。
他把村里的这些单身汉都琢磨了一遍,年纪太大的不行,太丑的不行,身子弱的有毛病的也不行。
最后,只有两个人最合适。第一个,是吴大壮,这个人长得身材魁梧,身大力不亏,可惜,人是个傻的,脑子缺根弦,懂不懂那方面的事还都难说。
那么,剩下的也是最合适的人,就是一个牛轲廉了。牛轲廉正值壮年,容貌端正,家里又穷,成分不好说不上媳妇,是个最好的人选。
认准了人以后,刘长顺就开始想该怎么做了。牛轲廉虽然是村里的一个光棍,可是人品端正,平日里和村里人相处得也好,不太好弄。
琢磨了那么几天,刘长顺才想到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他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等巩春艳显怀就麻烦了。
和父母商量过后,老两口特意找了个借口,说是去亲戚家串门,撇了个清净,也给了刘长顺一个行动的机会。
赵兰出去送鸡蛋,刘长顺思前想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起身去了牛家,盛情邀请牛轲廉去自己家喝点。
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两个人的关系虽说不算密切,年纪相差不大,也算熟识。
牛轲廉这人心眼实在,推脱不过,就跟着刘长顺回家了。
到家,赵兰也恰好回来,刘长顺嚷嚷:“媳妇,弄俩菜,今天高兴,我跟牛子喝两盅!”
以前这种事也有过,赵兰没多想,“知道了,这就去。”
牛轲廉不太好意思,笑着挠挠头,“嫂子,给你添麻烦了啊!”
说是嫂子,他比赵兰还大两岁,两人也都是一个村长大的,早就熟悉,并不见外。
“不麻烦,你和顺子先唠着,一会就好。”赵兰抿了抿鬓边的头发,转身去外屋做菜了。
刘长顺和牛轲廉唠起了家常。今天他们正好都帮着九叔修房顶,话题也围绕着这件事展开。
刘长顺就说:“我们家这个房顶也好几年没修了,改天趁着还没收秋,找几个人把房顶弄一下,牛子,到时候你可要来帮哥的忙啊!”
牛轲廉一笑:“顺子哥你见外了,这不是举手之劳嘛,不用客气,你知声我就到!”
第159章 推杯换盏
两个人聊了一会,赵兰就把菜弄好了,因为是临时的关系,也没有太复杂,就炒了几个鸡蛋,一个土豆丝,一个茄条,还有一个酿青椒。
赵兰把菜摆上炕桌,又拿了半斤白酒过来,然后退到一边去了。
刘长顺照顾牛轲廉上炕,农村有圆桌的人家不多,除了那些人口多的人家,一般都是几口人放一个小炕桌。冬天坐在炕上暖和,夏天可以放在院子里凉快。
牛轲廉回头瞅瞅赵兰,“嫂子也一起吃饭啊!”
赵兰摆摆手:“不了,我吃过了,你们俩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