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不缺油,杨锦和杨珠珠的油也就没有拿回家,都给了宋时元。
厨房里油烟重,宋时元也舍不得杨珠珠在这里陪他,就让她去屋里歇着,等吃饭。
杨珠珠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就准备出去四处转转。
护田队的小楼就建在山脚下,这附近往北和西都是待开垦的荒地,只有东边开垦了些荒地,种了些青菜。菜地用枯树枝简单的围了一圈只留下一个小门供人进出,杨珠珠进去看了看,如今地里也没什么菜了。
小院的四周都是爬藤蔬菜,西边紧挨着小楼的这一面原本种的是黄瓜、豆角,如今都成了枯藤挂在那里了;北边则是种的冬瓜,也不知道是不是土质不好,冬瓜个头不大,结的也不多;东边是金瓜,这个等熟透了熬粥的时候放进去特别的甜,就是青的时候炒着吃也好吃。中间的部分种的都是茄子、辣椒等蔬菜了,只是这些如今也只剩下小白菜了。
整个菜园子不小,除了这些,还有一半已经翻过的,里面种了些大白菜、萝卜和菠菜。地都是王婆子没事的时候翻的,菜也是她种的,用她的话说,买个月拿这些钱太多了,不多做点她拿着不安稳。
看到这个菜园子,杨珠珠不免想到自己的菜园子,今年她家的白菜、萝卜都是自己用营养液浸泡过的,如今涨势良好,比别家的看着翠绿精神不说,长得也比别家的大。早上的时候,她妈摘了一些白菜苗吵着吃了,那味道也是出奇的好。
她记得宋时元也是有资格拥有自留地的,也不知道他种了些什么,等回头问问,不行也给种上菜,留着冬天吃。
“自留地?”宋时元一愣,他在记忆里翻找了一会儿才翻出来。他们这些知青刚来的时候村里确实说可以有自留地的,只是那时候他们都没种过地,谁都没要。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惯例,要不是杨珠珠问起,他还真不知道有这回事儿。
杨珠珠说道:“你这怎么也能有三分地吧,咱们虽然不缺粮食,可是菜不够吃啊,尤其是冬天。我看不如在这边开一块荒地作为你的自留地,咱们种点菜,我家里还有不少种子呢。”
宋时元点点头,吃完饭就去找村支书说这个事。
他们这里地本来就少,知青们不提,他也就当做没这回事儿了,怎么今天真奇怪,一个两个的都来要自留地了。不过,这本就是人家应得的,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给批了。
谁曾想宋时元居然看上了护田队那边的荒地。要知道能被用来建房子的,那地的质量可想而知。不过看宋时元坚持,他也不多说什么。于是,王建安道:“那地确实不怎么样,还需要你自己去开垦。这样,如果你真的确定要那里,我做主了,可以给你五分地。”这多出来的两分地就算是开垦的费用和补偿了。
能多出二分地,宋时元很高兴,他笑着道谢。得了首肯,拿到划分的自留地,他就回去了。
回去之后,他趁着天色尚早,护田队又不忙,就去清理荒地了。
宋时元选的这块自留地在小楼的后面,紧挨着上山的小路,五分地说多也不多,三个人一天就清理干净了。小院里就有水井,宋时元跟杨锦两人打了水浇了浇地,晾上一天就能耕种了。
杨珠珠没耕过地,都是宋时元跟杨锦翻地,她只负责撒种子。种子是她从家里拿来的,都是浸泡过的。五分地,她种了五种菜,现吃的小白菜、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和菠菜。事实上她家也是种的这五种菜,不过种的没有这么平均,而是大白菜和白萝卜种的多些。
也不只是他们家,村里有菜园子的都种的差不多,白菜萝卜,这是冬天最常见的蔬菜了。
种完菜,他们又回到无所事事的时候了。也是这时杨珠珠才明白为什么明知道护田队有危险,还有这么多人挤破头想要过来。无他,护田队清闲的时候太多了。村民秋种之后也没事可做,但是人家没钱拿,护田队这就是白拿钱了。
随着天气渐凉,他们的补贴也来了,十一月起,每个月都会有煤球票,虽然不多,但是省着点还是够用的。因为天冷,大家都很自觉的跑到楼下炕上,几个人睡一个屋。这时,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房间就那么多,也不好单独跟给杨珠珠一间,但也不能让她跟大家挤一间,这就有些难办。
最后还是宋时元说道:“这样,反正珠珠晚上也不再这里住,她就跟我和杨锦三个人一间好了。”两人一个是她未婚夫一个是她亲弟弟,也不存在什么名声的问题。
只要不侵害自己的利益,其他人也没意见。主要是这里冬天太冷了,不烧火炕晚上根本睡不着觉。哪怕是屋子里点着炉子,也觉得冷。尤其是刮北风的时候,呼哧呼哧的,大家都恨不得把自己埋在火堆里。
杨珠珠的住处就这么定下来了,只是白天在一个屋休息会儿而已,她也没觉得有什么,当天就把铺盖收拾了拿下来。三个人一起,褥子也就多了,杨珠珠干脆把宋时元的破被子给扔了,那床被子都成疙瘩了,以前她以为那好歹也是宋时元带来的,算是个念想,现在知道了宋时元的过去,哪里还会犹豫。
她把旧点的褥子铺在下面,新的铺在上面,铺了厚厚地一床。她手里床单被罩也多,没床被子都给套上了被罩,这样拆洗也方便。收拾完,杨珠珠指着自己的被子说道:“这床被子,你晚上要是冷了就盖。”主要是宋时元的被子少,就一床还是她当初给的,她怕他晚上冷。
宋时元看看杨珠珠指着的被子,脸刷的一下红了,要不是他反应快鼻血都要流出来了。那可是珠珠姐姐用过的被子,只要一想到他床上铺的有珠珠姐姐睡过的褥子,还能盖上她的被子,他就浑身燥热。
杨珠珠好像没有发现宋时元的窘迫,她嘀咕道:“可惜咱们这没有毛毯卖,要是有毛毯铺在下面,那才暖和呢。”她手里倒是有一条毛毯,那还是当初杨小姨给她的添妆呢,只是杨抚琴身体不太好,她怕冬天太冷,就给了杨抚琴。
毛毯这东西如今可是珍贵的很,她前段时间跟梁萍萍去县城商场看过,听说一上新就被买走了,价格还死贵,要好几百块。杨珠珠虽然有钱,但是也舍不得这样霍霍。于是,她就把主意打在了皮子上。
上一次联合清剿,那些狼皮只给他们留了五个,还是皮相最不好的五个,这东西是公共财产也不好分,队里就给卖掉换钱了。她想要就只能自己去猎。
第50章 (改错字)
这里的冬天如何杨珠珠并不很清楚, 只从记忆里得知, 很冷, 而且冬天大家都不怎么出门的, 就连学校也放了假。她今年十八岁, 一直在镇上读书, 六月的时候刚刚高中毕业。她之所以能读书到现在也是因为杨家人疼她,不想她下来干活受苦。
以前冬天, 她都是在镇上跟老爷子一起住的。老爷子年纪大了, 侄子侄女都孝顺, 前年京师研究出暖气, 去年他们就出钱出力给他安装上了。暖气这东西别说镇上了,就是县城都是独一份。
小楼这里可没有暖气,她身为副队长冬天也不能偷懒,也不知道一个煤球炉子够不够用。
这时候不只是杨珠珠, 村里的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每家每户都能看到院子里晾晒的冬衣冬被。就连杨抚琴也加班加点的给全家人都做了新冬衣、棉鞋。她也知道宋时元的情况,优先给他做了一身薄棉袄棉裤出来, 好让他先穿着。做棉袄的时候, 她还嘀咕了一句说还应该给他弄身毛衣裤穿。
织毛衣这事杨珠珠本身就会,而且还能织出不少花样来。以前冬天梁母都会故意说梁永宁生活多艰难, 条件多苦, 话里话外的让她出钱给织毛衣做棉服。那时候杨珠珠也傻, 棉服毛衣那是换着给梁永宁做,每年都能保证他收到一身新衣服。
想到这里杨珠珠就觉得呕得慌。
如今她跟宋时元定了亲,也应该给宋时元织几件毛衣才对。于是她道:“正好后天我休息, 要不,我去买些毛线,到时候我来织吧。您跟我哥他们也有几年没织新毛衣了,这次就多买点。”
这个时期的毛线因材料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棉线、麻线和毛线,而第三种毛线又可分为羊毛线、羊绒线。杨珠珠嘴里说的毛线则是后面一种,这也是他们舍得,实际上农户人家所谓的毛衣大都是用棉线织成的,保暖性并不是特别好。
而杨家人用的都是羊毛线,这种要贵很多,但是保暖性极好,穿着也舒服。
当初给梁永宁织的就是这种,没道理给宋时元就将就。而且自从定亲后宋时元每次进山都会给杨家带点猎物,反观梁永宁也只在有假期的时候会去何家坐坐,就连一年的节礼人不在家的时候都没有。
杨抚琴跟杨珠珠不愧是母女俩,都想到宋时元身上去了。她点头说道:“那行,回头我就把咱家今年的票都找出来,争取每人都给织一件新衣裳。”
后天休息,明天晚上就要守夜,杨珠珠怕白天没精神,就让杨锦跟宋时元代替她。两人都没有异议,只不过宋时元想着两人订婚后还没怎么进过城,就想着一起去。
相似小说推荐
-
小气幼稚的纪先生 完结+番外 (疏疏篱落) 2020-01完结1281438林念与纪思年是商业联姻,婚后一年,纪思年的生活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忙。忙着工作,忙着...
-
放肆 (糖醋奶茶) 2020-01-15完结1676 10743沈家二少一朝马失前蹄,隐瞒身份闪婚了。新婚妻子季谣以为沈肆行就是个普通小医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