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梦吧?孟晨峻可以想象自己大哥听到小五的话心里那片阴影。
“老师,你要是忙可以——”孟晨熙开口。
“没事,我坐在这里看你们做功课。晨熙,你要多专注数学。女孩子数理化比男生差一些,但数学是未来高考的重点科目不能放弃。我相信你在这方面花费多点精力会有所收获。”宁云夕说。
孟晨熙仔细聆听宁云夕的话,直点着头。宁老师的话让她心服口服,对数学她确实没有男生反应快,好在勤能补拙。
门口传来宁爷爷的声音。
“您是——”
“我姓李。”
几个孩子转过小脑袋看见了门口的老人和孩子。
“小五,是那天给你让座的老大爷和他孙子?”孟晨峻问妹妹小五。
孟晨橙点头:“是。”
李大爷带孙子和宁爷爷攀起家常:“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串串门。”
“今天小孩不用上课?”宁爷爷问。
“今天周末。”李大爷说。
宁爷爷才想了起来,难怪今天一眼望过去,家属楼里白天多了很多双眼睛朝着他们家看?
李大爷看到了屋里的宁云夕:“上次没来得及问,宁老师是在哪儿工作的,小学还是中学?”
“她是实习生。”宁爷爷对孙女的情况实际告知。
“看不出是实习生。”李大爷说。
宁爷爷听了欣喜:“你觉得她行?”
“不是说要给团长他们讲课吗?”李大爷道。
宁爷爷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下来,从对方的话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所有人的目光都瞧着他们家了。
“没事,我觉得她行的。”李大爷伸出拳头给宁爷爷鼓劲。
“你们家孙子是读几年级的?”宁爷爷又问。
“他读六年级。”
“和你一样,四哥。”小丫头给自己四哥通风报信。
孟晨峻摊手表示自己听见了。
宁爷爷道:“哎,和我家孩子老四一样。”
屋里几个小萝卜头听到宁爷爷称呼他们为自己的孩子,每张小脸一阵激动。他们和宁爷爷宁奶奶是一家人了!
宁爷爷握住李大爷的手:“互相照顾。”
李大爷点头:“肯定的。有什么需要尽管出声,我们家住那边。”
“好。”宁爷爷送走客人,看到大院里多少伸出来的脑袋,不由替孙女摸下心口。
李大爷是好意过来给他们提醒。宁云夕要给部队上的这堂课,多少人瞅着。
宁云夕体会到李大爷的好心,感觉必须露一手了。
到了下午几个孩子睡午觉时,宁云夕收拾好东西放在军包里斜挎到身上走出家门。团部她认得,在家属楼隔壁。
到了团部门口,警卫员都认得她,直接让她进去。走进团部里面,这里是部队办事机构和家属楼不一样。宁云夕不敢随便串门,在院子里呆站了会儿看看动静。
后面有脚步声传来。
“哎,这不是宁老师吗?”
是昨晚上的二营长。
宁云夕转过身:“营长,你好。”
“你好啊,宁老师,你来的这么早的?”
说好讲课时间在两点半钟,她两点不到就来了。
宁云夕解释道:“做老师的,需要提早来观察课堂环境。”
二营长佩服:“宁老师敬业!”
对此宁云夕只想说,他们两人说话的时候不断又有军人抵达,部队官兵对于时间的概念比她更是只有早没有晚。
经过二营长的介绍,来听课的官兵围着宁云夕,包括之前不知道她的都知道她是谁了。
“宁老师。”跑来一个兵,刚好是他的勤务员小伟给她带路,“宁老师,请这边走。”
宁云夕走在前面,到了团部领导安排的课室,她和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今天来听课的人很多啊。”二营长发出感叹词。
团部是把最大的房间腾出来了,安排了密密麻麻的桌子椅子。
“宁老师请喝水。”小伟给她端上水杯。
宁云夕站在讲台上,下面的军人一个接着一个报到,坐在底下一个个都是挺直腰杆,坐姿无比端正,打开笔记本,整齐的绿色军装等着她开口。
如此大场面
紧张~心跳加速~
“团长和政委来了。”所有人起立。
孟晨浩和林志强走进课堂,看到了坐在前排几个意外的人影。林志强问:“你们怎么来了?”
金干事道:“他们技术科的。听说你们昨天修好了他们没有修好的车,所以让我带他们来拜师学艺。”
有专业的学生来听课,宁老师不得不如临大敌,必须拿出看家本领了。
第79章 【79】叫人惊呆(加更)
人家既然诚心诚意请她来讲课,她说什么都得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宁云夕此刻心里头只有这个想法,这是身为老师的重任。
没想到军部的人会来,消息传得这么快?林志强和孟晨浩互相对了对眼神儿:这恐怕是某个人的指示吧。
孟晨浩偷偷瞄了媳妇一下,见她转身在准备板书。心里头一想,不能给她压力。于是和其他人一起坐了下来。
体穿军装的学生坐下,包括他在内。
宁云夕看都不敢去看他的眼睛以及底下那些穿军装的学生们,深深吸口气,告诉自己只当他们是一群小萝卜头差不多。
打开讲台上的讲课内容,宁云夕刚要开始讲。
底下林志强突然想起:“给老师敬礼。”
唰!
所有官兵起立,喊:“老师好!”
这个巨大的声量,把屋外停歇的鸟儿都惊飞了。
宁云夕怔了怔,开口:“同学们,请坐。”
唰!
官兵们坐下。
宁云夕事后才记起来自己叫错了,应该叫同志们。
下面的指战员们偷偷扬起嘴角,都知道她紧张,因此,几乎所有人都不以为然她能给他们讲什么课。毕竟是她年纪都比他们绝大部分人要小,一个小姑娘能给他们讲什么呢?
宁云夕此时却冷静了下来。刚才学生们那句老师好,激起了她身为老师的职责所在。无论是面对什么学生,老师的责任只有一个,平等对待,传授知识。
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起来。
伴随她在黑板上的一笔一画,底下本来是漫不经心等着做笔记的军人们,忽然发现有什么不一样了。“不是说讲外文吗?”
“讲外文不是像高记者给隔壁团讲课那样,一开口叫人念单词,然后陈团长直接被高记者批评说发音不准。”
“陈团长那个鸭子口音——”
说起隔壁团邀请某人上课的经历,英雄团的官兵们没有上过都心有余悸。
“幸好人家看不起我们团,我们政委三请四请都不来。”
“因为我们团长和政委正直吧,没有偷偷摸摸拿东西去请,都是正式邀约。”
所以说,来上宁老师这个课时,官兵们心里也是摸不准的。叫他们这些地方口音浓重的兵哥哥们,外文零基础,学英文都够呛的情况下去学更听不懂的俄文,简直是洋相百出。
现在宁老师没有让他们一开口就去学发音,似乎放过了他们一马。
他们有理由更表达出惊讶。
“她在画的是——”
“电路板!”
官兵们惊呆了。
“嘘!”林志强冲后面跑了音量的官兵发出警告。
后面的人立马埋下头,瞄着前面军部的人那张张严肃的表情。
“你看得懂吗,金干事?”
“我怎么看得懂,俄文我不懂。”金干事实话实说,看着宁云夕的板书由衷发出惊叹,“要我讲英文,说老实话,我也画不出她这个。”
军部技术科的同志猛点头:“是,这个是专业外文,专业翻译!”
眼看军部技术人员都赞。
什么叫真正专业翻译,当然是要具体到某个学科对于学科学术术语的精准翻译。对于这点,一般翻译人员哪能难到。要达到专业学科翻译水平,需要查找大量的专业资料来融会贯通外文,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更难。更多是查找了专业资料还弄错的翻译人员。说起来都是因为,只学外文的又怎能样样精通。
比如,画一个电路板上的结构并且叫他们解释其中细微的差别。你叫一个学文科的翻译人员去彻底弄清楚理科的高等技术学科知识,不是笑谈吗?
所以真正的专业学科翻译,需要的是双学科人才,既懂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外文。
这个刚好是宁云夕前世的强项。
系统:嘿嘿,主人终于露出点真本事了。
宁云夕心无旁骛,专心地将昨晚上看到的那辆坦克里的电路板画出一个简略图,再来一个电路管线简略图,然后在旁边用俄文标注其元件的名字。
画完回头她对穿军装的学生们说:“要求你们很快学会俄语发音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你们实际中不太需要用到口语交流。所以,你们需要的是如何快速地掌握俄文的某些专业名词,来做最简单的专业交流,不会说没有关系,你要会认出关键性的单词,会抄写。”
不得不说,宁老师这番话正对了官兵们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