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五零巧媳妇 (长白山的雪)


  推开厨房门,果然见到老太太和佳媛忙碌的身影,“娘,佳媛,做什么好吃的呢?”
  厨房里炒菜的香气扑鼻子,下午分粮食装车,巧莲也是又累又饿,此刻闻到饭菜的香味儿,就觉得肚子咕噜咕噜叫唤。
  “还能是啥?礼拜三你带回来的排骨不是么?我怕再放着就坏了,晚上干脆炖了大家伙一起吃。
  排骨炖土豆咋样儿?再炒点儿白菜吧,白菜粉条。
  得空了看看酸菜咋样,我估计也能吃了,反正冬天也就这些玩意儿。”老太太在厨房忙活着,头也没抬的说道。
  “娘,还是我来吧,你这一天也够累的,我来炒菜。”
  巧莲看着老太太弯着腰在那里炒菜,有些心疼,赶紧接过来铲子,翻炒锅里的菜。
  老太太毕竟是岁数大了,家里吃饭的人又多,下午四点来钟,就开始预备晚上的饭菜,忙活了这些时候,的确有点儿累。
  于是也没跟闺女客气,闪身到一旁让出地方给巧莲,然后找了个小板凳,坐在板凳上休息。
  “我刚才听你喊,分粮了?咋样儿?今年分的多么?粮食够不够吃啊?”老太太最担心的就是粮食不够吃。
  曲家这大大小小十一口人呢,就算曲维扬和玉淑有供应,剩下还有九口人吃饭。
  嘉康嘉俊嘉和都是半大小子,正是能吃饭的时候。
  嘉俊那娃一顿饭能吃三大碗,就这个饭量,家里粮食少了根本不够吃。
  “还行吧,反正我的工分换了不到两千斤粮,还剩下六十块钱。
  我倒是想都换成粮呢,不行,别家粮食不够。”
  如今是用工分折算钱,再用钱买粮,这么来算,不像以前按人口和地来分配了。
  巧莲的工分倒是不少,但是也不能全都换成粮,有一些限制,不能超过一定量。
  “咱家这就算不错,我算了,维扬和玉淑有供应,再加上小片荒、自留地,口粮足够吃了。
  娘不去分粮食不知道,公社里还有不少人家倒挂呢。”
  一般来说,家里人口多,劳力少,挣的工分折算之后都不够买粮,还要倒找给公社,这种就叫倒挂户。
  各生产队都有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都是家里孩子多,老人生病体弱不能下地干活,全家就指着一个劳力那种。
  这样的生产队也不能说是不给粮食,只能允许倒挂一部分,就等于是欠了往来账,以后要是工分挣的多了,再补回去。
  这也是为什么农村孩子大多数十五六就不让念书,而是下地干活的原因了。
  家里劳力紧缺,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闲钱再继续读书?能念几年书不当睁眼瞎就很好了。
  像曲家这样,三个小学的两个高中的,一年光学费就得三十块钱。
  更不用说什么书本费、学习用品花费了,算下来可是不少呢。
  老太太一听就叹了口气,“是啊,不管啥时候啥地方,都有家里困难的。
  咱家要不是你在卫生所,其实也难。维扬一个人的工资,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不容易。”
  家口大了负担就重,要是光指着一个人,想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的确很难。
  “也就这一年辛苦点儿,等着明年嘉康佳媛要是考上大学,那就好了。
  他们念书有国家管着,每个月还给发补助呢。”
  如今这年月,大学生是非常紧缺的,国家也大力培养。
  考上大学之后,不用交任何学杂费,每个月还会有十几到二十块钱的补助。
  老太太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一听巧莲这么说,当时就高兴起来。
  “哎呀,这是真的么?要是真的那可不错呢。
  难怪那些读高中的都卯着劲儿要考大学,原来考上大学了还这么好呢。
  要是照这么说,明年往后,嘉康佳媛这俩孩子,就不用咱家里管了对吧?”


第626章 有人来找
  “是啊,要是考上大学了,这俩孩子基本上就不用咱管,都是国家供着了。”
  好多家庭困难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省吃俭用,每个月学校发的补贴,都不舍得花,还要寄回家给家里人用呢。
  巧莲只希望孩子们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开启崭新的人生,至于什么生活费之类,她倒是不稀罕。
  家里钱够花,孩子们在外面不容易,手里一定要留点儿钱才行。
  “对了,我大哥那边好像分的粮不少。
  我听我大哥说了,他打算最近找个日子,去东岗一趟,把万禄结婚的日子给定下来。”
  巧莲忽然想起来这件事,赶紧跟老太太说一说。
  “我大哥还说来着,等着过一阵子接了娘回去,让娘在家住一阵子。
  今年家里口粮够吃,我大嫂还养了两头猪,几只鸡,家里也不缺啥,想让娘回去养老。”
  陈家人口不多,万禄在外面上班,工资养活他自己绰绰有余。
  万福和林红俩人,一个是二队的妇女组长,另一个是副业队长,俩人的工分都比旁人高。
  陈民生又管着仓库,工分也不少。
  万玲嫁出去了,家里除了王氏和小永成,不下地干活不挣工分之外,其余三个人都挣工分,负担小,日子当然就好过。
  “还是等日子定了再说吧,我提前个十天半月的回去,等着万禄媳妇过门,我再回来。
  你这头今年最忙,我不放心,等着明年,俩大的考完试了,秋天三个小的也能上小学,我再回去吧。”
  老太太早就想好了,她得在这边,帮着巧莲把几个孩子都拉扯大一些了,再回陈家去。
  不然她放心不下,巧莲一天那么忙,曲维扬又顾着俩大的。
  总不能两口子都在外头上班,就留下三个孩子在家吧?万一出点儿啥事咋整?
  老太太一番良苦用心,巧莲如何不感动?
  “娘,要我说,娘就一直住在我这儿算了,家里不缺吃用,孩子们也离不开娘。”
  巧莲从心里希望老太太留下,不管多大年纪,有亲娘在身边,心里就舒坦感觉有依靠。
  “又说傻话了,我生了三个儿子呢,咋地也不能让闺女养老啊。
  这些年在你这,虽然帮你看着孩子算是出了点儿力,可你们两口子对我那也是没话说。
  吃穿用度一样儿不缺,逢年过节还非得塞给我钱,我一个老婆子能有啥花销?”
  老太太总归还是老思想,认为养老需要靠儿子。
  “算了,不说这些,我先帮你看着三个小的上了学再说。”老太太摆手,不想再说这个话题。
  反正如今陈民生一家子都改变不小,对老太太也很不错了。
  不管是闺女家还是儿子家,总有她一口饭吃一铺炕睡,在哪儿都能养老,讨论这些没啥意义。
  娘两个说话间,饭菜就做好了,于是赶紧放了桌子,将饭菜盛好端出去。
  “开饭了,都赶紧洗手吃饭。”巧莲喊了声。
  “妈,我大哥和我二哥还没回来呢,他俩去送牲口和车了。”
  屋里正哄着嘉晟嘉祥,给俩弟弟蒋故事的嘉和,听见妈妈喊,回了一句。
  嘉和这边话音刚落,那头就听见大门有响动,然后嘉康嘉俊俩人从外头进来。
  “妈,我们回来了,牲口和车都给送回去了。”十一月外头天气不暖和了,俩孩子脸上被风吹的有点儿红。
  “呦,你俩挺快就回来了啊,跑回来的?”
  巧莲看了一眼,好像没用多长时间啊,这俩孩子走的挺快呢。
  “妈,我大哥把自行车扔在骡车上了。
  我俩赶车回大营,送了牲口之后,我哥骑车带着我回来的,当然快啊。”嘉俊颇为得意的说道。
  巧莲闻言哑然失笑,看看,这些臭小子多会想办法啊。
  竟然想到拉着自行车回去,然后骑着在自行车回来,行,真有办法。
  “好,快去洗手预备吃饭,今晚上有排骨。
  我看你爸买回来了一块肉,明天咱包饺子,明天我把酸菜缸敞开看看,应该能吃了,咱包酸菜馅儿饺子。”
  住家过日子,吃吃喝喝那就是大事儿,曲维扬和孩子们一礼拜才回家住两晚上,当然要做点儿好吃的。
  家里有肉有菜,面也不缺,包点儿饺子吃一顿,再给曲维扬他们带走一些。
  礼拜一中午这顿饭,不就省事儿了么?
  嘉康嘉俊去洗了手,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开始吃饭。
  排骨土豆炖的特别好,鲜香的排骨汤,软糯可口的土豆,带着汤每人盛一碗,就着香喷喷的两合面饼子,别提多好吃了。
  白菜粉条味道也很好,里面放了不少五花肉。
  秋天新腌的辣白菜切一盘,再来一盘炒熟的芥菜丝,还有一碗炸好的鸡蛋酱,一盘嫩绿清脆的水果萝卜。
  晚饭有荤有素,搭配合理,孩子们都特别爱吃。
  正吃着饭呢,忽然听见外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接着阿黄和阿灰也一阵狂吠。
  一听外面的动静就知道,这肯定是有人来找巧莲了。
  自打巧莲成了卫生所大夫之后,便常有这样的情况,或是晚间吃饭,或是半夜睡觉呢,忽然就有人来敲门。
  一般这时候来找的,那肯定都是急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