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着还在那议论,都夸着院子宽敞大气,说平时从这来回的过,没想到这院子这么好。今天进来可算开眼了,早先的有钱人可真会享受,自己这辈子都住不上。也不知谁家有福气,住进了这么好的院子。看来他们只是干活的,并不知道里面的事情。
人们稍微的歇了一会,主动的去干活了。这让悠悠肃然起敬,再次感到这个时期人们的实在和真诚。后世里像这样无时间和纪律规定,就主动干活的真是不多见。
第122章 买院子做邻居
悠悠和姥姥提议,把买回来的旧家具,放到空着的跨院里。虽然只是个过场,咱也得把它演真了,不能让人看出漏洞来。
姥姥赶紧安排人先打扫空院子,主要是把院子里的荒草清了,房间里的蜘蛛网扫干净。人多力量大,半个小时的功夫,就清理出一个院子来。正好,李保国领着几辆地排车来了,车上装满了旧家具。
姥姥让他们把家具卸到清理好的院子里,喝碗水歇了一会,他们就赶紧走了。李保国打算上午就把这个收购站的破家具全部拉完,下午再去另一个地方。
姥姥让人把院子里的家具,全部搬到屋里堆好,人们只管干活,没一个打听的,看来是有人事先安排了。
不过,还是有人悄悄的议论,谈着这些旧家具,都说是好木料,沉得压手。经过了这些年,也没变形走样。只不过是好多都被砸坏了,散了架,加上落满了尘土,可不是没人看得上。但有一样,这些家具都做工精致,大部分雕刻着纹饰。
有一个箱子,两个男劳力竟然没抬动,又来了两个人帮着,才抬了起来。那四个人也觉得奇怪,敲着箱子说:“这是啥木头做的,比铁箱子都沉,亏得没盖了,要不咱四个也抬不动。”
他们的话引起悠悠的注意,格外的记在心里。等人走干净了,赶忙把箱子收进了空间。等着有空的时候再去看。
等李保国他们拉回来第二趟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半了,卸了车并搬到屋里,就十二点了。
等大家洗手回去了,玉玉也领着人带来了中午饭。
“姐,今天兄弟给您温屋,祝贺您喜得新居。”李保国这事办的暖人心。
姥姥激动了,“兄弟,姐也不说感谢的话了,你算是想到姐的心里去了。”
几人就在院子里吃得,高大的榆树遮着,树下一片凉爽。玉玉看到这么大的院子,吃完饭就拉着悠悠到处转,跑了一处又一处,转的悠悠晕乎乎的,可她自己却开心的不得了。
回到前院,就拉着姥姥夸院子的好,说个不停。
姥姥逗她,“玉玉真的喜欢大院子啊,姑给你买个当嫁妆吧。”一句话把她臊了个大红脸。
“姑,您……”羞得话都说不下去了,赶紧的收拾碗筷。
倒是李保国若有所思的接道:“让姐这一说,我还真动了买院子的心。这院子他们放了几十年都没问题,难道到咱手里就出问题吗?”
“兄弟,这得你自己拿主意,姐反正是不怕。”姥姥难得的没出主意,估计她还是信不过悠悠,自己心里也没底。
“姐您都不怕,我也不怕,咱姐弟一起做个伴。给您拾掇好这个院子,我也买个去。”他倒是下了决心。
玉玉一听来了劲,“爸,咱真买啊?那咱也买个和姑一样的院子。”
“买,有钱不花放着白搭,咱爷俩跟着你姑挣钱了,也学你姑买个院子放着。”李保国倒是说实话,这两月,他就卖出去两万多件衣服,一件赚一块,也够两万块了,买套院子是小意思。
“姐啊,您也看了,您说剩下的俩院子哪个好?”他征求姥姥的意见。
“小的那个房子盖的精致,价格却没大的那个合适,我是喜欢大的。”姥姥把和悠悠议论过的看法说了出来。
“那我就要大的,不过小的那个盖的就是好,以后再看吧,要是没问题,我还真买了给玉玉当嫁妆。”李保国自己说着也笑了。
玉玉刚退下去的脸接着又红了,羞得一扭身,推着自行车跑了。
下午刚一点,干活的人就来了。姥姥也提出告辞,“兄弟,我就先回去了,明天还有点别的事,我后天再来,你还得接着忙。”
“姐啊,您去忙吧,我在这里盯着,您啥时有空了再过来。”
姥姥和悠悠拐进了车站边上的饭店,好几天没买吃的了,空间里存的烧牛肉吃光了,得给迪迪个馋猫买些捎回去。
已经过了饭点,里面的人不多了。隔着玻璃看到柜台上的托盘里还放着几只烧鸡,姥姥赶忙交上钱,都买了下来。
迪迪就爱吃烧鸡,一人能吃俩鸡腿。一手拿一个鸡腿,左右开弓的啃,蹭的满脸油,吃的那叫个香,悠悠看着就有种满足感。
到家的时候,舅姥姥一家人都在悠悠家帮忙,晒的粮食已经收起来了,正在往家运。姥姥赶紧拿出甜瓜,洗了一大盆,招呼大家吃。
妈妈在厨房里做晚饭,姥姥拿了俩盆子,一个里面放了俩只烧鸡。孩子们看见,高兴的欢呼:“吃烧鸡了,吃烧鸡了。”
二奶奶家的外甥狗剩听见,赶紧跑了过来。二奶奶拉了一把没拽住,也就随他了。
自从他来了后,和迪迪玩的挺好,俩人从没打过架。他比迪迪大一岁,性子霸道却也知道让着迪迪。
在悠悠家吃东西,给就接着,不给也不要,更没抢过,大家都说他比原来懂事多了。
不过到底是个孩子,悠悠家的生活比较好,他就像是长在了悠悠家,就是吃饭也不回去,二奶奶得顿顿喊。为此,每次吃饭前都早早的把他叫回去。
不过两家住在一个院里,听到这边有好吃的,他就跑过来,家里人撵过来时,他也吃上了。
姥姥就说他们,一个孩子又吃不多,别来回的喊了。现在,只要他跑过来,二奶奶家也不喊了。
妈妈又炒个青椒鸡蛋,凉拌黄瓜,白糖西红柿,都用盆子装着,一样两盆。先端到饭桌上一份,让姥爷和舅姥爷喝着酒,孩子们也跟着吃,真热闹。
尽管空间里放着一块鲜肉,姥姥却没让悠悠往外拿,这六月的天,热的要命,肉放到现在早就臭了。这么新鲜的肉拿出来,就没有说的过去的理由。
妈妈溜了一锅馒头,还擀了面条,先煮出来一锅,让孩子们吃。一会的功夫,孩子们就都吃饱了,欢呼着出去玩了。
第123章 淘到大黄鱼(二更)
等爱国舅舅他们忙完,饭桌上已经清净了,姥爷和舅姥爷还在喝着酒,他俩也上炕陪着老人喝酒。姥姥把留出来的那份菜端上来,大家都坐上桌,一起吃了起来。
悠悠再一次见识了爱国舅舅的大饭量,开始没看他吃了多少,最后,大舅妈把锅里剩下的面条用盆端了过来,他看别人都放下了筷子,就把剩下的炒鸡蛋倒进盆里拌了拌,一碗碗的倒着喝,把多半盆面条和剩菜都吃得干干净净。
舅姥爷看着他吃饭,感慨的说:“妹妹,你看到了吧,你四个侄子都是一样的大饭量,孩子们也都随了大人,我可不得想法多分点粮食,咋着也得让孩子们吃饱饭。”
悠悠心里说:您老再多的办法,也不如分地。等到几年后,人们的粮食多的卖不出时,不知您老是何感想。
晚上,悠悠早早的上炕睡觉。其实是进了空间,她一直惦记着白天收进来的箱子。围着箱子转了好几圈,里里外外的摸了个遍,悠悠也没看出点名堂。
悠悠急了,决定拆了它,不信找不出来。指挥两个机器人,按照网上搜的老式家具的拆卸图,一会的功夫,箱子拆得只剩个底座。
机关露了出来,就在底座里。底座的夹层里,放着两层金砖,整整一百块。黄澄澄亮闪闪,晃花了悠悠的眼睛,晃乱了悠悠的脑袋。
悠悠上网查了一下,这些金条就是民国时期的“大黄鱼”。解放前的计量单位一斤十六两,“大黄鱼”十两一根,换算成克就是每根重313克。
后世的金价高达五百多元一克,这一百根就是一千五百多万。就是现在这个年代,金价虽然只有八元四角,一根也能卖到两千六百多元,一百根就是二十六万啊。
到了晚上十一点,悠悠把姥姥接进空间,姥姥看了也是吃惊。“这得多大的家业啊,怎么流落到这地方了。”是啊,滚滚的历史长河,谁又能说的清啊。
悠悠给姥姥说着自己的打算,买铜钱,买旧书,不能眼看着让文化遗产毁于一旦。这两年还好,晚两年百业俱兴,大量的铜钱银元被熔于一炉。
银元国家严格控制,就是不控制自己也存不起,不过存铜钱现在算有能力了。书籍什么的能抢出多些是多些,尽力而为吧。
姥姥也反应过来,“那明天咱们就去临水,先把家具都收进来,别被人给发现了。”
“放心吧,谁闲得没事去拆它啊,再说也没时间去拆,你以为都像我这么聪明。咱说好了后天去,明天去了反而不好。
咱明天去县城,找罗爷爷去,让他再收乱发时,顺便把废铜和废纸也收了,反正都是和废品站打交道。咱现在有钱了,能收得起,没必要再等着。”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