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看着心酸的说:“这日子过得,孩子们长这么大,头一次吃着红烧肉,以前咋能想到会落魄到这个地步。”
“俺姥姥说了,老鼠拉木掀大头在后面,咱家往后就好过了。”悠悠实话实说。
姥姥接着说:“恩,姥姥说的,以后姥姥开代销点,咱家可不得越过越好了。”
“姥姥,以后咱家天天吃肉。”这就是吃货迪迪的好日子标准。
小村有点事就传的飞快,到了晚上,来牛屋唠嗑的乡亲们拐到悠悠家,开口就是感谢的话。
“吴医生,真是太感激你了,光咱村就卖了快一万斤毛地梨子,算起来得三百块钱的加工费,你一分没收。代收赚的一百块钱又交到队里,耽误的你自家都没空去挖,咱村就你家卖的钱最少。”
“是啊,俺们给队里说说,得把那一百块钱退给你。”
爸爸赶紧表态:“大伙太客气了,这是拿我当外人,我们一家老小,多亏乡亲们的照顾和维护,才能安稳的生活下来。给大家帮这点忙,是我的应当本分,那一百块钱我是说什么也不会要的。”
“外甥女婿说这话外道了,都是这年景闹得,不然你怎么能来到俺们村里,俺上哪请你这么有本事的医生去。你要不要俺们大家都记着你的情。”二爷把话接过来。
“恩,二爷说的是,你们一家落户到俺村里,是俺们的福气。”
爱国舅舅连着拉了好几天的氨水,把村里的五百多亩小麦都追了一遍肥。参加追肥的村民带着口罩还嫌熏得慌,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可都提着心。
悠悠跟着姥姥去公社参加培训,其实就是熟悉代销点的业务和流程。智脑关于这方面的资料,还真没有过多的记载。
跟着姥姥参加了一天的培训,悠悠弄明白了村级代销点的业务。代销货物由供销社根据服务人数按比例统一配给,代收的农产品按国家统一定价,收购起来后交到供销社。
在经营中要做到:端满,称平,尺码足,童叟无欺百姓相信。一定要按照国家的统一价格销售,进出货物之间一般有10-15%的利润。
大队的代销店盈利归国家,代销员每月有十元的补贴,同时村里一天给记十个工分。村级的代销点经营范围小,营业额也少,为了方便起见,国家规定村级代销点自负盈亏,收入归代销员,同时代销员没有任何报酬。
中午歇息的时候,悠悠缠着姥姥又去了趟公社的邮局,买了两版不同的邮票。并在回来的路上给姥姥谈及集邮知识,姥姥也被引发出兴趣。
“悠悠,你这是从智脑上看到的吧,姥姥没事了也去看看。”
“姥姥,我可不用看,智脑里有的我都知道。您又忘了,它都是我的。”悠悠臭屁的吹牛,可姥姥楞是被她忽悠住了。
姥姥以后进货都会拐到邮局,看到来了新邮票就会买上一版。
这时虽然已经有了集邮爱好者,邮局的同志还是感到稀奇,没见过年纪大的妇女集邮爱好者,不过来了新邮票,就会给姥姥留着。他们就是去县邮局,碰到新来的邮票,也会给姥姥捎上一版,这让悠悠买到了许多难得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悠悠的里一个收获就是,终于买了个闹钟。理由就是姥姥开代销点,必须有个固定的时间。
其实,村级的代销点,时间早些晚点也没啥。供销社的领导都说了,能按时最好,特殊情况可以自由把握。要是资金不充裕,没必要配备闹钟。
笑话,悠悠最不缺的就是资金了,唯一缺的就是机会。如今有了合适的理由,当然得买了。不光得买,而且是一次买了两个,代销点一个,爸爸的卫生室一个。
本来想着有了闹钟,省得别人问自己时间了。哪里知道结果正好相反,有了对照,村里人更加的逗悠悠,看见她就问:“悠悠,几点了?”
得到她的回答,就赶紧跑进屋里和闹钟对照,接下来就是惊讶声:“哎呀,真准,一分也不差。”
悠悠每次都翻白眼,咋能一分不差,就你们走过去的时间,也不止一分钟。
不过,每次有人问,悠悠都乐呵呵的回答,听到人们夸奖,也配合的表现出沾沾自喜的表情。
这个年代的农村,本来就缺少娱乐活动,能让大伙有个乐子,开心的笑上一次,悠悠还是非常乐意配合的。
姥姥白天培训,晚上和妈妈俩人忙着络棉线。把线拐子撑在左边“风筝子”上,右边搅线蹲的铁轴上平穿着一个络子,把线头搭在络子上,左手捋线,右手搅动络子,线一圈圈缠到络子上。
迪迪每天看到悠悠回来就缠上来,满脸的委屈眼泪八叉的,不过接过姐姐递给的零食,立马又笑了。姥姥看见就羞他:“又哭又笑,小猫撒尿。”
自从姥姥知道了悠悠的秘密,悠悠给迪迪东西又多了个帮手。各种营养品把弟弟喂得壮壮实实,面红齿白的萌呆了,村里人见了都夸他像个银娃娃。
第32章 开业啦
悠悠和姥姥商仪着,在商城里准备了许多符合这个时代的商品,特别是一些限量供应的商品。红糖、肥皂、洗衣粉等,许多东西都是专门订制的。还好,后世的加工业发达,怀旧产品已发成为一种产业。
悠悠还专门定制了一批漂亮的毽子和陀螺,毽子是用高仿染色羽毛做的,五颜六色让人挪不开眼,铜质底座的外面包着一层黑橡胶,踢起来没有砸脚的感觉。陀螺不只颜色漂亮,尾部还嵌着个锃亮的钢珠。
这些货物悠悠用特殊的用途,以兑换为主,五个铜钱换一个。用钱买一毛一个,估计没人舍得给孩子买。
现在的铜钱根本不值钱,都是按废铜的价格收,每斤1.20元。在货郎那里,四五个铜钱还不换给一根针。不过,这个时代,那家都有一把祖传的铜钱,大部分被孩子当成玩具。
为了保证自家代销点的清洁卫生,悠悠在商城定制了几个50斤的大桶,外形和带盖的洋铁桶一样,分别盛放散酒、酱油和醋。
商城里十几元一斤的红糖拿出来才卖七毛二分钱,这是悠悠经商以来最大的败笔。悠悠只能自我安慰:全当姐发扬风格,为人民服务,学习**回报社会。
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有失才有得,有赔才有赚,逮鸽子还得搭个豆那。姐凑出来创业基金就能施展手脚,大发神威了,一本万利的生意都等着姐哪。说不定一个有收藏价值的铜钱就能赚个几十万上百万的,吃点小亏还是能占大便宜的。悠悠心中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商人的本性暴露无疑。
二月初六下午,二奶奶家的桂花被她弟弟宝景接了回来,这里的习俗是出嫁的闺女娘家接三趟,接了这趟以后回娘家就随意了。
桂花回来就到悠悠家把浆好的线拐子拿走了,说是悠悠姥姥忙,她没事帮着干了。
“那好,俺还真没空了,俺刚开代销点,好多事摸不清门道,得忙一阵子。织布的这事,只好麻烦您们娘几个了。不过,桂花你以后买啥稀罕的东西,俺给你淘换去。”
姥姥哎,您话说的好有底气,可真会拿俺商城里的东西落好人。
姥姥在公社连着培训了三天,舅姥爷在家里把房子打通了,柜台垒好了。最后一天,爱国舅舅用拖拉机把供销社配给的货物拉了回来。
二月初八,姥姥的代销点正式开业了。货物种类和向阳大队的代销店相比,少了多了。就是些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品,针头线脑手电筒,烟酒糖没有茶,油(煤油)盐酱醋,香皂肥皂毛巾。
洗衣粉就给了一箱,还是因为复堤民工给的特供品,笔墨纸张作业本,洋瓷(搪瓷)的盆碗缸、鞋袜帽子也是民工的特供品。
林林总总的各种货物加在一起,也有好几十种,把两间房子摆的满满的。
村子里的人都来看热闹,好奇地问东问西,大部分人家端来了积攒的鸡蛋,都是十几二十几个,卖了换点咸盐和洋火(火柴)。
看到有红糖,大家都抢着要,这在平时可不好买,每个人都要个一斤半斤的。
大伙高兴地说,往后卖鸡蛋方便多了,不用三天两头的跑到向阳店,吃盐点火的也不用出村了。原来人们怕鸡蛋放久了不新鲜,三四天就到向阳村卖一次。
“家里的头发和破铜烂铁的也能拿来卖,俺按国家定的价格收,比拿给货郎车换东西上算。”姥姥这就打上了广告。
孩子们果然被鲜艳的毽子和“拉拉牛”吸引住了,悠悠拿了两个让他们在院子里试玩,鼓动他们回家凑铜钱来换。
孩子们跑得鸡飞狗跳,不大会的功夫就换出去二三十个。悠悠提溜着装铜钱的布口袋,高兴地摇晃着,那“哗啦啦“的声音咋听咋顺耳。
中午,悠悠拿了几个毽子和陀螺跑到大舅舅家,给表姐和表哥送去。大妗子在做饭,表姐智慧看着妹妹智茹。
姐姐和哥哥们接过玩具,在院子里立马就玩上了,嘴里还含着悠悠送给他们的糖块,高兴的又蹦又跳。
大妗子感激地和舅舅说:“咱姑就是逞(宠)孩子,这可是买卖,都给了孩子们也不怕赔。”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