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零渔家小奶狗 (任性小娘子)


  而他家的路子,也纷纷有人效仿,把打到的鱼,弄到县城去卖,但是他们一艘船打的鱼就没有多少,最多也就一两百斤,品相也远不如沈家的,去了根本没法像陆春归一样很快就把鱼卖掉。要想卖出比在镇上高的价钱,得耗上一上午才能卖掉一百来斤,一百斤也就多挣个十块,十块钱看着大,可除去车费、吃喝,也就剩下七八块了。
  更可怕的是还有卖不出的时候,只要沈家也出海,陆春归的鱼一出现,其它渔船的鱼便要滞销,只要熬时间,熬到大半天,鱼也不新鲜了,最后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卖了。
  陆春归早就在集市里走好的路子,其他人也想跟着走,那是根本就拼不过的。
  沈母慢慢地也知道了沈家的鱼都是陆春归在卖,但是具体操作,她没有过问,只安心地在小渔村里,过着船老板的生活。
  船务现在归大牛打理,出海、卖鱼的事有陆春归,沈青岩则是周末才跟着一起出海。
  沈青岩很用功,读书很上心,陆春归的期末成绩,更是促使他上进。虽然两个人不在一个年级,但是陆春归这么厉害,他也不能太差。
  于是,沈母的日子过得再舒心不过,生意上的钱一天比一天多,比她经手打理的时候番了不止一翻,她又何必去过问陆春归从中间赚了多少呢?
  沈家渔船的鱼,都是陆春归在卖,她肯定不是白干活,肯定是拿了钱的。难怪陆春归那么有底气,油条摊子不做了,带着四姐弟一起读书去。
  沈母心里这么想,可嘴上却从来没有过问过。
  不管陆春归从中间赚了多少,沈家的钱并没有因为她的加入而变少了,而是越来越多了。
  除了这个,沈青岩也比以前用功了,用在学习上的心思,比以前多了。
  而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沈母很清楚,都是在沈青岩一步步走近陆春归以后,才发生的。
  沈母看陆春归越来越顺眼了,看待陆春归的目光,那是越来越温柔了,越来越有深意了。
  第二年的秋天,陆春归以万安镇第一的成绩,升进了镇中学读初一。而陆春燕,成功跳级到了三年级,终于甩开了陆鑫。
  陆鑫的成绩倒是一般般,大概因为是男孩,开窍得有些晚。


第91章 远方
  陆春归升了初一, 陆春喜却没考上高中。
  没考上高中, 原也在陆春喜的意料之中,她在读书这方面, 本就没有多少天份,能够拿到初中毕业证, 她已经很满意了。
  再说了,家里几个孩子都要读书, 尤其是陆春归那么优秀,肯定要是继续读下去的。
  陆春喜就想着回家卖油条,这个念头她已经在心里想了有一年了。
  可却被陆春归劝住了, 她死活不同意陆春喜回家,而是提出, 让陆春喜复读一年初三,继续考高中。
  陆春喜却很明白自己的水平,“我也就这样的水平了,读书不行的。别的不说了, 就说那英语吧,真的一个不会, 跟天书似的。”她笑了一笑,“我代数几何也不行, 就算复读一年, 勉强考上高中, 可是我连高中都要复读才能考上, 怎么可能考上大学呢?”
  陆春归道, “大姐,你又不笨,不试试,怎么不知道呢?那个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你也听说过吧?他初中数学还不及格呢,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后来,能过努力,他居然成了闻名的数学家!如果他像你一样放弃了,那中国也就是多一个农民罢了!大姐,如果你放弃了,咱们家就少了一个女大学生!多了一个卖油条的!”
  陆春归的说法把陆春喜逗笑了,“卖油条挺好的啊!咱们家以后有你一个大学生就够了!”
  陆春归摇头,“一个怎么够?得全家都是大学生才行啊!”
  “怎么可能呢,整个镇都没有几个大学生。咱们村要是有女大学生的话,那肯定就是你了!”
  陆春归摇摇头,“大姐,如果你不复读,那我这个女大学生肯定也当不成。只有你继续读初三,我才有希望成为女大学生。”
  陆春喜不解,“怎么可能,我读不读书,跟你没有关系啊?我不读书了,安心卖油条,你不是更加可以安心读书吗?”
  “大姐,你也不想想。那镇中学又不在村里,得跑到镇上读。大姐,你不读了,咱们这村里又没有别的女孩子也读初中,你就忍心看我一个人在那条路上一个人走来走去吗?就不怕出危险是,比如让那个陈大海知道了我在读书,摸清规律在路上等我……”
  这一句话就把陆春喜惊着了。还真是有这种可能性的!那个陈大海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陆春喜同意复读了,“那我就读这一年了!要是再考不上,明年我是说什么也不可能再复读了!”
  再读就成老姑娘了。
  陆春归笑道,“明年你肯定就考上高一了。”
  陆春喜想了想,“要是考不上,明年我就到镇上摆个摊儿卖油条!正好等你下课一起回家!”
  要是考上了,就不用担心了,高中也在镇上读。好在万安镇是个大镇,是县里唯一一个有高中的镇中学。除了万安中学,其他镇的孩子都没有这个福气,只能到县城去读高中了。
  而县城的高中,听说更难考,要读下去也不容易——到县上读书就得住校,吃穿住都是一大笔开支,不像在镇上可以走读,下课了就回家。
  万安镇离村子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于是,从秋天开始,陆春喜、陆春归两姐妹天天一起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
  而沈青岩,在读镇中学、读县中学间徘徊了一阵,最后决定,还是读县城中学。
  他考上了县城中学,可为什么会有继续读镇中学的念头呢?
  自然是因为,能天天和陆春归一起走路去上学,这确实是一份诱惑。
  不过,最后沈青岩还是选择了读县城中学。毕竟,读县城中学,考上大学的机率高一点。除此之外,也是因为陆春归帮他做出了选择,“你当然是读县城中学啊!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等你周末回来,我们再一起出海打鱼啊!”
  在陆春归读小学五年级的这一年,两人可没少在渔船上吹海风数星星。沈青岩非常明白陆春归对知识的渴求、在陆春归的心里,读大学,就好像是一个人的必经之路。
  “如果一个人没有读过大学,那等她老了,回想起年轻的时候,是会非常、非常遗憾的。”
  陆春归的语气很是惆怅,她说的其实就是她自己。
  或许刚穿来的时候,她一心只有生计、赚钱。当这个生存危机解决了,读大学这个隐藏的念头便蹦出来了,且挥之不去。
  沈青岩看到了她脸上的遗憾,感受到了大学生涯,对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不禁产生了一种感觉,觉得陆春归肯定是会读大学的,她跟一般的乡下女孩子不一样。
  而沈青岩很清楚,如果陆春归读了大学,而她没读,那他与她之间的距离,就会像这蓝天和大海的距离一样,能看得见,却摸不着,大海里再大的鱼,一辈子也别想能摸到天上云朵的边。
  如果陆春喜是海鸥,那他也必须是一只海鸥,才能与她并翅而飞,翱翔于这蓝天之中,追逐海上那咆哮的风。
  这种紧迫感,使沈青岩选择了在县城中学读高一。
  曾经一起赶海逐浪的几个小伙伴,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上面,哪怕是陆春归,出海的次数也少了——她分一半的精力来帮助陆春归学习英语,又要分一半的精力来提前学习初二的内容。16岁了才读初一,陆春归觉得太晚了。她需要把速度加快一点,再更努力一点,然后过一种与前世不同的生活。
  陆春喜对考上高中并没有报多少希望,可没想到,陆春归读了初一以后,居然帮到了她——陆春归学英语很不错,还琢磨出来一套背单词的方法教她,本来十分难记的单词,被陆春归一解说,便在陆春喜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记。
  凭着这些印记,陆春喜在期末考试上取得了70分,让她惊讶莫名。她从来没有过这种好的成绩!以往都是二三十分徘徊!
  再下一个秋天来的时候,陆春归又跳了一级,从初一跳级到了初三。而这一年,陆春喜如愿考上了县城高中。
  这事很为人们津津乐道了一阵子,都说陆家祖坟冒青烟了,不但陆春归聪明,只怕那陆春喜也是个考大学的料。
  过了一年,村里就出了个真正的大学生:沈青岩考取了首都大学。
  也是这一年,沈家的船只,正式托付给了陆春归。
  沈青岩要去首都读书,沈母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有一段时间,她甚至以为再也回不了首都了。
  幸好,青岩是个懂事、勤奋又聪明的优秀孩子,第一年参加高考就考上了首都大学。
  沈母决定要跟着沈青岩一起去首都,自然就管不了出海打渔这些事务了,隔着几千公里,不可能在首都摇控船工们吧!
  反正这渔船最近两三年来,一直都是陆春归在负责出海、销售的事情,索性就交给她打理算了。
  但是,非亲非故的,这个打理费用怎么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