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零渔家小奶狗 (任性小娘子)


  陆二婶叹了口气,看着旁边已经进入了睡眠的儿子,突然间一个念头蹿进了脑海。
  天!她等了这么久,可不就是有一个现成的机会么?
  明天孩子们都不在!她的机会来了!


第86章 谁在东施效颦
  县城是农村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 听说那里有很多的车, 很多的人,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哪怕是没有这些, 单是坐一趟班车,也足以让陆鑫这样的农村孩子感到惊奇万分, 是一项十分新鲜的体验了。
  去县城的最早一班是早上五点半、天还没亮时就开了。
  这一趟自然是赶不上的, 不过姐弟几个, 怀里揣着要去县城买新衣的激动, 哪个都没有睡懒觉,就连陆鑫也起得早, 天才亮就醒了。
  陆鑫一看身边已经不见陆二婶了, 赶紧一看窗外, 天还是刚亮,外头还有春归春喜说话的声音, 他这才安心了,跳下床, 鞋子都没穿就冲出来。
  外头春喜正和春归肩并肩地说着话, “奇怪了, 阿妈怎么今天起床这么早?还在厨房里忙呢?”
  陆春归一笑,“你闻到了吗?”
  空气中荡着一股油炸面食的气味。陆春喜纳闷,“你起来炸油条了?这气味好像不对啊?今天不是不卖了吗?”
  陆春归摇头,“不是我”。
  她指了指厨房里忙碌的陆二婶, “你看, 她学了这么久, 还是没学会。”她向厨房走去,“阿妈,你在干啥呢?”
  陆二婶早听到动静了,飞速端着一盘地瓜堵在厨房门口,神色有些不自然,“这不是你们要一早去县城吗?我就起来给你们做些吃的。快拿去吃吧,吃饱了好出发,早去早回。”
  陆春归狐疑地盯着她手里的地瓜,“只有这个?没有油条吗?我好像闻到了。”
  陆二婶眼皮一跳,猛地摇头,“没有没有,哪有油条!你一定是闻错了!只有地瓜啊!”
  陆春归笑了笑,“是吗?那谢谢阿妈了。”说着把陆二婶手上的地瓜接过来,分发给姐弟几个,“都拿上,再带上点水,就出发吧。”
  陆鑫冲过来,大眼睛里熠熠生辉,“二姐,我们现在就要出发了吗?太好了!”连蹦带跳地往前冲。
  陆春归笑道,“你急啥,是现在出发,不过你得先去洗把脸啊,看看你眼上沾满了眼屎,可别到了县城,人家以为乡下孩子都像你这样不洗脸呢!”
  “那你们得等我啊!别忘记我了啊!”陆鑫不放心地叮嘱道。
  他那副认真的神情,惹得几个姐姐都笑了,春燕吓唬他道,“还不快点!再慢,二姐就丢下你不管了!”
  陆春喜道,“洗了脸去穿上鞋子!”
  陆鑫一边应着一边飞快地跑去洗脸。
  陆春归自是去准备出门需要带的东西,最重要的当然是带上钱了。
  春燕和春喜都回房间换上了自己最好最体面的衣服,还戴上了一顶帽子。
  这可是要去县城哦!说什么也不能让城里人看扁了!别一进城,人家就看出来是个村姑!
  只有陆春归没有换衣服,平时怎么穿,现在还是怎么穿。
  陆春喜看看陆春归,她身上的衣服比自己的要旧一些。
  不奇怪,春归身上穿的,是自己去年的旧衣。
  这旧衣服穿在春归身上,手腕露出一大截,紧紧地贴着春归的手臂,显然是小了,也短了。
  脚上的裤子,春归穿在身上,也显得短了,脚脖子那里空荡荡地无所依托。
  陆春喜就觉得陆春归这一身有些碍眼,想让春归换一套,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说。
  平时也没有怎么注意到,现在陆春喜才发现,陆春归这段时间仿佛长高了许多,估摸着比自己还高一点了,要不然那些衣服穿起来也不会这么显小。
  几姐妹穿戴完毕,陆鑫也洗好了脸。
  姐弟几个跟陆报国说了一声,便说说笑笑地出了门。
  看到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小院门外,陆二婶绷紧了的神经终于松懈了下来。
  陆春归的鼻子可真灵啊,跟狗鼻子似的,她都把油条藏起来了,陆春归居然还能闻得到!
  陆二婶踌躇满志,今天是她单立门户的好日子,是她赚大钱的好日子了!
  想到一会儿去卖油条,那些钱就会像流水一样滚滚而来,跑进自己的腰包,陆二婶心花怒放,走路都哼起了歌儿。
  陆春归几个没挑着担子出来,路上遇到的人都有些诧异,“春归,油条呢?今天不卖油条了吗?”
  “今天不卖了,我们今天要去县城。”
  “咦?去县城?你们这么多人去县城干啥?”
  “要开学了,买新衣服去啊!一人一条!”陆鑫插嘴道,他高兴极了,不是过年,也有新衣服穿,这日子,就跟过年一样滋润。
  村里人都尚节俭,听了一人一条的话,不免有点吃惊,“啊?买衣服?为啥不在镇上裁缝店找人做啊?到县城买多浪费钱呀!”
  陆春归:“不碍事,县城里商场卖的好看。”
  最关键的是,县城供应的布多,现在已经放开布和衣服的供应了,不需要布票了。
  这消息,还是前些天她在城里看到的旧报纸《首都日报》上写着的头条新闻,《提前三年取消布票》,说的是现在纺织业超前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足够供应民众需要,不再需要通过统购统销、更不需要通过布票的手段来限制供应了。
  这是个好消息。
  陆春归知道,这只是个开头,不久的将来,别说是日常生活用品,就是一些工业类的产品,也都会逐渐取消票券供应制。
  只要有钱,就可以买,不再磕头求爷爷告奶奶地到处去求票了。
  这也意味着个体经济的崛起。
  陆春归想到前景,不由得嘴角边浮起了微笑。
  她不经意的回答,和那嘴角畅快喜悦的笑容,如同冬日的暖阳,春日的繁花,让村人见之惊叹。
  有钱就是好,陆春归可真能干,卖油条赚了不少钱啊。
  陆春归对家里人真好,真是顾家的好闺女。
  在她们身后,自是留下了一串这样或在心底、或流淌于嘴边的议论。
  沈母坐在窗前,借着将亮的天光,正在看一本《唐诗三百首》,读到酣畅处,觉得意犹未尽,短短一句诗,越是揣磨,就越是意味深长。
  正在仔细揣摩品味,却被这些陆春归与乡人的对话所打断了。
  她凝眸看向陆春归的背影。
  这个小姑娘,啧啧。确实不一般。
  昨天她来还债,不像到别家那样送鱼,而是送了几个苹果,态度很是恭谨,带着姐弟几个一起鞠躬道谢,言行之间,自有一股礼仪风度。
  这样的礼仪,很难在一个乡下小姑娘身上看到。生活在村里,看多了妇人掐腰骂架,像陆春归这样礼貌、感恩的小姑娘,犹如鹤立鸡群。
  她到别家是送鱼,到沈家,却是送苹果,这份区别对待,自是因为沈家有船之故。
  知礼之外,还十分细心妥当呢。
  沈母对陆春归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漂亮,会赚钱,心思灵活。
  现在还得加上懂礼、感恩、细心,办事妥当。
  沈母自然知道,沈青岩现在都把鱼弄到县城去卖,是陆春归出的主意。
  因为赚的钱确实不少,每次出海沈青岩都能比往常多交五六十,沈母也就默许了。
  不毁信誉的前提下,多多赚钱有何不何。
  因此陆春归总是跟着沈青岩出海,沈母也默许了,甚至当做不知。
  一个多月前,在陆海康的灵堂上,陆春归哭得梨花带雨、娇弱地提出借钱葬父。
  那个时候,沈母可没想到,不过两个月的时间,陆春归就可以活得这么风生水起。
  可真不错。陆春归不错,沈青岩的眼光也不错。
  可惜,沈青岩的年岁还是小了些。
  沈母正有些遗憾着,脚步声传来,沈青岩起床洗漱了。
  沈青岩是个乖儿子,起床洗漱后,便拿了钱出去买早餐。
  自从陆春归做起了卖油条的营生后,沈家的早餐都是油条稀饭了。
  沈母看着沈青岩脚步匆匆地出去了,她想了想,没有提醒他。
  陆春归今天不卖油条,他到了村口就自然知道,没必要提。
  沈母低头继续看书,却觉得心绪有些烦乱,索性丢开了唐诗,到厨房去烧火。
  以前觉得自己儿子样样优秀,现在看来,好像没有她认为的那么优秀啊。
  眼看参军入伍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可沈青岩到底是个什么章程,要参军还是要继续读书,他也没有表个态。
  有几次问起来,沈青岩就只是说,“这不是要开学了吗,我先读书。参军的事以后再说。”
  可开学后两三个月,就是征兵的时间。
  这入伍,可不是好入的,尤其是对有商品粮户口的人来说,总得提前去打点走动一下。
  这孩子,好像不怎么想读书,也不怎么想入伍,倒是对出海打渔的事情特别上心。
  沈母知道他为何上心,还不是因为陆春归喜欢跟着他一起出海。
  沈母没有阻止这事,甚至提都没有提,不过这些事儿都瞒不过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