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重生之代玉 (鸡丁爱马甲)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鸡丁爱马甲
- 入库:04.09
但他却直接来找了周孔目。
周孔目明白,这只能说明事情更重大而诡秘。
果然!他问周孔目,对谢府了解多少?
周孔目迅速想起的事件是:锦城林汝海破产。
确切的说,林汝海已经过世,要破产也该是礼法上的嗣子林易澧破产。但谁都知道,这嗣子就是个摆设。他姐姐林代玉在帮他拿着主意。林汝海过世前独宠的小妾蓉波则赖在府里把持一部分权力。谢府明着助林氏姐弟。而林汝海当年用的管事们继续在实际上负责着商号的运行。这些商号都垮了,管事们倒霉。小妾蓉波倒霉。林氏姐弟也倒霉!
这岂不是林汝海身后留下的钱全没了、留下的人全苦了?
所以人们习惯上还说是林汝海破了产,而不会提林易澧。
这可怜娃,刚一跤跌进金窝里,金窝就空了。扫把星么这是?——非如此无以解释林汝海家产的神速破败啊!
周孔目吃的是公门饭,不信什么扫把啊白虎啊什么的……他又不想在应天监谋职!
周孔目想的只是人心。
人心可比天意乃至鬼神都诡谲多了,也更有力。
周孔目试着了解过林汝海商号倒掉的来龙去脉,但一来么,离城与锦城信息共享渠道毕竟没那么通畅。二来么,周孔目实在不是财经高手,挠破头瞪裂了眼睛对着那点子帐簿誊稿,最后的结论还是:呃,老管事崔双辉没管好,钱全亏了。然后他把剩下的钱搜罗搜罗,就跑了?
跟普通人民大众掌握的信息也没什么区别嘛!
这上下,人都在骂崔双辉背主。也有人说句公道话:林谢氏去后,林汝海商业帝国因循守旧、灵气尽失,已经积重难返啦!崔双辉只手怎么回天?亏本如雪崩,他要不跑,后半生全完了。卷款潜逃,还能留个棺材本儿哪!
这话三观正不正,且不去说他。总之京城六扇门长官问起,周孔目只好承认:自己对离城的破产案实在无能为力了。
京城六扇门长官很诧异地表示:谁要追查破产案?从京城特意跑到旭北道,还掩人耳目,难道就为了一个织造身后的遗产?开开开什么玩笑!
被鄙视了的周孔目只好不耻上问:那您老……到底为什么来的?
长官要问两年前,谢府的动态。
周孔目这倒真愕然了!想想也只有谢云华的死、谢云剑收了个张神仙,比较特别。
唉可怜的云华!身为谢府六小姐,份量如此之轻,以至于如此秉公正义的周孔目,说起她的死,觉得重要性跟谢云剑收了个奴才差不多——如果说不是说还更逊色一点的话。
于是长官就追这两件事。
追查张神仙时,倒不急着查他给云剑都出了什么主意,单问张神仙都有什么亲近的人、平常有啥来往。追查谢云华时,则查她的死都有什么可疑之处。
张神仙无根无蒂的,倒也罢了。谢云华之死,一查则真有可疑。这种富贵人家女眷暗斗的事,不查则已,没人多事沾手,要一查,在老公门的眼里,还真斗不了几个回合。
摆明了是争宠过程中最先被摧毁的、最弱的一颗棋子嘛!
——京城六扇门长官来锦城,就特意为了这么一个奴才、一颗死棋?
长官笑笑,头一次给周孔目透了底:有贵人想做一些背景细节了解。什么贵人,你就别问了。
周孔目先是喏喏连声,过后一想,悚然:这是有人要升谢云诗?或者重用谢云剑?或者重新启用谢小横?又怕谢家有什么不妥当的,所以都了解了解?
那么有人……岂不就是皇上了!
周孔目很知轻重,顿时大气都不敢出。一声都不带吱的。
京城长官对调查结果似乎还不太满意,犹豫着,像转着鼠窝的老鼠头子。周孔目就等着听头子有什么见解。
见解还没来,新消息出了:
云蕙跟她生母刘四姨娘都死了!
说是不小心掉进荷花池淹死的。也是天气热了,女孩子贪凉嬉水,忽然抽筋,惊慌失措,反而溺得更深,其母救女心切,结果也跟着去了。
按照周孔目了解到的内情嘛,则是谢府也掌握刘四姨娘母女争宠害死谢云华的内幕了,察觉有人来调查,生怕出丑,就直接把行丑事的罪魁祸首干掉,以保全家族名誉。
一向以来,周孔目只要敢说出来的内情,就必定是事实真相了。他有这样的自信。
京城长官却还是犹豫着,道:“要不……你到林氏新宅报个信?”
林代姐弟,如今已经搬离明绍坊谢府,自己住了。
都为了商号破产、崔双辉潜逃。林代自称无颜再寄住在外祖母家,终于如愿以偿搬出来单独住。
出得府来,长吁一口气,虽还没有到天高任鸟飞的地步,好歹不再啼声锁向金笼听!
谢府出丧事,却仍要跟林代报一报的。
京城长官莫非竟怀疑林姑娘在此事中有扮演什么角色?竟要周孔目来探听。却也太过小心了!L
☆、第八章 鄙宅自珍
景润坊在锦城的东边,不像明绍坊那么富贵,也没有风吟坊那么低贱。这里住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殷实商人,一类是暂时没做成大官的读书人家。换句话说,是中产阶级的聚居地。
有些人家衰败下去,从东边的景润坊落败到南边三教九流聚居的风吟坊、又或北边种田耕地的学森坊。他们的宅子就空出来了。
还有一些人家往上攀高枝儿,在南边的明绍坊有了位置,原来景润坊的宅子也就闲了,或是租出去,或是请人看着、白空着,或是索性卖去。
林代买的宅院,是第一种。
并非谢家那种顾盼自雄的豪宅,但也很体面,铁皮包的大门,青石砌底泥灰塞缝的红砖墙,墙头露出大蓬的夹竹桃,印在明信片上都不逊色。林代搬进来时,看见有只小狗正钻狗洞,姿势熟练,见新人来,吓得撒丫子就跑。易澧想追,一犹豫,已不见了小狗的身影,兀自满脸眷眷。林代莞尔,吩咐:“墙里放些肉。它再来,就留它给小公子玩儿。”
下人答应着。
林代神清气爽:如今总算有了她自己的宅子。她做主!
宅子是几十年前修建的,旧是旧了些,但结实,而且宽敞,高大的青松与屋檐相齐。簇簇梅花点缀其中。
原来的宅主听说要接手宅子的,是传说中的离城林姑娘,顿时想不卖了,改卖为租!这样,每次收租金时,也许有机会接近接近林姑娘。居间人一眼看穿他的小心思,告诉他:别做梦啦!
林姑娘是没什么钱了。但已经严令身边的嬷嬷,转吩咐居间人,屋宅大小不要紧,一定要结实,而且哪怕亏了吃穿,把手头的钱都拿出来买房,也一定要买断契。而不愿租房或者分期付款。就因为她未婚女子。带着弱弟,怕有口舌是非,所以门墙要紧束。不愿与外人多交通,更不愿给自己找个房东。
“你要是不卖,我们就找别家了。”居间人跟这个房东说。
房东长嗟,拱手佩服林姑娘的冰心高节。把房契卖断了。
早在这之前,就有个做仓储生意的、不大不小的商人。不声不响地租了旁边的小小院落。与这所老宅邻着墙。
林代搬进来之后,嬷嬷去邻家乞火。
这时候没有打火机,甚至没有火柴,比较常用的点火器具是火石、火镰。对于古代人。用这些东西点火显然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一般人家会留火种。当火种灭了,到邻居家问问有没有火种,可能比自己再生个火还更容易。当然。这也是联络邻里关系的好方法。
一个年长的嬷嬷,带着个小丫头。到邻居家去了。两家离得这样近,门一开、一阖,就过去了。
那边的人殷勤迎接,给大嬷嬷行了个礼,给小丫头行了个更大的礼。
着丫头装束的年轻女孩子,点点头便算答礼。
英姑取出一个帷帽,给女孩子戴上。
所谓帷帽,是一顶添加了帽帘的帽子。作用是给富贵女眷遮着脸,不叫别人看见。那帽帘可长可短,短的及肩,长的可至踵,简直就是幅移动的窗帘,或者说蚊帐。
这一顶帽子,帽帘一直拖到地上。
为什么这个女孩子走过来时不过是个小丫头,进了人家的院子反而要戴上帷帽了?
她用粗陋的服装掩饰自己的身份,伪造出壮实的身段来掩盖自己原本纤妙的身姿,用垂落的假发辫遮盖自己的脸颊,抹了锅灰掩去柔腻的肤色。好不叫人认出她的身份:
林姑娘。
林代。
租下邻家院子的,当然也不是普通人。先来迎接的是一对女人,进退有度,像大户人家教养出来的。她们帮英姑给林代戴上帷帽之后,所谓的仓储商人迎出来,表现得就像个小伙计,而且是个终于见到大老板的小伙计,热情得近乎手足无措的,把林代迎进了内院。
崔双辉在这里迎候。见英姑服侍着林代来了,他兜头上前一个大礼,竟不觉老泪盈眶。
林代深深欠身还礼。
崔双辉简直要跪地上了:“老仆怎当得起姑娘这般大礼!”
林代道:“我替先母谢大管家守护这份产业。”
咦!不是说崔双辉携款潜逃了吗?谢云剑和周孔目他们拿到的帐簿也都显示,林家产业亏空了。怎的是崔双辉守住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