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妈妈支持你。”何妈妈有些无力感。
……
此时,不只何家在为女儿的去向烦恼着,军区大院哪一户人家不为子女的去留心烦?
没有工作,就得下乡,但是愿意吗?
答应肯定是否定的。
就像梅喜,还有陈建国,他们都不愿意下乡。
但是红头文件已经放在了他们的面前,不去,也得去,除非有更好的安排。
比如工作,比如当兵……
“薇薇,你是不是也接到知青的下放文件了?”梅喜有些沉闷地问她。
何薇说:“接到了,我爸昨天就把文件给我了。这是毛.主.席的指示,让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去农村改造,利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价值。”
自从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乎968年写了那篇文章之后,全国就风风火火地开展了各项知青上山下乡的活动。现在活动刚刚开展,还没有强制性,还是自愿下乡,等到大革命后期,有人为了完成指示,只怕是要强制任务了。
“你怎么想?”何薇转过头去望她。
梅喜心里也很郁闷,她并不想下乡,她不想做这个积极分子。农村插队,没那么容易,她奶奶是农村的,小的时候她在农村呆过,也见到过那些老知青。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并不是真正的农村人,很多人排外,把他们当作另类,想要开展工作并不容易。
“我不想下乡,我妈妈已经托关系给我找工作了。”
何薇说:“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的,需要托关系,像我们这一批的学生还有很多,还有那些高中毕业初中毕业的,城里会有多少的学生需要安置工作?哪那么容易?”
梅喜也知道,这个难度很高。哪怕她妈妈是市医院护士长,她爸爸是军政委主任,可那又如何?
就像何薇说的,城里有多少的学生等着安置,各行各业,谁没有个熟人?军队管不到地方,她们的妈妈虽然是市医院的干部,但却也管不到别的单位,只能靠托关系。
“那我们怎么办?难道真的要下乡吗?我不太愿意。”
何薇握住她的手:“梅子,我已经做好了打算,去当兵,你跟我一起去吧?”
“当兵?”梅喜眼前一亮,对啊,她可以当兵。
何薇说:“当兵虽然苦了一点,但是那里安全。你也知道,现在哪个地方不在搞革命,我们不想去趟这个混水,那么部队无异是最安全的。”
梅喜慢慢地捏紧了拳头,“好,我这就跟我爸说去,我要当兵,不想下乡。”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打算在晚上九点更新的,但是为了小仙女们的健康,我就早点更新吧,晚上很多小仙女都要睡觉了,早睡早起身体好。
那就暂定在中午更新吧。
依然是100个红包,我等下把前面两章的红包发了,大家记得打分抢红包 哦。
☆、第 11 章
第11章去西南了
何爸爸开始为了何薇的当兵事情忙碌开了,也把知青的文件推回了市政府。
自家女儿有了更好的去处,还去当什么知青?当知青,他一直都没这个考虑在内,否则去年女儿刚回来的时候,他就让薇薇去了乡下了。那会,主席刚做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通知,作为站在顶层的一军之长,自然需要首当其冲的将女儿送出去,但是他把这个通知偷偷地藏了。
那会,他问过何薇,要不要去当兵。不错,他一开始就是抱了女儿去当兵的打算,这也是让她上军医大的原因,只可惜大学停课后,她的军籍也被取消了。
但是那会女儿并不同意,说不想去部队了。见女儿拒绝,他也就不再问了。
如今她改变了心意,却想要去当兵,这如何能不让他高兴?所以他开始着手办理她入伍的事项。
何薇一如既往地在家里呆着。当兵那是年底的事情,现在才八月份,并不着急。她才不担心,将来会不会被强制去下乡的事情,现在知青的文件刚刚下来,还没有到那么明显的地步,现在还在试水阶段,大革命的风浪也没有那么可怕,到中后期那才叫可怕,多少家庭被拆散。
等她去了部队,父母就不用为她的事情担心了,大哥在县里工作一直很出色,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很不错,根本不需要父母担心。弟弟现在在乡下,如果她去了部队,就更不可能接回水城了,父母那么忙碌,根本就没有时间管着卫军。
“妈妈,我想在入伍前去一趟西南老家,看看军军。”
虽然她知道,按着原书的剧情走,她应该是会去西南当兵。但是现在出了知青的文件,原书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节不清楚,原书是主写女主的,原主的经历写得不多,只写了当兵后的情况。她担心因为自己穿越的原因,剧情会发生偏离,如果最后没能去西南当兵,那么后面也就遇不着女主哥哥了,更不会有后面所有的剧情。
那如果,依然走的原剧情呢?
不管怎样,她都想先去看看弟弟,小家伙不只一次来电话了。她也想看看这个原主疼爱着的弟弟,也想去老家那边看看,那个何家庆到底怎样的作死,竟然动了要把她嫁给革委会主任的主意。
革委会现在看着风光,等大革命后,全部会被打倒,枪毙的枪毙,入狱的入狱,哪一个还有政治前途?
虽然何家庆被爷爷打消了这个念头,但谁知道又会怎样?还是得去了解一下情况才行。
“怎么突然想去老家?”何妈妈疑问。
“军军去老家已经有一年多了,我一直没去看过他,趁着现在入伍通知还没有下来,也不知道最后会去哪里,所以想先去看看军军,以后只怕就没有时间了。”
何妈妈沉吟:“我和你爸爸最近都忙,没有时间送你过去……”
“妈妈,我自己过去,我现在还是医科大的学生,手里还有学生证,可以大串联,车站不会拦我。”
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方便,只要拿出学生证,连介绍证明都不需要,直接可以上火车,也不需要买票。这次的大串联事件,是上面对学生的一个便捷。何薇不至于真的去参加大串联事件,但是坐车确实方便了许多。
何妈妈也没考虑多久,就答应了她。“晚上等你爸爸回来,找个人把你送过去。”
“真不用的,妈。我不小了,坐个火车,不需要人送。爸工作忙,别人肯定也有事,还要欠人人情。全国大串联,没人敢把学生怎样,而且我又不是第一次独自坐火车了。”
何妈妈想了想,这才点了头。
女儿也不小了,以前上学那会,也都是独自一人去大学,也没人去送。“那行,妈给你些钱,你路上记得别不舍得花,知道吗?”
当晚,何爸爸回来的时候,知道女儿要回老家,他倒没有像何妈妈那样的担心。女儿长大了,出个远门,还这也担心那也担心?培养女儿的独立性很重要,不过在吃完饭之后,他偷偷地把何薇叫了过去。
“薇薇啊,现在这个世道有点乱,虽然说学生能够大串联,但是爸爸还是不希望你利用这一点坐车。”
何薇抿着嘴,她知道爸爸的意思,虽然现在能够大串联,当时她拿这个说事只是为了宽妈妈的心,却并不会真的去参加所谓的大串联。串联事件,需要革委会开具证明,这并不是她的初衷。一旦有了这个黑历史,对以后的政治生涯还是有害的。
“爸爸,我都听你的,这个需要爸爸帮我开具介绍信等一切材料。”
“你不用跟你妈妈说,你妈妈会担心。介绍信我会给你开好,你到时候上车之后,记得不要随便跟人说话,知道吗?”
何薇自然知道,现在民风虽然纯朴,但也不可能没有人贩子等,特别是像她这个年龄的小姑娘,很多人想要骗他们。当然她并不是真正的小姑娘,自然不会担心这点,但是父母总会有所担心,也在常理之中。
“我会跟列车上的列车员打好招呼,也会提前给老家发电报,让他们过来车站接你。”
何薇说:“爸爸,其实老家那边没人过来接也没事,我知道地址,可以自己找过去。”
原主是去过老家的,每年都会跟着父母过去,她有原主的记忆,自然知道路怎么走。
但是何爸爸却并不放心,虽然他比何妈妈放心多了,但是女儿第一次出远方,还是会担心。能够安排好的,他都给安排好了。
第二天,何爸爸就把介绍信还有身份证明一系列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何妈妈给了她一百多块钱,还有十几斤粮票,“路上别舍不得花,别为家里省钱。”
一百多块,在六十年代末,却已经是大款了,足足好几个月的工资了。这个时候坐火车,一张从水城到西南邕城的火车,花不了多少钱,她又有学生证,说不定还能赶上免费坐车,就算要花钱,也只是半票而已。但是何妈妈还是怕她路上受苦,给她拿了一百多。
又给她拿了不少吃食,她就被何爸爸开车送到了车站。车票何爸爸一早就让小战士买了,买的是硬座,并不是卧铺,他把她送到了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