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不蠢。她想,他还很温柔,从小时候搬家时舍得把最爱的公仔送给她开始,她就应该知道,余乐对女孩子从来都很温柔。
“你去哪儿了?”余乐问蹬车靠近的谢朝。
“买几个电池。”谢朝看了商稚言一眼,有些惊讶,“你眉毛……”
余乐好奇扭头,盯着商稚言。商稚言一下窘得说不出话,脸明明吹着冷风,又一阵阵发烫。
“你眉毛瘦了。”谢朝斟酌半天才找到一个形容词。
余乐:“什么?没有吧?还是那么难看。”
商稚言只觉得自己鼻腔呼出的气息都是滚烫的,围巾实在太热了。她打了余乐一拳,不敢看谢朝:“走吧,不是要带谢朝上观景台吗!”
市内最高的观景台在某座地标建筑楼上,消费满五千元才可进入。余乐和商稚言俩人花三十块买入场门票,带谢朝前往山顶的大平台。
这原本是一个天文观星处,后来渐渐荒废,改建成了可容纳几百人的观景台。今晚的天气实在说不上好,三人蹬车往山里去的时候,下起了蒙蒙冷雨。但来到观景台却又发现,天上一半是雨云,一半却是漫天繁星。
谢朝看得呆了:“还可以这样?”
余乐在一旁的烧烤摊上买饮料和小吃。两个黑衣的神父在现场分发免费小面包,余乐伸手去要:“三个,谢谢叔叔。”
神父:“我们只给十岁以下小孩和六十岁以上老人。”
余乐窘了一瞬,脑子突然灵活:“这么冷的天,哪个十岁小孩和六十岁老人会到山上吹风啊!”
片刻后他揣着三个小圆面包回来了,往商稚言和谢朝手里各塞一个。谢朝在观景台一角找到了位置,三个人挤在人群里站着,匆匆忙忙吃东西抚慰饥饿肠胃。谢朝老是扭头往一侧看,是灯塔的方向。
“礼物呢?”余乐举着烤鸡尖问面前两人,“来交换。”
商稚言亮出了还没拆封的礼品:“护膝,你的。头带,你的。”
余乐攥着头带:“我靠,这才是买一送一吧!”
谢朝倒是很喜欢的样子,把自己的烤串也塞给了商稚言。
余乐戴上头带,有些怅然:“去年我可是跟小南一块儿来的,今年也太惨了。”
商稚言:“去年还有我和……”
余乐:“你们不存在,别打扰我回忆。”
商稚言只好跟谢朝说话,她学着余乐的口吻:“礼物呢?”
“再等等。”谢朝又盯着她眉毛看了一会儿,眼里笑着,很好奇也很觉趣味似的。
夜风渐渐大了,吹得商稚言扎好的头发乱飞。两个年轻人在平台上弹吉他唱歌,商稚言听得呆住了。谢朝解下自己围巾戴在她脖子上。
商稚言心想,这就是礼物吗?可这不是他老戴着的围巾么?
“礼物在灯塔那边。”谢朝说。
三人离开观景台时,夜风已经把雨云吹远了。黑天明朗,间杂无数星光,越是往灯塔的方向去,海涛的声音愈发响。风吹得余乐牙关打颤:“你藏了什么东西啊?冷死我了,我不要了。”
灯塔周围十分冷清,没有一个人。沙面是湿润的,凉的湿气透过鞋子袜子,侵入脚底。余乐拉着商稚言跳上礁石,远远看着灯塔,瑟瑟缩缩。
“谢朝?”
谢朝蹲在灯塔下面,正在拨动什么。
这儿十分昏暗,商稚言打开手机借光,眼角余光忽然掠过一片闪烁的光。
“我靠!”余乐脱口而出。
灯塔漆黑的塔身上,正像波浪一样亮起了一片又一片的细小光芒。
光芒像缠绕着灯塔,在漆黑的夜里乍然亮起,它们比星光亮不了多少,只是因为密集,显得灿烂。一亮一暗似乎隐含着某种规律,仿佛星光正沿着灯塔缓慢淌落。
作者有话要说: 故事之外的事情:
余乐给应南乡准备的礼物是一封长达七页的信。
他强调这不是情书,只是信。
应南乡不肯说通信地址,余乐又觉得电子邮件无法完美传达自己的心意,遂逐页拍照,以彩信形式给应南乡发去。
应南乡:太糊,删了。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Q_Q 2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冷杉 2个;wangkankan、徐西临女朋友川川、三咩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瓶装矿泉水、冷杉、湛湛生绿苔、徐西临女朋友川川、简以溪、P&A、沈老师的教鞭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徐西临女朋友川川 80瓶;大瓶装矿泉水 20瓶;摩托车、澹台夜 10瓶;浅藏 6瓶;笹舟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意外(1)(捉虫)
余乐在礁石上蹦了起来,大笑:“好土啊!”
那是一大片挂在灯塔外墙上的LED串灯,在暗夜里闪动着微弱的光芒,实则并不太明亮,但远远看去,非常美丽。
说实在话,听到余乐说出这串灯的材质和原理之后,商稚言也觉得它好土。但再土也不妨碍她开心。谢朝朝他们大喊:“平安夜快乐!圣诞节快乐!”
商稚言和余乐回应:“元旦快乐!”
谢朝明显有点儿懵,呆呆地笑,摇头晃脑的样子。
商稚言没见过他这样傻,这样可爱,只觉得这夜一点儿也不冷了,海风也不再刺骨和令人胆寒。两人冲谢朝跑过去,把他一把抱着。谢朝还在跟他们解释原理:“没有外部电源,我改造了一下,用干电池,不过电池不耐用,可能一会儿就灭了。”
余乐连忙拿起手机要拍照,三人在灯塔前合影,但光线太差,模模糊糊的。“我好帅!”余乐举着手机大笑,“我给小南发过去!”
谢朝让商稚言来看自己的电池组和开关。商稚言用仅剩的电路知识问:“串联还是并联?”
十多个电池组,十多个开关,不断拨开关闭,串灯便不断地闪烁。最难的不是制作电池组而是把串灯挂上外墙。自从上次俩人带谢朝来看过灯塔,谢朝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他常常到塔边溜达,渐渐发现这个塔人迹罕至,连守塔的人都没有,只在周末才有调试人员过来看看。他下午放学之后就赶到了这儿,怀里揣着钉子锤子,颤巍巍站在自行车后座上,一点点地挂好串灯。
“如果有足够高的梯子就好了。”谢朝说,“我本想把灯挂满灯塔,我再加一个定时的控制开关,这样我们在观景台那边也能看到,不必跑来这儿。”
“万一被人发现了,扯走了呢?”商稚言问。
“我还有后备的。”谢朝从书包里掏出一根黑魆魆的枯枝,把另一种串灯绕在树枝上。这串灯小而圆,珍珠似的,下面也依旧连着电池组,开关一拨,顿时亮起来,像停在枝上的无数小萤火虫。
微弱灯光照亮了谢朝和商稚言的脸,商稚言看见谢朝又笑了,他眼睛里有莹亮的细碎光芒和一个模糊的自己。
“送给你,”谢朝说,“……你和余乐的。”
余乐正好走过来,问:“那我的那份呢?”
谢朝指指灯塔:“这儿。”
余乐:“行吧。言言,给我看看你这个。”
商稚言立刻护在手里:“不。”
这完全是她的下意识动作。这是谢朝给她的,她可不想跟任何人分析,甚至让任何人碰。余乐盯着她看了三秒钟,咧嘴一笑:“这么土,给我也不要。”
他蹲在地上研究谢朝的电池组,灯塔上的光芒渐渐愈发微弱了,有点儿有气无力似的。谢朝和商稚言还在研究那根树枝。余乐偶尔扭头看他俩一眼,发现两人也没说什么话,就是呵呵傻笑。
灯终于灭了,只剩商稚言手里那串还亮着。三人收拾了现场,把串灯和电池全都拎走。商稚言手里的树枝还兀自发亮,她把它放在车篮子里。
余乐说得没错,这很土,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等待谢朝和余乐走上海岸时,风又变得冷了。她围着谢朝的围巾,并不觉得这冬夜是难耐的。世界上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只有特别的人;所有带着非凡意义的物品,是经他触碰,被他加持,才与别不同。
她看到有几个陌生的青年也奔向了那片沙滩。“咦?灯呢?”他们问。
谢朝和余乐跑上海岸,大声回答:“没电咯!”
回家的路程有点儿漫长,三人又跑到海堤街吃夜宵。余乐给谢朝的圣诞节和元旦礼物也是笔芯,而且和商稚言一样是图案精美带香味的笔芯。他亮出自己的那份:透明管子黑墨水,是最普通的那种,这足以证明它们确实是赠品。谢朝给他的礼物一早就放在他桌上了,是一顶能盖住耳朵的厚帽子。他说余乐明年去北京面试肯定需要。
同华高中的自主招生推荐名单里,余乐是第一位。他成绩优异,课外活动和竞赛丰富,好几个国家级比赛都拿了奖,综合来看可能性最高。校内只有五个人报名了清华的自主招生,连谢朝都说余乐可能性最高。
两人要给余乐提前庆祝,余乐摆摆手:“别说,求你们了。现在初审是过了,还得笔试和面试。你们老提,我觉得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