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见琛翻了两页合同,坐在沙发处的章以旋按捺不住,开始跟孟见琛搭话,她说道:“孟总还是一如既然地忙啊。”
划重点,一如既往。说明他们有点儿过往。
陈洛如不知章以旋话里有话想说什么,但是她在这里,量孟见琛也不敢胡来。
孟见琛道:“日常工作而已。”
“以前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你好像也特别忙。”章以旋不得不把话说开。
也不知孟见琛是心中有所顾虑故意装作不认识她,还是出于什么别的原因。
章以旋觉得,孟见琛不至于对她一点儿印象都没了吧。
“学业紧张,大家都很忙。”孟见琛客套了两句,“章小姐想必也很忙。”
陈洛如就差要伸出脚用高跟鞋的鞋跟狠狠地碾孟见琛的脚了,什么忙不忙的,怎么就没见他以前来关心过她学业忙不忙。
其实陈洛如忘了,以前孟见琛也是问过她的。
婚后第一年,她过年的时候回国一趟,先去的北京,因为她爸妈说她必须要去婆家给长辈敬茶,然后才能带着老公回娘家。
果不其然,孟见琛也在。
陈洛如哪能给他什么好脸色,坐车的时候一路一言不发,气氛尴尬得很。
于是孟见琛就跟她攀谈,开口第一句就是:“你平时学业忙不忙?”
陈洛如闻言立刻皱起眉头,以怪异的眼光看向他。
这人是不是有病?他是她老公,又不是她爸妈,竟然还想管她学习如何?
退一步讲,就连她爸妈对她的学习都没那么上心,他是想干嘛?
“你问这个做什么?”陈洛如没好气,她就算每科都考鸭蛋,也跟孟见琛无关。
“关心一下。”孟见琛道。
“不劳你费心,”陈洛如说道,“请不要探听我的个人**。”
啧啧,对她聊表关心居然变成了“探听个人**”,这帽子扣得有点儿大。
后来,孟见琛也就真的没有过问过她这些东西了。
难道陈洛如考了鸭蛋他就要跟她离婚吗?怎么可能,别逗了。
他要的是老婆,又不是学霸。
“我还好,”章以旋轻笑道,“不然也不会有时间帮人占早课的位置。”
孟见琛听到这话,翻动合同的手一滞。
他这反应,在陈洛如看来,妥妥是想到了些什么东西。
这么一联想,陈洛如发现,章以旋话中的弦外之意,莫不就是在暗指她曾经帮孟见琛占过早课的位置?
靠,这狗男人!竟然还说两人没什么,这特么都帮忙占上位置了,没有点儿奸丨情谁学雷锋做好事帮他占位置啊!
孟见琛确实想起来了,难怪他总觉得章以旋眼熟,原来是两人曾经上过同一门课。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在孟见琛眼里,是这样的。
他曾经选修过一门法律基础课,开课的教授是法学领域的大牛,所以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很高。
但那门课上课的地点距离他住的地方较远,他每次到教室的时候,一般只有后排才有零星的空位。
有一次,他正好瞧见一个女生放了一只包在前排的座位上,便问了句:“这里有人吗?”
女生答道:“没人。”
说着还主动将包撤到了一边,替他空出位置。
孟见琛说了句“谢谢”,便坐下来开始听课。
之后他再来上课的时候,前排一直都会有一个空座留给他。
一开始孟见琛以为只是恰巧,后来次数多了,他觉得这个女生人还不错,于是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他送了她两张音乐会的门票,以表感谢。
至于为什么送两张呢?
因为她可以和朋友或去听音乐会,一个人去听音乐会总显得有点儿寂寞。
孟见琛从来没有问过她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她是什么院系的。
在他看来,她就是一个萍水相逢的校友,根本没有多想。
然而,这个故事在章以旋眼中,完全是另外一个版本。
第50章 本文独发晋江文学城
那只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清晨, 阳光一如既往地炽烈, 照耀着这片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金色土地。
平坦的草皮一路铺向远方,整齐的道路两旁栽种着特殊的热带植物,古朴的校内建筑带有上个世纪遗留的风味。
章以旋背着包抱着书走在校园里,去上一门法律通识课。
授课的教室是一个阶梯状的大讲堂,此时讲堂内稀稀拉拉坐了些学生, 但章以旋知道,十分钟后,这里会人满为患。
她在第二排找了个空位坐下, 顺手将包放到一旁去。然后打开手里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杂志, 看知名经济学家如何为美联储近期几项恶名昭著的政策辩解。
等到一篇文章读完, 教授已经来了。这位教授是法学家的大牛, 所以校内各个专业的学生慕名前来一睹风采。
开课之后,她便将杂志收起来, 专心听老师授课。
大概三分钟后, 她的位置旁突然多了一抹纯白的衣角。
她听见有个男声用英文问道:“这里有人吗?”
是非常纯正的美式发音, 章以旋下意识觉得是个美国本土的学生。
没想到一抬眼, 竟是她熟悉的亚洲面容。
章以旋身高将近一米七零,但是这并不妨碍她觉得这个男生的个子很高, 粗粗一目测,怎么也得有一米八五以上。
这男生穿最简单的白色纯棉t恤,看不出牌子, 却很合身, 衬得他身段劲瘦有型。
“没人。”章以旋搁下手中的原子笔, 将她的包挪到自己这边。
男生应声坐下,这才取下右边肩膀背着的一只黑色双肩包。
章以旋瞥过他的包,眼尖地发现包的搭扣上有一个极不起眼的“h”标志。
虽说在美国名校留学的中国家庭多多少少都挺富裕,但是随随便便背个数十万的包,还是极其奢侈的。
想必这男生家里不仅仅是富裕这么简单了。
留学圈子里,不乏富二代。
有人天天开着跑车招摇过市,有人夜夜在别墅开arty狂欢。
章以旋挺爱social,她认识不少这样的人。见过世面,所以看人看得挺准。
可她在脑海中仔细搜寻一圈,并不记得她见过这位亚裔学生。
难道是美籍华人?或者是日韩港台的?章以旋猜测。
这男生长得简直无可挑剔,轮廓立体,眼神深邃,从鼻梁到嘴唇,是优雅而有力的曲线。
美国课堂教授爱和学生互动,他上课的时候听得很认真,但极少说话,全程只和教授用眼神交流。
章以旋侧过头悄悄看他,他也毫无察觉。
一节课上完,他便背了包要走,没有任何停留。
章以旋想跟他搭句话,都找不到机会。
可是这么个优质男生,她并不想轻易放弃。
于是她立刻收拾了东西跟了上去,来到室外,她发现那男生并未走远,而是用蓝牙耳机在跟人说着什么。
章以旋小跑着追过去,走近了,才听清他在讲什么。
是极其标准的普通话,言语间还带着一点点不易察觉的京腔——别说是美籍华人,就连港澳台同胞也决计讲不出这么流利的普通话。
有时候你的口音会出卖你的很多信息,据说耳朵最毒的人,只要你一开口,便能知晓你人生大半的履历。在哪里出生,在哪里待过,能猜个**不离十。
所以说外国人想冒充间谍潜入外国,是特别困难的事。
只要敢开口说一个字,那就已经暴露了。
章以旋一直觉得自己的英语带着点儿奇怪的江浙沪口音,这听上去不够高级。
所以她到美国之后拼命练习口语,力图抹去不属于纯正美音的杂音。
可口音这东西一旦形成,想改比登天还难。
国内有一部分老一辈的老师,教了一辈子书,开口还是奇奇怪怪的普通话。
更别提英文老师了,这英语本就是舶来品,跟着中国老师学很难练出标准的美音或者英音。
在英语口音届,有着一条不成文的鄙视链。
高贵冷艳牛津腔居于鄙视链顶端,傲视群雄;接下来才是最炫北美卷舌音。
要说澳音土得掉渣,那印度的hglish一定第一个不服。至于中国的chglish和日本的jaanish,那根本连号都排不上。
这男生似乎是在跟家中亲朋好友通话,章以旋跟他隔着一段距离,断断续续听不真切。
眼见着他往科研楼那边的方向走去,章以旋也不好再跟,她下节课跟他是反方向,再不去赶不及上课了。
他上法律通识课,那下次应当还有机会见面。
既然他是中国人,那么想在留学圈子里问出他的底细来应当不是难事。
章以旋这样想着,停住步伐,用手机偷偷拍了张他的背影照,去找朋友打听。
别说,还真给她打听找了。
还是从她同学一个巨富身家的二代朋友那里得知了他零星的消息。
其实只要一个title(头衔),就能解释清楚了。
京弘控股集团的太子爷。
他爸是现任董事长孟祥东,说句话国内商界都要抖三抖的商业巨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