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两年员工们私下里是叫他“小孟总”的,可这两年孟见琛在公司做出的成绩有目共睹,自然而然也就摘掉了那个“小”字。
“召开上年度股东大会的提示性公告已经发出,这次会议由您来住持还是刘董秘来主持?”
“他主持。”
“您需要在大会上做总裁述职报告。”
“让钱助理先写一份送过来。”
“南郊钢铁厂地皮的竞标书做好了。”
“嗯,给我看看。”
高骞将竞标书递给孟见琛,又为孟见琛按下电梯。
趁着他看材料的时候,高骞继续说道:“天禧游乐场项目即将投入试运营,岭盛的陈总邀请您出席剪彩仪式。”
“哪个陈总?”孟见琛翻了两页标书,随口问道。
岭盛置业的高层十个有六个姓陈,孟见琛哪里分得清。
“就是……”高骞顿了下,没好意思说出口。
电梯“叮”了一声,门开了。
孟见琛踏入电梯,高骞随后。
“陈漾陈总。”高骞观察着孟见琛的脸色,暗自叫苦。
一边是他的上司孟总,一边是孟总的大姨子陈总,他夹在中间难做人——偏偏孟见琛和陈漾之间还有点儿不能为人说道的过去。
孟见琛一时无话,狭小的电梯间里盘旋着低气压,令高骞如芒在背。
到了五十八层,孟见琛迈开长腿,走下电梯,这才说道:“让太太过去,她们姐妹情深,是时候见见面了。”
主意倒是个好主意,避免双方见面时的尴尬。
可高骞又犯了难,“要是太太不肯去怎么办?”
就陈洛如那个脾性,孟总说的话她都不肯听,又怎会听他一个总秘的话。
“她应该愿意去。”这话说完,隔了三秒,孟见琛又补了一句,“你让人买个包送来,越贵越好。”
这话说得淡定,可高骞咂摸出了点儿味道来。
孟总这是没底气么?竟然还要靠包贿赂太太?
第10章
提到买包,高骞又有话说了:“孟总,昨天海关盘查了太太的行李,交了一千一百五十三万人民币的关税。”
所以陈洛如的行李今天早上才送到家,海关昨天可是忙活了一天。
旅客带一两个包包自用,海关一般都睁只眼闭只眼。
陈洛如带回几百只包包和各类昂贵物品,不申报关税实在说不过去,否则会有走私奢侈品的嫌疑。
好在她有个财大气粗的老公替她打点一切,不然海关得把她扣下来关进小黑屋了。
孟见琛闻言无奈一笑,倒也没说什么。
高骞只觉得这个笑容里包含着无尽的宠溺——补交一千多万的关税是什么概念?这些东西的原价起码是这个数字的好几倍。
买包的钱也好交税的钱也好,都是孟见琛给她出的。
孟总得多疼爱她才能纵容她这样挥霍无度的行为啊。
哎,高骞只恨自己不是陈洛如,这女人上辈子是拯救银河系了吧。
投胎技术哪家强,陈家洛如最在行。
高骞跟着孟见琛进了总裁办公室,这里窗明几净,窗前的万年青郁郁葱葱,叶子纤尘不染。
孟见琛突然问:“京弘生物最近什么情况?”
京弘生物是京弘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孟见琛回国后一手创立的。
孟见琛当初以京弘控股作担保,用近百亿的价格操刀收购了国资委名下的荣阳药业,董事会内部对这起“蛇吞象”的收购案褒贬不一。
荣阳药业近些年来效益节节下滑,只徒有老字号制药厂的名头。
为国接盘固然伟大,可京弘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不是慈善机构。
孟见琛在董事会上慷慨陈词,说京弘生物以研发first-in-class型药物及疫苗为目标,他本人在美国就读于生物医药专业,在这方面算是半个行家。
此次收购完成,京弘生物可以接手荣阳药业旗下的研发管线和设备厂房,国家也会相对应地给予一定扶持,这比京弘生物白手起家从头做起要好很多。
这些话在董事会听来完完全全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梦想谁都有,可想要实现这个梦想太难。
国内目前所谓的“创新药”基本上都是me-too或者me-better型药物,做first-in-class首创药的难度不亚于上青天。
简言之,就是以市面上现有的药物作为先导物进行研究,找到不受专利保护的相似化学结构,避开“专利”药物的产权保护,药效和同类突破性专利药物相当。
只能说是一种更为“狡猾”更为“流氓”的高级仿制药。
国际头部医药公司,每年在研发上的支出是一笔天文数字。
几十亿美元几十亿美元地砸钱,才能研发出几款为数不多的首创药。
未来京弘生物能否做出有价值的创新药是一个未知数——即使成功后的利润庞大得惊人。
这种项目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可能钱烧光了连个水花都见不着。
所以董事会那帮人不看好京弘生物的前景,最后还是董事长孟祥东力排众议,拍板做下决议。
孟家在京弘持股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真想做什么事没有做不成的。
虽然会被诟病为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但真给股东们赚到钱了,他们反而会像得了健忘症一样忘了这茬。
高骞连忙在平板电脑上找出京弘生物的近期报告,说道:“目前CS21840、CS22674、CS22907三款药品已进入临床前研究,CS17132刚拿到临床批件,即将进入临床一期的研究。”
“嗯,时刻跟进。”孟见琛的眼神晦暗不明,站在巨大的玻璃幕墙前,俯瞰脚底的车水马龙。
*
陈洛如在衣帽间忙活了半天,总算把她的东西整理得差不多了——即使大部分时间都是佣人在帮她收拾,可她还是好累。
除了之前上学时在工作室做设计作业,她很少那么辛苦。
陈洛如坐在沙发上,一手捏着茶杯耳朵,一手用茶匙搅拌杯中的阿萨姆奶茶。
喝茶的讲究很多,茶匙应该在6点和12点的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不能转圈圈,更不能碰到杯沿,叮叮当当的声音是很失礼的。
“太太,您的琴放到哪里?”吴管家问道。
陈洛如掀起眼皮,一架金色的竖琴映入眼帘。
镀金的琴身上有精美的欧式古典雕花,长短不一的琴弦错落有致地排布在琴梁上。
这架双踏板竖琴从德国的琴行购入,价值十三万欧元,47弦的广阔音域足以演奏任何曲子。
陈洛如从十岁开始跟着香港的竖琴老师学习竖琴,香港富人阶级的孩子不再偏好钢琴、小提琴这样随处可见的乐器,他们需要更有格调的乐器来衬托身份。
一款入门级竖琴的价位大约在十万左右,这足以将普通家庭拒之门外。
竖琴的小众造成音乐老师的短缺,在小点儿的地方,一个城市都未必能找出一个合格的竖琴老师,想找人给竖琴调个音换个弦,更是难上加难。
陈洛如上一节两小时的竖琴课要花三千港币,每奏出一个琴音都是金钱哗啦啦流淌的声音。
“有琴房么?”陈洛如问。
“这个真没有,”吴管家说道,“您需要的话,我帮您改一间出来,不过可能要等几天。”
“那就找个空房间先放着吧。”
吴管家回头对佣人吩咐道:“把琴抬到负一层。”
陈洛如放下茶杯,问:“这里还有负一层么?”
“负一层是休闲娱乐区,一层是公共区,二层是生活区,楼顶还有一个空中花园,您有空可以请朋友来喝茶聊天。”
陈洛如想了想,说道:“带我去负一层看看。”
“好的,太太您这边请。”
乘电梯来到负一层,陈洛如不禁感慨,孟见琛也太会享受了。
小型酒吧、私家影院、室内泳池、健身房都不算什么,竟然还有保龄球室和台球室。
“太太,您可以在这里做SPA。”吴管家指了指一个女佣,“她叫小柔,专门学习过。”
平日里吴管家很少安排小柔做粗活,因为要养手,手指粗糙可做不来这个。
陈洛如:“那一会儿帮我做一个。”
反正关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好好享受一把。
琴放置好后,负一层的SPA间只留了陈洛如和小柔两人。
陈洛如脱了衣服裹着浴巾趴到水床上。
小柔用手掌搓热精油,抹到她的后颈处,接着便开始轻柔地按压。
她的手法不错,既没有弄疼陈洛如,又帮她缓解了肩颈的压力。
陈洛如平日里没少保养,全身肌肤白嫩水润。她后腰有两个浅浅的腰窝,两条腿笔直均匀,该长肉的地方也不含糊。
“太太,这个力度可以吗?”
陈洛如点点头,惬意地眯上眼,问道:“你平时也帮他做么?”
这个“他”,除了孟见琛还有谁呢。
小柔回答道:“先生不爱做这个。”
陈洛如轻轻“哼”了一声,谁信呀,不爱做还特地搞个房间找个人来,背地里指不定享受过多少次呢。
整个SPA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陈洛如舒服得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