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些是准备把山上的树木先收光再卖山,榨光所有价值,但是看到他们后又改变了主意,想他们直接出高价把山上的树木也拿走,不用自己费心费力去采收。
“你们说的我们都知道了。”眼看老人这几个养子养女还要滔滔不绝地想办法抬价,陆则礼貌地说,“我们先上山看看,回头再谈具体的转让事宜。”
裴舒窈点头:“我们有好几个备选,这是我们看的第一个地方,还是先上山看看再说。我们是准备种药草的,这山树木长得好,不一定适合种药材。”
听到陆则和裴舒窈的说法,那几个中年男女对视一眼,都不再多说,怕再说下去这两只看起来少不经事的肥羊被转让价吓跑了。
知道签合同时肯定要他们在场,老人的养子养女也没坚持跟着上山。他们都四十出头了,想爬山有些吃力,还是让老人自己带着人去看算了。
一直被挤到外边的老人又被挤回陆则和裴舒窈身边。
陆则先进育苗基地看了一圈,虽然里面已经荒弃,设备也被搬空,但基本的布局还在,稍作修缮之后可以用来培育药草苗,非常方便。
看完育苗基地,剩下的就是看山。
到了山上才发现,这虽然不是个景点,沿途却都依着山势精心设计过,路很好走,树木明显也经过修剪和移栽,布局自然又巧妙,可见这是两位老人为自己准备的养老地。
只是老来失伴来得太突然,两个人对此都毫无准备,一个没交代好育苗基地的事务就去了,一个根本还没想过怎么接手妻子留下的一切。
陆则和裴舒窈跟着老人走到半山,对山上的情况非常满意,很多树林不必砍伐也能利用起来,种植一些喜阴药材,比如很多山参就适合长在林下;至于必须迁走的树木,陆则也已经有个去处安排给它们:他们的私人图书馆和实验室那边基本装修完毕,但绿化还没有好好搞,挖一些老树移栽过去应该很不错。
陆则把对山林的初步规划和老人讲了讲。
简单来说就是不会破坏太多原有植被,不得不拔除的也会让它们在别的地方继续生长。
老人听着陆则的话,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妻子费心费钱收养的儿女个个只想着分钱,眼前两个年轻的孩子明明是外人,却愿意替他妻子保全这片山林。
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好,自家的却是那副模样,难道真的是他们不会教孩子?
想到自己的木讷寡言,老人叹了口气,忍不住痛恨自己的性格。
走了这么久,老人也有些累了,在一块石头上坐下边歇息边和陆则两人说话。
陆则和裴舒窈虽然体贴地什么都没问,他却忍不住说起了这些年发生的事,说起妻子去世后的种种,最后忍不住落下两行老泪。
陆则和裴舒窈一直耐心听着。
资助学生或者收养孩子这种事,确实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每个人的资质不同、性格不同,决定了他们各有各的未来,有时候父母师长不怎么尽责,依然能养出人人艳羡的“别人家孩子”;有时候父母师长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他们需要的一切,孩子还是长歪了。
别说养父母,就是亲生父母也没法确定自己教养出来的孩子有能力、有良心。
裴舒窈说:“《韩诗外传》里有这样一段话:‘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意思是春天种下桃李,夏天可以享受它带来的荫凉,夏天可以享用它结出的果实;可春天要是种下蒺藜,不仅夏天没法乘凉,秋天还得面对一片利刺。这说明培养人需要先进行挑选,但是你们当年是无人抚养才好心地收养了他们,当时他们大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相对固定的观念和性格,你们既没有办法从他们出生开始教育他们,也不可能挑拣着孩子选择性收养,他们会这样不是你们的错。”
孩子没法挑选自己的父母,父母也没法挑选自己的孩子,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孩子不长进不成器父母确实要反思,但也没必要把所有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老人听了有些讶异地看着裴舒窈,《韩诗外传》是汉代韩婴的著作,很少有年轻人会去读,裴舒窈看着年纪那么小,引用起里面的内容来却信手拈来,让他有点意外。
向人倾诉往往就是为了有人聆听和得到安慰,不可否认地,裴舒窈的宽慰让老人心里舒服了一些。
一番交谈过后,老人很愿意把这座山转让给陆则。不过在价钱方面有些犯难,要是他自己卖的话价格方面低一点也可以,可他还有那么多不省心的养子养女以及等着钱还赌债的小儿子,他怕自己报的价钱低了他们会闹起来,让眼前两个年轻人陷入麻烦之中。
陆则看出老人的顾虑,开口说:“我们只是来看山的,估价和议价会有专人负责,到时你们可以好好谈谈。”
他们不会让老人吃亏,但也不会给老人那几个养子养女当冤大头。
老人听陆则这么说,顿时放下心来,浑身轻松多了,带着陆则和裴舒窈一路走到山顶。
这是秋日高悬,明灿灿的阳光落在层层叠叠的山林之上,给满山秋色镀上了一层光晕,看着叫人心旷神怡。
看到这山顶的风光,陆则和裴舒窈对这座山的喜爱更添一重,即便最后商量出的价钱比市面转让价要高一些他们也愿意接受。
两边商量妥了,两个人开车离开,在附近找了个地方吃饭。
既然有了决定,陆则给卫父借给自己的人打了个电话,让他帮忙谈合同。
那边一口应下,打包票说自己一定不辱使命。
既然陆则想要这座山,负责人职业病立刻犯了,决定先去了解一下谈判对象。
不去了解还好,一叫人去搜集相关的信息,负责人顿时被查出来的东西震惊了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小陆:看个山也能听故事!
第一百四十一章 决心
“世上居然有这么多狼心狗肺的白眼狼?”
饶是负责人见多识广, 自觉不是个孤陋寡闻的人, 看完资料都久久无法言语。
老人家这些养子养女, 大多是父母皆亡或者被家里遗弃, 当年要是没被养母捡回家说不定活不下去。
老人夫妻没有儿女,自己的开销也不大,钱都用来供养这些孩子和资助一些面临失学的儿童。
偏偏就是这样的养子养女,没一个心存感激的, 各有各的狼心狗肺法。
比如其中一个本来在养母去世后负责经营育苗基地,结果被其他人天天上门要分钱, 索性直接卷款跑了。
再比如本来育苗基地还有一些订单在,凑点钱就能让它运转下去, 结果另一个养子自己早些年出去单开了个育苗基地,见机会难得就说“反正这边吃不下了,与其便宜外人不如给自己人”, 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把订单拿走。
有这两个“自己人”狠踩两脚, 好好地育苗基地就这样垮了。
要不是老人坚持不愿意签转让合同, 说不定这片山早几年就被他们瓜分掉了。
要不是为着剩下的这点东西,这些白眼狼怕是根本不会再登门, 更别提尽什么赡养义务。
这是典型的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啊!
要是光是这些事的话,那也只是普通的家庭纠纷,亲生父子还有闹上法庭的,更别提没有血缘关系的养父母。
不过负责人很巧地得到个消息,老人夫妻俩收养的小儿子并没有欠下巨额赌债,相反, 他其实和那群“追债的人”往来甚密。
这些事一般人很难打听到这种事,但负责人不一样,他刚跟着组内老大搞完新城区的开发,正巧和不少三教九流的人有过接触。
得知他有意接手那个山,有人就主动提供消息,说老苏家收养的那个小儿子他见过,是个白眼狼,追债根本是假的,就想把老苏手里的钱都骗光。
那老苏也是可怜,搞了一辈子学问,却没搞明白自己家里的事,老伴死了以后简直活得一团糟,除了山几乎什么都没要,现在连最后的自住房和那座山都要被人算计走了。
这要不是负责人要接手那座山,他们是不会往外说的,都是出来混的人,谁没干几件亏心事,只要没犯到自己头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不知道。
哪行哪业不讲个面子情?要是在自家场子里遇上了,他们说不准还会上去喝两杯,绝口不提那些腌臜事。
负责人听完没说什么,只考量起这些狼心狗肺的家伙会不会让陆则接手这山头之后惹上什么麻烦。
要是能在签合同之前解决这些麻烦事当然最好。
负责人正琢磨着,机会就来了,那个提供消息的人打电话来说晚上老苏的小儿子要和那些“债主”碰头喝酒,选的还是他家场子。
对方明显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非常积极主动地提议:“我这边正好有人和他哥哥之一是同学,要不我到时让他打个电话通风报信?”
虽然他们现在也算是开“场子”,但是绝对没有经营不法勾当,不仅证件齐全,安防措施也十分到位。
相似小说推荐
-
第二春 (羽林灵) 2019-08-31完结116 623当我离开你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孤独,可是那岁月的激流,已无法把昨天留住。扫雷:二婚,不喜...
-
第三十二封情书 (丹青手) 2019-12-01完结9545 21293夏慕高中的时候喜欢过a中的学神宋复行。她写的情书非常多,让她成了a中想偷吃天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