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八零之辣媳当家 (NANA12)



  大桥村是有供销社的,虽然不大,不过平常用到的一些日用品都还是能买到的,而且现在“凭票购物”的制度已经开始逐步取消,即使不用票也可以购买一些东西了,只不过价格要高上一点点。
  苏玉兰把头发擦了好几遍,都已经擦的半干了,才放下毛巾,趴到炕上,一层一层的掀土炕上的铺盖......
  来来回回翻腾了老半天,才在东墙边的稻草下面找到一个包了起来的白手绢。。。。。。
  看来接收的记忆还是比较靠谱的,没什么偏差,
  手绢握在手里厚度还不小,苏玉兰心里有点小激动......
  一毛、两毛、五毛......统共2张两块的,一张五块的,再加上一堆毛票,这么厚一大堆加在一起一共14块8毛钱......
  呃,这就是她现在的全部家当了......
  这些钱她还得先置办一些生活必需品,大概需要花多少钱,她心里影影绰绰的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14.8最少有10块是不能动的,按照她以前看过的重生文里面的主角来说,发家致富的第一步大都走的是倒买倒卖的路子,比方说倒卖鸡蛋,村里收,再拿到县城去卖,一个鸡蛋赚上2分的差价,这样一点点积累原始资金。
  10块钱虽说太少了点,但是少也总比一点没有强,反正不管要做什么都是需要本钱的,只是当倒爷这条路不好不太适合她这个副本,她这肚子里还装着一个4个月多的小家伙呢......
  辛苦她不怕,上一世她过的也并不轻松,不还是熬出来了?怀孕这倒是头一遭,每天跑来跑去折腾,不知道肚子里这个小家伙能不能承受的住,万一有个好歹......
  苏玉兰可不想冒这个险,在这个时代,能发财的路子多了,别人不敢干,是因为前路不明确,可是她知道啊,社会发展的方向她可是一清二楚,只要手里有本钱,抓对一次机会就能翻身。
  第二天吃过早饭,苏玉兰就让李晓梅陪着她去村供销社买东西。
  一出家门,清新的空气铺面而来,湛蓝的天空,干净的空气,这样没有雾霾,没有污染的生存环境,也只有后世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它的可贵吧。
  深呼吸两口让苏玉兰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走出自家这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子,就是大桥村的主街道南北大街,供销社就在这条街的北头。
  打眼望去,一条街上全是土坯墙的矮房,挺宽敞的街道上大大小小的泥坑走不了几步就得有一两个,还有被车辙子碾出来的一道道的车轱辘印。
  这条土路,小雨还好点,一场大雨,村里人没个三五天都出不了门。
  正冲着巷口的一面土墙被白灰刷过,上面用不太工整的字体刷着两行标语:“打多少收多少,由你自己说了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苏玉兰脑子里一下子又冒出好多“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全是关于计划生育的......没办法,在她自己生长的那个年代,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这样的标语,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姑嫂俩出来的早,深秋的季节,早上还是有点冷,街上也没有什么人,要不了几分钟就走到了供销社门口。
  村里的供销社规模小,一进门就是一溜柜台,柜台后头的货架上摆放着的都是村里经常用到的生活用品,卫生纸、火柴、蜡烛、洗头膏、雪花膏、雨伞雨鞋、棉布棉花......
  凡是村里生活用到的这里几乎都能买到,农村人就是一年不出村日子也能对付着过。
  供销社的社员就是村里的妇女主任王秀丽,妇女主任这样的村官儿是个闲职,一年到头也没什么事儿,村里也给不了几个补贴,远不如在供销社上班来的实在。
  “这才刚开门,你俩就来了,晓梅,你要买点什么?”王秀丽一张圆脸笑起来有两个酒窝,说话也挺客气。
  王秀丽40来岁,按照村子里的辈分,苏玉兰和晓梅低着一辈。
  “婶子,我陪我二嫂来的。”
  王秀丽这才看向苏玉兰,不是她戴有色眼镜看人,六七年里老李家这个二媳妇进她这个供销社的次数估计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并不是她家不需要买东西,只不过她自己不来,有时候是她男人来买,有时候像打个酱油,买个火柴的也是打发孩子来买,她自己是从来不出头的。
  在王秀丽印象里,老李家这个二媳妇就是个蔫货儿,比大儿媳差远了。
  而且最近村子里谁不知道这个媳妇儿“疯”了。
  “好久没见侄媳妇儿了,家里缺啥儿了?”虽然心里有想法,王秀丽嘴上还是很热情的招呼着苏玉兰。
  苏玉兰环视了一周货架,“婶子,雪花膏、牙膏、牙刷、香皂、毛巾各拿一个,还要一叠卫生纸。”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必需品,现在手里钱不多,是得省着花,但是该花的必须还是得花。
  王秀丽把东西一样一样的拿出来放到苏玉兰面前的柜台上,“雪花膏2毛2分,牙膏3毛2分,牙刷1毛1,香皂1毛8,毛巾7毛,卫生纸1毛2,一共是1块6毛5。”
  王秀丽一边念着价格,一边噼里啪啦的拨着算盘珠子。
  这么一大堆东西才1.65元,虽然她心里知道这时候的物价低,工资也低,但是这1块多钱的购买力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李晓梅心里有些疑惑,二嫂以前节约惯了,这些东西以前她是不会随便买的......
  醒来后的二嫂似乎有点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诧异的不只她一个人,供销社的王秀丽这会儿也正纳闷呢,都说这个媳妇儿疯了,可是刚刚在她这儿买东西的人好好的呀,再正常不过了。
  买香皂这些也就罢了,人家还买了牙膏牙刷,农村人在家里谁能这么讲究?供销社的牙膏牙刷大部分都是家长给住校的孩子买的。

  ☆、第五章、吃肉

  屋里的座钟眼瞅着指向11:30了,王月娥还在跟村里几个年长一点的老太太们打牌,这种塑料的长方形薄片的纸牌也就在农村中老年妇女们中间流行,其他地方是很少能见到的。
  她们这打牌也就是图个乐儿,打发时间,每人跟前放着几个玉米粒,这盘谁糊了,就赢过去几个玉米粒,到最后收场的时候,再按照玉米粒算账,输赢也就几分钱的事。
  最近几个月家里不顺,王月娥好久没有出来打过牌了,这两天家里的疯媳妇儿醒了,瞅着能吃能喝,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吃了早饭王月娥早早的就出来了。
  到这个钟点,已经有人提出要回家做饭了,
  “再玩会,中午饭有啥早晚的!”王月娥还没玩够,不想早早收场,
  一起玩的也都是些年老的,就算她们不回家,家里有人做饭,也都不急回家。
  这么着又过了大概得一个小时,早饭吃得早,就算不用回家做饭,肚子饿了,也该回家吃饭了。
  王月娥一拐进自家这条巷子,就闻到了猪肉的香味,肚子里越发觉得饿了。
  越往家走,肉味越大,她家怎么会有肉吃呢,王月娥差点都要怀疑自己是饿出幻觉来了?一进门,就看到她家大儿子李建华在院里擦自行车。
  “中午不在城里吃食堂,回家来干啥?”王月娥嗓门大,她话音刚落,立马把屋里的四个小孩招了出来,
  “我奶回来了,现在能吃饭了吗?”
  说话的是王月娥的大孙女,李建华的女儿李玲,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
  “娘,您没闻到肉味?建华要不回来,谁往回给您买肉?”高敏芝从厨房探出半个身子跟婆婆回了个话。
  “您回来了,我这面条就下锅了哈~~~”
  王月娥一听面条,心里又一阵心疼,这一顿都在她这儿吃,六个大人,四个孩子,10个人,一顿面条得吃掉她多少面粉啊?一个个的都只知道来她这蹭吃蹭喝!
  再想到肉,王月娥随即又想开了,家里都有大半年没吃过荤腥了,吃肉总不能就着窝头吃吧,这么一想吃顿面条也不算啥,只是可惜老三不在家......
  要知道今天老大买肉回来,她怎么也得托人传个话,让老三回来一趟......
  苏玉兰这会儿也在婆婆家的厨房里,她正在往灶里添柴。
  昨天晚上她真的吃到了大嫂高敏芝送的鸡蛋,鸡蛋倒还罢了,自己家里鸡下的,没想到今天中午大哥李建华竟然还真的买肉回来了,看那一块儿最少得有一斤半......
  这波操作可是有点不合常理啊,以前大哥不往回买肉吗?自然是买的,可哪回买回来不是在自己院里关了门吃。
  别问她怎么知道的,在农村就没有能瞒得住的事,关的了院门,还能关的住肉味?大人不说,孩子还不会说?
  这些王月娥自然也是知道的,大儿子每月给她交20块钱,她可是听别人说在城里上班的一个月工资都是30多块钱的,只是她敢跟儿媳妇提吗?只要她敢质疑工资的事,大媳妇儿就能跟她提分家的事,分了家那工资肯定是一分钱都到不了她手里了。
  一顿饭大家吃的都挺高兴,除了李建华的小儿子李军,李军跟苏玉兰的大儿子李强一般大,不过李军是6月份生的,比李强大了4个多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