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薄荷雨)


  车站外是雷邦来接的他们,陈馨知道雷邦是个吃货,特意给他带了不少特产。鲜豆腐是没办法的,但是豆干豆角带了不少,还有寨子里的山货跟泡药酒的材料,都是普加帮她搜罗的好东西。
  “不错啊,我就想着这次回家给老爷子的战友过寿不知道送什么,你这可解了我的难了。”雷邦喜滋滋的收好那些难得一见的药材,直接塞了个信封给陈馨,“这是买这些的钱,还有两千帮我给你张家大哥,祝他新婚愉快,我就不过去了,晚上的火车要走,来不及。”
  这年头,县城里过生日结婚,红包封个一百都是很大的人情了,在他们山上,十块二十的才是主流。像雷邦这样一出手就是两千的,连陈馨都吓了一跳,拿着信封的手跟拿着烧红的碳一样。
  “你收着,要是觉得不好意思,等明年清明前,把你们山上的茶叶给我弄点好的,我要送人。”
  山上的茶树又不是什么珍贵的树种,顶天了一斤能卖五六十。
  陈馨想了想,答应下来,她打算到时候专门找个时间回来给雷邦亲自炒茶,再带一些顶级的雪芽回来给他,总之凑个千把块钱的,也算还了些人情。
  雷邦自己忙着走没空送她们,就找了个单位的司机帮忙送她们,给了两包烟就好了。
  刘春燕一早就去山上帮忙了,她在这边两个多月,中间张大哥还下来帮了几天忙,后来还介绍了几个手脚勤快人也老实的乡亲过来做事。也因为有张家村的人在里面做,本地的雇工还是不太敢欺负老板是外地人,工厂的事物运转起来比在南边的时候要顺畅得多。
  刘春燕这个小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对县里来说也是个招商投资的实例,因为刘春燕的带头,县里设立的经济区也入驻了好几家私营企业,一家糖厂,一家糕点厂,还有一家肉制品加工厂。
  肉制品加工厂的规模最大,投资也最高,老板是从省城过来的,当初学的畜牧学,没想到毕业十几年后不养牲畜了,改为从事专门加工肉类的行业。


第94章 结婚之前
  这边是农业县,畜牧业还不怎么强大,肉制品加工厂的肉类来源是从县屠宰厂送过来的,他们主要是制作火腿肠,还有一些肉类罐头。
  这两年国家对农业经济作物的扶持力度挺不错,低海拔地区种植经济作物的增多,还有搞养殖场的也多了起来。
  除开张家村外,白屏坝那边因为地势平坦有水源,他们打算发展畜牧业,全村集体养猪养鸡。
  白屏跟张家村就隔了一座山谷,在张家村的茶园那里往下看就能看到白屏的村子。
  他们村养殖是设置的梯田型养殖区,靠近半山腰养的鸡,半圈养半散养,早晚定时喂配搭的食料,中间就让鸡自己在圈起来的山林里面找吃的。还在好几处修建了半搭的鸡窝,方便母鸡生蛋。
  鸡圈下面就是猪圈,一共三层,猪仔和成猪分割开饲养。猪粪可以窖沼气,又可以发酵了当做肥料。
  张家村的地势比较高,种植业上以茶树为主,还有高海拔的经济作物,养殖的话没太多可以饲养的,也是养的鸡。他们的鸡不是同一养殖,而是家家户户自己养,只不过由村里牵头统一收购。
  另外村里用镇上拨下来的钱修了鱼塘,四个大鱼塘修在河边,养的是四大家鱼。这是高山冷水鱼,不能喂饲料,全是精细搭配的天然鱼粮。这个是农研所的专家告诉他们的,说是这样的鱼肉质细嫩而且没有一点污染,营养价值比普通淡水鱼要强。这些鱼专门有车送去大城市,进的什么超市,比普通鱼的价格几乎翻倍。
  早先的时候村长还挺担心的,怕价格太高没有销路,后来接到收购方的电话,让他们多养一些,说总是供不应求,村长才放下心来加大了投入,现在打算再开两个鱼塘,除了四大家鱼外,另外再养一些经济价值高的冷水鱼。
  不过一年的时间,张家村因为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好多了,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的也少了,大多数人除了轮工去鱼塘做事外,就是趁着扶持的机会自己做些小型的养殖。
  比如张家,现在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了。他们之前的那个竹鼠养殖园已经再度扩大,并且连同左右邻居一起做,包下了半匹山搞养殖。
  原本村里不少年轻人毕业后都出去打工了,现在起码回来了一半的人,家家户户都忙个不停,只恨人少不怨人多。
  张家大哥这次结婚,村里简直当成大事来操办,都觉得是张家的风水好,招来了金凤凰才带动了村子一起发展,所以也都愿意帮把手,把张大的婚礼弄得热热闹闹的。
  还有一些女人家想得更多,她们要让来观礼的其他村的人看到她们村的强大,然后自家那几个该说亲事的崽也就不愁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了。
  还真别说,原本是过来帮张二姐的忙的她小姑子和小姑子的朋友,就看中了她们村的两个小伙子。
  以前总觉得张家村穷,觉得张二姐找到她哥简直是祖坟冒青烟,现在上来看过之后才发现,张家虽然看上去不显,但人家吃的用的都不差,甚至比她夫家的还好,小姑子心里就微微有点酸。不过张二姐本就是个大气的,丈夫对她和娘家人好,她投桃报李对婆家的人也不差。这次小姑子上来帮忙,她直接就塞了红包过去,吃的也不差,这人一下子心里就舒坦了。
  等到陈馨个人白梦清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坐车回来,又有雷邦送的礼金这么一衬,二姐的小姑子跟她朋友对视一眼,笑容再度甜了三分。
  “二姐,这是我带回来的一套金首饰,给大嫂的,另外这只镯子是给你的,还有这条长命锁是我侄子的。你都先收好了,等晚点人走了再拿出来。”
  张二姐被金灿灿的光晃花了眼。这农村跟城里可不一样,城里人喜欢什么钻戒,她们就喜欢金子,大金镯子大金耳环,越亮眼越好。
  张二姐把陈馨给自己的收好,把给大嫂的那一套直接用盒子装了,送过去显摆。
  因为嫁娶的规矩,这几天严春华是住在村长家里的,就村长女儿出嫁前住的那屋。来帮忙的女人们挤了一院子,还有年纪大些的老阿婆们则坐在厢房里嗑瓜子聊天。
  张二姐过去的时候,直接就笑着跟严春华说,让她来试着戴一戴,看到时候配个什么发型比较好。
  陈馨给的金首饰还是在老凤祥买的,那边的金子成色足,就是样式稍微老气了一点,但是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整个黄金首饰的造型都不怎么样,重要的就是颜色亮成色好,款式完全可以忽略。
  众人起着哄,让严春华带上了整套的黄金首饰,金手镯金耳环金项链,十成十的重。
  “诶,怎么没有金戒指?”有个媳妇突然闹了一声,还显摆了一下自己手上戴的戒指。
  “戒指我可不敢胡乱送。”正好陈馨抱着张璋过来跟严春华打招呼,闻言笑道,“这戒指只有丈夫送妻子的,哪里有小姑子送嫂子的。我大哥肯定准备好了,我们就等他到时候现给我们看就行了。”
  严春华闻言抿嘴笑,招呼陈馨和白梦清到身边坐。
  她没有推拒陈馨的礼物,因为她娘家没有来人,村里人虽然看在张家人的面上没说啥,但是一个村难免有几个嘴碎的媳妇,那些人在她背后嘀嘀咕咕的话,她多少还是知道些。
  陈馨愿意给她送这么多东西,就是让她镇场子的,她若是一个劲儿的推脱倒是让人看轻了她。反正严春华心里寻思着,等到陈馨结婚的时候,她肯定会回一份厚厚的礼过去。
  白梦清没有给单独的红包,也是添妆为主,给的一对金镯子和一条镶了红宝的银腰带。
  银腰带是严春华老家那边的规矩,照说是娘家给的陪嫁,一条银腰带从女儿出生就开始攒,到时候陪着女儿出嫁,等到人没了,这条银腰带是要跟着入土的。但是严春华因为跟家里闹得不合,所以结婚都没请父母过来,自己就把自己嫁了。
  这个风俗还是陈馨的同学告诉她的,所以在来之前,陈馨就找了巴甲商量着让他家的阿妈阿婆帮打了这么条腰带给严春华。


第95章 娘家
  婚礼还有两天时间,说多宽裕也不多,他们这边的风俗,从明天早上开始就要摆席,送亲吃三顿,结亲吃六顿,一共三天流水席。
  严春华家没在这里,她结婚也只跟家里人说了一声,户口什么的当初上学的时候都转了,这会儿方便了登记。
  严春华其实从内心来说还是希望家里人能来,但是到现在为止,家里都没有一点音信传过来,她也死了心了。本来张大哥跟陈馨商量,看要不要租个车去接春华娘家人,但是二姐说最好别这样,若是对方家里人好说还算了,要是个胡搅蛮缠的,他们这婚事怕是都进行不下去。
  “我说就不用管春华娘家那边的了,当成是我闺女,我给送嫁。”村长老婆这几天跟严春华在一起,对这个勤快的姑娘喜欢得很,后来从二姐那里知道春华跟家里闹翻的原因,村长老婆顿时就气愤上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