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C大有加分项,你可以去问问你的老师,我记得你们这里是老三线,应该有加分的。还有优秀学生干部之类的也要加分,实在不行,你去考一个国家级运动员的证书,这些工作你得先做在前面,不然到时候就差个一两分你才亏呢。”
陈馨来之前在宋老师家里就听宋老师给他家一个表侄提过这事儿,她也是现学现卖。
村长儿子听了之后默默记了下来,看陈馨的目光都亲切了不少。
其实陈馨这么做也是帮张家卖村长家一个人情。就算村子里的人淳朴,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家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无伤大雅的时候,大家会照顾着你,但是如果跟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那肯定是紧着自家来。
张家的大儿子一看就是个木讷的老实人,加上腿瘸后有些自卑,不像是个能撑得起门户的人。两老年纪大了,日子只会越来越不好过,所以跟村里的掌权人打好关系是最重要的一步。接下来,她会慢慢的帮张家大哥立起来,希望等张璋长大后不会埋怨她这个姨妈自管自己。
村长的儿子是个健谈的年轻人,自小在村子里长大,后山被他玩得熟透了,哪里产什么都知道。
陈馨套了他的话,得知他们日常的经济来源最大的就是上山收山货。但是山货要卖出去却不太容易。毕竟他们这边的山区,很多人都在做这个,人家来收山货也要看交通方便不,他们村在半山腰,路不好走,而且因为村子人越来越少,所以山货的量也在逐年下降,这样一来,收货的人就更不愿意为了他们这点东西专门跑一趟了。
“能看看你们这边的山货都是些什么吗?”
陈馨提出的要求不难达到,旁边的婶子直接带着陈馨去了侧边的储藏室,拖出一麻袋的山货。
里面都是用塑料袋包成一包一包的,有木耳,银耳,野菌,葛根之类的山上常见的东西,还有一些晒干的松花,野菜什么的。
“厨房的梁上还有山鸡和野兔斑鸠,山下的人都喜欢吃,就是买卖不方便。”
陈馨看了之后有了个主意,但是能不能成还得试试才知道。
“我来之前,我的邻居刘爷爷跟我说现在国家在努力提高农村的收入,鼓励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畜的养殖。我专门去翻了下资料,这边盛产木耳和银耳,我觉得这个可以利用起来。”
这山上没有工厂,人也不多,自然污染少,种植出来的作物肯定营养价值比其他地方高。再养些跑山鸡和兔子竹鼠之类的,也是一笔收入。但是同样的问题依然出在交通上。想致富先修路是必须的,不管是种子和幼畜运进来,还是收获的物产送出去,这些都要依靠便利的交通才能实现。
“我爸去镇上问过修路的事,镇上也没说不给修,但是我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国家拨了经费过来,但是轮不到我们这些条件恶劣的村子,其他地方就给分走了。”
“为什么?”陈馨不太明白,既然是扶贫款,为啥不仅着最困难的地方用?
“还能为什么,业绩和政绩呗。”少年虽然不懂其他,但是父亲时常在家里跟妈妈和大哥大嫂说的一些话他还是能理解的,“我们这几个在山上的村子,要发展需要花费的资金太大,而同样的资金在山下就能盘活一个村子。上面的领导都是几年一个任期,到时候升迁还不是要看你当政的时候有没有发展好经济改善民生什么的,山下的村子发展起来了,业绩政绩明晃晃的,上面来人检查,拉着走一圈,说啥都好使。”
这个问题很具体,也不能说人当官的是错误的做法,国家还提倡先富带动后富呢,他们不过是先发展好发展的地方,最后有富余了才来考虑山上的村子,这也不能说他们是错误的做法,只是这事儿落到自己身上,肯定是觉得不痛快的。
“发展的事情暂时不说,那修路的事情呢?”
“这个我知道,上次我跟大姨去镇上,就遇到那个副主任,他说我们村申请的修路款倒是可以批,但问题是金额不足以修一条通到村子的水泥路,除非村子也自筹资金。可我们村子穷得这样了都,哪里还能筹资修路啊。”
他们正聊着,堂屋那边的几位也商量完了,之后就招呼大家一起出去摆龙门阵。
听到说陈馨在问修路的事情,村子也正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吐,他之前跑了好几趟镇上,可那边就给出这么个态度,要修可以,大家一人一半。
他也不是不知道就这样都已经是镇上开恩了,隔壁山水村去要修路款,镇上还是一点不松口呢。
“如果我们不修水泥路呢?先用修路的资金把路基拓宽,然后用石头泥巴碳渣垫底,上面压泥,看看能不能用柏油,如果不能,哪怕就是这样的机耕道也是好的,至少能通车,不会因为路上过于坑洼不平而让汽车不愿意上来。”
“这样能行?”
“去问问呗,当然不能就这样去问。我想的话,如果村长你拿着村子的发展规划去问,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规划?什么规划?”
“村长就没有想过如何发展村子的经济产业?”陈馨有点傻眼,怎么好像这个村长跟她想的有些不太一样?
“我们想过啊,等路修好了,就可以把山货运下去了,然后村子就能有收入,大家也更有激.情去山里找山货,这样不就能挣钱了?”
陈馨想扶额,真的,她完全没想到村长会是这样傻白甜的村长,难怪人家不给批呢,就你这样没有一点规划,修了路也是看天吃饭,人家傻了才给你投资。
第19章 申请示范村吧
还好,村长的儿子是个聪明的,看到陈馨的脸色就知道自己老爸肯定很多东西都没去想过。而且刚才在屋里的时候,陈馨姐也说了要发展经济作物,他们村的银耳跟木耳就是好东西。
“陈馨姐,要不你给我们说说人家村是怎么发展的行不?我们山下的几个村子,一半是种植大棚蔬菜,还有一半是靠河养鱼。我们山上不适宜大棚,也没法养鱼。”
“不适宜大棚这个是先天不足就不说了,不能养鱼但是可以养其他的啊。”陈馨说着干脆从包里拿出一支笔,又让村子儿子拿来几张纸,就开始写写画画。
“之前我上山的时候,雷哥跟我说你们这边山高路陡,但是水源丰富,说这山背后就是一条小河沟是不?”
村长儿子点头,简单给说了下周围的山地情况。
“行,这个需要具体去看了之后才能分析。但是山里养鱼养泥鳅的不少见,我听我同学说,他们黔南那边的山里就养稻花鱼,这个怎么个养法我不太清楚,不过可以去请教专家。泥鳅什么的应该有人养过,具体你们这里能不能养也需要请人上来看看才知道。这两个你们可以写进计划里,提请镇上的工作人员帮你们联系相关的专家。国家要扶持农业,只要是正当的要求,政府也不会拒绝。”
说穿了就是几个电话的问题,人家专家也需要地方来试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村长能跟人专家搭上线,请来看看,合适的话这不就有了技术支持了?
陈馨在院子里说话,原本还围着好几个女人,现在都被自家男人给赶到一边去了,大家伙儿围着陈馨,跟好学的孩子一样,眼巴巴的看着她帮忙分析如何发展家园。
“接下来就说咱们村子自己就能知道成不成的计划。第一,木耳跟银耳的种植我想应该有人知道怎么弄吧,不要想着去山里摘,那都是杯水车薪。而且人工种植跟天然野生是两种价格,以后可以分开来售卖。再一个,我之前在山坳那边看到对面上有一片老茶园,不过看上去没人打理的样子,能问一下是怎么回事吗?”
这事儿还真有人知道,三爷爷开的口。
那还是三爷爷小时候的事情了,在建国之前,他们这边有个地主让人平了一匹山,说要弄个茶园,茶树还是专门从外地买回来的,可没想到茶园才弄了两三年不到,就开始爆发动乱,那地主没奈何只能举家迁走,这茶园自然就荒废了。
陈馨记得她以前在研究一道菜的时候,需要用到茶叶,世人多用的龙井,而她则选用了一个不太知名的茶叶,原因是那茶叶富含硒这种矿物质。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而我国是缺硒大国,所以一旦食物跟保健扯上关系后,身价立马百倍上涨。
当时陈馨就是冲着这个去的,那个茶叶的产地她也了解过,应该是就是在这一带,只是从来没有专程来产地看过。而且硒含量最丰富的也不是本省,是隔得不远的另一个省的少数民族地区。
“我建议你们过完年请专家过来验一下这里土壤的元素组成,如果可以的话,申请恢复茶园并扩展规模。”毕竟不是十分的肯定,所以陈馨也没有强烈的建议他们上马这个项目,“但是就算不管微量元素的多少,高山茶园的茶质量也不会低,你们这边还是差不多上百年的老茶树,包装一下,打个百年老茶的招牌也是能制造一点噱头的。”
大致把自己了解的一些情况说了下之后,陈馨觉得自己不如跟雷邦联系一下,看能不能从县里请一个靠谱的规划师来帮忙规划一下村子的发展框架。她只是个厨子,提点建议还行,真要让她来做这事儿,她自己都心虚。
相似小说推荐
-
就想追着你 完结+番外 (岑利) 2019-05-05完结125 1464一中的关小南最近有点火,但火的不是学习,而是她坚韧不拔的追人精神。关小南觉得自己追...
-
最强探长 (元月月半) 2019-11-10完结683 1500身为巡捕房探长,查案是探长顾寰宇的本职工作。可生活愣是把他逼成十项全能,养娃养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