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畅从秦筑画廊离开,就跟看热闹来的同学分开,去找陆杨会和。两人说好了,要回去陪陆老爷子吃晚饭。
畅畅之前听陆杨说过老爷子的情况,心里大约有数,老爷子这个年纪,身体是真不敢盲目乐观了,陆杨自己学医的,轻易他不会这么说,所以畅畅现在来的多了些。
路上两人聊起画廊的事,陆杨便笑道“干吗不叫我一声你呀,也不怕自己挨了欺负。”
“你去了就不好玩了。”畅畅道,“祁子越认识你吗”
“应该不认识吧,不过也不好说。”陆杨道,他几乎很少接触首都那些“干部子弟”的圈子,但是偶尔会陪老爷子参加一些活动,顶着“陆家独苗”的身份,很多人自然会记住他,而他压根不认识对方。
“祁子越家里很厉害吗”畅畅好奇问道。
“怎么说呢”陆杨沉吟一下,“爷爷对祁老爷子的评价还是不错的,可惜子侄辈后继乏力。”
陆家什么火候,祁家又是什么火候
要说祁家的老爷子,地位影响虽然不可能跟陆老爷子比肩,但也是一辈子有名有号的人物了,可惜子孙平庸。
陆老在大运动中大儿子死了,可陆安平如今却是货真价实的副省长,年纪也不算大,再进一步完全可能。
而祁家呢,子侄后辈就没有出挑的,像祁子越的父亲,靠着老子福荫也只是个不上不下的部队文职,再到孙辈,像祁子越这种,躺在家族庇佑下的公子哥儿罢了,说难听点不知好歹。
“像这种家族,怎么可能不树敌,祁老都什么年纪了,祁老在一天,还能护他们周全,祁老一死,子孙无用,很难说会落到什么地步。”陆杨停了停,笑道,“当年吴家就是个例子,吴家鼎盛的时候,我爷爷都得让他三分,结果呢,还不是早早就衰败了,子孙后代盛的时候春风得意,可也没少有人盯着他们,吴老死了以后,也没少被人收拾。”
“所以当年有我大伯,作为长子培养的,我爸大学就跑去学了工程,后来也是因为我大伯没了,我爸也就几经周折转了行。轮到我,我当时其实认真考虑过了,富不过三代,强盛也不必三代,我自己觉得不适合走我爸的路,我爸的生活他自己又喜欢吗,我看未必。现在我爸有足够的能力,还有我舅舅呢,足以让我安安稳稳淡出这个圈子,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学医有什么不好啊,生老病死人人平等,天王老子也得乖乖地看病。等到父辈老了,我自己的孩子也大了,不管怎样他们都能平平静静的生活。”
他小小年纪想得深远,当初老爷子却一心把他送上巅峰。可是现在年纪大了,老爷子反倒又认同孙子的选择了。
两人去了陆家大院,老爷子叫人炖了一大锅羊蝎子,撒了青蒜和香菜,连说好吃。
“你们俩陪着,我吃饭都有滋味了。”老爷子说。
“爷爷,羊肉上火,你不能多吃,晚饭最多七分饱。”陆杨在一旁叨叨他。
“听见了吗”老爷子指着陆杨对畅畅说,“这小子,管我都管上瘾了,我老头子一辈子只有管别人的,老了老了,轮到被孙子管了。”
“爷爷,你呀,就得有人管着。陆杨哥本身还学医呢,保管你长寿一百二十岁。”畅畅乐得笑哈哈。
“你也向着他说话。”老爷子孩子气地撇嘴,忽然问道,“畅畅,明年毕业了吧,毕业了有什么打算”
“还没想好呢。”畅畅笑道,“爷爷你看,我一般也就整天想着吃和玩,我爸的口头禅,走一步算一步,先把今天过好,我等毕业了再想也不迟。”
“嗯,小孩子家,你才多年轻啊,这样才过得高兴。”老爷子笑道,“不过我要是能活一百二十岁,想什么法子,耍赖也得把你留在首都,不然谁陪我吃羊蝎子。”
畅畅听了直乐呵。老爷子则别有用意地瞥了陆杨一眼。知道孙子主意大,年轻人的事儿,两个年轻人现在看起来也很好,老爷子也觉得挺好。
李邱蓓从那以后,就悄悄搬出了宿舍,听说自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了,平常来学校上课,或者在画室碰上,便很少直视畅畅,目光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躲开了,那目光里各种复杂。
然而大家都像没事人似的,相安无事,互不打扰也就算了。
还有就是,李邱蓓好像跟祁子越和平分手了。不知道是祁子越腻味了,还是她自己想明白了。
第150章 教授牛哄哄
暑假, 年度最佳消息,是江谷雨大晚上打电话来说的, 刘文浩考上了羊城一所大学。这孩子最终没听他爸和他爷爷的,选择了一个建筑系。
“他大伯家孩子去年不是没考上吗, 那孩子不愿意复读, 当兵了,他小叔家的孩子成绩也不咋地, 浩浩一说考上了,一大家子高兴坏了, 说他们家可算出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了。”
“大喜事啊,我们浩浩好样的。”江满一听羊城,第二句话就忙的跟江谷雨说,“谷雨你记着啊,羊城是个好地方,你和刘江东眼光放长远点,别老想着孩子毕业回你们那小县城,大学毕业前给他在羊城把房子买了。”
“买房子”江谷雨一定就说, “可是羊城也太远了,他也不一定留在那儿啊,买个房子干什么呀。”
“我估摸着他在那边读完四年大学,大概率会想留在羊城。”江满道, “就算他不留在羊城, 他们大学不是把户口转到羊城吗, 趁机就给他买个房子, 将来就算他不在羊城,那房子也吃不了亏。你听我的没错,你现在手头上也不缺钱,缺了跟我讲,首付我给你出。”
紧接着是老家的消息,姚高兴复读一年,考了个大专,上了一个财会学校。
千禧年深秋,连阴雨的天气里,陆老爷子突然病重昏迷,陆杨半夜里打了陆安平电话,说爸妈你们快回来吧,爷爷这次怕是挺不过去了。
几天后,老人家在儿孙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
老爷子这个身份,身后事已经不是家事了,有专门的治丧委员会,电视报纸都播了,追悼会上诸多重要人物纷纷到场。姚志华跟陆安平通过电话之后,便动身赶到首都,以陆安平朋友的身份参加老爷子的葬礼。
搁在农村或者普通人家,他这样的关系大约是帮忙操持的,毕竟老爷子只有陆安平一个儿子,可老爷子这边,一切事情都有治丧委员会安排。当年姚志华父母过世,陆安平也都是亲自吊孝的,所以不管怎样,姚志华肯定要来。
老爷子追悼会当天,姚志华带着畅畅一起去的,他和陆安平再聚首,便关心安慰了几句。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陆安平和陆杨父子两个倒也平静。
老爷子的遗产,居然是没什么人关心的,老爷子什么遗产啊,房子是国家的,车是国家的,享受的一切都是国家待遇,一生几乎谈不上什么私人财产,房子和车遗嘱都退回去。
遗嘱早在多年前老人就写好了,除了给陆安平和陆安慧每人留下一些纪念性物品,老人把其他个人物品、收藏品和不多的一笔财产都留给了孙子。
安顿好一切,离京前陆安平拉着姚志华喝酒,肖秀玲悄悄跟陆杨说,她担心这俩喝醉了。
“不能吧。”陆杨道,“我爸和叔两人,酒量都过得去的,也都是心里有数的人,妈你不用担心他们。”
“希望是吧,酒逢知己,他俩就算几年不在一块,到一块还是话多。”肖秀玲说,“我记得以前,你爸一跟你叔喝酒,俩人就容易喝多。”
“没事儿。妈,这阵子你也累了,你去歇着吧,我看着他们。”
肖秀玲哪能就放心去歇了,就陪着两个年轻人收拾东西。
因为姚志华在,畅畅也就没走。她最懂书画,陆杨就叫她帮忙,一起动手整理老爷子留下的东西。先整理老爷子书房,陆杨是不太懂,一整理,畅畅有点咋舌,老爷子收藏的书籍字画,认真起来可能比这大院也不少值钱。
当然,古董其实很少,大部分字画,有的是老友赠答往来,有的是画家或者书家本人赠送,这些东西,陆杨打算好好收着,也不大可能拿出去卖。
更何况,他自诩不是不肖子孙,根本也不打算变卖老爷子留给他的东西。
把墙上畅畅的那幅农家院取下来,陆杨看了一会儿,仔细卷起来收好,自己嘀咕道“我打算这房子等收拾好了就退回去,你说我把这些东西放什么地方呢,总不能再让爸妈带到大西北去。要不我干脆租个房子,现在我也没住校,租个房子我自己还能住。”
“你婶子早就让我给你买房子呢。”肖秀玲道,“杨杨,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打算,要不我们干脆就把房子买了吧,先住着,将来万一离你工作地方太远,不行咱们就卖了重买。”
“妈,我也就还有不到一年就毕业了,房子也不急着买。”陆杨道,“再说爷爷走了,你和爸爸在大西北,我也没理由非得留在首都。”
“陆杨哥,你会出国留学吗”畅畅问,“我听说你们学校,每年都要选派人出去留学的。”
“再说吧。”陆杨道,“我现在的导师就是德国人,学校聘请的客座教授,现在国际交流这么方便,也不是非得出国才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