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十年代穿二代 完结+番外 (麻辣香橙)


  然后夫妻两个一有空,就把小家伙拎下楼活动锻炼。畅畅的运动习惯不是特别好,慢吞吞还坚持不住,姚志华决定从现在起,就好好培养睿睿的运动习惯,早晨带着他跑步,睿睿两条小短腿,跑起来煞是有趣。
  家里有个炒股的媳妇,姚志华居然也开始关注报纸财经版了,忍不住瞎操心,有时候跑回来跟江满说,看到哪支哪支股票跌了,出了什么事,跌得怪狠的。
  江满“我只买那些长期平稳看涨的,我又不是赌徒,才不买这种。不是跟你吹,我选股的眼光一向很好。”
  姚志华好吧。
  江满要接睿睿上幼儿园,真的没法守在交易所操作短线,尽管短线可能更挣钱,可相对的,风险也更大一些。并不是在行情好的时候就不会赔钱。
  92年年底,姚志华参加工作满七年,江满娘儿仨办理了农转非,户口迁了过来。
  他们娘儿仨的户口一直还在老家,有些手续刘江东都能代劳,刘江东彼时已经在县公安局当了个科长。江满则需要拿着沪城这边的相关证明和自家户口本身份证回去一趟。
  江满就把睿睿留在家,自己动身回去。江谷雨骑着踏板摩托来车站接她。
  路上就跟她说,她们供销商场改制了,一部分职工要下岗了。
  “你要下岗”
  “我应该不会吧,改制继续留下干呗,好歹小刘和他养父在咱这小县城也是有几分面子的。”江谷雨说,“我就觉着,当时那么想当一个正式职工,一转脸,铁饭碗给你砸了,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职工,一听说下岗都哭出来了。”
  “不是我说,就你们那个供销商场,商品老旧,里边弄得灰头土脸的,进去买个东西,营业员一个个脸跟大爷似的,现在市场经济了,改制下岗太正常了。”江满道。
  “姐”江谷雨埋怨地叫她,“单位里都说,吃了国家这么多年的饭了,一下子不管了,换私人老板了,怎么想怎么别扭。给私人老板干好歹还有个工作,下岗的就真没着落了。”
  “那你自己说,就你们那个供销商场,用得了多少工人你们现在有多少职工,有多少人是在柜台正常上班的搞后勤的、当干部、吃空饷的、泡病假磨洋工的,恐怕得养了一多半闲人吧,一年的盈利够不够养那么多人说难听点儿,自己挣不上自己吃的了,国家又靠什么养不关门才怪。”
  江谷雨骑着摩托车默默半天,笑道“姐你这么一说,也是个道理,比干部说的那些让人能接受,开动员会,就只会讲大道理喊口号,越讲大家越骂。”
  “你们一个供销商场,用得了多少干部一多半都归在不干活的闲人范围,他干部当然不会像我这样讲。”江满想了想,说,“谷雨,你要敢听我的,你也别这么半死不活吊着,就是眼下不下岗,往后也没什么干头了,顶多拿个饿不死人的工资。你还不如主动下岗,现在还能拿一点补偿安置费,你自己干吧。”
  “我干什么”江谷雨反问,“我又不是你,我也不会烤面包,不会做蛋糕,我这些年呆在供销商场,就是个站柜台的,我婆婆还心疼我,给我弄个最轻松的文具柜台。”
  “你要是敢干大的,你贷款,我也能帮你点钱,就承包你们那个供销商场,那个地段做生意本身没问题,小县城老百姓买东西也认它。”
  江谷雨想了想“姐,我哪有那个胆量,这些年我就当个营业员了,别说要那么多钱,你让我管那么大的商场,我真担心不行。”
  “那你就自己开个店。”江满说,“你自己看看外面,随便开个小店,挣钱也比你工资多得多了。”
  踏板摩托驶入供销商场后边的家属院,江谷雨停车给她下来。
  江满看着前边三层楼的供销商场,心里其实有点可惜,江谷雨要真承包下来,经营得好,妥妥又一个小富豪。
  可说实话,经营没那么容易,风险肯定也有,尤其江谷雨嫁给刘江东十几年,日子过得太舒服,公婆和刘江东毕竟都有些能力,把她方方面面都安排好了,现在让她自己去承包经营偌大的供销商场,的确有难度,而且也会逼得她比较辛苦。
  晚上刘江东下班回来,江谷雨就当着江满的面跟他说,她想自己开个小店。不然就算不下岗,留在供销商场,也是给人家老板打工。
  “小刘你当警察的街面熟,你肯定知道,谷雨要是开个店,只要好好干,挣钱肯定比她现在工资多。”江满说,“就是有一点不好,她开店可能要忙一些,尤其是一开头,啥事都得她亲自忙,一来可能家里不像以前照顾得那么好,你得帮着点;二来,怕你这个刘科长,嫌弃媳妇是个个体户,没面子。”
  “姐你这话说的。”刘江东指着刘文浩说,“我们儿子都这么大了,我整天在街面上,现在又不是头几年,现在谁还瞧不起做生意的人呀,我们这些拿死工资的羡慕人家还来不及呢。”
  “听见没小刘也支持你。”江满一拍江谷雨,“那你就干”
  江谷雨看看她又看看小刘“那万一我要是干不好,赔钱了呢”
  刘江东忙说“赔钱我还有工资,家里又不担心饿着,一个下海一个留在体制内,咱们还是挺稳当的。”
  “你信我你就去试试,怎么就能赔了。”江满说,“真赔了,我来这边给你开个面包店,投资算我的,挣钱算你的。”
  姐妹俩讨论研究了一宿,最终江谷雨决定在县城学校集中的那条路段,开一家文具店。
  第二天一早,江满干脆跟她去考察了一下,小县城不大,东西那条主路往东,集中了县第一幼儿园、实小、实验中学三家学校。
  “谷雨,你这生意眼光可以的嘛。”江满笑。又嘱咐她,找一个位置好的店面,哪怕租金多一些,最好就在实小对面。
  “嗯,我琢磨着,除了书本文具,我再弄点儿小零食什么的,夏天弄个雪糕。姐,我听说人家卖雪糕冰棒都很赚钱呢。”
  “雪糕冰棒在学校门口卖,当然赚钱,这年头没有比小孩的钱再好赚的了。”江满笑着嘱咐她,“不过你要是卖零食雪糕,可一定要注意卫生质量,别卖那些有问题的,万一吃出来问题,你家小刘可还在公安局工作呢,脸上都不好看,还影响你自己生意。”
  江谷雨一想,可也是,想想各种小零食卖起来,看着生意好,其实可能卫生堪忧,你卖好的小孩子没那么多钱,你卖便宜的就很可能是三无产品,再说她眼下一个人也不一定忙得过来。
  便决定只卖书本文具类和雪糕冷饮,刚开始开店,这也就够她忙的了。
  毕竟地面熟,江满回到沪城才一个月,江谷雨打来电话,说她的小店开起来了,才开业两天,感觉生意还不错,比她上班拿工资肯定是强了。
  一晃到了93年的春节,马长林回来跟俩孩子商量,说人家给他介绍个女的,比他小三岁,是个普通护士,丧偶没带孩子,孩子让婆家留下了。
  马家兄妹俩一商量,说随便他自己,他自己觉得行就行,兄妹俩反正也这么大了,无所谓。
  农历二月初,马长林把那女的接来了,叫牛凤新,江满在阳台上看了一眼,看起来还挺朴实的。
  她回头就跟姚志华讨论,说马长林这次看来是接受教训务实了,找个能跟他搭伙过日子的。是不是意味着,狂放才子终于踩到真实的泥土地了。
  马家兄妹对这个新来的继母客气而疏离,毕竟马长林跟杨娟离婚五六年,单身三年,他们早就习惯了,并且兄妹俩这么大的孩子,也不需要继母怎么照顾,有饭吃就好,马秋吾都高三了。
  高三的马秋吾学习紧张,寒假都没怎么休息。偶尔下楼到江满家来找妹妹,少少的玩一会儿。
  “马秋吾,我听说你成绩挺好,考重点本科应该是没问题,想考什么”姚志华问他。
  “叔叔,我还没想好。”马秋吾说,“我打算考经济类专业。”
  “经济类很好啊,那怎么还拿不定主意了”姚志华问。
  七零末到八十年代中期,像姚志华这样,文史哲类专业最热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建设四化的大背景下,经济类专业就格外抢手了。
  马秋吾说“我拿不定主意,考外地的学校还是考沪城本地的。”
  一般当地人都是想考当地学校吧,都不愿意离开沪城读大学,但是江满觉得马秋吾这个孩子,他可能有一种急于自己独立的心态,加上家里的情况,就想离开家远一些。
  时下高考都是先报志愿,再考试,你拿不准自己到底能考出来多少分,所以才会有分数够线,报的学校还落榜的说法,所以报志愿便显得十分重要。
  马秋吾最终决定报考外地的学校。他自己的想法首先是选择首都的学校,其次杭城。
  马长林花了好大功夫也没能说服儿子,最后只好服软了,拉着姚志华帮他一起分析学校,按照马秋吾平时的成绩,确保报考一个够得上的学校。
  姚志华那边刚跟马长林讨论分析半天,刚回来吃晚饭,电话响了,黄阿姨接起来,说找姚志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