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两个人住同一间房,手与手之间偶尔碰触,现在还背她在身后,关系可以说突飞猛进了,孤男寡女的按理说不应该,得保持点距离,但眼下陈志国没别的更好办法,只能委屈小丫头了。
那么小的丫头在背上,要不是气息吐在他脖颈处,他都感觉不出来她的存在,到底是太瘦太小了,多吃点才是。
屁股被托得稳稳的,虽隔了一层衣服,李小琴仍能感受到他十指缠绕的形状,俏脸涨起了一层红晕,而且蔓延到脖颈间,幸亏夜黑盖住了她的羞愧。
再看陈志国,仿佛全身的血液都集中到脸上来了,脸涨得像个关公。
起初动了背小丫头的心思,只单纯地节约时间好实施接下来的行动,这会小丫头在背上,身子瘦小却不影响少女发育的胸,隔层衣裳挤压他的背,顿觉脸上一阵燥热,尴尬得不行了。
小丫头染了香气的呼吸拂过陈志国脖颈间,鼻翼间,让他心里狠狠颤悠了一下,然后心不可抑止地狂跳起来。
两个人考得如此近,时间似乎过得也特别地慢,陈志国尴尬得自觉连一步都难以迈出,得亏房子与房子挨打很近,他身体僵硬在跨越时出啥意外。
连跨跃四五户人家房顶了,看到红灯笼相隔百米远外,陈志国才选一户低矮的平房,一跃而下,落地后才松开了小丫头。
李小琴立即就推开了几步远,热辣辣的脸,碰上去就要烫手似的,可不能让她发觉了。
陈志国也是,轻咳一声,显出一点莫名其妙的拘束。
“等会我需要找到一户人家,探出那家房东的名字,完后我们两个都需要乔装打扮,我是房东儿子,你是……咳……”自觉扮演夫妻这点子有点占小丫头便宜,陈志国的话没好意思说完。
李小琴点头,“没关系,我理解,我们是夫妻。”
“嗯。”陈志国应声,接下来语气是带着谴责的,“你放心,这种事我不会到处乱说的,不给你抹黑。”
七十年代在男女方面的管制非常严厉,轻则批斗,重则关民兵连,这还是轻的,往六十年代男女未婚就恋爱牵手,是要游街示众、站台接受批判的。
像他们这种在外面扮演夫妻的情况,倘若传开,起码得通报,批评教育,写保证书。
第二百四十七章 称呼都变了
“就算村里人知道了也没事,我这是为了找大哥,怎样方便怎样来。”
所以就算回头他嘴巴不严实,自己也不生气?
李小琴很奇怪,当想到扮演夫妻这种事情被传开时,而且极可能从陈志国口中传来时,自己居然心平气和,没有暴跳如雷的感觉?
现在对陈志国,她可以说相信他的每句话,支持他的每个决定,并且潜意识有个声音告诉自己准没错,这个男人绝对不会祸害自己,就像相信大哥一样相信他,这一点李小琴认得很清楚。
李小琴寻思着,假设情况特殊下,陈志国不得不和她躺同一张床,哪怕心里有点尴尬,有点犹豫,但嘴上是不会拒绝的。
这真是撞邪了。
她怎么就变得这么随便??
“放心,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陈志国点了点头,“ 事情紧急,我们现在就去找人打探房东的信息。”
看他一秒钟变得严肃,李小琴收拾心底的情绪,调整一下跟上他的思路。
陈志国带着她走出黑巷子,来到一家敞开门的商店前停下,他示意小丫头就地等待,自己进商铺买了包烟,这过程中不忘跟商铺老板打探附近有没有军属门户。
五六七十年代参军入伍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潮流,就连各级首长们都决定将自己的娃儿送到乡下去接受锻炼,再陆续通过正式的招考或部队的内招当了兵,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几家军属,县城里送娃儿当兵的更数不胜数,所以想找到一家军属简直不要太简单。
得到指引后,陈志国对商铺老板再三感谢,朝李小琴回合后领着她便去找那家军属。
李小琴觉得奇怪,“你找军属,是想通过人家帮忙?”
“对,这年头当兵的多,军属不难找,我是军人,我只要表明自己正在进行一项特殊任务,需要协助,他们不会为难的,而且,他们配合的情况下我也会书信给予他们子女所在部队,颁发奖励鼓励。”陈志国说。
当年在部队时陈志国算当响当当的人物,职位也是越爬越高,扯下来那会老首长一百个不同意,还是政府这边书信亲自要人才松手的,受到帮助的老百姓一封表扬信部队里都严谨对待,别说他这位响当当的人物亲自写的了。
找到那家军属门户,老头老太太儿女都送部队磨炼了,看到陈志国说曾经是部队的人都热情地招待,老头招呼老太太下厨下两碗宽面条,被陈志国和李小琴拒绝了,老人家的好意他们心领了,接下来,陈志国把需求跟老头老太太说。
哪有什么国泰明安,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家里子女都在部队里,虽然书信上面没有提及出了什么任务,打了什么坏人,消灭了什么侵略者,但一年半载总有两三次重伤,可不就是保卫祖国的过程中被坏人伤着的吗?老头老太深信这句话,从未觉得现在的日子是太平的,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便烧香祈祷逝去的老祖宗保佑娃娃。
现在听到陈志国有任务要做,需要两身干净整洁的衣裳,也需要挂红灯笼的那户人家的户主信息,当即以为户主犯了什么罪,老头老太太也不敢多问,用子女的话说,这是机密,透露不得。
老头老太太把他们需要的都如实告知,再看看陈志国,一米八几的高个子,对付坏人应该没啥问题,寻思完将目光移到李小琴身上,看着小丫头,老头老太太皱起了眉,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小女娃,这事危险着咧,要不你留下来,住我们家,等事情办完了他来接你。”
小丫头一米五五不到的个子,营养不良而过于瘦弱的身躯,再加上宽大的衣服,使她看起来就跟个小学生一样,能帮到忙吗?
“大叔大妈,谢谢你们好意,这个事情她必须在场。”陈志国眼睛里透着一股威严。
既然军人同志都这么说,老头老太太互看一眼,把到嘴的劝话又吞进肚子里。
他们担心李小琴陈志国能理解的,这个小丫头太小了,不过她的聪明机智近乎妖,反应和处理事情能力远远超出一个十六岁女娃的智商和见识,这些要不是亲眼所见,陈志国也不敢莽然带她闯龙潭虎穴。
陈志国严肃地道:“大叔大妈,今天我们上门,希望你们守口如瓶。”
“放心放心,打死我们都不会说的。”将心比心,他们子女在外执行任务有求他人的时候,他们也希望对方能替子女保密,这样子女的平安就有保障。
现在已十二点多,事情不能推迟,推迟恐怕就生出别的岔子来。
陈志国再三跟军属表示感谢,招呼小丫头便出门了,路上,陈志国温声细语的道:“俞芳,走累的话我背你吧。”
这句话一讲出口,李小琴惊讶不已,瞧他身上穿中装棉衣,外面加蓝色罩衫,这是七十年代有钱并且正经家庭孩子流行穿的样式,从气质上海真那么一回事,现在竟然连声音和称呼都变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乖巧听话小媳妇
他现在一口夹杂广州地区的普通话,也不知从哪学来的,那边的人粤语,为一种语种,也是岭南广府这一带的母语,很多广州那疙瘩的从小就在粤语的语言熏陶下成长的,导致在讲普通话时也大多带着广式口音。
“嗯。”李小琴应声,走在陈志国的后面,前后看看没有人,还是忍不住有些好奇地小声跟上他的步伐,然后悄声问,“能问问你怎么学的广谱?”
“什么是广谱?”陈志国一扭头看着小丫头,也清晰地看到了小丫头的好奇。
“广东那边的普通话的简称。”李小琴说。
对小丫头的疑问陈志国感到十分惊讶,她居然知道这就是广东那边的普通话?从哪听的?就她以前那闷性格,不上学就成天呆在家里一个朋友都没有,陈志国很难相信小丫头是从书上学来的?
学语言的基础都是词汇量的输入,听和模仿大概是比较重要的,哪怕她再聪明也很难光看书就知道什么地区的语言怎么说吧?
见陈志国一脸看怪物的盯自己,李小琴俏脸疑惑,偏头问,“咋了?”
“没。”陈志国应,收回思绪,他接着往下说:“以前在部队时,班里有一个从深圳来的战友,发现他讲普通话都很慢,咬字太过清晰,平舌音,比如发出的z、c、s,s、sh、x不分 ,粤语比较倾向于平舌,所以他们分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
给陈志国印象最深的,是某个夏天的夜晚,班里战友嚷着去河里洗澡,这位从深圳来的战友对他们说,“你们先死,我等下再去死。”
给陈志国听得出一身冷汗,后来才明白,战友说的是,“你们先洗,等下我再去洗。”
陈志国记得,那时候深圳战友只要一开口,王俊杰定是笑得最夸张的一位,久而久之陈志国在心里记住了这种发音,想着也许出任务时能用到,没想到在部队的时候没用到,反而复原这么多年的今天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