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你是钢筋铁骨的美人 (缪娟)



“… ...”

“但是你说这话我可是不同意,什么叫‘你爸妈不管你,我凭什么管你呀?’我不是你姐姐吗?我怎么就不能管你了?”对小孩子一定是这样的,他就算是对的,他就算有道理,你也不能跟他示弱,不能让他占上风。他没道理的时候你跟他讲道理,他有道理的时候你可以挑剔他的态度。

但我明面上教训,实质上是亲切的,这让冬冬颇受用,跟我也不再是梗着脖子了,扭头看了我一眼

,咬咬嘴巴,小小的一声“嗯”。

“冬冬,送快递挺好的,”我走上前,轻轻拍拍他肩膀,“想做什么做什么,觉得自在就好。不过千万注意安全,还得注意多少防点晒… … ”

“嗯… … ”

他的电话响了,冬冬接起来,对方大概是问他邮件的价格,我看见冬冬轻声嘀咕着重量和两个城市的名字,心算之后立即报出了一个有零有整的准确价格——他已经是一个熟手了。多可爱呀,而且让人尊敬,比从前那个不可一世的小少爷强多了。

“我得走了。”冬冬挂机,看看我。

“嗯好。保持联系。”我说,“有时间我请你吃饭啊… … ”

冬冬上了自己的小篷车,正要开走的当口,杨总从面馆里面出来,走过来,上下打量他:“你怎么,你怎么干这个了… … ”

冬冬侧头出来看杨总,还是淘气的:“怎么不叫人呀?怎么能这么跟爸爸说话呀?”

“哎,这小孩… … ”杨总气不打一处来。

“我说你,我刚才都听见了,照你这样的,打包装做宣传这么重要的时候,张不开嘴说话,”冬冬看着杨总,“我投的钱什么时候才能升值呀?”他原本都是要走的,居然下来跟我和杨总说话了,居然有板有眼地教训起来,“我跟你说,姐姐,这么弄不行。路子不对。访谈就不应该去什么直播间里做,就应该把人,记者,带到厂房去。那

是老杨主场,你看到时候他就能张开嘴说话了。”

对呀,我怎么之前没有想到呀。

第十一章(1)


“另外,讲解演示的时候,尽量语言简单,别以为说的越高深你就越厉害,你要是能把你的发动机怎么回事儿跟小学生也讲清楚,你就有可能从他们手里拿到钱… … ”

徐冬冬几句话把工程师出身的老杨给说的愣住了。

杨总说:“你这么有主意,还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在我公司,你送什么外卖呀?你干脆就来帮我吧。”

徐冬冬看看他:“我去给你帮忙?那我们俩个谁说的算呀?”

“那当然是我了。”杨总翻翻眼睛。

“切。”徐冬冬上车就走了,都没跟我们两人说句道别的话。

一个星期之后,我终于把门户网站科技板块的人从北京请到了上海杨总的厂房,我看见徐冬冬已经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在那里了。

冬冬说的没错,厂房里的杨总自如多了,对自己天才的设计和构想如数家珍,我也在他解释革新技术的时候发现了不少改变,简单点说,原来我都云里雾里的东西现在我能听懂了,我知道这个发动机好,像一个结实却身轻如燕的小马,比日本的好,比德国的好,比美国的也好。

我在角落里偷偷地问徐冬冬:“他说的那些话,是你给串的词儿吗?”

“不是。”他摇头,“但是他先让我听了几遍。”

“哦?你给改了?”

“没有。都是核心技术,我能给他改吗?我就一直跟他说,这里我听不懂,那里我听不懂,反正我就是听不懂

… … 然后他自己就改成这样子了。”

“哦… … ”

“等一下,我得过去一下。”镜头下的杨总正好说道请我的助手把初级产品拿来一下,我给大家做一下演示,徐冬冬应声上前,把东西交给杨总,同时对着镜头礼貌一笑。这个完全无关访谈内容的镜头就因为他笑得太好看硬是被编辑在后期制作的时候给留了下来。

冬冬后来就留在杨总那里帮忙了,共克时艰的情谊居然让曾经大打出手的两个人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和谐,杨总后来去哪里都带着冬冬,好像把他当了半个军师。因为存在业务交往,我跟冬冬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经常见面。很多年之后,我的脑袋里面都会留存有关于他的两个画面。

一个是他穿着已经沾上油渍的工服,认真地给一个熟练的工程师打下手,帮他把一个元件安装在发动机上,他蹙着眉头,因为不熟悉不知道手上应该怎么用力,红嘟嘟的嘴巴也绷紧了跟着较劲,好不容易安上了还不敢确定,擦了汗见机器转动了终于点点头跟着自己的师傅笑了。这场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有时候我爸周末去厂房里面带徒弟,都会带上我,我看见刚入厂手艺不佳的学徒小哥哥也是徐冬冬这样紧张的慎重的,唯恐错一点就会浪费了厂里的材料就会被师傅训斥,那个小哥哥后来成了很熟练比我爸爸手艺还好的工匠,后来

当了副厂长。这样的冬冬让我想起他来,心里面跟他的亲近感好像又多了一些。

还有一次,当时是傍晚,我下了班去厂房取最新的报告,杨总的孩子发烧他临时去了医院,留下来等我的是冬冬。刨除一些杨总要保密的最核心的技术细节,冬冬对于各种数据及其彼此联系和表征意义的阐释极为简单明确。我们两个当时在杨总的写字台两边面对面坐着,冬冬指着图表问我,这里,你听懂了吗?我听他这么说当时愣了一下,一下子没忍住居然乐了。冬冬可是不高兴了,拧着眉毛,姐姐你笑什么呀?哪里这么可笑?我赶紧摆手说,对不起冬冬别生气,你解释得非常好,就是我觉得太逗了,怎么会真有这么一天,换成是你给我上课了?他也是一愣,看着我也笑了。他没接茬,仍像个尽职的小老师一样把今天的课补完。我收敛起笑容,心里面有赞赏,冬冬当年十五岁拿到耶鲁的录取书不是白来的,他原本就那么聪明,这样的成长对他来说能有多难呢?附属于这个小孩的虚幻财富在一场股灾之后散去了,他的才智和筋骨反而凸现出来。

这时我二十六岁,徐冬冬十九岁。

他对于项目的专注和投入,他对于高新技术的理解力和化繁为简的阐释力已经初步的显示出来一个成功的投资人的潜质。

二十二岁的时候,他在美国修完了两个硕士,在

美国著名的投资公司海曼兄弟的破产清算中,他作为导师的实习生出色的完成了工作,积累了难得的实战经验,成了好几个投行竞相追逐的金童,他没去。他在开曼群岛注册了自己的投资公司,然后回到上海。

我呢?生活里不期然的境遇让我的职业生涯有了几年的停滞。

我后来给他打工了。

此系后话。

仍是回到故事正在发生的此时,对杨总及其节能发动机的访谈和介绍在网站上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度,我在留言里面也看到有人赞美十二分钟十六秒出现的那个助手小哥长得好看,徐冬冬在一个片段的时间里,有限的范围内小小的当了下网红。有新的也有从前推介过却再没给我消息的投资人打回来电话打算重新考虑合作可能了。

但是我一直记着欧先生的话,我告诉杨总不要轻易跟任何人合作或者允诺任何人,因为我们还要拿到政府的支持。这是欧先生说的第二步。

融资的事情终于见到了些眉目,我们至少心理上都轻松了些,杨总把酒菜带到车间里我们小聚了一下,席间我把欧先生给指的路给杨总讲了,他连连点头。

“您看,您最近也是压力够大了,头发好像又见少了… … ”我当时也是高兴,说话也放肆了些。

“这都不是大事儿,忙完这一段儿我去植发。”杨总笑呵呵的。

冬冬一直坐在我旁边,仔细听着我跟杨总说的话,

然后他看看我:“姐姐,这么好的主意,这么明白的安排,是你自己想出来吗?是你搭上的关系吗?”


第十一章(2)


我放下酒杯,很想告诉他,还真不是我想的,就是那个你一直口口声声的我的那个“老男朋友”在后面高人指路,话到嘴边忽然又咽回去了,嘻嘻一笑:“不关你事。”

冬冬的头侧过去,饮下一口酒,像是明白了一些什么,他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

… …

给杨总办事的那天,我们约在迎宾馆的停车场上见面。

欧先生原本那天在复旦是有课的,他申请窜了课,把时间留给我。我坐在他车子里问他今天要见的究竟是什么人?他慢悠悠地说要办成事情肯定是得找说的算的呀,这个城市谁说的算?我心里面狠狠一动,赶快划动手机找到那个人的照片,是他?真是他?欧先生看看,满不在乎的,是他又怎么了?哎… … 现在是高升了,我得来这里找他了,从前可是守在我门口等着见我的… … 我忽然想起来,对的,从前我在欧先生办公室里实习的时候见到过这位,就是他死乞白赖地要欧先生给飞机上发传真,要求外国政要修改了来访的行程,我想起来了… …

“他欠您人情的,这事儿肯定得给您帮忙。”这下子我心里面有底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