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华好笑,“妈,要气也是四弟气你,我们天天待地里,能气着你啥啊。”
如果不是叶英偏心偏过了,孙晓华不会想分家,话说到这个份上,没必要继续装温顺,喊苏卫国去借称,称称家里有多少粮食,顺便请会计帮忙算算,每家能分到多少,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地上的叶英愣了一会儿,随即嚎啕大哭。
不过没人管她,都忙着清点家里的粮食,锅碗瓢盆,筲箕背篓箩筐,妯娌3人有商有量的,你要这个,我要这个,转完屋子又盯上鸡笼,叶英顿时蹦得老高,干嚎过的嗓子沙得厉害,“鸡是我养的,谁碰试试。”
分家是躲不过了,苏卫军不在家,叶英担心小儿子自己过日子凄苦,不好找媳妇,没和苏国良商量就自作主张要求跟苏卫军,苏卫山他们每年给他们粮食就成,养老的事儿交给苏卫军,叶英和苏国良年纪不算大,再干几年活不是问题,说是跟着苏卫军,无非想多替苏卫军干活攒点钱,苏卫山他们心头有怨也不能说啥,在唐知综成为队长的那刻,他们只想和苏卫军划清界限。
苏家没钱,也没外债,有会计在,差不多半天就分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去找队长开个介绍信,改天去镇上把户口分开就成了。
想到唐知综是队长了,苏国良和叶英心头膈应,抹不开面子找他开介绍信,户口的事儿拖着没办。
但在村里人看来,粮食分清楚就算分家了,没人在意户口,倒是拐着弯打听李翠兰他们各分了多少钱,苏家人多,也勤快,几年下来该有不少的积蓄,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生怕苏家风平浪静,跑到李翠兰她们耳朵边嘀咕,说叶英攒了多少多少钱,小心叶英不拿出来全留给苏卫军。
队上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高翠华就是这么干的,有前车之鉴,李翠兰不得不提防,怂恿苏卫山他们趁着叶英不在家,偷偷撬了盒子的锁,确认没钱才算松了口气。
至于没分到钱的事儿,人前没法说,因为说了人家也不信,村里每家每年开销多少大致有数,冲着苏家这几年的劲头,没钱根本不可能,总不能说叶英的钱全叫唐知综拿了吧。
不得叫人笑掉大牙?笑完后还骂她们活该。
何必呢,因此无论谁问起,苏家人都含糊地说没多少,至于真是情况,只字不提。
换作以前,知道苏家分家唐知综肯定会跑到叶英跟前冷嘲热讽几句,但他是队长了,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像以前逮着谁就落井下石,会显得自己很LOW。
况且他也没闲心关注苏家那点破事,他准备在竹林搭个草篷供全村人读书学习,不用忍受风吹日晒,平日没事还能乘乘凉,唠唠天,有益大家伙交流感情。
草篷不费事,村里男同志都会,唐知综特意挑了几个年纪稍大的老爷子,再叫上几个知青,老爷子经验多,能教知青们些基础知识,顺便拉近知青和乡亲们关系。
人多,两天就把地基弄好了,唐知综在旁边守着,不时给他们倒水,李大娘偶尔也会过来帮忙。
唐大壮做队长时,像这样服务全生产队的事不算工分,好比每年秋天掏水沟,挖沟渠,修路等等,叫到谁谁就得去。
但多是小伙子,年纪大的才不干这种事。
这次也是唐知综叫到了,不好意思不给面子才来的。
包括理发匠也在其中,他手巧,帮着堆篷顶,篷顶是麦秆和稻草混着由下至上垒,李大娘提着水壶来,见是他,不禁打趣,“还以为喊不动你呢,你咋想通过来帮忙了?”
“别说得我多不愿意帮忙,我也是生产队的人,队长既然喊了,我当然要来了。”他是坚决不会承认自己害怕唐知综天天到家里闹赶紧过来的。
有的事心里清楚就行,说出来就丢人现眼了。
况且他真不排斥找点事做,平时很难找到机会和几个老头聊天,偶尔聚着说说以前的事,挺好的。
李大娘笑了声,过去提了提已经空了的水壶,说起苏家分家的事来,“还以为叶英多聪明,没想到蠢得像头猪,不是我夸张,叶英比你妈差远了,你妈虽更喜欢你,但大事上拎得清清楚楚,分家不跟你大哥,不跟你,就要求你们兄弟轮流给她养老,在这个儿子家过得不好能去那个儿子家享享福,哪像叶英死脑筋要跟着苏卫军过,等着吧,有叶英后悔的时候。”
村里老人分家,多是跟着孝顺的儿子过,叶英脑子生锈了,苏卫军有啥好的,自己队上的活不干,天天跑到杜家转悠,人家是给他饭吃还是给他水喝了?蠢得连猪都不如。
“叶英两口子乐意,咱也管不着,李兰霞,别说苏家的事儿了,给我倒碗水啊。”旁边搭草篷的唐老头冲李大娘喊道。
李大娘:“来了来了。”
李大娘挨个给口渴的人倒水,经过唐知综身边问他要不要,唐知综瞥了眼粗糙的斗碗,“我不渴,他们喝吧,我回家看看石磊忙活得怎么样了。”石磊做木工的事是唐大壮找他交接工作时发现的,唐大壮不是多嘴的人,没和其他人说,唐知综觉得没必要瞒着,借着搭草篷铺地板的机会,就在人前提了几句。
他说李大娘就想到了,好奇道,“我看地儿不小,需要很多木板,石磊忙得过来不?”石磊跟着老丈人学木工全村都知道,但不知道学到哪种程度了。
“有石林打下手没啥问题,李大娘,你去问问谁有空,喊他们过来搬木板。”
石磊找着门道,做的板凳有模有样的,虽然细节不够完美,卖钱换粮食绝对不成问题,他对自己的教学还是很满意的。
“好,我待会就问问,顺便提水壶回去装满水再过来。”
“太阳晒,你别来回跑,喊人顺便捎过来就行了,你是猪场的技术工,不能因为这种事中暑了。”
李大娘被夸得高兴,谦虚道,“啥技术工,就是比别人多养几年猪而已。”说着,她递给唐知综一把扇子,竹篾编的扇子,磨旧了,唐知综接过手,左右扇两下,笑眯眯地喊凉快,平易近人得很,与不苟言笑的唐大壮完全不同,老年人就喜欢这种没有官架子的干部,实在。
唐知综交代两句就晃悠悠走了,夏天温度高,在竹林站着不觉得,走出竹林就开始冒汗,连扇子扇的风都是热的,石磊和石林在右侧草篷据木头,声音咔咔咔的,木屑到处都是,两人身上灰蒙蒙的,汗像水似的哗哗流,角落里堆着很多光滑平整的木板,他去灶房倒了碗水喝,问他们要不要。
“幺叔,我们不渴,就是囤的木头不够,要不要喊我爸去山里再砍些树回来?”
唐知综去柴房看了下木头,只剩下几根了,确实不够,他说,“喊你爸干啥啊,我喊其他人去。”
怎么说自己也是队长了,不能只使唤自家人干活,他朝石林摆手,“你去趟苏家,喊他们四兄弟上山砍树去。”
石林高兴地跳起来,“好吶。”他也看苏家人不顺眼,这两天纳闷幺叔怎么不找苏家人麻烦,原来是等着呢,他拍拍衣服上的灰,喜滋滋跑出去了,一溜烟跑得没了人影,唐知综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往外追了两步,“哎,哎,石林,出门拿把扇子啊,中暑了咋办?”
“幺叔,他皮糙肉厚的不会中暑,你别担心他,对了幺叔,你喊苏家人干活,苏家人不干怎么办?”
唐知综冷笑,“不干就扣工分,你幺叔我现在是队长,要扣谁工分就扣谁工分。”
石磊想了想,“他们会不会骂你公报私仇?”
“骂就骂呗,骂我我继续扣他们工分,看谁拗得过谁。”
石磊竖起大拇指,“幺叔厉害。”
石林到苏家时,苏卫山他们正忙着围院坝,手里没钱,另起地基盖房子是不可能的,只得把属于自己的院坝用篱笆围起来,用来养鸡用,煮饭啥的,仍然借用以前的灶房,锅几家人共用,错开时间就成。
见石林站在院坝外,苏卫山眉头皱了下,“石林,啥事啊?”石林就是唐知综的喇叭,专门替唐知综跑腿传话的。
“草篷那边的木头不够,幺叔让你们去山里砍几颗树回来。”
上房的叶英在睡午觉,这几日屋里乱糟糟的,好好的院坝被分成四块,她心头不爽,听到石林的话,她翻起身,站在窗户边吼,“凭啥喊我们去砍树,村里没人了是不是?”
石林:“幺叔分配的任务,你们不干自己和幺叔说去,话我带到了,管你们去不去。”
说着石林就跑远了,气得叶英跺脚,喊着唐知综名字脏话连篇的大骂,难听入耳,苏卫山听不下去,停下手里的活儿,问苏卫国他们去不去,苏卫国没啥主见,“大哥去我就去。”
“收拾收拾咱走吧。”苏卫山想得明白,唐知综毕竟是队长,队长安排任务哪有偷懒的道理,况且村里好多人都出动搭草篷了,他们不干活,工分就比人少很多。
待他们甩空手出门,叶英快气得吐血了,真是养了群蠢货,人家明摆着报复他们,苏卫山他们还屁颠屁颠跑过去给他侮辱,丢她的脸。
除了苏卫军,苏卫山李翠兰他们都进山砍树了,山里有很多找野果子的小孩,不时偷偷打量他们,弄得他们不好意思偷懒,鼓足劲儿的砍完树,剃掉枝桠,合力抬到竹林,山里凉快不觉得多热,走出来衣服瞬间湿了,孙晓华怀着孩子,帮忙背砍刀,竹林里坐着乘凉的人,喊她,“晓华,你挺着肚子干啥活啊,别人看了以为唐老幺故意欺负你们呢。”
相似小说推荐
-
盛爱纪 (蔡某人) 2019-10-20完结7618 4551"我要你不顾一切来爱我"陆时城夺人所爱, 一手制造糜糜遇见,把纯情少女不动声色拖入属...
-
和偏执霸道少年谈恋爱[穿书] (司马微微) 2019-10-20完结395 7402乖宝宝周妍妍不小心穿成狗血校园言情文里的同名恶毒女配。原身是个不良少女,十七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