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坐飞机会有点害怕高空,但是习惯就好了,这困难他们可以克服。
他们去了香港这边,买了不少的东西,大头就是各种药品,从跌打损伤、蚊虫叮咬的药,到补品、营养品等等,应有尽有。
他们人多,也不怕东西拿不了。
张安国之前在张保国受伤的时候回了老家一次,虽然时间很短,但也足够他大致了解一下他想要知道的事情,对比一下张卫国和张定国,他知道的是最多的,就跟他们说一些村里面的情况。
“我去看了一下村里面的路,队长伯伯主持下修建的,水泥大量的不好买,不过我们村边上不是有一条河吗,有很多石子,就捡了那些石子来铺路,看上去整齐,又好看,下雨天小心一点也不用担心全是泥泞,村里面的变化可大了,现在他们攒钱修房子都不修青砖瓦房了,他们修楼房,那种一层二层的楼房,用红砖。”
“在家里面种地挣不到那么多钱,村里面很多壮劳力都出去找活干了,相对比总数来说其实还好,但是相对比其他村,我们村出去找活干的人算多的了。”
感觉更有拼劲,想去外面闯荡闯荡,一般来说一个大家庭里壮劳力不会全都出去,就像他们爷爷家现在的情况,大伯和小叔两兄弟,有一个人留在家里,有一个人出去外面挣钱,总有人在家里照应家里的田地,田地那是没办法放手的。
而且他们村烧瓦的生意不错,好几个人一起给家里寄钱的家庭才能建得起楼房,要是人少的,或者说不敢出去的、怕被骗的,也就只能修建原来的那种款式,要是全靠地里的那点出息的,只能铺个瓦片之类的。
相对比起来,在家里的人还是最多的,所以村里烧瓦的生意很好,这个是他们村的生意,只要户口在村里,都有一份钱,在那里做工的,也是有工资的。
之前是工分,现在没工分了,就直接给钱。
“有那些留在家里照应的,有空了就会去帮忙烧瓦,烧瓦挣的钱,比不得在外面打工挣得多,好处就是自由,还能随时照顾家里。”
而且现在他们村,基本没有饿肚子的情况了,田地分到了手里,只要勤快,就饿不死人,以前还会要求一定要种什么,现在呢,随便他们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不够吃的,就多种植一些耐饿的、产量大的作物,吃得饱的,就会多种一些大米和小麦等细粮。
养鸡养猪的数量翻倍,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能听到咯咯的鸡叫声,大家吃鸡蛋也不像之前那么稀罕了。
还有就是他们村里的小学扩建了一次,能收更多的人入学了,还有别的村的人特意到他们村上小学,就因为他们村小学的人有能耐,都是有本事的知青留在这里。
他们现在也是领工资的人了,有了钱,就更细心,想着要交出一份成绩优良的成绩单,才能让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们。
毕竟在那里生活了许久,苏茴也听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在听到张成业一些措施的时候,他是想要他们村越来越好的,修路是一个,果树也是一个。
这是一个很称职的村干部。
当然免不了要说起张家现在的情况。
张根和李满芬还在下地,对于他们来说,不可能因为年纪不小了就待在家里,只要能动弹,就不会不管地里的活,不过年纪大了,他们做的都是一些轻省的活计。
他们家还养了牛,有牛在,干活就容易多了,家务就交给了几个小孩帮忙。
他们养了不少的鸡和鸭。
这次张根住院了,李满芬看他一直没见什么起色,就忍着心疼给他杀鸡炖汤,补补身体。
他们先回了村里。
在得到他们口信说要回来的时候,张全就先抽空把他家的情况稍稍打理了一下,把被子拿出来晒晒,到时候再仔细清洗一下,这房子就能住人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这个时间点不适合去看病人。
张定国就跑去老宅那边通知,其余人打了水开始打扫卫生,他们回来的时候,见到了几个村民,大家都变得既熟悉又陌生,对着他们几个,他们很多都不敢认,频频打量,就是没一个主动的招呼的,还是他们先叫了人,对方应声之后问起,才敢确定。
哎呦喂,真的是他们兄弟回来了,变化大的,他们都不敢认了,那一身的气派呀,看着就不一样,不愧是首都来的,有本事在首都安家,那可不就是气派人吗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也把厨房收拾出来了,他们在下火车的时候顺带着买了一些粮食。
种类不多,就大米、油、盐、糖,还有面粉。
其余的东西,跟周围的人换换就有了。
张定国过去,张全立刻就跟着过来了,看他们在打扫卫生,转了一圈,回去带了些吃的过来,就是一些口粮,有粗粮有细粮,另外还有青菜鸡蛋之类的东西。
苏茴收下了,给了他两包糖,让他带回去先给家里的小孩尝尝,明天一早就去镇上看张根。
李满芬现在是不在家里的,她住在医院里面陪房,赵来娣也不在,去给他们送晚饭去了,四个小孩也纷纷跟着张全过来看情况。
这几个孩子,年纪最大的是张贵的儿子张明顺,今年十三岁,然后是张贵的女儿张明欣,今年十一岁,再然后是张锦华的一对女儿,他的两个女儿,大的那个7岁,小的6岁,看到大伯爷爷手上的五彩斑斓的糖果,立刻就缠上了张全。
张全解开袋子,给他们一人抓了几颗。
“你们叫人没有”
张明顺好奇的看着他们,乖乖叫人“二伯母、哥哥。”
张锦华的两个女儿小了一辈,性子似乎有些怕生,小小声叫人“二奶奶、叔叔好。”
听到这个称呼,张卫国就觉得自己一震,叔叔、咳。
他也是个正经的叔叔辈的人了,要早点习惯。
他应了一声“哎,堂哥的两个女儿都这么大了,第一次见面,以后天天向上。”他给他们四个各给了一个红包。
“谢谢叔叔。”看到红包,他们欣喜的收下了。
房子之前张全就收拾过,他们再打扫一遍不花费多少时间,点了灯,大家一起坐着。
“明早过去看吧,是吧”张全确认。
“对。”
“好,我明天跟你们一块去,爸看到你们回来了,肯定会高兴的。”就连他看到他们回来,心里都高兴着呢。
没有什么多说的,坐了一坐,张全就带着几个孩子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还有人在家门口专门等着他路过呢。
“是你弟媳妇回来了吗”
“是,还有三个侄子。”
“除了当兵的那个都来了是吧。”
“是啊,那还挺有孝心的,一听说爷爷病了,就千里迢迢回来了。”
“他们带了什么东西回来”
“我看到了,四个人,大包小包的,肯定有不少好东西。”
“有出息,每次送来的东西都是好的。”
每一年都会寄东西回来,李满芬也不是一个内敛的,她喜欢告诉别人,听别人夸她有福气,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他们收到了什么。
加上每年除了他们,还会送东西给大队长那边,大家都觉得他们几个孝顺呢。
对于张家,他们嘴上羡慕,心里也是羡慕的。
张全呵呵笑着,没怎么回答,手里的东西他们也看见了,就是两包五彩斑斓的糖果,上面印的字都是外国的。
怪不得这么好看。
第二天一早,他们早早的起来,做了早餐,还跟邻居买了两只鸡,立刻杀了一只炖汤。
做好了,放进饭盒里,过去找张全他们。
赵来娣他们都在。
看到他们手里拎着东西过来,脸上笑眯眯的,全是和蔼“好久不见了,这是卫国啊,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
“这是安国和定国,长得真好,这个头,有多高啊。”
“你们拿的什么东西”
除了鸡汤,还有营养口服液、奶粉之类的东西。
“这些都是给爷爷奶奶吃的,这些我们带去医院,这些放家里。”
“好好好。”
“堂哥堂姐回去了吗”
“哎,对,他们先回去单位了,等周末了他们会再过来。”
小孩子都去上学了,就连最小的那个,也被送去了学校,早点上学早点毕业早点出来挣钱,反正这年纪也做不了什么活,所以六岁就已经上学了。
他们六个人出去,走在路上,有不少特意在那里晃悠的,他们就是想见见他们的,昨晚时候不对,他们一时也有些气短,不敢上门去打探消息,现在在路上,就没有那个顾虑了,在路上遇到了,唠嗑几句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不过张卫国他们一心想着去看爷爷,没什么心情闲聊,匆匆说几句就走了。
他们去到的时候,张根半靠在床上,头上的头发一片花白,找不出一根黑色的了,没什么精神的躺在床上,一只手上还吊着水,旁边李满芬正在折腾几张旧报纸。
“爷爷、奶奶。”张卫国看到张根这头发,就感觉鼻子有些酸。
他去上学离家的时候,这头发还有些黑色的,现在已经全白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九零撩夫忙 (风雨江山外) 阿里巴巴文学网VIP2019-08-19完结人气值:9072上辈子的应颜,是父母眼中的坏孩子,老师眼中的坏学生,被渣男贱女利...
-
我家贺先生很高甜 (陆天舒) 潇湘书院VIP2019-10-07完结101.6万字 116.6万阅读 3499收藏天生神力的季思意一直在努力掩盖自己的不淑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