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炮灰 (狐珠子)


  但是这东西压称,不适合挑去太远的地方,唯一的好处就是成本低,利润率高。
  几人正讨论着,门外有人高声问道:“刘三娘,在家吗?”
  兰芝出门,见是滩口上了几个青年,便道:“你们来得正好,快来尝尝我的新品。”
  “这么快就做出来了呀?是什么东西啊!”几名青年放下箩筐,涌进窄小的厨房,迫不及待去看兰芝的新品。
  不过尝过凉粉之后,他们并没有那么欣喜若狂,远不如当初他们吃炸萝卜丝丸子时兴奋。
  “这东西怕是不好卖吧?”有人表示担忧,他们虽然没有卖过这东西,但是看别人卖过凉糕,那东西并不怎么挣钱,两毛钱能得一碗,除去成本还剩多少?
  “你们先去试一试,要是卖得好,我们再放开手脚做,赚不到钱那就不做了。”兰芝说,这个年代的人更喜欢吃大鱼大肉,不像几十年后人们还提倡素食。
  “行,都听三姐的,你说什么我们照做,跟着三姐有肉吃。那这个的拿货成本多少?”穆五问。现在兰芝在他们的眼里俨然就是一个智囊,随便一指点就能赚到钱。
  “五分钱一块,佐料的话你们可以自己调,在我这里拿的话,给你们算一块钱一份,一份
  的分量在这边有参考。”
  众人暗中一算,一块凉粉分量很足,分成两碗卖说不准也有余,竟然只要五分钱。要是拿出去卖两毛钱一碗,基本上就是赚了两毛。
  凉粉这东西的味道虽然没有炸丸子那么香,但也不难吃,放上佐料吃上一碗,还有饱腹感。
  而最近卖炸丸子的人多了,价钱也趋于平稳,利润被压了不少下来。如果凉粉行销,算下来凉粉的利润能比得上四五袋小吃了。
  调料的话,众人还是愿意在兰芝这里买,兰芝的油辣子做得不错,香葱和蒜泥这些他们平时用得少,也没有种多少,在兰芝这里一并买了也省事。
  现在他们都赚了钱,在这些方面也没以前那么抠门,把制作调料这点时间节省出来,说不准多的钱都赚到手了。
  这群人一人分了十几块凉粉,又各自买了一份调料,在兰芝这里借了几个盆和碗筷,用竹片制成小刀,担着上路了。
  日暮西山,金灿灿的晚霞洒满大地,一群青年担着箩筐有说有笑地从田埂上朝金沟村这边走来。
  “三姐,明天你能再多做一些么?真的还是你最聪明最有眼光,我们没想到担出去还挺好卖的,两毛钱一份,轻轻松松就卖完了。有人问这凉粉到底是什么做的,我们也很好奇三姐你是用什么做的凉粉?”穆五隔着老远就满脸堆笑地和兰芝打招呼。
  “做法其实很简单,材料也是最常用的红苕粉,你们要想学的话也可以。”兰芝被他的愉悦感染,也笑着说道。
  众人没想到刘兰芝这么慷慨,而且材料是红苕粉,家家户户都有,也不值几个钱。要是刘兰芝真的肯教他们,有了这门手艺,不说财源滚滚,至少今后不会饿死。
  “三姐真的肯教我们?”众人半信半疑,毕竟教会了徒弟,会饿死师傅,而且凉粉这么赚钱,刘兰芝大可以闷声发大财。
  “只要三姐肯教,多少学费我都出。”唐二豪气说道。
  “我也是!”
  “我现在倒不缺钱,我现在想重新修个厨房和仓库,我这里的条件你们也是知道的,采光不好也就算了,一旦遇上下雨天,到处都在漏雨,实在没法住了。”兰芝说,“你们要是帮我把厨房重新修过,我就教你们做凉粉凉面,包管学会。”
  “成!”众人几乎没有犹豫,就直接答应了,“三姐不要嫌弃我们手艺不精就行,我们都还没出师几天。”
  滩口上这群青年有的做过泥水匠,有的做过石匠,不过在这种年代用得上泥水匠的地方不多。
  “只要你看好日子,我们就过来给你开工。”唐二也爽快道。
  “三姐你这是将就这个地基拆了重新修,还是另起地基?”
  兰芝想了想说:“我这里的地方不宽,猪圈我用不了这么大,我想拆掉一部分猪圈,并在厨房这边当做厨房。地基石要重新打过,把厨房这边变宽敞一点。”
  兰芝早就想把这破草棚重新修一遍了,农村都是以烧柴火为主,会有烟灰,房顶和房梁上都沾满了黑色的烟尘,偶尔还会掉下来,落在身上就成了漆黑一块。
  现在她这边都烧蜂窝煤,传统的灶台也没有必要再要了,太占地方。
  刘家送给她的两只小猪仔长得很好,但兰芝并不想成为养猪专
  业户,猪这种生物吃得太多,每天煮猪食喂它也要耽搁很多时间。只不过地里需要猪粪,她才勉强喂两只。
  “行,你看好日子了么?什么时候可以动工?”唐二问道。
  农村人讲风水,修房造屋这种大事要先翻黄历,选好吉时,兰芝没有那么多讲究,就道:“就明天开始,再过一段日子就要插秧了,到时候大家又很忙。你们要是有亲戚朋友会修房造屋,也可以请过来帮忙,工钱我就按市价开。”
  众人一听,都连声应好,刘兰芝这边的伙食很不错,愿意过来帮工的肯定很多。
  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第二天滩口上的人就叫了一群人过来,一同帮兰芝修厨房。
  现在厨房拆了,兰芝便将加工地方转移到客堂,她现在用的是蜂窝煤,只需要用石块搭个简易灶炉即可,十分方便。
  刘兰芝屋旁有十多块石头,再加上她要拆掉厨房和两个猪圈,那边也可以腾出一些石头来。这些石头可以敲成方块当墙脚,再往上的部分则用泥土做墙。
  兰芝这边众多人手干活,最近可谓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光是用水量都大到惊人。
  她现在不得不感慨,还是几十年后的生活方便,就算在农村也通了电、燃气和自来水,哪像现在这样。
  如今家里天天要洗那么多菜,没有自来水超级不方便,这时代的农村全都是担水吃。金沟村这么多户人家,一共也才两口井,而且离兰芝家都挺远,最近那口井也要走200米。
  虽说现在不用兰芝亲自去挑水,每天也有现成的水用,但也挺劳心费神的。她依稀记得小时候农村有一种叫压水井的东西,她外婆家就有一口压水井在院子里,按压上面的摇手柄,就能把地下水引上来。
  只是不知道哪里有做压水井的师傅,要是有一口井在屋前,那用水也方便多了。他们家的水缸小,陈二娃每天要担三次水才够用。
  这些都不算最糟心的,那杨大婆见水井的水被挑少了一大截,每天都在自己的院子里叽里呱啦地嘀咕个不停,埋怨兰芝这边用水太厉害,把她的水井田都要喝干了,让她怎么插秧苗。
  杨大婆在兰芝这里吃了几次亏,又不敢和兰芝正面抬杠,只好在外人面前天花乱坠地说些是非。
  兰芝近日忙得晕头转向,也懒得去理那个疯婆子,她爱说就让她说去吧,反正现在整个生产队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杨大婆的德性。
  不过做一口压水井还是很有必要。
  好在每天来她这里拿货的人很多,他们走南闯北去的地方宽泛,兰芝便让他们帮自己询问哪里有做压水井的师傅。
  几天之后,他们还真在县城找着了会做压水井的师傅,给兰芝带了回来。
  兰芝和老师傅谈妥价钱,不出两日,一口压水井就做成。
  最高兴的当属陈二,他终于不用每天挑几缸水了。
  这是金沟村第一口压水井,众人都新奇不已地围过来看。陈二更是兴冲冲地跑过去按压手柄,一股清澈的地下泉水便从出水口涌出来,他穿着草鞋去冲脚上的泥,还奇道:“这水还有温度呢!”
  其余人也纷纷去按压手柄玩着压水井,这压水井出来的水可比他们井里的水清澈多了,而且就在屋门口,洗衣洗菜也方便,省了多少活。
  “老师傅,一会儿你也去给我们那边打口井,省得我妈天天担水。”刘二娘说道。
  她原本就是一个大方的人,现在赚了钱,也非常舍得花。家里的开销都是刘大鹏夫妇出的钱,她也该拿点钱出来减轻父母的活。
  老七媳妇道:“刘二娘,要不我和你一起打一口井共用吧,这打井的钱我们平摊,反正我们两家门对门,多打一口也浪费。”
  刘二娘道:“好啊!那我又省了一笔。”
  杨大嫂见这压水井方便,也道:“那老师傅给你们打了,也去我那边打一口,那几个崽儿的衣服太难洗了,每天担水也担得我腰疼。”
  老六媳妇本是个吝啬鬼,见所有人都想打井,她也心动,不过她打算过两天再看。要是这井真这么好,那她也花点钱赶个热闹。
  老师傅笑吟吟地答应下来,“没想到你们这里这么偏,竟然还这么有富有,家家户户都是有钱人,我来这一趟是来值了。”
  刘二娘笑道:“老师傅既然来值了,那就给我们算便宜一点呗!”
  “小姑娘你可真会精打细算,我已经给你算的很便宜了。”老师傅哈哈笑着,随后转移话题,“这些小吃最近在城里非常盛行,原来是从你们这边传过去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