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的确如此。
如今的赵慧欣,原名赵小英。
在老家的时候,就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漂亮姑娘,不然她父母也不会把闺女“卖”给一个中年男人,为儿子换钱结婚。
情窦初开的少女,对未来的丈夫总有无数的幻想,要英俊帅气,要家世优越。
可在那种乡村地方,去哪里找这么梦幻的男人结婚。
后来为了躲避家里的逼婚,她就托村子里一位对她很好的婆婆,找到一位在京城文工团里上班的阿姨,将她从老家里带了出来,然后被介绍到了郑家做保姆。
也是在郑家,她遇到了郑涛。
高大英俊,家世不凡,而且自身的能力更是让她心动不已。
可郑涛是什么人,她哪怕是对自己的相貌很有自信,可出身是她心底最深的痛,也知道自己根本就配不上他。
事在人为。
在郑家的这两年,她竭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免得被郑家赶走。
同时也密切的关注着郑涛本人,知道他很少回家,却也在郑涛每次回去的时候,格外积极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一来二去的,就让郑涛记住了她这个人。
之后,更因为一次“巧合”,她被郑涛“不小心”看到了**的身体。
在一连串的巧妙安排下,郑涛对她产生了感情。
没剩几天,他们俩就要去登记了,郑涛承诺过她,结婚后两人就搬到外面郑涛的房子里住着。
她现在是住在郑涛给她租住的房子里,只因为郑家她是回不去了。
可说实在的,她也不愿意再去郑家。
毕竟现在住的地方只有她自己,每天还能看到郑涛,不用去面对郑太太那张冷冽的表情以及郑老爷子的严肃面孔,更不用在郑家每日里忙碌的准备三餐,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他们二老。
不过,就算是和郑涛的婚姻是她筹谋来的,她也希望和郑涛结婚后,能生活美满幸福。
她会一辈子对郑涛好的。
晚上,宴世章和妻子说起了这件事。
“哎,老郑夫妇也是看不开,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们愿意,做爹妈的放手就是了。”这话的意思,其实是在心疼老郑夫妇。
“倒是想放手,可郑太太对这个儿媳妇是真的不满意,却架不住郑涛这孩子铁了心的想娶。”俞秀婉心里对赵慧欣也不待见。
她并非瞧不上赵慧欣这个人,也没有贬低对方的意思。
可是她在郑家做保姆期间,和郑涛产生了纠缠,这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契约的行为。
若家里请的保姆都是这样的话,以后谁还敢请呀?
这段时间,不少人家家里的太太都打起精神来了,就怕郑涛这件事情在自己家里上演。
经历过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如今生活安定下来,可他们这些人心里却并不会自认高人一等。
只要是好姑娘,其实做父母的都乐意接受,正如她的二儿媳沈慧,农村出身,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沈慧作为唯一的女儿,不论是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而且性格爽朗大方,结婚后和宴烁感情和谐,对她这个婆婆更是没话说,和妯娌之间也是感情融洽,对子女的教育更是上心,虽说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文化,可也趁着和宴烁处对象期间,甚至婚后学习了不少。
这样的儿媳妇,即便是出身不高,俞秀婉也是乐意让儿子把人娶回家的。
但是很显然,郑涛的对象,是比不上她儿媳妇的。
那个小姑娘看着比她儿媳妇年轻时候好看,可心眼却真不少,眼神里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该去还是得去。”宴世章看向宴策,“郑涛下午来和你说什么了?”
“没什么,就是送请柬,也说他是真的想娶那位女同志,很上心。”宴策回了一句。
宴世章夫妇面面相觑,随后不再讨论这个话题。
他们老夫妻现在的日子过得别提多悠闲了。
节假日会和孙子孙女在一起热闹热闹,平时就是各玩各的。
老爷子喜欢和大院里的老头子们下棋喝茶打太极,老太太则喜欢和三五个老姐妹聚在一起闲话家常。
不过老太太大多时间更喜欢当倾听者,毕竟她在这些老姐妹之中,日子过的是最舒心的,儿女感情好,工作都非常出色,孙子孙女也听话懂事,家里根本没什么需要操心的。
比起她们家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矛盾,她可以说是最幸福的一个了。
若是不断的炫耀,估计会被嫉妒的赶出姐妹圈。
老太太又不傻。
因此,对于别人家里那么多的糟心事,老太太总是不太能理解。
明明换个角度就能很完美的解决,为什么非要闹大不可,最后所有人都不开心。
“宴策,以后你娶谁,妈都不反对。”她对儿子表态。
坐在旁边吃饭的宴策点点头,“谢谢您老的理解和宽容。”
“这都是小事,妈相信你的眼光,肯定能娶一个妈喜欢的儿媳妇回来的。”
好吧,话题再次落到了他结婚这件事上。
宴策无力反驳,他很佩服自家母亲的脑回路,不管你和她聊什么话题,最后总会绕到他结婚这件事上来,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深的执念。
“其实我觉得老姜的大孙女挺不错的,那孩子今年多大?比宴策小一岁吧?还是同岁来着?”
“……”宴策差点没让一口饭给噎死。
“那孩子的确挺不错的。”宴世章也赞同的点点头,“现在不是考上大学了?在医科大学?”
“您二老打住。”宴策赶忙抬手制止,“贺勋喜欢她,可别乱点鸳鸯谱。”
“啊?有这事儿啊?我没听老贺提起过。”宴世章又被勾起了八卦,“贺勋之前在那边工作吧?这是暗度陈仓了?”
不行,吃完饭他得打电话给老贺,问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题外话------
第二更,没有三了,今天腹泻一整天,虚脱了都。也不知道吃了什么东西。晚安
第119章 惭愧
宴策真的懒理这二位,吃过晚饭连茶水都没喝,直接开车走了。
因为听到了八卦,宴世章夫妇也顾不得这个儿子,两人凑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贺勋和姜烟的事情,别提多热乎了。
这个年代,孩子们几乎没有所谓的攀比之风,而且在马路上搀扶摔倒的老头老太太也不用担心被讹上。
姜瑜趁着晚饭,和弟弟一块去小区外面的中心广场去散步,就在走出小区没多远的功夫,瞧见一位老太太晃晃悠悠的倒下去。
她心里想着应该上前去帮忙,可身体上却产生了瞬间的抗拒。
不等她有动作,身边的姜川快步冲上前。
“奶奶,您怎么了?”
姜瑜微微蹙眉,只能抬脚快步上前,就在这个空档,周围已经有两三个人也跑上前去。
“大妈,您那里不舒服?”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接过姜川的手,将老人直接背起来,“先送去医院吧。”
“好。”老人家此时已经昏迷,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症状,几个人急匆匆的跟着往医院去了。
她有些惭愧,愧疚于自己的行为。
虽说她尽力的想要让自己融入到这个世界,可就这么一件很小的事情,将她打回原形。
不管如何努力,心理始终都是几十年后的人,一些惯性的思维深深的烙印在心里,不是时间能够抹去的。
姜瑜被姜川一路上拉着往前跑,等跟来医院,老人已经被送到病房里了。
他们姐弟俩走进病房后,就听到医生说:“病人没什么大碍,只是癫痫引起的突发性晕厥,刚才已经做过急救措施,很快就能醒过来。”
“谢谢医生。”众人赶忙道谢。
随后,一位认识这大妈的中年女子留了下来,姜瑜和姜川见老人家脸色缓和,呼吸平稳后,就离开了。
走出医院,姐弟俩也没有去散步的心情,刚才这番折腾,也算是消化了。
“小川,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姜瑜给予弟弟表扬,比她做的好。
她作为一个成年人,对这种事情是极其抗拒的,只因为这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
她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可针对扶不扶的问题,在9012年也是一件世纪难题。
不扶,你可能会面临良心的谴责。
可扶了,或许就要面临无尽的麻烦。
曾经她就看过一则新闻,一位年轻人扶起了摔倒的老大爷,然后就被这位老大爷给赖上了。
后来年轻人以死来自证清白,那位老大爷却没有任何责任,对于良心的谴责,这位老人已经不在乎了,若是真的在乎,这条年轻的生命,绝对不会消失。
按照时间来算,到时候她也会是那个年纪的老太太,可姜瑜决定,以后要做一位优雅的老人,良心还是要揣在自己的胸口里,才不枉为人一场。
“这有什么好夸奖的,遇到了自然就要上去帮一把,不是很正常嘛。”姜川回答的很轻松。
低头看着身边的小男孩,她心里也希望这孩子能一直保持这种心态,却注定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人性也是最捉摸不透的,即便你有能改变世界的力量,也无法掌控人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