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板大喜,两人的合作就此达成。
李秀珍和陆建国在旁边听的稀里糊涂,不明白怎么这个大饭店的老板平白无故就把地方给他们用了,还不要租金,只要什么……食谱?
关键陆冉冉还大咧咧的答应了。
把李秀珍快急死了,一出门,她就拉住陆冉冉了:“哎呀,冉冉,那个李老板怎么会那么好,白给咱们用饭店?他不会是有什么怀心事吧?”
陆冉冉乐了:“妈,你想哪儿去了,他又不是白给,我每月给他俩个菜谱的。”
“哎吆,什么食谱能这么值钱啊!”李秀珍怎么都想不通。
李卫国跟出来,也乐了:“嫂子啊,你就别管了,冉冉心里清楚着呢!”
陆建国不在乎:“这有啥,冉冉能干啊!”
李秀珍也不多想了,反正现在陆冉冉已经慢慢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三口人一起回了家。
今天可是充实的一天,不但澄清了谣言,还把杨麻子给斗垮了,李秀珍和陆建国扬眉吐气。
前几天,因为油条精的传言,村里人都不搭理他们了,他们百口莫辩,可窝囊坏了,这次真相大白,李秀珍和陆建国立刻就出去串门,把集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今天是大集,一多半的陆家坳的人都去赶集了,自然知道他们的事情,能呆到最后的也有一些,当即,他们绘声绘色的说起集市上的精彩,不到半天,陆家坳的人都知道陆冉冉家被冤枉了。
同时,杨麻子用油条精的事儿也都知道了。
刘秀珍和陆建国兴高采烈回到家的时候,陆冉冉正在做饭,陆建国昨天提了一句想吃四合面饼子和煎带鱼,陆冉冉就记住了。
四合面饼子是用白面、玉米面、米面和豆面做成的,四种面混合,放上糖和面,然后发酵。
夏天天气热,发酵快,很快,四合面就发酵好了。
陆冉冉在大铁锅里放上水,里面再放点绿豆,把水烧开。
水烧开的时候,锅四周已经很热了,她把四合面重新和一下,然后揪出一小团,在手里拍了拍,拍成一个小圆饼,“啪”的一声往锅边一贴,饼就贴在上面了。
很快,一个个圆饼贴在了锅边,刚好贴一圈的时候,面用光了。
陆冉冉盖上锅,加柴拉了几下风箱,几分钟过后,她任由灶膛里的柴烧着,开始煎鱼。
带鱼已经收拾好了,切成一段段的,加了葱姜在盘子里腌了一会儿了。
陆冉冉拿出一个大海碗,和了一碗面糊,打上两个鸡蛋,加上盐,把面糊和好。
和好的面糊黏糊糊的,用筷子一挑,慢慢的滴滴答答往下掉。
陆冉冉用筷子挑了挑面糊,看到浓度合适,就开了煤气灶,把小锅放好。
锅开始冒青烟的时候,她舀了两勺猪肉进去,接着把带鱼段放进了面糊里,用筷子夹住在面糊里一搅合,带鱼段上面就糊满了面糊。
把糊着面糊的带鱼段往油锅里一放,“刺啦”一声,带鱼段四周冒起了泡泡。
一个个带鱼段放进去,等一面煎得金黄就用筷子翻个面,继续煎另一面,不一会儿,一盘子带鱼段就煎完了。
出锅,放在盘子里,陆冉冉端到了外面小桌子上。
只有带鱼当然不够,他们从集市上买了些东西,陆冉冉切了个牛肉,炒了个豆芽韭菜,又炒了个土豆丝,都端上了桌。
这时候,四合面饼子也好了,李秀珍打开锅,在热气中把饼子一个个捡出来放到小篓子里,又盛了绿豆汤,一起放到了桌子上。
陆建国厨艺太差,最近承包了洗锅洗碗的差事,所以理所当然的等吃饭。
三口人坐好了,开始大吃特吃。
其实,那时候做四合面饼子是因为白面不够吃,陆冉冉已经很久没吃过了。
四合面饼子黄橙橙的,背面是金黄的,香喷喷的,还没吃就已经流口水了。
陆冉冉拿起一个饼子咬了一口,香甜松软,像蛋糕一样,挨着锅底的一面硬硬的,但是特别香。
带鱼煎得香香的,有鱼香味儿,有鸡蛋味儿,还有麦香味,特别好吃。
陆建国满意的啃了一个饼子:“哎,我觉得四合面饼子比白面馒头还好吃!”
“那是你不会过好日子,反正我爱吃白面馒头!”李秀珍横了他一眼。
“咱们家现在都时兴四菜一汤了啊,万元户的生活水准啊!”陆建国还是笑呵呵的。
“还不是以为冉冉厉害,随便炸个油条就挣这么多!”李秀珍笑眯了眼睛。
陆建国的脸却慢慢没了笑容,他认真的看着陆冉冉:“冉冉,你还小,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上学,我知道,你被开除了,你放心,我一定想办法让你回去!”
李秀珍愣了一下,嘴里的东西再也没了味道:“对啊,冉冉,你一定要上学,妈别的本事没有,给你挣学费还是挣得来的,我和你爸还年轻,不用你操心……”
陆冉冉毫不在意:“爸、妈,我上学的事你不用操心了,放心,我肯定会去上学,这不马上暑假了吗?暑假之前,我一定能把这件事情搞定!”
她不是原主,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她前世到高三就辍学了,这次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考试,考上个好大学。
现在是暑假,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她现在要解决家里的危机。
看到爸妈发愁,陆冉冉赶紧插科打诨,把他们注意力转移了。
第二天,他们一家人去李家饭庄开张,由于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儿,他们在梁老板对面的店铺贴了个大牌子,写着:“陆冉冉家油条搬去李家饭庄,价格不变,欢迎大家光临。”
在李家饭庄门口,也竖起了大大的牌子:“陆冉冉家油条搬到本店,本店从即日起供应早餐。”
下面还写着价格:大油条:一毛一根;豆浆:五分一杯;大油饼:两毛一个;油炸糕:一毛一个。
许多去梁家饭馆吃早餐的人看到了牌子,不得不多走了两步去了李家饭庄。
莲花乡挺小的,这两个店铺一个在边上,一个在里面,走路也不过是两分钟的事儿,李家饭庄地理位置好,以后大家再去还更方便了。
而且李家饭庄大,干净,木桌子木椅子,漂亮的餐盘,还有风扇,条件比梁老板这好多了。
人们都转移了阵地,也有人奇怪问梁老板:“咦,梁老板,陆家油条怎么换地方了?她在这可给你带了不少生意,你怎么不留住她。”
梁老板尴尬的笑笑,敷衍了过去。
这面,人们到了李家饭庄,坐上了厚重的木头椅子,面前是宽大干净的木头桌子,头上风扇滴溜溜的转着,送来阵阵凉风,畅快的点了油条和豆浆。
要在平时,他们可不敢来李家饭店,毕竟李家饭店消费很高,一般人来不起。
很快,油条和豆浆上来了,油条放在干净的小篓子里,底下还垫着油纸,豆浆盛在白瓷青花的碗里,里面还放着瓷白的小勺,桌子上还有洁白的餐巾纸,可以免费试用。
人们吃着油条,喝着豆浆,吹着风扇,舒服得都不想走了。
说笑当中,人们不免问出陆家为什么搬地方,李秀珍和陆建国毫不客气的把原因说了出来,听说梁老板要涨租金,而且一涨涨到四百五,人们惊呆了。
“老梁疯了吧,他的店一个月租金才多少,就敢这么要?”
“哼,我看他不是疯了,是红眼病犯了,看陆家挣钱受不了了!”
“真傻,现在陆家搬走了,他那个店也废了!”
人们议论了一番,说笑了一番,店里面依旧热热闹闹的,到早上十点才清净了。
相对于他们,梁老板可痛苦了,这一天几乎就没人来,有人也是来吃陆家早餐的,听说陆家搬走了,他们就离开了。
梁老板的心沉了下来,心里很不是滋味。
上午十点,营业结束,陆冉冉一家人开开心心回到家,把钱铺在桌子上,三口人刚打算数钱,
忽然外面一阵喧哗,一个响亮的大嗓门叫道:“杨大萍,你个矮胖子,给我滚出来!”
陆冉冉开门,顺着声音来源处走了走,只看到一个高胖的老太太站在杨大萍家门口。
老太太正跳着脚的骂:“杨大萍,TMD你吃撑了吧去祸害我们麻子,啊?他怎么都算你堂兄弟,有你这么坏心眼的吗?杨大萍你个红眼病、扫把星,给我滚出来!”
她声音洪亮,一下子传出好远,人们稀奇,都过来看热闹,不一会儿就围了一圈人。
大家奇怪,纷纷问:“怎么了?这是哪儿来的老太太?”
有人认识,说道;“这不是杨麻子他妈吗?杨家村的,也是杨大萍的婶子,奇怪,怎么跑这么远来骂人了,杨大萍怎么惹到她了?”
老太太又骂:“我说你怎么那天好好的来看我们麻子,原来是给他出馊主意,你个臭婆娘,红眼病,烂嘴巴的胖子!”
人们听得云里雾里,不明白怎么回事。
不过杨麻子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都是一个乡的,消息传得快,有人一下子就想到了。
“杨麻子刚刚在集上丢大人了,说陆冉冉用油条精,后来被人揪出来他才是用油条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