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致富妻 (西门关大人)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西门关大人
- 入库:04.11
这人就是林芳。
当林芳高举着自己的阄,走到村长向井发的面前,并且同意和杨奶奶换时。
所有人都以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到她,觉得这个女娃子是不是死了爹,神智有些不清了?
就连林大山和林大海也跑了过来,一把抓过了林芳手上的阄。
一看她手上是几亩上好的水田,她居然不要,去调换别人手上的毛坡地。
林大海马上就吼道:“林三儿,你疯啦!你换那毛坡地来干啥?”
“我干啥,也不关你们的事情!”
林大山也直摇头,抽着旱烟,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但他却没有阻止。
他觉得,是女孩子自找的,怪得了谁呢?
杨奶奶一听,林芳愿意调,还是水田,不由老泪纵横地抓着她的手道:“三儿,奶奶不好意思和你调啊。
你们家也很困难,全是女人,咋能让你们去种那些毛坡地呢?”
然而,林芳却是一点儿也不介意道:“杨奶奶,我说了调就调。
至于我要那地来做什么,你们就别管啦。”
林芳认定了,那片地会是有好东西的,所以,她才会决定,把那地拿下来。
在众人都鄙夷的目光中,村长向井发却有些幸灾乐祸。
第145章夏扬来了
比如别人一年交一百斤,她家就减半,只需要五十斤,以此类推。
对林芳来说,身为农民,会种粮食,算不得什么真本事。
如果能种出些不一样的东西来,那才是本事。
就这样,林芳拿着责任合同书,回到了自己家。
刘翠花听说林芳拿到的是毛坡地,当即就傻了眼儿,不由追问道:“三儿,我们拿这种地,种什么?种水稻吗?
还是种麦子?”
林英也是一头雾水:“三儿,你是咋想的?”
这时,林大海隔着竹篱笆,对林家的另外两个女人道:“你们家三儿发扬风格,愣是把你们家抽到的水田,换成了别人家的毛坡地。
她还说,她有大用处嘞!”
林大海说这话时,脸上却是挂着可恶的笑。
林英和刘翠花听到了屋外的林大海的声音,便更是追问她道:“二伯家说的是真的?”
林芳垂了眼皮,对林英和刘翠花道:“大姐,娘,你们要相信我,我自有我的打算。”
其实,林芳后来才发现,她并没有把握,能用那块地做什么。
但是,她当时有些冲动,觉得杨家奶奶和她的智障儿子,就好比他们一家四口。
也不是完全为了发扬风格,才答应跟她调换。
就是一种冲动吧。
如今拿到那块地,林芳也特意去看过。
是真正的毛坡地,杂草丛生。
不管要用来做什么,都需要大量人工才能把它开垦出来。
换作是谁拿着那毛坡地,也觉得是一种累赘吧。
就在林芳觉得,自己应该另想办法时,暑假到了。
那个暑假,正是中考结束的时候。
也就是说,顾维城,夏扬他们,正式准备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
那时候没有电话,就只能通过寄信来联系对方。
自从林芳没有上学后,夏扬时常给她写信来,在信里说很想她,又说读书有多么辛苦。
还提到来她家玩儿。
林芳觉得寄信也是个麻烦事情,要跑很远,她就没有给夏扬回信。
没想到,那年夏天,夏扬真的来看林芳了。
她一路打听着,终于走到了林芳家,并且重重敲响了她家的门。
当时林芳不在家,林英开的门,一看对方是一个把头发剪得很短,看起来十分精神的年轻女子,便问道:“你找哪个?”
夏扬便笑着道:“这里是林芳家吧?”
林英一听是找自己的三妹,马上道:“她出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你进来坐。”
夏扬见这里果真是林芳家,便随着林英走了进来。
这才发现,林芳家的条件,还真不是一般的差。
院子里是土坯地,用大扫把一扫,就会扬起很多灰的那种,没有抹成水泥地。
那时候能抹水泥地皮的家庭也很少。
再来就是林芳家的房子,土坯房一间,面积大概也就几十平方的样子,还包括卧室和厨房。
至于厕所什么的,其实就是用猪圈临时弄的。
猪圈下方挖成大坑,就是便池了。
冬天还好,夏天,猪屎臭,外加猪食臭,那真是臭不可闻!
院子里有十几只小鸡,是林芳找外公要来的鸡苗喂在那儿的。
第146章抓鱼
喂鸡本来也可以发展养殖专业户。
但林芳知道,这鸡并不好喂,她又没有专业技术。
喂十几只还好,要是喂几百上千只,一是没地方,二是没资金。
三是销量什么的,也没处可寻。
那时候的信息不像现在如此发达。
所以也只是想想而已。
要想找出路,还得想别的。
就在夏扬来找林芳的那天,林芳刚好在村外的那条小河边逛着。
她走在那连接山边和村子一头的青石桥。
想起了顾维城的三哥,顾维东,曾在那儿钓了条鱼,还送给她吃了。
林芳忽然想到,或许捕鱼也可以换钱呢。
她现在可以想各种办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再说了,河西镇上那位熊老板,不还想请她去当大厨嘛。
做大厨,可比她种毛坡地要拿手许多。
林芳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她前世是做菜的,开饭馆的,还当上了总经理。
她一向行事泼辣,胆大心细。
所以,做生不如做熟。
倒不如哪天再去镇上碰碰运气。
至于今天,就先逮几条鱼,也可以回去打打牙忌。
林芳抓鱼也还有一套。
她跑到村子里,曾经送她蛇的二麻子那里,问他要了几个鱼篓子。
二麻子为了抓鱼,时常要自己拿竹子编成篓子的形状,方便上山抓蛇。
所以,他那里篓子不少。
林芳请他送了几个给他,说是要抓鱼。
二麻子爽快道:“叔这儿也不收你的钱,你要是真的抓到鱼,就送我一条,当作回报。”
林芳笑眯眯道:“好嘞,叔,你就等着,一会儿我把鱼抓回来给你。”
林芳在往河边走时,刚好遇到那个张寡妇的儿子,叫小山,也有十岁了。
小山见林芳拿着很多鱼篓子,便问她道:“三姐姐,你要去哪儿?”
林芳一向对这个小男孩儿印象不错。
他娘虽然是寡妇,心肠却也不坏。
那次她挨打,张寡妇还帮她说话,可惜叶发巧嘴太毒,直接把人给骂回屋里了。
这会儿小山问她要做啥,林芳便大方道:“我要去捕鱼,你要去吗?”
“好啊,我也要捕鱼,给我娘熬鱼汤。”
林芳一听,这小子这么有孝心,她当然要帮他了。
于是,林芳便笑着吩咐他道:“那小山,你去帮姐姐挖蚯蚓好不好?”
“好。”
小山答应地很爽快。
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便朝蚯蚓较多的某个腐殖地走去。
这里是大家经常倾倒垃圾的地方,土质相对潮湿,且腐殖程度深。
那时候没什么塑料制品,垃圾也多是一些腐菜之类的,不像后来各种包装制品,堆成山。
在这种腐殖地,就是蚯蚓最多的地方。
林芳给了小山一根粗树枝,就在那潮湿的腐殖地挖了起来。
不过一会儿功夫,就挖到了不少蚯蚓。
这些蚯蚓被林芳用一种倒钩给钩住,又把这些倒钩给扔进了竹篓里。
这竹篓的口子比较大,中间细,肚子大。
一旦有鱼闻到诱饵,钻进了竹篓里,就再也跑不出来,只有被抓的命。
第147章读书有用
林芳把那七八个竹篓,用这样的方法,下了饵,又用绳子把竹篓连在一起,以防被河水水流给冲走。
就把这竹篓扔到了河里。
随后,林芳就拉着小山的手,到附近的山坡上转了转,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吃的野菜。
说实话,看着这些在那个年代随处可见的野菜,想到后来的现代人,都愿意吃这些没什么油水的野菜。
而八十年代初,人们肚子里的油水本就少,根本没有人会把野菜当作宝。
时代在进步,人们对吃的反而没以前讲究了。
就比如在这个年代,没有人会把空心菜当作素菜,放到餐桌上。
又比如厚皮菜,也有地方叫牛皮菜。
在那个年代,基本上就是农民种来喂猪的。
可是在后来的时代,牛皮菜却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人们把牛皮菜从菜农那里买回家,然后把它洗干净了,切成段,放到开水里焯过后,就可用拿来回锅,或是凉拌。
不管用哪种方法做出来的菜,都非常下饭,也很可口。
如果现在,林芳摘一把厚皮菜拿回去,做成菜来吃,非被当作怪物不可。
人们会说,当真是穷得,连猪草都要吃。
所以,林芳只是找了些比厚皮菜更入味的折耳根,还有水芹菜,准备拿回去拌来吃。
当她看到也有人在山坡上种菜时,便想到了自己的那块毛坡地,一个想法在心中突然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