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平一直做的不错,人也有良心,你们就不要多想了。”
“那怎么就挡着不让咱们落钱呢?咱们村里也不是不差钱的啊!”
“树平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理由的,你们要是实在太好奇,就等他回来好好问问,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他骗人没骗人我一眼就是望出来。”说话的这人正是之前林敬松见过的,还往他山上送竹篓的那位老人。
如果林敬松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村长高树平的叔叔,平时不大爱说话,脾气挺倔的。
看样子这老头在一干村民当中还挺有分量,他这话一说,几个老头就不再对着高树平后面瞎议论了。
正巧,一个老头看到朝这边走来的林敬松,便冲他招手。
等到林敬松过来,就大声的道:“小林你了解的多,你晓得树平咋就拦着不让人承包咱们村土地不?”
林敬松倒是想到他们正在议论的就是这个事儿,左右看看,首先问道:“村长跟刘二伯呢?”
他们俩就是枣庄唯二管事的,他们说话从来都代表枣庄最官方的意见。
“他俩都下山开会了,最近几天镇上都在吵吵这事儿呢!说是有人想承包咱们枣庄的山头,树平拦着不许,那个人就跑去镇上问镇长了。”一老头答道。
林敬松把他目前所知道的都告诉这些老人,最后道:“其实承包山头,也就一年那么点儿钱,跟我这样承包多了的话,一个人一年就小一千,要是跟高家二哥那样承包少的,一个人一年也就三四百块钱,还没有各位一个月干的多呢!”
“话虽是这么说的,但我们都买了三轮车,要是真有人承包土地,我们平白躺着每年都有收入不说,而且开着三轮车再去找别的山头种地也是一样的。”
林敬松扭过去一看,正是刚才倔老头怼话的那个人。
他只得再次把打听到的消息以及环境好坏对于枣庄人的厉害关系讲一通。
跟着,就有另外
一个老头劝道:“他们张村人就不是个好东西,原本他们张村好多的地方啊,全部平地大河,现在都被作的全是黑水沟沟!”
就连刚才招呼着林敬松过来的老头,也倒戈,道:“要真是张村的人过来,不管他到底是想种地还是咋整,我头一个反对!”
听到往日老友说到这些,刚才还想着平白躺着收钱的老头也不吭声了。
组后,还是倔老头出声下定论:“这事儿不许再多议论,说再多也没用,要是真有能耐,就自己去山下查问!”
这话一说,几个老头都不再废话了。
林敬松既然得知村长他们去了山下开会,也就不往他们家去了,翠娘平日里不爱多管事,问她肯定没结论。
于是,林敬松方向一转,准备往翠山那边去。
半路上,又遇到了高二娃,见到林敬松他特高兴,三步并作两步的跟上来,冲着林敬松客客气气的打了两声招呼,跟着就回报道:
“还是多亏了林老弟跟周老板当初的美言,前两天我山上刚出一批货,卖去了周老板的新店,我这边卖价不错,她那边新店正好冲销量,双赢的结局啊!多亏了你当初的牵头!”
说着,高二娃便想拉着林敬松往他们家去喝酒,自打被雷劈了之后,林敬松对喝酒这事儿简直都有了心理阴影。
不用说,高二娃家肯定没有避雷针,林敬松坚决摇头不去。
第263章
当天傍晚,林敬松就接到了村长的电话,说是村里要开一次大会,作为枣庄一份子林敬松也备邀请在其中。
“关于张村人来承包的事儿?”林敬松问了一句。
村长“诶”的答应,接着又道:“他们张村的人忒狡猾,戳到镇上告状,说我卡着要收他们礼,才不让他们搞承包的。”
林敬松:“……”这么睿智的吗?
搞得林敬松现在都怀疑,张村那边的人是不是恼羞成怒了,即便是不在这边搞承包,也要拖着把高树平拉下水。
不得不说,林敬松真相了。
这事情搞到这一步,村长为了证明他的清白,还真得给大家伙儿开个会议,顺便说明一下全部的原因,最后请大家签名作证。
林敬松到时,村里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到了,现在春末,村里的公用麦场还没启用,经过大半年的闲置,场地上已经长了不少青草。
许多蚊虫已经在这个温暖的季节开始繁衍生息,林敬松的脚踩在上面,甚至可以清晰的听到虫子的嗡嗡声。
场子上面村长在用喇叭大声喊着话,林敬松在下面发呆:这眼看着蚊虫季节就要来了,他前两个月组织补种下去的驱蚊花草应该就可以采收了。
去年是只卖给刘东一家,林敬松想想,今年还是只供给刘东他们吧。
毕竟为了躲避蚊虫,跑去消费大几百的高档会所,也就那群老爷子老太太们做得出来。
“大家虽然是在山上,但他们张村得发展路子咱们也是多少清楚的,枣庄是咱们共同得家乡,我不想我还没老去,这片山这片水就被污染到无处下脚的地步。”
“……”
“咱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说实在的,除非他们来人把枣庄全部的地都承包走,但实际上他们也没那资本,一年顶多的,就千把块钱,少了的话就几百,还没咱们干一个月赚得多呢!”
村长的话引起了众多村民的赞同,即便是类似赵二伯那样贪小便宜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不好出声说话。
刘二伯道:“咱们留着这青山绿水多好,凭嘛要把地租给那种人品不确定的人身上?虽说他们没有明摆着说要来咱们枣庄搞环境破坏,但就张村那逼样儿,大家信任他们吗?”
“不信!”村民们异口同声大声回答。
不仅是张村,还有梨花村,他们两个村子的人在这县城附近都是坏名头的代言人。
接着,刘二伯又继续说着:“但是,咱们也不是老古董,要是有人愿意发展咱们枣庄,我刘二是头一个考虑的,就像是高家二娃,他从小在咱们这么老一辈眼皮子底下长大,要是他来搞承包搞发展,我是半句话都没得说。”
这个时候,就有人高声叫喊着:“不只是你刘二,我张老头当时也是最先举手赞同高二娃来的!”
夹在中间的高二娃突然就被点名,他左右迷茫的看看,正想攀扯感谢一下林敬松,就听刘二伯继续用喇叭说着:
“咱们都是老骨头了,要是有哪家靠谱的娃娃回来想搞承包搞发展,老家伙们也别藏着,咱们活着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孩子们?
现在大家也能看到,高二娃在小林的指引下,不说前期投入全部回本了,但他的产业大家有目共睹的在良性的发展,再多大道理俺们老头子也不懂,但电视机上都说了,下一步绿色种植业必然会崛起……”
刘二伯这下把话题直接引爆,一开始林敬松来他们村里搞种植养殖业的时候,一群老人们都看不明白,相当一部分人也抱着围观的心思。
结果他们是眼睁睁的能看到林敬松合作的商人
货车天天往他那山上跑,虽然不清楚林敬松具体是回本没回本,但眼看着那地里盎然的生机,以及亲口品尝过他们家的蔬菜瓜果之后,再没有一个人怀疑林敬松的所作所为!
接着,就是高家二娃了,他们本来以为林敬松的成功只是偶然,但高二娃最低层次的模仿,也让他们看到了当中无限的希望。
当时高二娃回乡发展的时候,还有老人们心惊肉跳,担心周小舟不跟他们合作,转而跟高二娃合作,但前几天的事实证明,高二娃把货供给了周小舟的二店,同样是卖的脱销!
这下,就有老人们心里盘算了。
自家事自家清楚,他们的儿子女儿在外面坐办公室就真的赚钱吗?
甚至于很多家里的孩子只是出去打工赚钱的,但他们能打一辈子的工吗?一个月看似给的工钱不少,可在外面生活成本也大。
孩子们能在四十岁之前赚够往后半辈子所需要的钱吗?别开玩笑了,在外面打工那么多年,很多家庭连在城市买个厕所的钱都没攒够呢!
任何事情从来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赚的最多,往后即便是跟风涌上去,也不过就是在后面吃屁而已。
甚至于再往后,能不能吃到屁,还得另说。
一场村大会开下来,林敬松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他在众愿信上面潇洒的签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就转身离开。
而更多的村民,他们在飞快的签名或者不会写字的按下指印之后,就转身立马往家里方向走。
要是有胆子大的老人,回去之后立即就给自家娃娃们打电话,喊他们回来。
村长高树平眼见着村民们飞快的签了名之后,就往家里赶,自然也是能猜得到他们心中所想,高树平冲着刘二伯比了个大拇指:“还是您有办法。”
刘二伯抽着旱烟,吧嗒吧嗒的,望着远处的天空,道:“从去年开始,不少原本在外面打工的就回来了,今年现象更多,也就是咱们枣庄之前实在是太贫穷,要是真的跟山下那几个村子差不多的话,估计也会有不少年轻人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