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来吃去,还是菜园子里那几样菜,这个时候莴笋还有生菜都下去了,新的瓜菜,黄瓜,番茄豆浆什么的还没有长出来,只能已经稍微老了的韭菜,不过还有一样东西可以吃。
她从手机上买来的南瓜种长势喜人,枝枝蔓蔓的,很快长出了一大扑棱,所过之地寸草不生,都被它争夺阳光给欺死啦!
所以得遏制一下它的长势,李明言走到最近的一颗南瓜藤前面,开始掐头!
越看越觉得惊心,这南瓜秧子莫不是真的要成精吧,成精之前也要把南瓜给结出来啊。村里人看到这南瓜秧都说着南瓜不行,徒长!把养分都耗到长秧子了,后继无力,就没有养分供给南瓜啦!
李明言嘴硬:“徒长那就吃秧子!总有个吃的,现在再下新的也玩了。”
其实心里也直打鼓,手机上的东西鼓吹的再好,那毕竟是在别的地方,万一到了李家庄适应不良,不就完了吗。
她一边在藤蔓之中穿梭,一边想一些七七八八的,不一会儿手里就拿了一大把南瓜头,把外头毛茸茸的一层皮去掉,里面的清脆水灵,爆一颗干红辣椒,及其下饭解腻。
可惜没有腻可解,没啥肉吃,下饭也行,李明言遗憾的心想。她弯腰准备再折最后一个,就回家,在叶片的缝隙之间突然看到了一朵金灿灿的花儿!
一时间惊喜无比,趴在花朵上细细的看起来,和家里平时种的南瓜并没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只是大了一点,香了一点而已。里边已经有细小的飞虫在忙来忙去了,她抽抽鼻子,不敢再看。
老人说不能把鼻子凑上去去闻花的香,里面看不见的小飞虫进了鼻子,能把你整个鼻子都吃掉!
她有一次偶然看到一个男人,鼻子都塌缩了,一个鼻孔狰狞的搅在一起,只有一个鼻孔可以呼吸,就坚定的相信了上面的说法。
不能凑近了闻,更不能让虫子进入鼻子,没有鼻子多难看。
倒是南瓜花,开的多了可以吃,裹上面粉用油炸,甜甜的,香香的。
***
吃过饭,陈梅送陈姥姥走了好远,陈姥姥装米面的篮子里被装了两个芒果,一个椰子。陈梅叫她留着玉米糁子自己吃,别吃那些野菜,老年人吃多了野菜对胃不好。
陈姥姥都笑呵呵的听了,然后迈着她的小脚回家去,跨过北河,再翻几个小土包,陈庄就是她的家。
回到家,她大娘来了,这位真的是个不速之客,还带来了一个干瓢。由瓢里的粉糠来看,由以往与大伯娘打交道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确凿无疑是借粮食来了。QAQ
大伯娘开口就是笑:“梅啊,这家里快断顿了,跟你借一瓢大米吃,等新麦下来了就还。”
第25章
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上门借粮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堆得尖尖的借出去,再每次平平的还回来,换谁不膈应?
就算不能打笑脸人,也不能救这么轻易的借出去喽,长辈们是顾念这老人在老大家养着,借点儿就借点儿吧,就当是送给老人吃了,毕竟李老太太还在人家家吃住呢,老年人真的相当于没有劳动力了,去地里干活半个劳动力都不算,吃的却还跟年轻时差不多,这个时候就要靠儿女赡养。
其实李老太太结实着呢,平时喂鸡拾粪做饭一点儿不费劲儿。所以养老人是沾光的,但是除了老大家,居然谁都腾不出一间房子的空儿出来,只得叫老大家把便宜捡了,其余两个每次分完粮食,给老大家送一筐,当做给老人的孝心。
……
李明言上前一步:“大娘家没有粮食啦?你家五个壮劳力还没有粮食,更别提我们家,一群半大小子了。”
大娘讪讪地:“这不老太太想吃大米饭,要不我也开不了这个口啊。”
好哇,终于说出目地了,应该是你想吃才对,倒拿奶奶做筏子。李明言撸起袖子,正好同大伯娘理论理论,上次油莎果什么钱都没有要,直接送了一斤,她路过大伯娘家的菜园子也没见出多少来,肯定自己家吃了。
陈梅却拽着她往身后来,不让她在前头说话,她一副为难的样子:“家里的米刚好吃完了,家里也没肉招待,就做了米饭,锅里还剩一碗,要不给咱娘拿去吃吧。”
大伯娘期期艾艾的:“那个小年轻,没来了?”
李明言要气笑了,好哇,给你米饭还不满足,非得把你那比脸盆还大的瓢装满是吧,大米饭大家都没有,但是赚的机会是均等的,现在没得吃,要么是之前对自己太大方,要么是自己懒,根据她对大娘家的印象,那肯定是前者。
不过二癞也的确是好就没有来了,她上次去了一趟街,找了好久,在集市上居然没有找到二癞,可能是家里忙,她也没怎么当回事儿,可是眼看着家里的米不多了,还是得想个法子叫她存着的米倒换到自己家里那米缸里去。
正吃完饭,家里人都在,陈梅和李振国听到大伯娘的话,心里有些不舒服,二癞来的有好几趟,只要勤快点儿,平时吃口上稍微节省的,拿着大米饭去换些粗粮回来,那是绝对够吃的。
于是陈梅面上就有些不高兴,她也不是惯着谁的主儿:“换成玉米糁子红薯杆子了,你要是吃红薯干子,我给你挖一瓢。”
大伯娘连忙摆手,红薯干哪有一碗米饭划算,更何况今天挖了一瓢红薯干回去,以后还是得还的,一碗熟米饭就不用还!谁还没吃过谁家的咋地。
“就拿一碗米饭吧,呵呵,咱娘想吃米饭了,我给她端过去。”
…………
眼看着老大家的端着米饭出去了,陈梅叹了一口气,能怎么办呢,打着老太太的名号过来的,不给吧,明言在看着呢!她深信孩子是跟老子学的,到她自己老了的时候明言一口好吃的也不给,扣扣索索的,你说她,她说都是跟你学的,你当初对我奶奶就是那样!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所以该给还是得给,就怕老太太舍不得吃,转头就给小辈们。
大伯娘走地志得意满,走地意气风发,仿佛一只刚下了鸡蛋正炫耀着的鸡,李明言有些不高兴,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爹,大娘家做活换了多少米?”
“跟咱家差不多,哼,狗窝里放不住剩馍。”
…………
妯娌间的长短说八辈子也说不完,同样是嫁了一个娘胎里生的兄弟,男人知不知道心疼人啦,婆婆对谁好对谁不好啦,谁的孩子听话懂事啦,哪个过得好,哪个过得又不如意,总会在心里有个比较。
比如这次的水土保持工作,队长说上头又开大会了,先是县里领导来检查,然后是市里领导来检查,再来就是省里领导来检查,最后说不定中央领导也得来检查哩。
每家抽调一个壮劳力,记工分的,就在河湾上,俢梯田!种草!老大老二家都有男娃子顶替他爹去干活儿,就是老三家的,家里没有男孩,只能自己顶上。这样一来,家里就只剩三个女人。
老二明湖将情况回家一说,陈梅直念叨:“幸亏加入了合作社,要不你三叔出工去,地里的活儿可难办了。”
地里的麦子今年长势特别好,都说今年估计能多打两成麦子。最先进的农业机械就是胶轮大马车的现在,收粮食的主要劳力就是牲畜,还有人。
所以一个家庭的男劳力至关重要!不过现在好了,有啥活儿大家一块儿干,有能力的工分就挣多一点,没有能力的,那工分就少挣一点儿,反正队里也不是按工分分粮食的,人六劳四,按人头的比例大一些。
不过李明言关心的可不是这个,她问开会回来的二弟:“村长说了在哪上工吗?”
“说了,在河滩上!围河造地,还说只要弄好了,就有能多出来五十亩地,人均能多出来半亩地!”说道这个,李明湖就非常兴奋,平时不爱说话的,也巴拉巴拉说了这么多。
可李明言心想坏了,明年有洪水,刚造好的地,可经不起这么冲刷,到时候一年的功夫白做了。
“我去花儿家看看去。”
……
去到花儿家里,李花儿正在窗户前摆弄自己新得的小玩意儿,在窗格子里看见她的好朋友来了,连忙招手:“明言,你快过来!”
灵活的手指不断摆弄着手上的发卡,拿着让明言看:“你看,这是什么?”
带着些得意,还有炫耀。
明言一看,原来是一个栩栩如生的蝴蝶翅膀做的发卡,不知道是什么金属做的,轻盈,拿在手上还在忽闪忽闪的颤动着翅膀。
饶是她经历过后世无数华美的物品,也不禁少女心泛滥,惊呼起来:“哇,真好看。你戴戴试试。”
蝴蝶翅膀上被涂了五彩斑斓的颜色,在黯淡的房间里出现这个蝴蝶发卡,无疑让人眼前一亮,不过李明言突然有了给外孙女妙妙打扮的心情。
这发卡虽然好看,戴上却显得幼稚,尤其是戴在耳朵上方的位置,像小明礼那个年纪的小女孩才会喜欢。
不过这个时候的审美,呃,不说也罢,她顺嘴夸了几句,问李花儿:“你爹呢?大队长去哪儿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逢婚 完结+番外 (顾慕白) 2019-8-18完结880 2500跟沈临州协议结婚第二年末尾,他与一陌生女子的亲密挽手照被媒体公开,陆桑铤而走险,自导...
-
食髓知味[娱乐圈] (逐心) 2019-8-23完结697 1870粉丝们都觉得,唱作人荆屿又冷又A,是哪个妖艳贱/货都摘不走的高岭之花。粉丝们还觉得,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