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书之九零美人鱼 (雨落窗帘)


  林琛往前后看了一眼:“就只有他家一家是红砖小楼房,肯定是这儿。”
  鱼筱筱和林琛走上前去敲两声门,院子里的狗大声地叫了起来,与此同时也有一个人在屋里吼了够两声,狗不叫了,不一会儿,林琛他们面前的门被打开了。
  来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妇人,她打开门后看到鱼筱筱和林琛,有些回不过神来,面前的这一对男女长得十分出色。
  一直到家里人问她来的是谁她才醒过神来,问道:“你们找谁啊?”
  妇人说话带着很重的滨海客家话口音,和市里的人说的地方话不一样,和余屋村那边的人说的话也不一样。
  但仔细辨认一下还是能听得懂一些的,鱼筱筱回妇人的话:“大姐你好,我是来找村长的,请问这里是村长家吗?”
  长得好看的人声音也好听,妇人这么想着,道:“是村长家,你们进来吧。”
  鱼筱筱和林琛随着妇人进院子,院子的最里面用链子拴着一条大黄狗,黄狗前爪抓在地上,尾巴翘着,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地声音。
  林琛绕到鱼筱筱的左面,把鱼筱筱和大黄狗隔了开来。
  妇人看到大黄狗的动作后吼了两声,走过去把链条踩着:“别怕,狗不咬人,你们快进去吧,我男人就在堂屋坐着。”
  鱼筱筱和林琛上了台阶进了堂屋,堂屋里摆着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有还没吃完的饭菜,一个和外面妇人年纪不相上下的男人坐在主位上,见他们到门口了,立马起身迎接。
  他站起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请林琛和鱼筱筱吃饭,两人推辞了,妇人这时也进了屋,手脚麻利地把饭菜撤了。
  他们家的厨房也和别的村子的厨房不一样,别人家的厨房都是建造在屋子外面另外的小屋子里的,但是这个村子不一样,她们的厨房和就在屋子里,和卧室连着。
  他们屋里的装修也和别的村子里不一样,屋子外面是砖房,但是屋子里面却用了木头来做装修。
  徐为民看见鱼筱筱的目光,笑着说道:“我们是客家人,习惯住木房子,但是木房子不防潮也没有红砖坚固,后来我们就把木头装在屋里了,还别说,这木头装在屋里特别防潮,人住着特别舒服。”
  南方都有回南天,一到回南天连衣服都晒不干,但在木屋子里却很不错,防潮效果比普通墙壁好得太多了。
  听了妇人的话,鱼筱筱暗下决定等建了房子屋里也要用木头装修。
  饭菜都撤了以后,妇人又给鱼筱筱和林琛上了一碗待客的红糖鸡蛋茶。
  林琛这个时候也和村长把来意说了。
  村长徐为民从兜里摸出一颗卷烟放在手里摩挲,对林琛道:“这个大兄弟,我也不瞒你,我们村子里的地早在一年前就有人来问价了,出的价格越来越高,要的地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就在昨天还有一波人来,她们已经把价格出到八万块钱一亩地了。”


第62章 修
  八万块钱一亩地在这个时代对于小市民来说犹如天价,但比起后世一亩上百万的地又便宜得普通大白菜一样。
  鱼筱筱看向林琛,林琛轻笑一声:“那您卖了吗?”
  徐为民摇头:“还没有卖,我们农民就是靠地吃饭的,现在要是把地卖出去了地就不能种了,那些地一空可能就是好几年,村里的老人们不同意。”
  他们的地刚刚分到手里才十年,感觉还没捂热呢就这么卖出去,别说村里的老人们了,就是村长徐为民都觉得心里不得劲。
  妇人这个时候也进屋了,闻言接嘴道:“村里确实需要钱,这年头种地想要收成好就得买好种子买化肥。我们村里人少地多,家家户户买化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偏偏那些人来买地是要把我们村所有的地包括我们现在住的地方都要买,签了合同就得让我们搬家。”
  “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搬走谁也不愿意。”
  鱼筱筱很认同这句话,故土难离这句话她懂,这就像她不愿意离开大海一样。
  林琛道:“村长,我和我爱人准备明年结婚,我爱人喜欢海,我就想着在海边买块地建一套房子,这块地可以不占用你们的耕地,但有一点,我希望靠海近一些,但是要能盖房子。”
  徐为民和他媳妇对视一眼:“有是有一块地,离我们村子太远了,分给了我们村吴大海家了,他家负担重,孩子多,今年老大要娶媳妇,老二老三要上高中,老四老五还小,上面的老娘还有病经常要吃药,困难是真的困难,他昨天还给我来了口信,要把那块地卖了,就是价钱贵一些,你们要不要考虑考虑?”
  林琛看了看鱼筱筱,鱼筱筱道:“我们能去看看吗?”
  徐为民道:“当然可以,孩她妈,你去把吴大海家的叫来,一起去看看那块地。”
  妇人应了一声就出门了,不到二十分钟便带着一对夫妻来了,这对夫妻面色凄苦,身形佝偻,生活的压力将他们夫妇压得喘不过气来。
  一行人也没多做寒暄,大家往吴大海家的地去,那块地离村里确实远,走了很久都没有走到。
  鱼筱筱落后两步和徐为民媳妇儿和吴大海媳妇儿走在一起,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鱼筱筱一抬头就看到林琛三个男人走在前面,男人之间的话题很多,像是有聊不完的天一样,鱼筱筱看着林琛挺拔的身影,转头继续和徐为民媳妇聊天。
  徐为民媳妇儿怕鱼筱筱走不惯这样的路,她道:“余小姐走累了吧?马上就到了。”
  鱼筱筱对徐为民媳妇儿道:“不累,大嫂,你们这附近要盖旅游风景区了,再过两年经济好了起来了,肯定会对周围进行开发,所以你们也不用着急,要是不急着用钱啊就等两年再卖。这海边附近可是一块大香饽饽呢,谁见都想咬一口,总会有厚道的商家的。”
  徐为民的媳妇儿笑了一声:“你大哥也是这么说的,这么多年你大哥做的决定就很少出错过,听他的啊,准没错。”徐为民媳妇儿的口中满是的徐为民的崇拜。
  吴大海的媳妇儿也附和了徐为民媳妇儿的话:“听村长的是没错过,要不是我家急着用钱也不会卖。”
  “吴大嫂,你儿子在哪里读书啊?”
  “在滨海民中。”滨海民中全名滨海民族中学,从初中到高中都有,自从恢复高考到如今,每年从滨海民中考到全国知名大学的学生不知凡几,是滨海市最难进的中学之一。
  这个中学不看家庭条件,只看学习成绩,要是成绩不好塞再多钱都是没用的,在滨海有一句话,进了滨海民中,那就是相当于一只脚跨进了重点大学的门槛了。
  吴大嫂家的两个孩子都在民中读高中,前途无量,怪不得卖田卖地都要供他们读书了。鱼筱筱觉得自己要是有两个这样的孩子肯定也会供的。
  聊着天,很快就到了吴大海家的地,吴大海家的地是两亩旱地,土地边上环绕着一条小溪,小溪不大,也就五六十厘米的宽度,在这两亩地的另外一边就是大海,离得特别近,院子修大一点都能直接进到海里了。
  一行人围着地饶了一会儿,林琛把鱼筱筱拉到一边:“你觉得这地怎么样?”
  鱼筱筱对这方面并不熟悉:“我觉得还可以,你觉得呢?”
  林琛也觉得还行:“我也觉得可以,这块地里有小溪那就说明有淡水,咱们可以在水里打一口井,往里面放个抽水机,这样用水就和城里没什么区别了。不过也有点不好,这土地偏沙地,要是想要盖房子就必须得打深地基,这样一来盖房子的成本就大大的增加了。”
  鱼筱筱觉得这些都是可以接受可以克服:“这些都不是问题,不过这是两亩地,我的存款是不够买的。”
  开发商给南古村村民一亩地八万块的价格,今天他们来散买价格只有高没有低的,鱼筱筱的存款一共也就十三万,只能够买一亩的。
  林琛道:“这个不用担心,我当兵这些年存款是不少的,你不够买我补贴给你。”
  林琛花钱的地方不多,当兵五年存下了不少钱,他父母的抚恤费在他十八岁后都交给他了,算下来他身上的存款比鱼筱筱的存款多多了。
  还没结婚呢,鱼筱筱不贪林琛的这个便宜:“要不这样吧,你买一亩地,我买一亩地,到时候盖房子的时候咱们就一人盖一栋,你爷爷奶奶不是也退休了吗,你就把他们接过来在这边住,这边风景那么好,气候还那么宜人居住,是个疗养的好地方。”
  林琛闻言十分异动,忍不住想得更多了一些,他也买一亩地,到时候就把房子盖在鱼筱筱家的边上,等结婚的时候他爷爷奶奶大伯叔叔肯定是要来的,到时候一栋房子正好能让他们住下,住在自己家里他大伯他们也会自在些。
  “那行,咱们就把房子盖在一起。”
  两人商定完毕,一群人从地里回到南古村里,三方人在徐为民家进行会谈,吴大海家里有两个孩子要读书,还有一个要娶媳妇,老娘生病要靠药养着,小的又还太小,光靠他们家里人种地,这钱哪里够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