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太皇太后宫里是哭声一片。皇上难过了一会,出来处理善后事宜。因有先例,所以一切照旧罢了。
后宫顿时忙绿起来,皇上召集文武百官,宣布太皇太后驾崩。又布告天下,各家自有停嫁娶、服缟素,各处音乐齐哑。
亲王文武百官公主福晋进殿。皇宫上下一片哀声。
燕子哭最凶,其声让旁观者下泪,这是真真切切地生离死别。老皇上皇上湿了眼,太皇太后最后跟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燕子。可见太皇太后有多么喜欢她!
黛玉一直陪哭左右,听燕子哭诉,自然会想到自己的命运,那泪来得真实。太后、皇后哭了一回,过来劝燕子。燕子不听,谁劝也不停。
黛玉被皇后叫去:“如今诸事繁多,烦格格规劝公主,保重身体为上。”
黛玉去,在燕子耳边道:“姐姐,我们先回去,换了素服。带鸿鹄来才是正理!鸿鹄也该来尽孝道。”
燕子哭哭啼啼,由黛玉搀扶,众宫女公公护送回府。怀抱鸿鹄,奶娘众宫女嬷嬷跟随,又回宫里。因了孩子在怀,燕子抑制悲伤。却不曾想,到了晚间,燕子病倒在宫里,高烧不退。吓坏了众御医,太后也是急得团团转。
黛玉冷静,便跪对太后道:“姐姐也不知是否急火攻心,最了解姐姐身体状况的,乃姐姐师父。想一般御医亦不能治,不若招住持进来,也许有医治良方。”
太后听说,亲自扶起黛玉,道:“我的儿。多亏你提醒。”对身边公公道:“速去浮云庵,请住持进宫,就说公主病!”
太后黛玉守在公主身边,胤和听说,忙地从那边过来。用手摸着公主额头,亲为她换毛巾降温。
那浮云庵住持,不一刻便随了公公来。她细察公主脸色。又把了脉,道:“阿弥陀佛,幸好来得及时!”余下的话。并没有多言。住持扶起燕子,撬开她的嘴,往里灌了一颗丸药,水送服下去。
不一刻。燕子微微张开眼睛,众人围过来:“这回好了!”
燕子虽是疲乏。却爬起来,不听劝阻,依然抱着孩子,在黛玉搀扶下。去了灵堂,让孩子拜别。众原是在哭,见着公主抱着孩子来。便小了声。只见孩子一过来,燕子跪下。孩子马啦哭起来,众人惊奇,这孩子就像是知道什么似的!孩子哭声不断,声嘶力竭,皇上对燕子道:“妹妹,带鸿鹄出去吧,别把孩子哭坏了!”
燕子起身,抱着孩子出来,奇怪的是孩子哭声骤停。燕子黛玉都意识到了,燕子复又抱进去,孩子依前样大哭,如此再三。皇上老皇上都称奇,不论是谁抱,鸿鹄依前样,进去哭,出来就好了。黛玉看着鸿鹄受罪,在灵堂前对公主道:“我们出去吧,瞧鸿鹄这一身汗。”
黛玉说着抱过孩子,孩子哭声骤停。众人奇道:“这是怎么说?”
黛玉抱着孩子劝燕子回到太后宫里,身体要紧。燕子挂念太皇太后,道:“妹妹,最后时光,就让我陪陪奶奶吧!”黛玉没说什么。
然而这话,却被那拉氏听去,与皇后道:“成何体统,粗语进宫,把这里当做平常人家。”
皇后协管六宫,并不回答。燕子胡闹,早已传遍朝野,这算什么?!
皇上还为刚才的事,琢磨在心。黛玉抱着鸿鹄,跟燕子又回灵堂,孩子却老老实实,不哭不闹。燕子也奇怪,看着孩子,从黛玉手里接过来,孩子就嚎哭。
皇上走了过来,要抱孩子,黛玉避与皇上接触,把孩子递于燕子。皇上抱在怀里,孩子依然哭。然而一到了黛玉怀里,孩子就好了。却是让人费解。
黛玉抱着孩子,陪着燕子守在灵堂前。
这里除了燕子,没有几个人难过。因为太皇太后高龄而去,在乡下算是喜丧。
人们却对黛玉与孩子感兴趣。这是怎么说,孩子哭闹是正常,怎么一到她怀里就不哭?难道她怀里有什么稀罕物件?
黛玉也是对着鸿鹄好奇。棺木边上放被子,黛玉坐于被子上。这被子,也是临时为燕子黛玉准备,算是皇宫特例了!
黛玉抱孩子累了,把孩子放躺在被子上,孩子却哭闹。而黛玉的手接触孩子,孩子就好,这是怎么回事?黛玉奇怪。如此再三,黛玉的眼睛最后盯着手上的那只玉镯。母亲贾敏托梦说,这是她亲自为她戴上的。难道真有什么奇妙?
黛玉曾经试图拿下这个玉镯,却是怎么也拿不下来。想尽了办法,手上抹了肥皂做润滑都没用。这是黛玉一个人的秘密。因为母亲托她的梦,唯有这个玉镯还能让她感觉温馨。
黛玉戴玉镯的手,碰着孩子,孩子就很安稳。另一只手则不同。黛玉细微的变化,早已引起六王爷的兴趣,只恨自己不能亲手去拿那个燕子说来很奇妙的玉镯。
六王爷去抱孩子,黛玉忙地束手,孩子哭闹。六王爷道:“颦儿?”
“叫我什么?”黛玉歪着头,看着六王爷:“这也是你叫的么?”
六王爷脸红。算来,能叫她颦儿的,都是喜欢她的人。便改口道:“格格,你这样,我把孩子抱起来,你再试着用手拉着孩子的手。
黛玉见如此说,便照着去做。孩子在六王爷怀里,只要黛玉戴玉镯的手接触孩子,孩子便不哭。
此时,众人的目光,才齐聚到黛玉手上的那个玉镯。L
☆、第九十二章 后宫里公主踢妃
其余格格以及其余公主欲要黛玉的玉镯看,黛玉说拿不下来,众人称奇。
太后道:“这玉镯戴着久了,也是有灵性的,能保主人命呢!”
老皇上听着,赞同地点了点头。他如今同着高僧道士,整日里谈经论道,甚是畅愉。太皇太后的道场,还是老皇上在张罗呢。
那拉氏于一角,不让人觉察地哼了一声。这一声让细心的黛玉听着。黛玉看过去,那拉氏的眼神剁过来。
那拉氏心里想,一个罪臣外甥女,也敢在皇宫里招摇撞骗,什么样的玉镯,能拿不下来?若是皇上想看,把手剁了,看是否能拿下来!?不过是众人宠着,皆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儿上。如今老人去了,看谁还宠她?瞧这黛玉,倒还拿上了!
黛玉明显感觉来自那一角的压力。是啊,人家是妃子,可不比自己的身份。若不是燕子看顾,人家捏死自己,不过如同一只蚂蚁。找个理由,随便说自己一个大不敬,自己便命丧黄泉。
黛玉想,就不能有一个与世无争的处所么?自己是一忍再忍,还是在风口浪尖。皆因自己的才气容貌。自己重生的那一刻起,走的路从来就没有太平过。黛玉苦着脸,蹙着眉。心里老大不高兴。
偏偏这时,那拉氏过来,与黛玉道:“格格,我能看看你的玉镯么?”
黛玉看着那拉氏,看着这张漂亮的脸蛋,道:“娘娘请!”
那拉氏拿着黛玉的手,细细把玩那个玉镯,却是很轻:“这是什么材质做的?”
“我也不知!”黛玉道。
“这倒奇了?若是小时候戴着。也戴不上,定会滑脱。这定是你成人后戴的,如何不知道?是你隐瞒什么吗?”
“我有什么好隐瞒的!”黛玉笑道:“也是复活之后才有的,之前并没有这玉镯。”
“这我倒孤陋寡闻,没曾听说!”那拉氏对太后道:“想请教佛爷,曾听说有这么个奇事?”
太后摇摇头,笑道:“未曾听说。只是这颦儿传奇罢了!”
“要是传奇倒也罢了。只怕是故弄玄虚,隐瞒什么。”那拉氏对黛玉道:“无论怎样,便是欺骗。太后皇上都不会杀你了,你就如实说了吧!”
燕子看着这那拉氏咄咄逼人的样子,不好发作。因为在太皇太后的葬礼上,有这么多重要人物在。燕子暗自思虑。好在妹妹不比常人。
“好吧!”黛玉笑道:“我是故弄玄虚,只是我不知怎么这玉镯就在手上拿不下来。若是娘娘非要看。我只好把手剁下,方好拿下给娘娘看!”
一屋子人听她两说话,都变了脸色,皇上老皇上脸色都不好看。
那拉氏道:“老佛爷尸骨未寒。你倒笑得出来,你高兴哪条?”
那拉氏的眼光象剑一样袭来。黛玉感觉整个身子僵住。她和缓下脸道:“民女不知礼数,还望娘娘恕罪!”
“恕罪?”那拉氏道:“好好的皇上封你格格。你是嫌弃还是怎么着?”
那拉氏的话句句往死了逼,黛玉汗不觉下来。她想起老太后的话。这皇宫处处暗藏杀机,一点儿也不假。黛玉隐隐感觉,这那拉氏不是冲着自己来,倒像是拿自己作法,无辜地让自己作牺牲品罢了。黛玉想,这是冲着燕子来,无论如何,不能让燕子发作。
见黛玉默不作声,那拉氏又道:“你这是默认了!难道当今皇上?”
燕子再也听不下去,把孩子抱给奶娘,过来薅起那拉氏的衣领,啪啪地两个大嘴巴。那拉氏的嘴角,顿时血流了下来。
屋里空气顿时凝固。
燕子发怒道:“我知我今日是活不成了!老子娘在,哥哥嫂子都在,惩罚这个王八蛋,不该我动手,只是她欺人太甚!”燕子指着那拉氏的鼻子道:“想起昔日,奶奶在时,你是啥嘴脸?你在奶奶边上只说颦儿如何如何好!今日奶奶尸骨未寒,你为何处处要治颦儿于死地?她死了你能得什么好处?我知我的德性,我冒犯皇上,是我不对,该杀该剁,也由不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