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与黛玉把皇后送了出来,看着皇后坐了车去了。与燕子紫鹃回头商议,却是没好办法。黛玉道:“我也豁出去了,儿子都有了,我又这么大岁数。我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
“这样的事还是不要承认的好!”紫鹃道:“就说是抱得。现在太后就说想验证孩子是不是皇上的,这有什么,把孩子抱来。让她验血去。”
“那这样一来,颦儿不是承认这事么?”燕子道。
黛玉想了想,道:“等太后来传,我自有道理。”于是与燕子这般这般说了一通,燕子方领悟。
到了下午,宫里果然有公公来传黛玉进宫。黛玉道:“先皇有令,我此生不得进宫。”
“太后说了,先皇已不在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有重要事情,要问格格。即便先帝在时,也定会同意的!”公公道。
这是太后的旨意,黛玉不得不进宫。燕子跟着,公公道:“太后说了,不要燕子公主进宫!”
“我知道,她准不会让我去的。她不要见我,我要见她还不行么?”燕子道。
“太后说?”
“太后说太后说,你能不能有点新词?她是娘,行了吧?!我要去孝顺她,行了吧?!再多嘴,我踢死你!”燕子说着,抬腿要踢。
公公忙笑着道:“公主别急!公主这理由,那太后如何不见?!难得干公主这么孝顺,公主请!”
燕子拉着黛玉上了车。到了皇宫,太后皇后等在那里。黛玉行了礼。太后道:“燕子,谁叫你来了?上回让你来,你推病不来。这回我不是传旨,不让你来么?!”
“太后,我是来孝顺你的!”
“我少你只怕我能多活见年!”太后道。
燕子上前,给太后揉着腰道:“娘,我问你,我是不是亲生的?你怎么对我这么冷漠?不让我孝顺,我偏孝顺你!”
太后与皇后听燕子叫她娘,噗嗤一笑。太后道:“那我问颦儿话,不许你插嘴!听到没?”
“听到啦,啰嗦!又不是金子银子,谁还稀罕抢啊!”
“等一会我在跟你算账。”太后对燕子道。
她又问黛玉:“颦儿,我问你。为什么不带小石头来见本宫?”
“太后,小石头怕呢!”黛玉回答道。
“胡说,小石头这么小,怎么会知道怕?”
黛玉把腰牌送给太后看:“太后,先是我在府里被人刺杀!也不知是谁派来的。若是太后让颦儿死,也不需费这么大的事,直接赐杯毒酒便可以了!”
“颦儿,你怎么说话的?太后会派人杀你吗?!”皇后呵斥道。
“皇后,我这也就是打个比方。若是颦儿哪里不对,也该指出来才是。对颦儿下手,颦儿认命罢了。颦儿九死一生,早已习惯了,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如今却要对这么小的孩子下手,不知是何居心?”
“你是说有人对小石头下手?!”太后与皇后对看了一眼,一脸惊恐道。
“是的,太后。你手里拿的就是那天刺客掉下来的东西。不知太后是否认识?”
太后拿着腰牌,看了半天方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太后派人去接石头的前两天。”
“有人要加害小石头。”太后道:“颦儿,你让小石头到宫里来!”
“太后,小石头与皇上无关,是我从外面抱来的孩子。皇后上回看着像我,我还觉得高兴了。看来,真是麻烦了!”黛玉看了皇后一眼,用此话试试皇后的反应。见皇后并没有辩驳。心里开始乱了。
这皇后不辩解,有两种可能。一个就是皇后真的对自己好。还有就是,孩子若真是皇上的,皇后会不会出于权利的考虑,派人杀小石头呢?因为皇上对于自己那份喜欢,不能不说让人嫉妒。假如这孩子是皇上的,那么这孩子以后有做皇上的可能。那么皇太后?!黛玉想,对于皇后的威胁就在这里。
几个正在说着话,忽然前面有传:“皇上驾到!”
黛玉燕子等站起来,皇上进来,黛玉等礼毕。皇上惊喜道:“颦儿,你什么时候来京的呀?朕怎么不知道?”
“难道什么事情都要像你禀报么?”燕子道。
皇上没理会燕子,对公公道:“传旨御膳房,我要宴请颦儿!”
黛玉忙道:“皇上,不必费心。我坐坐就走!”
“皇上留你,你就在宫里吧!”太后道:“燕子若是去,就让她去吧!”
“我什么时候说走啦?哼,让你不待见我,我走时,非把你的念珠偷走不可!”
“你不说我倒忘了,等会子我在找你算账。八王爷都告到我这里来了。”
燕子忙低头,不说话。在偷笑。L
☆、第一百五十五章 殿前舌战八王爷
皇上的加入,打消了这个话题。谁也不好再提。
黛玉从宫里出来,与燕子道:“我要早点回去。府里诸多事宜。灾民还在,凭着王管家一人,忙不过来。如今苏州商家入股,已经增至六人,筹银四十万两。我不能让这银子闲着,既然他们信任我,我得给他们挣钱去。”
“既然来了,也不急着这几日。我召集众姐妹,摆酒给你压压惊。”燕子附在黛玉的耳边道:“别人不来,那六哥是一定要来的!”
黛玉推开燕子:“都什么时候啦,还跟我开玩笑。我这就准备走!”
紫鹃忙上前解释道:“公主,小主还在外面呢。小姐如何放心的下?!”
“嗨,早说吗!那好,我也不留你。”
第二日晨,黛玉准备走。忽见公公来传黛玉进殿!
众人奇怪,进殿?见皇上?!燕子忙让四儿三儿五儿跟黛玉去,若是有什么事,着其中一人回府禀报。
黛玉跟着公公坐了车到宫殿,只见满朝文武大臣都在。黛玉给皇上请了安,皇上道:“颦儿,你且起来。今天招你来,朕就是要听听,苏州那边的灾情如何?”
黛玉道:“今年水灾,来得不是时候。庄稼成熟,偏偏连阴雨下了近一月,稻谷泡涨霉变,有的出芽,有的都黑了。便连牲畜都不吃。如今饥民遍野,有的到他乡乞讨去了。”
皇上道:“那你那边如何?”
“我这边尚好!”
“怎么个好法,你倒是说说清楚。”
“民女家四周,百姓不曾有去外面乞讨!”
“为何?难道别的地方穷,就你们那里富?”
中堂见皇上问黛玉的话,感觉听得都累。便与黛玉道:“你跟皇上就不会一口气说完?!朝廷之上。还有许多国家大事要商议呢,各位大人挺忙呢。”
黛玉心里明白,皇上要干什么。但是,她不想皇上插手自己的事。然而,偏在众大臣都在朝的时候,把自己招来。黛玉想起石头的危机,想起过去的种种危险。若不是燕子处处帮忙。只怕自己流落街头亦未可知。想到此。黛玉豁出去了。
便道:“皇上,中堂大人。在灾难未来之前,民女早做预案。民女手中始终未断过伍万两银子。就怕这灾难来时束手无策。一来府里现在有上千号人要吃饭。二来附近难民,饿急了难免偷盗抢劫。杀人的事情都难免发生。所以。”黛玉停顿了一下。
“所以怎样?”皇上忙道:“说下去!”
“灾难之初,民女与府里人家商议。减免了肉食,能省一点是一点。省下来的用于济民。民女支起三口大锅,一日两粥。而强壮之男女。一日三餐,并配以干粮?”
“这是为何?”中堂道。
“因为这些人要付出体力。我林府向来是可以济民,但不养懒民!这些人有了吃,并愿意与我府里人一道在地里挖沟排水、修路以及疏通河道。如今大雨早停。我地里的稻草都已清干,肥料下地,种子已经播下。如今这些人等。正在为花园浇水培苗。女子能做女红的都在作坊做事。”
“那老人孩子怎么办?”
“老人孩子,都在府里搭建的临时帐篷里。一日两餐。有专人管理。有的老人。身体尚好,主动要求去菜地里帮忙,我都准了,老人活动活动,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现在,各河道里涨水满满,我让能捕鱼的都去捕鱼,用以改善大伙的伙食。”
“那你林府能有这么多粮食?灾民众多,手中银两是有限的呀!”岭南王爷道。
“大人,我府里粮食,不到两个星期就没了。在我来之前,已经从苏州粮商手里先后购得八十万斤粮食,用于济民!”
“你哪来的这么多银子?我听说粮价哄抬起来,是平时的几倍。”皇上又道。
“民女手里如今有三百多人的作坊。出来的绸缎,多销于京城。这一项就是大收入。再有就是牲畜养殖,如今大灾,并无影响。多亏了府里这些能手。把这些牲畜,鸡鸭鹅猪羊,销往苏州城。这些进项,亦不在少。皇上问及粮价。民女去与粮商谈判,他若是不降价,我说过,明年我将挤垮他的粮店。对于这样的奸商,我是绝不手软。幸运的是,他屈服了。我手里有几千亩土地,我照本卖,他终究不是我的对手。再有,我准许他加入十万两股份,又为他题字。方以平价把粮食卖于民女。如今光是苏州商人,已经入股四十万两,所以民女相信,能够让周围灾民,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