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跳下来,在楼四周转了转,却是无法下手。他们不敢弄出动静,动作要轻,只能选择撬窗而入。而到了楼上,只能撬开门栓了。这是有难度的,他们撬开厅堂的窗户,所幸没人发现。悄悄上了楼,辨明了方向,确定了上房。掏出匕首开始撬门栓。
清儿睡梦中。依稀听到有响声。睁开眼,确定是门栓在动。吓得魂飞魄散。颤抖着爬起来,一下扑到门上,大声叫喊。“快来人啦,快来人啦!”
清儿的这声叫喊,在寂静的夜空中像是一声鬼叫,让听者毛骨悚然。门栓被死死推住。黑影推了推门。晃动了两下,并未开。
只听对门已经吱呀一声开了门,出来一汉子。手里持一棍子。
清儿在门内。就听外面一个声音道:“快跑,别滥杀无辜!”
“你们是什么人?”听得是李晓的声音奔来。只听咣当一声,像是棍子掉在地上的声音。咚咚咚地杂乱地脚步声往楼下跑去。清儿又听得是李晓的声音,“快来人啦。有贼!”
二楼两边孩子被惊醒,开始嚎哭。听得李晓捡起棍子的声音跟后面追出去。清儿吓瘫在门边。听得孩子哭。颤抖着想站起来,怎么也站不起来。她爬着到床边,把孩子抱在怀里,坐在地上。*塞进孩子嘴里。孩子却扭头嚎哭。
林府外面,早惊动了护卫,开始大喊:“快起来。抓贼呀!”
这些躁动声,把柳祺彪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穿外套,手持弯刀,扑了出去。他听紫鹃那边动静最大,心里想着少主。直往石头住的院子扑来。
花园那边,虽然较远,隐约听到林府有动静。训练有素的护卫往这边扑,嘴里喊叫:“抓贼呀,林府有贼。”
李侍卫从床上呼地爬起来。又见小翠林于氏披着衣服出来,道:“快关上门,保护格格!”
“我跟你去!”小翠道:“她搁这里,便是有匪徒来,也进不了这个小岛。
两个快步出去,不走正门,直接跃上墙头,见着不远处两个黑影,飞奔追去。哪知喊声惊动了灾民,一个个睡眼惺忪地从棚子里出来。那两黑影,见有人追来,也不停息,瞬息消失在黑夜里。李侍卫与小翠到了跟前,遍地是人,两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两人脚上的功夫,是非常了得。
两个回来,于继海已在通往小岛的桥头,仗剑等在那里。可见关键时刻,黛玉的命比什么都重要。小翠想起林府那边发生的事,忽然道:“少爷那边!”
此时黛玉已经随着林于氏出得门来,听到小翠嘴里那两字,魂不附体,过桥时,差点摔到水中。李侍卫留下一句:“保护好格格!”顿时消失在夜空中。
李侍卫过来,两边孩子还在嚎啕大哭。见无恙,方才放心,老远迎着黛玉道:“格格放心,没事!好着呢!”
黛玉进来,柳祺彪忙地迎了上去:“小姐,还是你来叫门吧!这清儿怎么也不肯开门!怕是吓坏了!”
黛玉走到门前,抖着声音道:“清儿,把门开开,是我!”
清儿听说黛玉的声音,抱着孩子开了门道:“小姐!”说了这一句,哇地哭下来。紫鹃忙搂着清儿对黛玉道:“清儿也吓坏了,连我叫门都不肯开。”
黛玉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在屈着,一抽一抽的!黛玉的心里懊恼不已,觉得是自己对不起孩子。不该听她们的建议,把孩子放在一边。黛玉低吼道:“现在就搬过去!”
紫鹃默默不语,忙地收拾孩子的衣服。
把孩子留在这边,是紫鹃的主意。她本是怕孩子夜里哭,吵着黛玉,让黛玉不得安生,影响黛玉休息,才给黛玉出了这么个主意。孩子要是有什么不测,紫鹃就是一头撞死,也难辞其咎。
黛玉看着忙着的紫鹃,道:“你也搬过去,就现在!”
紫鹃道:“小姐?”
“这是奔孩子来的!还不知什么情况!你先过去!”
李晓以及其母亲听着,觉得黛玉的话有道理。默默地听从黛玉的安排。众人把黛玉以及石头护送到花园里,天已麻麻亮。黛玉扑着石头哄睡去。
林府那边,李侍卫正与小翠悄悄巡查匪徒的路径,小翠在院子窗户后面,看到了一块牌子。捡起来,却是宫里侍卫的腰牌。小翠道:“是你的?”
李侍卫在身上摸,却摸出一块腰牌来。两个都奇怪,拿过亮地看,却是一样的大内侍卫腰牌。两个呆了一会儿。李侍卫道:“此事等会子与小姐说,我再去报告皇上。看来这宫里有人要对格格下手啊!”
“难道是她?”
“谁?”
“太后!”
李侍卫忙捂住小翠的嘴,见四下无人,方放开手道:“你疯了,你胆儿太大了。这么多人来来往往。听去了可了得?你是不要命啦?!我都不知公主怎么会信任你?!”
“这叫近朱者赤,那公主大大咧咧惯了!哪里像你?!鬼头鬼脑的,处处小心!”小翠白了眼李侍卫。见李侍卫直盯着自己。忙缩回脖子。伸了下舌头,跟着李侍卫到前面。又遍地看了看,见无异样。又到了外面。见有根长竹竿靠在院墙外,原是搭帐篷用的,定是这两个人从这里上去的。
李侍卫把小翠叫到内院,左右看无人。进了一院子。关上院门,来到二楼。这才道:“你怀疑是太后?太后会对少爷下手?”
“那这牌子你作何解释?上回刺杀小姐,那功夫你也是见着,江湖人等是这个手段么?”
“你是说因为皇上的缘故?”
“格格不肯进宫,皇上心思又在这里。太后若从大清考虑。这样做可以理解!”
“可为什么要对孩子下手?”
“孩子,也许太后认为是皇上的!可是也不对呀,若是皇上的。太后应该保护才对!”
小翠分析的没错,把时间往回拉。在老皇上没殁之初。曾经与太后有过这么一段对话:“朕时日不多,太子继位不久,很多毛病还没有根除。特别是在床帏之事上!”
“这一点,倒像他的爷爷了!”太后道:“只是不知他有没有他爷爷的手段?!他要能把心思,用在朝政上,像皇上一样为了国家呕心沥血就好了!”
“以后,你要在后宫注意。因为恩宠之事,外戚骄横跋扈的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朕若是不在了,你便可越权治理后宫之事,保护大清江山!”
太后记在心里。老皇上驾崩后,太后刻意于后宫,让年老的公公多加注意,稍有动向立即来报。幸在皇后贤德有加,行为举止端庄,后宫又相对安稳,无人敢与皇后施绊!加太后威严,皇上又极其孝道。因而皇上在位期间,并无争宠夺宠之事发生!
然而让太后最不愿意见到的,便是皇上对黛玉的热爱。若是在后宫,倒也罢了。偏偏这个女子又是那么任性,不进后宫。
可怕的是宫里已有传言,说一个做答应的女子,升为嫔,形象极似黛玉,皇上宠幸有加。这不得不让太后警觉。想起老皇上的嘱托。便着人去找小翠,告知皇上在黛玉那里的一些情况。这无疑是逼着小翠做了探子。
然而小翠的回复,始终不能让太后满意。
皇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苏州,不论是微服私访,还是找理由去那边,都让太后不能安枕。皇上心思不能用在江山社稷,全是用在了这个女人身上。太后动了杀黛玉之心,也是为了这个。
没想到派去的三大高手,却未能得逞。听他们描述,剑剑伤不着黛玉。虽有浮夸之嫌,但是都是忠心耿耿的侍卫呀!心里思虑,原这黛玉就不是凡人,刺杀不中,也能理解。于是只得告知这三侍卫,此事到死都要烂在肚里,不得与外人知晓。
然而太后的行动失败,如何瞒得住皇后?黛玉被刺杀的事,早已传到了皇宫!皇后不便与皇上语。便直谏太后道:“颦儿不但是奇人,也是可怜女子。她之所作所为,实非死罪。太后何必与她计较?”
“我知此事瞒不了你。要说这孩子可怜,我比你知晓。我也疼她爱她,但是在江山社稷面前,她又算的了什么?”
“可是治标要治本,你今个治了颦儿,明个还有第二个、第三个颦儿出来,太后是不是一个个都要算账?!况且此事若是让皇上知晓,怕是你们母子间惹来口角。皇上任性起来,不听母后的话,外面更是胡作非为。到那时,江山社稷才真的危险。然而治本,你治得了么?闻言先帝便是好这口,他又是先帝宠孙。沾染了先帝的不少习气。所传承的不但有坏,好的毕竟多些。十全十美的人,这个世上怕是难找呢。”
太后默语,半天才道:“罢了罢了,从此撂开手,我也奈何她不得,随她去吧!”
“若是皇上真恋着颦儿。太后怕是不能撂开手了。”
两个唠了一会。方散开去。
却不想,话让皇后说着了。此回与皇上下江南,见了黛玉的孩子。回去便与太后报告此事。
“这小石头,绝非是颦儿抱养。看那眼睛眉梢,处处都像颦儿!”
“你是说他是颦儿的私生子?”
“这点我有百分之六十的把握。都是女人,这点事能瞒得住么?”
太后沉思片刻。道:“像皇上么?”
“这个倒没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