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妻是神医/军少的神医甜妻 (城市的阳光)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城市的阳光
- 入库:04.11
唐晓暖现在还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迷迷糊糊的被冯雪和董文慧扶了起来。
看着面前的碗,她想起了那对母子给她的那杯要了她命的水,她现在很恐惧别人递过来的吃食。
看了看一脸关切看着她的冯雪和董文慧,唐晓暖犹豫了一下接过碗仰头把那碗黑乎乎的药全喝了,入口的苦涩冲击着她身上的每一个神经,脸不由自主的皱在了一起,真苦。
“嘿嘿,苦吧,赶快吃块糖,”冯雪说着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一块剥好的糖放在唐晓暖嘴里。
口中的甜味儿冲淡了中药的苦涩,唐晓暖此刻的心无比温暖,就像许多年前,在她最艰难的日子里冯雪和董文慧带给她的感觉一样。
“程大娘说,吃了药半个小时才能吃饭。晓暖,我把饭给你放在锅里,一会儿你起来自己吃。”董文慧接过唐晓暖手中的碗说。
“我们给你请过假了,你好好休息”冯雪说着站了起来。
“嗯,你们去吃饭吧。”她刚才看到何玉英拿着碗出去了,想来现在是吃饭的点儿。
她想一个人静一静,她不知道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明明死了,却回到了下乡插队的时候。她需要理清楚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董文慧和冯雪出去了,唐晓暖伸手抓了抓被子,又把被子往上拉了拉,......她能抓住东西。她记得清清楚楚,之前她想拿刀杀了那对母子,但是刀越过了她的手。
唐晓暖又伸手拧了一下自己的手臂,很疼,之前她被解剖,那个年轻白大褂拿着手术刀把她的皮肤划开她都没有任何感觉。
难道......
“晓暖,我们去上工了,你照顾好自己”这时冯雪进来把她和董文慧的碗筷放在桌子上说。
“好,放心吧。”
冯雪看唐晓暖喝过药精神好了很多,放了一些心,转身去上工了。他们这些知青跟当地农民一样,上一天工拿一天的公分。公分多分的粮食多,公分少分的粮食少。
在这个吃饱饭都不是很容易的年代,他们一般是不会请假的,因为请一天假就意味着没有公分,没公分就没有粮食。
他们这些知青,同样干一样天活儿拿的公分要比当地的农民少的多,为了吃饱饭他们必须天天上工。
冯雪刚走何玉英就进屋了,她把碗放在桌子上,瞪了一眼唐晓暖哼一声走了。一会儿又进来一个女孩儿,她也一样把碗筷放在桌子上走了。
这个女孩儿叫梁菲菲,跟唐晓暖一样都是资本家的女儿,虽然她们有相同的出身,但她们的关系并不好。
“唐晓暖好点儿了吗?”
“看着好多了”
.........
唐晓暖听到外边有男声的问话,回答的是梁菲菲,然后声音就越来越远,应该是走了。
这个知青点儿,有女知青也有男知青,男知青的宿舍就在女知青宿舍的对面。
人都走了,整个世界一片安静,唐晓暖坐起来,穿上衣服下床走到院子里。现在是早上,今天太阳很好,照在唐晓暖身上有一丝温暖。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脚走了两步,有脚印,还有影子,那........那她现在不是鬼魂?
想到这种可能,唐晓暖一颗心咚咚咚狂跳,她快步回屋,四处看了看,在桌子上见到一本儿日历,上面显示的是1975年11月3日。
她这是重生了吗?
想到这种可能,唐晓暖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因为惊喜,也因为那短暂且悲惨的人生。
真好,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姐姐、哥哥还没死,她还没被诬陷,没有被打上生活作风有问题的标签。
哭了一会儿,唐晓暖走到院子里,抬头让脸迎着阳光,闭着眼睛感受这阳光的温暖......
感谢上天给我重生的机会,我会珍惜重来的这一世,我会努力让我的亲人、朋友幸福。
让害我的人血-债-血-偿!
第3章 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
唐晓暖意识到自己重生了,她激动的在知青点儿的院子里转了好几圈心情才平静了一些。这时肚子咕噜噜叫了起来,她才感觉到饿了。
她转身朝厨房走去,说是厨房,其实也就是用四根木头柱子支着,上面用毛草搭起来的一个简易棚子。
她还记得,每次一到下雨,这个茅草棚子就会漏雨,雨水会滴到他们的饭菜里。
刚开始他们这些在城里过惯了相对精致生活的人还会在意,觉得饭菜里滴入了雨水太脏没法吃了,但过了一段时日他们就都不在意了,因为吃都吃不饱,还在意什么雨水不雨水的。
厨房里只有一个很大的灶台和一些柴火,他们的碗筷和粮食都在屋里放着。这厨房太简陋,根本不能放东西。
唐晓暖揭开大大的木头锅盖,就见锅里放着一碗稀饭和两个黑黢黢的馒头,这就是他们的早餐。
看着这两个黑黢黢的馒头,唐晓暖心暖暖的。他们早上一般都是女知青一个馒头一碗粥,男知青两个馒头一碗粥,因为男知青吃的多,也因为男知青比女知青挣的公分多。
现在锅里有两个馒头,肯定是冯雪和董文慧给她省下来的,她们两个早饭应该一人只吃了半个馒头。
前世,她每次生病的时候她们都是这样做的。当然,她们两个谁生病了,她也会给她们省下半个馒头。
把粥和馒头从锅里拿出来,唐晓暖走到屋里坐在桌子前小口的吃饭。
粥很难喝,馒头也很难吃,但是唐晓暖吃的很高兴,她重生了,她有机会改变自己和亲人朋友的命运了。
吃过饭,唐晓暖从一个一米多高的大缸里盛出一瓢水把碗筷洗了,然后躺在床上休息。她应该是昨天晚上受凉感冒了,现在虽然烧退了但身体还很虚。
她要把身体养好,身体健康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能是药效的作用,她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然后她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她到了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那地方有大片的田地,看着足有几十亩的样子,田地上没有长任何东西。在田地的一侧,有一个石碑,石碑上写着两个繁体字---药园。
唐晓暖有些庆幸前世没事儿的时候,喜欢看父亲留下来的书,那些书都是繁体字,看的多了慢慢她也就认识了,不然她还真不认识这两个字。
药园的对面有一个木头房子,房子门头上挂了一个木制的牌匾,牌匾上写着三个字---藏书阁。
藏书阁后面是巍峨的高山,远远看去,山上茂树繁花很是好看。藏书阁的一侧,有一个碧绿的小湖,湖水清澈见底。
有山、有水、有田,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有人吗?”唐晓暖喊,但是没有人应声,她又喊了两遍还是一样。
应该是主人没在家,那就走吧......
......
“你们听说了没?严家湾有一个推荐知青上大学的名额。”
“真的?你听谁说的?”
唐晓暖迷迷糊糊听到有人说话,她睁开眼睛就见董文慧、冯雪、何玉英和梁菲菲都在,她们正围着一个脸盆洗手,看样子是刚从地里回来。
“晓暖你醒了?”董文慧拿毛巾擦着手走到她的床边。
唐晓暖坐起来笑着说:“好多了,谢谢你文慧姐。”
董文慧伸手摸了摸唐晓暖的头说:“跟我还客气,一会儿我再给你熬点药,看你的情况再喝一顿药就好了。”
董文慧比唐晓暖大了四岁,一直把乖乖巧巧的唐晓暖当成妹妹照顾。
唐晓暖嗯了一声开始穿衣服下床,董文慧对她的好她一直记在心里呢。
“你们说这次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会给谁?”何玉英洗好脸看着大家问。
唐晓暖听到何玉英的问话,扣扣子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又继续扣扣子。想要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何玉英,前世你拿不到,今生更不能。
“谁知道呢,”冯雪拿了一个面盆走到墙角的一个大缸前面说。
董文慧走到冯雪旁边,从大缸里拿出一个小袋子,从里面盛出一碗高粱面倒在冯雪端着的盆里,他们今天中午擀面条吃。
董文慧不想讨论推荐上大学的事情。他们知青点十一个知青,谁不想要这个名额啊。
刚开始下乡的时候,他们带着激情,响应国家的号召,要一颗红心向祖国,要扎根农村支持国家建设。
但是随着一年一年在村里繁重的劳动、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多少娱乐活动,他们那点儿激情早就没了。只要是有回城、当工人,或者是上大学的机会,谁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想把名额落到自己头上?
所以现在讨论这个有什么意义?有办法的就想办法,没办法的就老老实实的继续在这儿呆着,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而且,她哪里不知道何玉英这话是为了刺激唐晓暖和梁菲菲,她们两个出身不好,都是资本家的女儿,绝对不可能得到这个名额。
在这个年代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出身。
贫下中农、工人阶级和军人出身是最好的,这些家庭出身的人,到哪儿都是自豪的。但是像地主、资本家等出身的人,有什么好事儿永远轮不到他们,因为他们是属于需要改造的一群人。
“文慧,今天中午的面条加点白面呗。”一个身材干瘦但脑袋很大的男知青靠在门框上抖着腿跟董文慧说话,这人叫沈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