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a嘎拉哈是现在小姑娘最热衷的游戏,没有之一。
要求就是五个哈拉哈,所以她姐一个多余的都没有。
沈梦没说,她姥爷答应帮她再收集一副嘎拉哈了,预计得一到两年。
不过这是她和姥爷的小秘密,东西不到手她谁也没说。
“我倒了五个,厉害吧。”沈梦学的还是很快的,毕竟有成人思维,她会吸取每次失败后的经验。
也没忘表扬值,多了两个好朋友,日常表扬值的获取就又多一个地儿。
简直是一举两得。
现在她差不多三四天就能吃个蛋蛋,营养很能跟得上了。
脸色红润了,脸蛋也终于有点肉肉了。
越来越可爱了呢。
时间过得更快,又到了快过年的日子。
沈母没忙着买年货,因为厂子又福利,面粉、五花肉都分。
她买了个暖壶。
很结实的铜暖壶,没有丝毫的印花之类的。
不过手把、拎杆都是有的。
“娘,这是旧的?”沈梦观察的很细致,虽然擦的很亮堂,可关节处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嗯,在旧市场买的外壳,壶胆是新的。钱不比买个新暖壶便宜,可这老铜的暖壶够厚,保温好。”沈母显然是很满意的。
沈梦却在乱开脑洞,她家的第一件古董——一只民国暖壶。
不过大冬天的家里能有个暖壶,真的是方便很多。
就在沈家高高兴兴准备过年的时候,沈奶奶闹了回妖。
她想多要些奉养钱,理由是身体越来越不好,需要补补。
沈爹有些为难,沈母就很气不顺了。
主要是需要帮忙的时候,老太太边也不沾,现在要钱知道开口了。
再者说,当时他们结婚的时候,沈家可没出钱,当时老太太就说了她以后养老不用孩他爹管,让他管好自己的小家就好。
可是自从她们都有工资之后,为了不让孩他爹难做,每年的孝敬钱也给了。
现在居然有脸涨价,惯的她。
沈母决定了今年孝敬钱一毛都没有了,爱咋咋地。
晚上沈母还严重警告沈爹,“你别在外头借钱去给老太太送,这次涨了就有第二次,她没病没灾的,要那多钱干啥,还不是贴补大伯家几个娃,明年家里三个娃要上学呢,你垫愣着办。”
说完翻身睡了,不再搭理沈爹。
沈爹幽幽叹口气,也没说啥。
沈梦轻轻的长长出口气,还好没闹起来。
沈奶奶年前和大伯娘来了一趟,话里话外又提孝敬钱不够用的事。
沈母装作无辜的问了句,“当年娘不是说了不要大栓养老么,咋还变卦,那协议我爹估计留着呢。”
原来当年沈爹娘结婚那会,杜老头一万个不同意的,没钱没房子结啥婚,闺女擎等着受罪么。
最后沈奶奶签了协议,家里老房子归沈大伯,她的养老也归沈大伯,和沈爹没关系。
沈母感念老太太签了协议,也怕孩他爹心里气不顺(杜老头有逼迫的嫌疑),所以几年后主动提出每年给些孝敬钱。
认为做的很是仁至义尽了。
结果得寸进尺。
沈奶奶脸色涨红,也知道做的不地道。
可是老大家日子不好过啊,老大媳妇一直没个稳定的班,只能在厂子里当家属工,活儿零散还累,关键是工资还少。
大孙子转年十五了,工作、房子都没着落呢,她总想帮帮忙。
她也不是瞎要,她只和老二还有二姑娘开口了,因为他们有。
老二两口子靠着有能耐的老丈儿,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二姑娘那日子更是没差过。
她就没冲大闺女开口,因为知道大闺女过得苦,要不出来啥。
作者有话要说:写到这说几句,很多老人都有些偏心的,能一碗水端平很少。在她们印象里,都是亲兄弟姐妹,互相帮忙应该的。
有的老人偏心弱小的,抠把厉害的儿女拉扯弱的。
当然也有偏心厉害的,看不上没能耐的…
人生百态么。
特别喜欢这些家长里短过日子的事儿,所以每回都写劲劲的,哈哈…
又到了入v的时候了,还是期待更多美妞听我“唠叨”~
第28章 筒子楼(求首订)
沈大伯母和沈奶奶丝毫不提协议的事儿,只念叨不容易。
沈大伯娘声音有些尖酸,“你们机车车辆厂厂子大,工资福利都多,哪像我们那个厂子半死不拉活儿的,今年过年就一人给分了两斤白面,我还是家属工,啥也没有我的份儿。”
她之前花了家里不少钱找关系,准备把工作弄成正式的,要不然又累工资才是正式工的一半,可是迟迟没有动静。
领导收了钱不办事,她也不敢去闹,再把孩他爹工作闹没了,全家真的去喝西北风了。
还有大儿子大武的工作也愁人,她之前不想来的,就是想和老二家搞好关系,以后让老二帮着大武找关系进机车厂,她算看出来了,进厂就得进大厂。
可是又觉得老二孝顺,要是能多少给点,家里能宽裕不少。
沈大伯娘抱着这种复杂心理来的,所以还算克制,不过一开口就忍不住酸气了。
沈爹不吱声,在孩他娘在他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嫁给他那天,他就想好了,这家她来当。
沈母也不理大嫂子那茬,下地穿鞋要走,“我去找我爹去,有些事俺们小辈说不清楚,让长辈谈。”
沈母心里有成算,她多膈应婆婆,也不能当着孩他爹的面吵吵,讲道理的话,婆婆又倚老卖老,那她也找长辈来。
真让她爹过来,不臊死他婆婆,敢情以前说过的话都当放屁啦!
沈奶奶还是要脸面的,见状赶紧说,“去找亲家干啥,我就念叨念叨不容易,老二啊,你可怜可怜当娘的,咋说我也把你养这么大。”
在门边偷听的沈梦翻了个白眼,她奶就不能换个花样,翻来覆去的这几句话,她都听腻了。
沈爹打定主意沉默是金了。
沈母气的冷哼了声,“娘你要这么说,我真要把我爹还有当时的几个证人还有大伯子都找来了,问那协议还有没有效,也问问大伯子是不是养不起亲娘了。”
沈大伯娘没想到火要烧到自家身上,这事可不能承认,要不然得被街坊四邻挫脊梁骨,“我们可没亏待老太太,平时有肉都是老太太先吃的,你可别瞎说。是不是娘?”
沈奶奶也有些慌,赶紧摆手,“老大他们对我可好了,就是我自己身子不争气。”
沈母又坐回去了,笑了,“既然大伯子对您好我也就放心了。就像您说的,您虽然把房子、钱都给了大伯子,可毕竟也养了孩他爹一场,虽说协议也定了不用我们管,我们也是有孝敬的。孩他爹,你去百货商店看看,有没有卖肉的,留娘和大嫂子吃饭。”
沈爹这回答应的痛快,他在屋里待的别扭,巴不得走呢。
沈奶奶不知道羞的还是气的,脸色通红,“不用了,我们回了。”
沈大伯娘也阴沉着脸,“我就说不来,非得来。”
她撅哒哒先走了。
沈奶奶瞅瞅沈爹,也摇头叹气的走了。
沈母跟着下地了,“孩他爹,还不送送咱娘和大嫂。”
沈梦早蹲在一边了,大人看到她也没人往偷听那想。
沈母和沈爹送到大街上,站了一会才回来。
晚上,沈梦听到爹娘说话,感叹她娘对她爹太有一套了,很是值得她学习,这就是训夫有术啊。
沈母罕见有些撒娇,“孩他爹,你是不是怨我了?”
沈爹沉默了下,“没,我知道家里没啥钱,明年花钱的地儿还多。”
沈母叹口气,“是呢。咱都吃过没识字的苦,我就想着把娃们供出来,不图意考大学,咱家祖坟也没冒那股青烟,哪管初中毕业呢。四个娃都上学得多少钱。而且大勇他们一年年大了,吃的越来越多,以前两碗高粱米熬粥差不多就够吃了,现在得两碗半。再两年,三碗也打不住,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真快养不起了。”
沈爹叹口气,“是我没用,从当年结婚,你就跟着我受苦了。”要是他有能耐,能挣很多钱,家里经济宽裕了,孩他娘也不会计较给他娘点的。
“我不苦,咱们买了房有了娃,日子越来越好,现在的日子想都不敢想。孩他爹,明个给你二十块(第一套人民币,相当于以后的两块钱),你去买些糕点啥的给婆婆,我不同意多给,因为给再多也贴补不到婆婆身上,糕点啥的她总能吃几口的。”沈母原来气的想不给的,后来想想不能这么干,容易被人说嘴。
两万块买个好名声,也能让孩他爹高兴高兴,值得。
果然沈爹很是激动,一把抱住了媳妇。
沈梦正在分析她娘这欲扬先抑的招数呢,爹娘居然开始“妖精打架”了。
不过她早有对策了,从空间拿出两个小鸟蛋塞耳朵,声音小很多,可以愉快的睡觉觉了。
睡前沈梦还在心里念叨要催促爹娘赶紧做被子,她要去西屋睡。
今年夏天家里的棉被、棉衣都被拆开了,结块的棉花洗了晾晒后又找弹棉花的弹过,和去年比,今年的棉袄、棉被已经很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