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70年代极品婆婆 完结+番外 (芒鞋女)


  陆明也没想到这茬,给秧苗田通了水就回家了,没有要提醒其他人的意识,没有薛花花,队上的秧田不比隔壁生产队好。
  便是身为队长的陆杨都没想到这个问题及时告诉大家,是薛花花没有私心的挨家挨户跑,换作其他人,谁会管闲事啊,不怪人家陆德文他们几兄妹能考上大学,薛花花言传身教教出来的孩子,考大学是绰绰有余的,不像某些人,整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吵,人家薛花花多大气啊,从不参与任何八卦,专专心心养猪,种庄稼,全年不休息也没喊累没抱怨,像她这个年纪,多少人能做到这些?经过这件事,薛花花在众人眼里的形象又高大起来,以前在背后说薛花花坏话的几个媳妇都不敢叨叨了。
  小事看性格,大事看品德,薛花花的以德报怨宽容善良是很多人没有的,聊起秧苗,没有人不感谢薛花花的,“建国叔说如果队上开表彰大会,得当众感谢你,咱生产队如今乱成盘散沙,明争暗斗得厉害,需要你这样勤恳踏实的榜样力量。”
  “有啥好谢的,几句话的功夫而已,秧苗毁了,接下来整年都没啥盼头了,不值得说道。”
  薛花花真没把这件事想得多严重,举手之劳能给大家伙省了许多麻烦,她乐意至极。
  竹竿间隔着两步远,固定后横着搭两排就行,陆明扶着,薛花花绑,有个人帮忙效果事半功倍,没多久就弄完了,薛花花去检查菜苗,地湿哒哒的,鸡笼里的鸡不敢放出来,喂猪的猪草剩下得也不多了,她记得西西割猪草回来,她说割多了,焉了也是浪费,不成想遇到下雨,囤的猪草派上了用场。
  陆明问薛花花还有没有什么事,他既然来了就帮着弄速度快点,薛花花瞅了瞅,“没啥事,你回去忙你的吧,我的意思是天晴了再插秧,别又刮大风啥的把秧苗吹倒了,新插的秧苗根部不牢,很容易就倒在田里了,倒了还得扶,多折腾啊。”
  想想也是,陆明顿道,“我是想插完秧帮我爸妈干活,虽说两个人的田不多,就他们自己忙要忙到啥时候啊。”
  分家后两人就没正经种过庄稼了,插秧算不得力气活,但累腰背,陆老汉和刘云芳年纪大了,弯腰久了肯定受不了,与其累出个啥毛病,不如他帮着点,但薛花花说的不无道理,他思索道,“我回家让我爸不着急,天晴后再说,他看别人插秧心慌得很,说要这两天弄完呢。”
  陆明去猪圈看了眼猪,他大哥家也养了头猪,天天到处割猪草,陆明稍微比较了下,到底不如薛花花养的两头猪肥硕,或许村里人说得对,努力的人干啥都像那么回事,薛花花养的猪,撒的秧苗,种的蔬菜,几乎每件事只要沾上薛花花就比其他人厉害很多。
  “对了,你等着,我给你拿几个鸡蛋去。”
  前几年每家每户养鸡养鸭有限制,这两年政策放松,去年的鸡鸭薛花花没杀,3只母鸡都在下蛋,西西和东东每天个鸡蛋,剩下的她都攒着,她用篮子装了8个鸡蛋给陆明,“小雨不是爱吃鸡蛋吗,你拿几个回去,蒸了给他吃……”“婶子,你留着自己吃,我家有,我爸他们养的鸡下的蛋都给小雨吃了的。”
  陆明抓了捧猪草丢进猪圈喂猪,拍拍手就要走人,薛花花上前两步把篮子塞到他手里,“当我的心意,你就拿着,马上要插秧了,你爸妈的鸡蛋让他们留着自己补身体吧。”
  陆明哪儿好意思要,轻轻搁下篮子大步朝外边跑,边跑边说,“小雨有吃的,婶子就别操心的,真没吃的我会问婶子开口的。”
  薛花花又是养猪又是种地也不容易,前几天打麦子就累瘫了,就这样自己都舍不得煮个鸡蛋补身体,陆明哪儿敢要,再者说了,他手里有钱,会给小雨买鸡蛋吃,李雪梅走后,小雨真没缺过口吃的。
  薛花花提着篮子追了两步,陆明已经跑远了,石子路不如泥路打滑,陆明几步就跨出了院子,薛花花只得把鸡蛋装回去。
  雨淅淅沥沥又下了两天,如薛花花所料,夜里刮大风,田里好多插好的秧苗倒了,人们不得不挨着挨着扶,趁着这两天,薛花花把院子拾掇了番,割回来的猪草晾在凉席上,沥干水才喂给猪吃,期间马水根来了次,说在山里捡着个鸟窝,里边还有两只小鸟,想着东东喜欢,拿过来给东东养。
  东东果然爱不释手的,围着房子转了好几圈,最后院子旁边叫不出的名字的树上给它安了个家,这个家比鸟窝解释多了,用拇指粗的竹子绑着拼起来的框架,有屋顶,有门,拿草绳将其绑在树枝的枝桠口,最后把鸟窝放进去,喂它们吃米饭,跟照顾婴儿似的,别提多用心了,还怕鸟儿口渴,专门用片芋叶装了水搁在鸟窝边,小鸟探出脑袋低头就能喝到水,细心得无微不至。
  天放晴了,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漫山遍野像水洗过似的,干净明亮,薛花花又挑了几桶粪灌进稻田,接下来就和陆明搭伙插秧,没人背后说她占便宜,更多的是问她撒秧后给秧苗施了几次肥,她田里的秧苗看着长得好点,薛花花拿小凳子在田里坐着拔秧苗,连根拔起后扔进箩筐,箩筐满后就推到陆明身边。
  至于小雨,他已经自己会坐会爬了,薛花花要么背着他,要么把他放固定好的背篓里,背篓高,他爬不出来,薛花花给他个馒头他能吃半天,插秧的几天,小雨没添乱子,偶尔馒头掉到外边,还会张着嘴咿咿呀呀喊人,薛花花不回应他就扯着喉咙哭,嗓门嘹亮,老远都听得到是他的声音,这时陆老汉就会在远处喊,“薛花花,薛花花呐,小雨咋又在哭哦。”
  关心担忧的心情比陆明还沉重,田里干活的人少不得打趣他几句。
  大家伙说说笑笑的,仿佛还是当年集体种地的情形,年轻人或许没什么感悟,稍微上了年纪的却是有点怀念了,时不时聊起以前的事,小时候家里多穷,饥荒那几年的悲惨,以及知青们来生产队的糗事。
  田里干活的氛围少有的好,插完秧便是去镇上交公粮,各家拿着自己的户口本去镇上排队交公粮即可,薛花花注意到,村里好几户人家问她要不要帮忙,说家里人多,去镇上顺便帮着她把麦子挑到镇上的粮食局去,薛花花都给拒绝了,赶着天好,给西西他们煮了早饭,自己先吃,吃了就走了。
  这几天都是去镇上交公粮的,要排很久的队,昨天陆建国他们就从早上排到了晚上,回来都半夜了,她叮嘱西西和东东,自己可能回来得晚,要是害怕的就去村里喊岩石来家里给他们做伴儿,岩石小学毕业就没读书了,跟着亲戚做木匠,这几天在家,平时对东东他们还不错,他来家里没啥问题。
  “我把腊肉泡锅里了,放学你们把小明也叫过来,陆明叔也去镇上交公粮了,不知啥时候回来,猪草在背篓堆着的,回来先喂猪草,猪槽里的水没了的话记得添水。”
  西西认真记下,东东跑出去看鸟窝,鸟的羽毛长全了,只是飞不高,昨天放学东东发现鸟窝没鸟,找了圈,最后在架子边的丝瓜叶下找到它,周围两只鸡虎视眈眈的,幸亏没琢它,东东飞快的跑去外边看了眼,大声说记下了,要花花给他买馒头,镇上的馒头颜色白白的,和家里做出来的不一样。
  薛花花自己揣了把钥匙,另外的钥匙藏在鸡棚的稻草下,她和西西说了后挑着箩筐就走了。
  天还早,蜿蜒的小路上尽是挑着麦子去镇上交公粮的,遇到孙桂仙,说起镇上交公粮的情形,比学生报名的队伍还长,排队不知道排到啥时候,旁边有人打趣她,“你家人多,他们去就行了,婶子还专门跟着?”今年是自己交公粮,家家户户都觉得新鲜,孙桂仙却像司空见惯似的,“我哪儿是专门跟着的,大宝说他要去当兵了,带信回来要我去镇上住几天,想着他出门不知啥时候才回来,我得多陪陪他啊。”
  说起大宝,孙桂仙满脸自豪之色,大宝媳妇年纪大点,人情世故通透,对她和儿媳妇没话说,便是囡囡都比其他女孩听话,围着她‘祖祖’‘祖祖’喊得可亲热了,跟亲生的没什么两样。
  经孙桂仙说,薛花花才注意大宝妈也在,约莫都是去镇上走亲戚的,两人穿着身新衣服,手里挎着个篮子,篮子下边是麦子,上边是鸡蛋,见她盯着篮子看,孙桂仙解释,“镇上的人赶集不像咱不是大背篓就是小背篓的,她们讲究,出门爱挎个篮子,这篮子和咱家里的竹篮子不同,你摸摸,要软和舒服得多。”
  说着,孙桂仙把篮子伸到薛花花手边要薛花花摸,薛花花双手稳着扁担,哪儿腾得出手来,不过看颜色看材质也知道不同,她问孙桂仙是不是大宝媳妇送的。
  孙桂仙笑得不行,“对啊,有天我看她挎着出门就夸了两句,隔天她就给我买了个,不是我说啊,女娃年纪大点好,年纪大知道疼人,知道孝顺,大宝媳妇对我们是没任何话说的。”
  崔晓云会做事,不是孙桂仙吹牛,崔晓云比她几个儿媳妇招人喜欢得多,说话温温柔柔的,做事麻溜,无论什么时候见到她们都客客气气的,从来不像其他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不是甩脸色就是冷眼嘲讽,崔晓云完全不是那样的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