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 完结+番外 (秋意重)


童秀避过了:“姐姐吃过了。”
童静坚持要姐姐吃。
童秀没办法,才啃了一小口:“姐姐吃过了。”
小童静这才慢吞吞地吃起东西来。
这个叫井口村的比童家村离镇上近多了。不到一小时就到了。童秀顺着打听到放映队放电影的位置,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人比她想象中的多多了。
熙熙攘攘挤在了一起,看起来足有百多人,大部分都端着小板凳。她还看见了几个同行,拎着个竹篮,里头装着瓜子、落花生。
大概附近几个村的人都来了。
人多好啊。
人多钱才多。
尤其是在这人多,小孩儿多的地方。她买水果不为别的,是为了倒卖,把水果切成块,将好的部分留出来单卖。
这还得亏她没人照顾,从小就自己下厨,锻炼出了一手好刀工。
人多,怕孩子丢了。童秀让童静背在她背上,把外套脱下来,绑好了。她拎着大竹篮,就钻进了人群,开始了吆喝:“苹果,梨,好吃的苹果梨,一块两分钱。”
这年头吃商品粮,有固定工作的城里人才是值得骄傲的。至于这种摆摊的搞个体的都丢脸。这是社会的普遍印象。


第十章 卖出去啦

许多人就拉不下这个脸做个体,更别说为了一两分钱吆喝了。
但童秀不同,她一不觉得做生意丢脸,二脸皮厚,吆喝起来也不怕丢脸。
听见她的吆喝,还是有不少人凑了上来的。
改革开放也有六年了,农村人多少也有了点闲钱。但是苹果和梨这种贵水果,不少人家还是买不起的。但是现在苹果和梨只要两分钱?
这么便宜?
尤其是陪着过来看电影的小孩,看见了眼睛就挪不开了:“娘,苹果,苹果,还有梨。”
苦啥也不能苦孩子。
这些一年到头在田里刨食的农民,最愿意花钱的地方就是在孩子身上了。这时候也好,秋收刚完,又碰上放电影这样的热闹日子,买一块也不是不行。
一个中年婶子上来问:“真的两分钱?”
童秀道:“两分钱,不过两分钱只有一块。一斤苹果六毛钱呢。我这里一小块只要两分钱,两分钱也不贵,买回去给孩子甜甜口。”
“你看看您要我就给您切。”
小孩摇着他娘的手臂:“娘,娘,苹果,苹果……”
“便宜点不成吗?”
童秀笑眯眯的:“这价已经很便宜了,我这也是小本生意。”
娃儿催得紧,口水都快下来了。中年妇女咬了咬牙:“切,你给我切……两块,还有那个梨是不是也是这个价,也来三块。”家里可不止这一个孩子,总不能只给一个孩子。
童秀刀工飞快,只是几下功夫就将撞坏了一块的苹果完完整整削了出来,又切了两小块,用竹签插上,并上之前削好的梨递了过去:“给您,拿好咯。”
小孩乐开了花,一口就把苹果咬了一小块。
中年妇女也露出个笑:“钱给你。”
童秀笑眯眯收了钱:“祝您家人平安了。”这吉利话也有讲究,对摆摊的说生意兴隆,对这种地里生活的,生不起病的就得说家人平安。
中年妇女果然开心了:“这小姑娘,嘴真甜。”
有了第一个开张,后头就好做了。尤其是小孩进了人群里,和小朋友炫耀了一圈手里的苹果之后,其他不甘心的小朋友都死皮赖脸拉着父母过来了。
“娘娘,吃苹果,吃梨,吃甜果子。”
“姑娘,给我来七块。家里七个孩子呢……”
“姑娘这梨甜吗?”
“姑娘,再来五个,孩子馋嘴,没办法。”
……
纵是童秀手脚灵活,也有些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她说话好听。便切边和各位嫂子们搭讪,夸这家女娃生得漂亮,夸那家小子真壮实,又夸嫂子的衣裳时髦,比得上城里人了,逗得嫂子们笑个不停,倒也没有让这些农村嫂子们等得不耐烦。
直到电影彻底开场了,童秀这里才渐渐散了。
她的竹篮里也基本空了。
她之前还怕卖不出去,想着专捡衣着好看的小婶子逐个推销呢。没想到这年头农村比她想象的还是稍微有钱一点。
她把钱收好,想问问童静想不想看电影。
今天放的是黑白电影《智取威虎山》。
谁知,她回头一看,这小家伙已经趴在她背上,累得睡着了。


第十一章 童秀妈回来了

童秀失笑。
走吧,今天找个地方窝一晚上。正好算算钱,明天再想象怎么继续赚钱。
睡觉的地方是童秀早就想好的。
村里的草垛。环境当然不好,不过稻草至少暖和,总比睡大街上强。这时候活命要紧,也没得什么好挑剔的了。
趁人不备,她清了清账。
一个梨她切成了小麻将大的小块,可以切16块。她手头苹果梨一共有30个,最后一共卖了9.6毛钱,除去两块钱成本,一共赚了七块钱。
明天把刀一还,她手里就能有十块钱呢。
别小看这十块钱。
这年头,镇上厂子里的满师工资才三十六元钱。因为最高三十六,后头也一直不加工资。所以当年才会有三十六块万岁的口号。刚进厂一两年的学徒工基本工资都只有二十块呢。
十块钱,够许多厂里工人小半个月工资了。
到底是身体好,在草垛子里睡了一晚上,第二天童静和童秀都没感冒。
到镇上,童秀给童静花一毛钱买了个两个肉包子。
打小没吃过几回肉的童静咬着肉包子,被烫得舌头直吸气,还是不肯吐出来,含着肉馅,满足地眯起了眼。
“姐。真好吃。咱以后天天吃肉包子好不好?”
童秀失笑:“以后咱不天天吃肉包子,我让你天天吃红烧肉。”
童秀如法炮制,又进了一批坏水果。
不过,这一回她的目标不是村里的放映队了。而是县中学学校里的学生。本钱多了,她这回直接买了三十斤,也不分成块卖,直接削好了之后,低价整个卖。
这样卖没有削成块卖利润高。
但她今天进的货多,居然也卖了十五块钱。
手里捏着二十五块钱,童秀牵着童静的手,往童家村走。她的便宜娘,说是今天终于要出远门回来了。她得回去看看。
还没走到家门口,就见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农村老婶子们,从人缝里传出来王凤云的叫骂声。
“个死了娘的贱种啊。心肠坏透了啊,你们这一家人心肝都坏透了啊,坏的流黑水啊。你们这群满口喷粪,心口都烂的生了蛆的啊。我们家红姑娘是要嫁到城里去吃商品粮的,当干部妻子的,凭什么让我们家红姑娘嫁给那个傻子啊。我们红姑娘命苦啊。”
童秀没凑过去。
不过看样子,童红是真蠢,还真的清晨去了柴房。
这里结婚的规矩,女家是要赶在天亮之前出门子的。她赌得就是童家不肯声张,定然是要悄悄把自己打晕了,绑过去的。
这年头农村还没通电。
大伯母二伯母都是两个小气的,煤油灯平时那是坚决不肯用的。抹黑绑人,那不是容易出岔子吗。
童红那时候在柴房里,是代她受过了。
等绑住了,盖了红盖头,送到了陈大婶家拜了堂,就是王凤云口里说的:生米煮成熟饭了。
就是不知道看着自家女儿是那被煮熟的生米,她心里是什么滋味。
这年头农村没什么娱乐。放映队一年才来一次,平时村里人就指望着这村里谁家夫妻有个拌嘴,婆媳又为了一把米撕起来了这种事看热闹呢。


第十二章 嫁也该秀姑娘嫁

这童家门口已经围满了人,赶都赶不走。
童秀也没凑上去,也躲在后面看热闹。
王凤云这叫骂可真是一绝了。
不过,显然陈大婶子也不是个善茬。她干脆坐在了地上,哭天抢地的。
“我命苦啊,从小爹娘死的早,好容易攒了嫁妆,把自己嫁了出去,还生了个儿子一直娶不到媳妇。现在我的儿子娶了媳妇,堂都拜了,房都圆了。媳妇还打算跑了。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大家给我评评理,这事童家怎么做的出来的啊。”
王凤云立马就跳了起来。
“你个老不死的,嘴巴给我放干净点,别满口喷蛆的。谁跟你儿子圆房了。我们家红姑娘那是要嫁城里人的,将来要上城里户口的,你再说一句,污蔑我们红姑娘的名声,当心我撕烂你的嘴。”
陈大婶子年纪大些,也豁得下脸。
“你敢撕试试。反正你们家红姑娘已经是我们家的媳妇了。如果想悔婚,先把我们家的400块钱彩礼和四转一响还回来!”
人群发出嘶的一声。
这年头农村是有了点钱。可一般人家年收入才刚刚过百呢。四百块钱加上四转一响的彩礼,足够把一个家掏空了。
这数遍全村,还真没几个家里给得起。
王凤云都愣了一下,舌头都打了结。
“你你你说啥,四百块钱加四转一响,不是说两百块钱彩礼吗?”
陈大婶揪到了把柄,狠狠朝王凤云吐了一口唾沫。
“我呸你大爷。我们家老陈家给的是400块钱和四转一响,那自行车还是凤凰牌的,我娘家侄子从沪市弄来的。你们家张牡丹亲自收的,400块钱别说一个媳妇了,就是称重买个猪回来都够分量了。我告诉你,今天你们家别指望收了钱就不认账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