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 完结+番外 (秋意重)


工业券事情定了,童秀隔天就去村里开了介绍信,去省城背了两套炒瓜子机回来。
随行的还有季和平。
见童秀瞪他,他嬉皮笑脸:“秀姑娘,可真巧,我也去省城有事,咱俩顺路。”
童秀嘀咕了一声:“谁信啊。”到底默许了。
或许,她自己都不愿承认。
她已经很习惯他的存在与陪伴。
炒瓜子机形似一个横放着的黑乎乎的大铁桶,高约两米,宽一米六。从进口将瓜子放进去,机器会自己搅动,保证瓜子均匀受热,比人手工效率高很多。
两套炒瓜子机花掉六百块。
这两台机器能让童秀家的瓜子产量能从日产二百斤,跨越到日产一千斤。
机器搬回来,秦红霞和秦东方当面没说什么,心里都有点心疼钱。但亲眼见过炒瓜子机的效率。他们都沉默了。
第二天,他们亲口提出要开新摊子:“就定在学校旁边吧。到时候秀姑娘去上学,还能有个照应。”剩下几个地点,等瓜子摊规模再扩大时再去也不迟。
打定主意给女儿争气,秦红霞胆子大了许多。
秦东方也道:“秦小五手脚麻利,算账算得清楚,现在能当半个劳力用了。我和秦婶说了,要让秦小五当长期帮工,秦婶同意了,以后按一个月30块给他开工资。”
“火车站那边的摊位我们两就能撑起来。是时候该开新摊子了。”
一个月30块,相当于厂里老练工人的工资了。
这待遇放村里能有人抢着去。
“行啊。”童秀一口答应,然后抛出一个问题:“妈,舅,你们不觉得,咱们的瓜子需要一个名字了吗?”
“啊?”
秦红霞秦东方双双愣住。
瓜子摊还要名字?
他们瓜子摊也有招牌,一张油布字上,用粗黑毛笔写了“瓜子六毛五一斤”“又香又甜的大瓜子”,“半斤起售。”等广告词。
周围的摊位都这样。
怎么就要起名字了?
看着他俩的反应,童秀忍不住感叹,长期的凭票供应,计划经济限制了这个年代的人的观念。商业思维尚未大幅萌芽。
敢于第一批下海做生意都是胆大且眼明的,但这群人里明白品牌效应的都不多。
她热血沸腾起来。
这不正是她的机会吗?
她循循善诱:“舅,现在咱们也有不少回头客了吧?”
说起生意,秦东方眉飞色舞:“对,还有不少呢。好多常年两地跑做生意的都认得我了。上次,还有人一口气带了二十斤回去,说要转卖呢。”
童秀又问:“那咱们新摊子开了,火车站的老客人能知道这新摊子是咱们的吗?”
秦东方秦红霞一愣。
是啊。
天下的瓜子摊都长一样。那些老客人凭什么能认出来这是火车站旁的那家呢。
不少在火车站瓜子摊上买过东西的老顾客都说,盼着瓜子摊开到县城里去呢。他们开新摊就是为了方便这些顾客。
现在顾客都不认得他们的摊子。
他们开新摊子有什么用?
童秀见两人明白过来,笑起来:“舅,妈,你们觉得妹儿瓜子这名字怎么样?”
妹儿瓜子。
一是朗朗上口,容易记住,二是能给人很强的联想,让人一看到这名字,就能记起一个为了家境而拼搏的妹子的形象。
打感情牌,任何年代都百试不爽。
更何况这人心淳朴,讲究五讲四美的八十年代。
她轻轻巧巧又抛出一击重雷:“妈,季长官和我说了。上次咱们帮忙捉到魁哥的事,上面很高兴,说要奖励我们,派记者给我们采访呢。到时候,说不定我和舅说不定还要上趟电视。”
“真的!”
这回秦东方秦红霞一齐叫出声。
“上电视?秀姑娘你没听错?”秦红霞难以相信。电视,那可是电影演员、官员才能上去的。他们几个平头老百姓,还是搞个体的,社会地位最低,居然还能上电视?
这是撞上什么大运了!
秦东方喃喃几声:“真的,秀姑娘你没开玩笑?”
童秀笑:“季和平说的,还能有假。”
“我、我、我能上电视?上电视!我要上电视了!”秦东方被砸晕了,做梦似地傻笑,笑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快快快,我得找一身最体面的衣裳,准备着上电视穿,就那件蓝色的确良的,还有裤子裤子……”
童秀哭笑不得:“舅,还早呢。”
秦东方摸摸头,嘿嘿一笑:“这不是太激动了吗?”
“妈,舅,你们真打算让咱们家瓜子摊上电视时,什么牌子都没有?”童秀话音一转,含笑道,“那到时候看了电视的人,找错了瓜子摊,可都便宜别家了。”
童秀早有办品牌的想法。
真正拍板是听见这消息后。
电视与报纸是这年头最有力的宣传渠道。她还打算等第一家瓜子店正式开业时,无论如何都要请报纸大肆报道一番的,连台本都想好了。
最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农家单亲少女的瓜子奋斗记。
现在季和平直接弄来了电视。
那可真是……
太好了。
火车站瓜子摊位目前盈利维持在一天一百块的毛利。他们没什么大花销,一个月下来已经存了三千多块钱了。
这些钱足够他们一家四口在农村过顶滋润的日子了。
童秀觉得还不够。
距离她的目标远远不够。
现在是八月,九月份之前第一家实体店一定要开业,将瓜子做成品牌,做出口碑,让全县,全市,全省的人都知道“妹儿瓜子”。
这才是真正打响第一枪。
想到这里,童秀又和秦红霞和秦东方提了另一件事:“妈,舅,等学校旁边的摊子开了。咱们要不,买辆车,再把房子修修,盖个大院子。”
秦红霞没反应过来。
童秀立刻道:“现在是夏天,咱们每天靠板车搬运瓜子还算方便。但以后冬天呢,刮风下雨每天把瓜子拖这么远,是不是太麻烦了一点?”
“以前一辆板车就能拖一个摊位的瓜子,现在新开了摊位,要得瓜子更多,总不能再来一辆板车吧。我和妈又拖不动。”
童秀说得都是切实情况。
秦红霞和秦东方陷入沉思。
秦红霞和秦东方都经过困难时代,花钱俭省。她能理解。但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们不得不改变了。该花的钱一定要花。
院子是为了防人,更不能少。
这两台机器买回家,童秀看见不少村里人都投来了垂涎地目光。
他们或许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但这是实铁做的,能去换钱。
或许,该养几只狗了。


第五十四章 接受采访

秦东方动作很快。第二天,他给童秀抱回两只漂亮的小狼狗。两只狗都才断奶,小小的一团,在地上滚着跑,奶声奶气地叫,可爱极了。
两只狗一只黄一只黑,童秀给取名叫大黄、大黑。
童静高兴坏了。
小狗头一天到家,她就和狗滚成一团,玩得头发都散了,还要给狗吃她最爱的肉包子和红烧肉。
童秀只当没看见。这年头不流行养狗当宠物,专业适合狗的狗营养狗粮找都找不到。她只能尽量给狗少盐多肉的喂着了。
见童静和狗黏在一起,童秀索性将给狗喂食的事交给了她。
小家伙非常认真。
每次自己都没吃到嘴,先想着去喂狗。白.花.花的大蹄髈,熬得发白的肉汤,拳头大小的排骨沾着一大块肉,童静给得毫不心疼。
狗也吃得欢乐。
童秀一家不缺吃的,也不拦着童静,还经常给狗开小灶。
“这就是咱们的家庭成员呢。”秦红霞爱怜道。
来了半个月,狗就长大了一圈。两只狗都极有灵性,一有陌生人接近,它就立刻汪汪地叫,提醒主人。只要教过它一遍,谁是客人,下次不能叫,它能立刻记住。
聪明得不得了。
童秀的话也给秦东方敲响警钟。他们家富得太快了,难免有人有红眼病。别的不说,这机器要是出了问题,拿着钱都买不到。
秀姑娘说得对。
该修房子修院墙了。他又花了一天,跑到邻村联系了砖瓦匠。砖瓦匠约在半个月后动工,秦东方同意了。
等砖瓦匠到的当天,秦东方让把房子放在其次,先给家里修了一个高高大大,石砖石瓦的院墙,挡住了隔壁左右偷看的目光。
等这一切到位,新铺子已开张两周。
新铺子在一中旁边。
现在是暑假,除了准高三的学生,学校里都没了别人。
本来是销售淡季,童秀与秦红霞都没期待销量。
但因瓜子实在太香,童秀生得漂亮,一张嘴又能说会道,硬生生凭借着这几百个高三学生和周围住户,还有一些火车站老顾客的捧场,在两个星期内生生将利润提到每天七十块。
每天七十块!
这利润不比火车站低多少了。等学校开学,那钱岂不是要翻个倍?
秦红霞笑得见眉不见眼。
两个摊子都挂上了新招牌,是童秀亲自设计得,不追求艺术感,只要能让人一眼记住,显眼的大红底,粗粗的黄色字。
一个两米高的落地画,左边是一个模样漂亮极了,斜编着辫子,穿着红底碎花褂子,蓝布裤子,打扮朴实的农村姑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