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谢谢你!谢谢你陈同志!”
两位老人连忙道谢,一时间居然红光满面,精神抖擞。
希望,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人在困境中都是靠着咬牙硬撑挺过来的,那时候的人是麻木的,但若是让他们燃起了希望,一瞬间人就活了起来。
“哪里用得着谢我,我还要请你们教我弟弟妹妹们呢!”陈曦笑眯眯。
“教教教,肯定教!”
“你放心,我们肯定教好他们!”
两边的人欢喜的把事情定了下来。
陈曦这么早把事情透露出来,第一是不想让赵屹锋耽误了才学,第二是想让两位老人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人,都是靠希望活着的。
陈曦回家把拜师成功的事情告诉了几个弟弟妹妹。
从第二天起,几个孩子就悄悄的跟着邹叔赵叔开始学正经的知识了。
等到赵屹锋知道这事,木已成舟。
陈曦隔三差五就给两个老人送吃送喝,美名其曰是给两位老人教孩子的束修费,有了这一层之后,邹城和赵瞻逞的生活状况倒是一时之间好了不少。
赵屹锋看着每天积极向上的陈曦说不出话来,父亲已经告诉他让他加紧复习准备高考了,看来是信了陈曦的话,可是,恢复高考是真的吗?
他也去过县里,可从未听说过那样的传言,但是看着父亲日渐精神的气色,他也不敢把心里的话说出口。
算了,走一天是一天吧。
……
陈曦要去冯大厨那里买废油。
二弟自从上次因为五弟的原因去了一趟城里之后,就一直想再去第二次,这回缠着闹着,硬是跟她一块儿来了城里。
陈曦换了废油,然后带着他在城里闲逛。
二弟看着一块五花肉流口水:“姐,咱们买块肉吧?”
现在的人们买肉,其实最爱买肥肉,因为肥肉油多。不过陈曦当初给家里的孩子们做过一次红烧肉,红烧肉是用五花肉做的,香糯软烂,特别美味,是二弟忘不掉的美食。
所以这回他看见了五花肉就挪不动步子。
“不行,咱们要省钱。”陈曦义正言辞的拒绝。
二弟幽怨的看了她一眼,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儿,他又看见了新东西:“姐,咱们买包糖吧!”
“不行,咱们要省钱。”陈曦再次拒绝。
“姐,咱们买……”
“不行!拒绝!”
一路上,二弟深刻感受到了大姐的抠门,他要的那些东西,以前大姐可是常买的啊。
“姐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子的。”二弟叹了一口气,语气悲伤。
“那你再找个姐吧。”陈曦破罐子破摔,没好气的瞪他一眼。
家里还有两百外债呢!
二弟突然怀念以前的大姐,他好想吃糖。
陈曦看他“不知悔改”的模样,语重心长的对他教诲:“你知道咱们一块肥皂卖五毛钱吧?咱们卖四百块肥皂才能攒够200块,所以我们要学会勤俭节约懂吗!”
“我、我明白了大姐。”二弟想起家里五毛钱一块的肥皂,五毛钱能买好多好多糖啊!
他又想去搬砖了怎么办?
陈曦带着某个傻弟弟从县城里回来。
她把给邹城和赵瞻逞带的药送了过去,回来就看见门口站了几个陌生人。
“你们是?”陈曦看着几个男人崛起眉。
“你是陈大妮吧?我们是来买、不对,是来换肥皂的!”为首的高个子男人对她笑到。
“哦?”陈曦打量了他们几眼,说道:“进来吧。”
几个人进了院子。
“我叫汪丰,这是我两个兄弟,李奇和汪明宇。”领头人朝她介绍。
“你们怎么想到要找我换肥皂?”陈曦问道。
“陈同志说笑了,现在谁不知道你家专门做肥皂?”汪丰瘦高个子,脸晒的黝黑,二三十来岁,说起话来就是一张喜庆脸,看着就是个常年走南闯北做生意的。
做生意的人耳目最灵敏,哪有新鲜东西,赚钱的东西,都是他们第一个知道。
所以一听说到处都缺货的肥皂和香皂,在西梁村里面,有个姑娘自家就能做,他们就立马赶来了。
陈曦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遇到行家了。
“你们想换多少?”她问道。
“我们想先看看货……”汪丰对她笑了笑。他们虽然已经在别的村民那里看到了实物,但毕竟不是现货。
做生意嘛,总要谨慎一些。
“好!”陈曦痛快的答应了,送上门的生意,干嘛不要?
她正愁没处凑够200块钱呢!
☆、第三十四章大客户
陈曦带他们参观了货架,上面一排排香皂和肥皂,让几个人看得口水直流,这要是都拿出去贩卖,在有些地方翻一倍价钱都有人要,可得挣多少钱呀?
陈曦给他们介绍:“肥皂五毛一块,香皂六毛一块。”
三个大男人将货架上的肥皂和香皂拿在手上左右翻看,确定了没问题。
汪丰摸了摸下巴:“我们若是拿的多,能不能便宜一点?”
陈曦哈哈一笑:“小本生意,利润微薄,若是想便宜,得看你们拿多少了!”
汪丰慢慢竖起三个手指。
陈曦一挑眉:“30块?”
汪风摇了摇头:“多加一个0。”
多加一个0,30可就变成了300。
300块,这可是个大数量,陈曦的脸立刻笑成了一朵花:大客户啊大客户!
汪丰自然看得出来陈曦的心动,立马问道:“你能便宜多少?”
陈曦在脑子里飞快的算了算,然后道:“一样便宜五分钱。”
“便宜一毛吧。”汪丰身后的汪明宇出声,砍价是商人的本能,自然是越低越好。
陈曦立马挥手,严肃道:“兄弟,我跟你说的,我给的可是实在价!做这个东西花费的精力可不少,我本来卖的就比供销社还便宜,一样再给你们便宜五分钱,已经是极限。”
“要是你们接受不了,我也没办法……”她叹了口气,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汪丰也早已在心里算计完,减完五分钱,一块肥皂四毛五,一块香皂五毛五,如果他们把几个偏远的地方都跑一遍,翻个倍是没问题的。
就算翻不了倍,按照供销社的价格卖,他们也赔不了。
三个男人对视一眼,长年的默契已经让他们瞬间交换了各自的心思。
汪丰转过头来对陈曦说道:“可以,那你什么时候能交货?”
“15天之后吧。”陈曦道:“你们还要交一半的定金。”
订货交定金是行内的规矩,为了防止订货的人突然毁约,导致出货方损失物料和金钱。
汪丰几人一听她说拿定金,就知道这不是个好骗的小姑娘。
三个人心里也有了谱。
汪丰再次开了口:“定金没问题,但是15天太久了,最多十天。”
陈曦想了想家里的库存:“13天,最快13天。”
即便今天明天就能把东西做出来,肥皂和香皂熟化也得十天呢。
两方谈了半天,还是定在13天交货,一共是200块肥皂和100块香皂。
作为约定,汪丰交给她一半定金,一共是725。
陈曦拿着钱高兴,离还清200块钱债务的目标越来越近!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她还专门让汪丰弄了一口袋玉米倒进她的大缸里,假装这是换的,至于玉米的钱,就从尾款里面扣。
有了这笔大订单,陈曦就带着家里人,风风火火的在院子里大干起来!
300块肥皂可是不小的工程量,冯大厨供的废油根本不够,还好深山里卖的一种不好吃的麻油很便宜,她试了试效果也差不多,就买了不少来替代,一时之间山沟里面卖麻油的人家对她感激不尽!
这么大动静,要不是她住的离主村落够远,晚上点个火把都没事,早就被村民再次围观了。
等到13天一过,三百块肥皂一出山,陈曦的手头就立刻宽松了许多:还是有钱的日子好啊!
倒是汪丰他们几个开了先河之后,没过多久,就有更多的小贩子来找陈曦批发肥皂和香皂。
依旧是明面上过粮食,暗地里金钱交易。
小贩子们都是积年做生意的老手,一个个嘴巴都严实的很。
肥皂香皂都好做,但是做香皂的花不好采,即便三妹四妹她们几个泡在山上,也采不够做香皂要用的花。
陈曦想了想,索性就把这一部分活计外包了出去。
她找了牛婶子在村里传话,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在山上帮她采花,十斤花换一斤玉米或者十颗糖。
这下山上的花可遭了殃!
要不是山上的丁香和金银花多,都能被小孩子们撸秃了!
还有那精明的,居然问她能不能兑换香皂,陈曦微微一笑:当然可以,等价兑换嘛!
有了陈曦吸纳村里的微小劳动力,村里的小孩子们都忙碌起来,有的是为了糖,有的是为了香皂,但总之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家里孩子多的,家里人就让他们兑换玉米,几天下来从她手里换肥皂香皂的玉米又挣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