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能遇到几个这样的人,挺幸运的。
这边乡下中午是不吃饭的,只上午下午各一顿饭,在外上班上学的人中午才吃饭。
夏洁没做午饭,可还是蒸了鸡蛋羹给于采蓝吃,怕她饿着。
于采蓝确实饿,可是让她单独吃真的会不自在。
分给他们俩又死活不肯,都说他们岁数大了不爱饿。
于采蓝吃完后,从包里拿出来一百元钱,递给夏洁:“三婶,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家里小微小光都上学长身体呢,吃的太差了不行。这点钱你们拿着用,我天天在这吃饭,都花了不少钱了。你放心,别的钱我不会乱用的。”
夏洁一下子像被蝎子蛰了似的,抽回手,离那钱远远的,说什么也不要。
俩人正在推拒间,刘翠花探头进来了,正好看见于采蓝拿着钱要递给夏洁。立刻瞪大了眼睛。
于采蓝见是她,便把钱揣到兜里,淡淡地说:“没什么,大伯母来送点心?”
刘翠花撇嘴,送点心,送什么点心,想得美!一分钱都不借给我,还想要点心,尽想好事呢。
“哎呦,又忘了,那啥,小洁啊,我晚上想炖个窝窝,我看你家里种了那么多,也吃不了,就想着跟你要俩。”
“哦,你自己去摘吧。”夏洁有点心烦,摊上这样的大嫂,任谁都烦,可想着孩子的事,她只能忍。
刘翠花自己去了菜园子,心里还想着于采蓝刚才手里拿的那把钱。
“对了,我去跟村主任说过了,他下午都在家,你找他有什么事?”夏洁问。
“我是想找他开个证明。”
“什么证明?”
“回来你就知道了。”于采蓝笑着说。
夏洁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知道了也不一定帮的上。再说于采蓝现在也变了,自己很有主意。她也就丢开不管不问了。
第7章 开证明
在村主任家附近的一棵大柳树下,有五六个人凑在一起,抽着烟袋侃大山。
于采蓝经过他们,走到村主任赵玉林家门口,见他媳妇正坐在院子里晾晒用开水烫过的豇豆,便问她:“赵二婶,我二叔在家吗?”
主任媳妇一见是她,忙放下装豇豆的盆,迎上来:“他在家呢,上午你三婶说你要来,你二叔怕把你的事耽误了,就没出去。”
她边说边打量着于采蓝,上午车站要钱的事她当然也知道了,有点琢磨不透这个孩子。
门帘被她撩得哗哗响,村主任赵玉林正蹲在地上修着一把椅子。听见声音,抬头看时,认出来是于大夫留下的丫头。
“你来啦?进来,坐吧。”赵玉林指着椅子让于采蓝坐。
她媳妇则去摘洗了几个西红柿,他们平时叫洋柿子的,拿进来让于采蓝吃。
这个时代,一般人家谁家也没有买水果的事。就是肉也是过年过节才能吃到。
于采蓝谢过了,并没有吃,直接了当地跟赵玉林说:“二叔,我想找你开个证明。”
这话引起了赵玉林的兴趣,当然如果她要开的证明不合理,他是不会给开的。赵玉林一向比较谨慎。
“是这样,我不是被学校开除了吗?原因是我没参加期中考试,也没有及时请假并说明原因。我想请二叔你给开个证明,就说我父母因车祸双双去世,我当时病了,精神恍惚,所以没能及时联系学校请假。”
“哦,你想重新回学校上学是吧?”
“嗯,下学期就大五了,要是不争取一下,就太可惜了。不管行不行,都得试试。”
赵玉林联想到这几个月的事情,于采蓝说的情况确实属实,她前一阵子确实恍恍惚惚的,以至于有人说她会不会变傻了?
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忽略了向学校说明情况,也情有可原。
赵玉林其实不大爱管闲事,只想安安稳稳地多当几年村主任。
但是这事既不得罪人,也不费什么事,何况这丫头现在变得这么有想法,他倒也替去世的于大夫高兴,于是,便一口答应了。
按于采蓝的意思写完之后,又盖上了村委会的公章,笑眯眯地把这纸递给于采蓝:“你看这样行吧。”
“嗯,挺好,二叔,我想跟你借一下那盒印泥。”
“借印泥干嘛?”赵玉林不明白这姑娘还想干什么。
“我想找几个村民,帮我做证,签字按手印。”
赵玉林摇了摇头,这孩子变化可真大,苦难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啊!想得倒是挺周全。这个事没准还真能让她给办成了呢。
于是赵玉林拿着那证明书,让于采蓝跟他出去,俩人走到院子门口,赵玉林朝外边闲扯的那几个人喊了一嗓子:“你们过来一下。”
见村主任招呼,他们也没什么事,立刻就走了过来,一个跟赵玉林关系挺好的男人开着玩笑:“咋的,老赵,喊咱们是想请吃饭?”
赵玉林朝着他后脑勺烀了一巴掌:“想得可真美。”那人缩着脖子嘻嘻笑
“来来来,你们看看这个证明,于采蓝不是被学校开除了吗,她想回去念书,所以开了这个证明,你们都看看,谁要是愿意帮她作证的话,就在下边签个名,按上手印。”
其中一个识字多的人拿着纸就读了起来:“兹证明我村村民于采蓝,身份证号:xxx,于1985年4月2日因父母遭遇车祸而匆忙离校回乡,后其父母抢救无效双双去世。于采蓝因承受不住失去父母的巨大打击而至精神恍惚,因此未能及时联系学校请假并说明情况。直至近日才恢复正常。在此望校方慎重考虑此事由,盼能恢复于采蓝的学籍,让她能完成学业。”
落款处写着:沂州省安原县落英镇落英村村委会
读完之后,这几个人都觉得,这个证明没什么不能出的,都是实情,便都同意签字,并按了手印。
于采蓝从他们手里拿过证明,一再感谢后,那几个人便又去树荫下坐着去了。
临走时,赵玉林叫住她:“采蓝丫头,叔有几句话要跟你说,你要是愿意听就好好想想,要是不愿意听就当叔没说。”
“叔,你说吧。”
“今天早上你在车站跟老周两口子要钱的事我都听说了。这事儿谁是谁非叔也就不说了,大家心里都有数。叔是想跟你说,以后出去了,看人时多点心眼不是坏事。另一个就是不管到了哪里,尽量跟周围的人处好关系。叔的意思你明白吗?”
赵玉林的话让于采蓝挺感动的,原主记忆中的村主任就是个不爱管闲事的人,今天能跟她说这些,就是盼着她好,这就挺难得了。
这里,虽然有刘翠花和周家那等不要脸的人,可也有三叔家那种火中送炭的和村主任以及不少村民那样和善的,这就不错了。
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这江湖有在乎你的,有你也在乎的,便不枉来此一趟。
“叔,你说的话我记着了。”于采蓝没多说别的。跟主任两口子道了别,便回三叔家了。
她在路上,就在心里琢磨着三叔家没钱这个事,原主虽是学中医的,但吃不得苦,学的稀松平常,高考时是擦着分数线考上的。所以不知道落英镇附近的伏虎山上有品种繁多的中草药,那都是可以拿来卖钱的。
三叔不肯要她的钱,那她就趁着明后天学校放假,带着于亚飞和于亚光上山采药去。采药的事,兄弟俩要是都参与了,卖的钱他们总不能不要吧。
能让他们这一段有钱花,她就可以放心去省城学校走一趟了。
要不然这一家子可怎么办?种那点地,得秋收才能出来一点钱,说什么也不够花啊!
于采蓝进院时,于亚飞已经回来了,锄了多半天地,那一片都铲得干干净净,只是人又热又饿,便扛着锄刀回家了。
于采蓝进院就看到她二哥脱了上衣低头哗哗在那儿擦洗着,古铜色的皮肤亮闪闪,六块腹肌鼓鼓的,简直就是行走的荷尔蒙。
于采蓝都想吹口哨,这二哥有料!
于亚飞听见动静,看到于采蓝回来了,盯着他看,本来觉得光膀子在院里擦洗是很自然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干的,叫于采蓝这么一盯,忽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匆忙用毛巾擦干,然后穿上蓝白条纹套头海魂衫,这才觉得自在起来,慌手慌脚的样子惹得于采蓝大笑。
于运来两口子在屋里听到于采蓝的笑声,想着这孩子有多久没这么笑了,总算能开心了,这是好事。
第8章 采药偶遇
吃晚饭的时候,于采蓝说了这个事,当然她没说是想给这个家搞钱,只说要上山采药,用来治她的脸。
于运来和夏洁想着她的脸现在这样确实难看,卫生室的大夫,对付头疼脑热还行,别的治不了什么。这孩子是学医的,知道怎么治不奇怪,如果能采点药治好了那是好事。
这几十年来,人口越来越多,陆续开始垦荒种地,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另外都用材火烧火做饭,需要上山砍木头,因此山上树木不像以前那么茂密,还有人踩出来的小道,伏虎山上的野兽也都少了。相对前些年要安全好走。
何况于亚飞自幼练武,又会用猎枪,有他陪着,两口子还是挺放心的。
他们已经知道了于采蓝开了证明要去学校办复学的事,出门在外,女孩子的脸当然重要。便都没拦着,只一再叮咛要加小心,别走得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