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慧慧心里,其实已经把韩卫东当成自己女婿了,然后正应了那句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
反正她现在看韩卫东是哪哪都好,配得上她的宝贝闺女。
她唯一有点担心的,是韩卫东一看就是那种家境特别好的,而自己家里又太穷,她怕夏喜平嫁过去,会被婆家人看不起。
所以她现在才一门心思的要攒钱,有了钱傍身,就不怕婆家人给夏喜平脸色看了。
小九可不管几个大人心里都在想些啥,她是头一回坐船,兴奋得小脸通红,一直趴在船舷上玩水,孙慧慧怕她掉下去,紧紧地扯着她的后衣襟。
从人民公园出来的时候,已快晌午,韩卫东带着三人去了胜利饭店,点了6个胜利饭店的招牌菜:四喜丸子,炸八块,葱烧海参,菌茹扒肘子,干煸四季豆,当然还有一个夏喜平最爱吃的清蒸鲈鱼。
胜利饭店以豫菜为主,豫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鲜咸微辣,质味适中。
胜利饭店作为县城最高档的饭店,自然不乏厨艺高超的厨师,这6道菜做的是相当有水准,饶是夏喜平这种前世品尝过不少好东西的嘴巴,也对这6道菜赞不绝口。
在胜利饭店吃过了午饭,韩卫东又带着娘儿仨去了动物园,看到了小九心心念念的狮子老虎。
在动物园逛到下午三点来钟,小九有点提不起精神了。
因为太兴奋,她昨天夜里就没有好好睡觉,今天一大早又从床上爬了起来。
虽说在车上睡了一小会儿,可车上鸡鸣鸭叫的,嘈杂的很,不可能睡得很踏实。
再加上今天白天跑了大半天,累着了,这会儿新鲜劲也过去了,就有点打蔫。
不光是小九,就是孙慧慧,脸上也有了倦容。
韩卫东开车去了县政府招待所,开了一个房间,让孙慧慧和小九好好歇歇。
至于夏喜平,她习惯了跑来跑去,所以并没有觉得有多累。
而且趁着孙慧慧和小九在招待所歇息,她正好各处转转,了解一下县城的情况。
这可正中韩卫东的下怀,他巴不得能跟夏喜平单独呆着。
夏喜平没让韩卫东开车,俩人也没有目的地,就是信马由缰的乱逛。
这对韩卫东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福利,因为此情此景,感觉两人就是在“压”马路(注:压马路,早已引申为男女之间的谈情说爱)。
要是能拉拉小手就更完美了。
夏喜平可不知道身旁的韩卫东一直在心猿意马,她一直在仔细观察着这个对她来说,已经算不上陌生的城市。
怀丰县一共划分为四个城区:南关,北关,东关,西关。
政府机构,工厂,学校,医院,基本上都在南关,所以南关相较其他几个城区,更繁华些。
尤其是现在他们正逛的这条紫阳街,更是整个怀丰县最热闹,也可以说最有钱的区域,因为县政府,医院,小学,中学,县一高,还有县里几个大厂象食品厂,布料厂,纸箱厂,服装厂都在这附近。
政府和医院都是机关单位,食品厂,布料厂,纸箱厂和服装厂都是国营单位。
而且这些国营单位的效益还不错。
说白了就是在这些地方工作的人,不差钱。
不差钱,消费能力就强。
不过这么圈钱的一个地方,竟然没有几个象样的商铺,仅有的几个,基本上都是卖吃的,两个饭店,三个早点铺,还有一个门市部,也不知道是国营的还是私人的,反正明显走的是低端路线,店里面黑乎乎的,从外面看过去,只能看到一个四十来岁的阿姨,趴在柜台上,懒洋洋地看着外面路过的人,不管是店铺还是人,都非常有供销社的气质。
除此之外,夏喜平还看到了一个照相馆,名字起的非常大众化,为民照相馆。
这个年代,大伙儿对“为民”这俩字,似乎特别情有独钟,叫“为民”这个名字的,不管是人还是店铺,全国估计能一抓一大把。。。。
第一百二十章 咋转眼就黑了脸
夏喜平正看得出神,突然手被人拉了起来,然后扯着就往照相馆里走。
夏喜平想要把那只手甩开,可是那只手抓的还挺牢,她甩了好几下都没甩开,然后就被拉到了照相馆里。
照相馆应该是私人的,因为里面的工作人员挺热情。
照相馆里一共有两个人,一个年轻点,估计有二十五六岁,正站在那儿摆弄着一套照相设备。
是那种老式带着木质三角架的照相机。
另外一人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长的挺富态,正在扫地。
看到韩卫东和夏喜平进来,中年妇女直起身,笑眯眯地问道,“要照相是吧?”
韩卫东点了点头。
夏喜平赶紧扯了扯他,“好好的,照什么相?”
韩卫东将耳朵附在她耳边,小声道,“好不容易有了名分,得留个纪念。”
夏喜平一时没反应过来,“啥名分?”
“从今儿起,我就是小九的姐夫。”
夏喜平一下子给闹了个大红脸,扭头就要往外走,韩卫东却扯住不让她走,“做人要诚信,不能说话不算数。”
看到两人一直凑在一块儿咬耳朵,还小动作不断,中年妇女一脸笑眯眯,“小两口感情可真好。”
夏喜平有心解释,可低头看到韩卫东拉着自己的手,她又把话咽了回去。
这个年代,人们还保守的很,公众场合,两口子之间有啥亲热的举动,还要被人说三道四呢,更何况是没有啥关系的男女之间。
要是她跟中年妇女说,她跟韩卫东啥关系都没有,估计中年妇女立马会免费送她两个卫生球眼,然后在心里再唾骂她几句,说不定还会把她扫地出门。
她是出来逛的,可不想给自己找气受,然后影响了逛街的心情。
所以,她把要解释的话默默地咽了回去,不否认,不承认。
中年妇女的话,和夏喜平的反应,让韩卫东非常受用,身上那浓浓的匪气都跟着减弱了不少,非常响亮地招呼小伙子,“哥们儿,照相。”
“好勒,这边来,选个背景。”
小伙子一边说,一边把两人引导到屋子的东边。
东边地方比较开阔,灯光也更明亮些。
夏喜平刚过去,迎面看到墙上挂着一块画布,上面画的是假的不能再假的假山假水,颜色鲜艳,非常有时代感。
小伙子殷勤介绍,“这个背景咋样?”
韩卫东看得只皱眉,“换一个。”
小伙子扯着边上垂下来的一根绳子一拉,一幅画布从天而降,画布上画的是车水马龙的街头,有行人,有汽车,还有楼房。
夏喜平有些无语,心说这是哪个脑残画的背景,谁会站在大马路上,在车流中照相?
“再换一个。”
刷拉一声,又被拉下一幅,这次换了个场景,一幢楼房的内景,里面有一个弧形的楼梯,有点类似于上海的小洋房,而且画面没有前两幅那么浮夸。
韩卫东都没有问夏喜平的意见,相当霸道地直接做了决定,“就这幅。”
夏喜平低头看了看自己和韩卫东的衣着,再看了看画布上那古朴典雅的弧形楼梯,怎么看怎么滑稽。
她强忍住笑,被韩卫东拉到了背景前。
小伙子把他刚才摆弄的带三角架的相机搬了过来,“拍全身的还是半身的?”
“全身的。”
“好嘞,两个挨的近一点,再近一点。”
韩卫东扭头看了看夏喜平,然后揽住夏喜平的头,不由分说的往自己这边搂了过来,两个人都快要脸贴着脸了。
夏喜平有点不好意思,想挣开一些,韩卫东却搂着她不松手,照相的小师傅对两人的姿势也相当满意,“行,这样就很好,笑一笑,再笑一笑,好,就这样,保持住别动,我要拍了。”
一声轻微的咔嚓声响过,小伙子拍好了照。
韩卫东却不放心,生怕小伙子没有拍成功,又让小伙子拍了三次,夏喜平才被宣布“刑满释放”。
妈呀,夏喜平现在才体会到,这年头拍个照片,得装半天木头人,她嘴巴咧得都快要僵掉了好吧。
拍好了照片,韩卫东去付钱,中年妇女笑眯眯地过来跟夏喜平搭话。
“闺女,你俩是刚结婚吧?”
夏喜平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只好继续咧嘴僵笑。
“闺女你可真俊,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儿媳妇,我做梦都能笑醒。”
韩卫东付好了钱,刚走过来就听到了这句话,心里很不爽:这话听着,怎么有挖墙角的嫌疑啊?
他脸一沉,过来拉着夏喜平就走了。
中年妇女有点懵:刚还笑得一朵花似的,咋转眼就黑脸了呢?
出了照相馆的门,夏喜平才“秋后算帐”,瞪着韩卫东道,“刚她说什么小两口,你咋不反驳?”
韩卫东挑眉,“你不也没反驳?”
夏喜平被堵了嘴,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驳回他的话,决定不再搭理他,径直走了。
韩卫东嘴角勾了起来。
今天是8月6号,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他都要跟夏喜平拍一张照片,以兹纪念。